馬洪濤:家鄉的露天電影
三、四十年前的六、七十年代,家鄉的露天電影,不僅給了我莫大的精神享受,讓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童年和少年,而且露天電影對我的整個人生都起了巨大的幫助作用。
家鄉的露天電影,就是在操場放映的。這些操場,一般是人戶集中的生產隊的操場,或是學校、農村大隊部等大廣場上。露天電影流行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般是人民公社的放映隊每晚到每個大隊輪流放映一個電影片子,現在幾乎絕跡了。
生育我的家鄉是在蘇北鹽阜平原的一個農村,除了過年過節,平時的文化娛樂活動很少。那時家鄉起初還沒通電,沒電燈,沒電扇,更談不上電視那玩意。唯一的文化生活就是一月一次的露天電影了。一聽說公社放映隊要到大隊放電影的頭幾天,我高興得就像要過年似的,上課時想著電影,睡覺時想著電影。整天盼呀盼呀,終於盼來了放映的那一天,一放學我就像野鴨似的撲回家,甩下書包,扛起一條板凳就往放映操場上飛跑。來到操場上,因為天未黑,隻見放映的人在忙碌,我就把板凳排放在操場的前麵,守候在放映員的身旁,看著他們支銀幕、架放映機、倒電影片子,發動機器。隻要聽見發動機的聲音,大喇叭的歌聲一響,周圍的人們就陸續趕來進場,搶最好的位置。
看完電影,我的情緒都沉浸在故事情節給我帶來的興奮中,或是悲痛中。回家的路上,自然是黑燈黑火的看不見,有時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有時為抄近路就在田野裏往家跑,往往拌了跟頭,或是掉下了溝坎,但盡管如此,沒半點怨言。回到家睡在床上,總有一段時間睡不著,腦子裏依舊在回憶電影裏的情景。第二天來到學校,一幫同學自然又要聚在一起爭論電影中的情節,說那個解放軍怎麼英勇機智,說那個特務如何陰險狡猾,有時為一個動作、一句台詞、一個情節的差別,我們總要爭得臉紅脖子粗的,甚至要動手打架。因為在我們心目中,我們不允許任何人篡改其中的情節,破壞心目中的形象。
那時候的電影起初大都是《南征北戰》、《地道戰》、《地雷戰》等戰爭故事片,後來是《紅燈記》、《沙家濱》等京劇樣板戲,再後來就是《春苗》、《青鬆嶺》等文革期間的片子。在我童年時,每每看見解放軍或八路軍同敵人打仗,我的心都繃得緊緊的。隻要是解放軍打了勝仗,我就渾身來勁,拍著手大笑,甚至還大聲喊:“狠狠地打!狠狠地打!”若是敵人占了上風,我就大聲罵那些敵人。這樣,直到把旁邊的大人吵煩了,被他們推一下,或是在我頭上敲一下,我才會閉上嘴。人在小時候的模仿能力也很強,看了戰鬥片後我們也學電影裏那樣子,腰裏挎一個木捧當成指揮槍,然後一大步躍上土坎大喊一聲:“衝啊”直惹得大人們哈哈大笑。
那時候,由於公社放映隊每晚到所屬大隊輪流放映,為了過足電影癮,我常常約幾個小夥伴跟著電影隊屁股後麵,一連幾晚步行一二十裏路到鄰大隊觀看同樣的一部片子,常常深更半夜到家,還時常被爸媽痛罵一頓仍然不改癡心。記得有次放《英雄兒女》電影,我被電影中的王成那英勇頑強的精神,王芳那首“英雄讚歌”優美動聽的歌聲和她那漂亮臉蛋所深深打動,一連跑了四個晚上跑了四個大隊看這部電影,一次因看電影人太多,我同其他人站在銀幕反麵看完這場電影。還有一個晚上,跑了二十裏地去複看這電影,沒想到即將放映時突然下起大雨來,結果電影沒看成,一個個被雨淋得像“落湯雞”。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情景總感到好笑。
如今,隨著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變遷,時代在快速發展,每個家庭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了,家庭影院、大屏幕彩電與電腦己走進了許多家庭,想看什麼電影、電視在家中就能看到,再也用不著跑多少路去看露天電影了。有時候坐在電腦前隻要輕點鼠標,就可搜索到自己愛看的中外影片,看電影、電視太輕鬆、太容易、太過癮了。(馬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