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劉和平:草原之旅

作者:劉和平 2012-07-23 17:02 來源:淮南礦業集團

     列車員的服務把我們幸福暈了

    2011年9月19日,安徽省夕陽紅旅遊專列內蒙古草原之旅從江城蕪湖出發。
    一列特殊的火車,一車特殊的乘客。
    應大姐落花之約,我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
    同行者是蕪湖的朋友,大姐落花和姐夫,潘大姐、宋大姐、陳大姐和柳明大姐。我是小妹妹。一行7人。開始了我們7天的草原之行。
    火車成了我們臨時的家。
    全部臥鋪車廂,全部爺爺奶奶級別的乘客。蕪湖是始發站,商丘南是最後上客的站。然後火車就一路前行,中途不再有人上也不會有人下。目的地:包頭。
    “孝贏天下”是這趟旅遊專列打出的招牌。
    8點40分,火車徐徐開動。我們帶著激動和開心開始了我們的草原之旅。車是綠皮火車,沒有空調,車上的開水供應靠得是鍋爐。鍋爐是燃煤的,所以車廂裏有陣陣煤氣襲人。可是。車上的氣氛是快樂的。
打開零食包,大家都來分享。方便麵,黃瓜,瓜子,普通百姓手中的常見食品,在互相傳遞著,各取所需,沒有客套。
    “女士們,先生們,大爺大娘們……”車廂裏響起播音員甜美的聲音,民樂絲竹二胡在耳邊繚繞,一切都顯得那麼安詳和諧,一群步入老年的人,用爽朗的笑聲和打趣詮釋著他們年輕的心靈。
    列車員的表現真是與以往我們乘坐的任何一趟列車不同。她們的服務表現出專列的特色。端茶倒水,主動服務,笑臉相迎,有求必應。當我這個不太老的人端著方便麵去泡的時候竟然也被熱情的列車員接過麵碗說:“您別燙著,我來吧。”然後泡好麵送到了我的鋪位前。我們這群老人被她們的服務幸福暈了。爭先恐後地的在旅客意見簿上寫下了溢美之詞,對她們發自內心的給予表揚。中國的普通乘客曾幾何時享受過如此高質量的服務,在這趟車上我們感覺到了被尊重和被服務,感覺到了乘客就是上帝。
    一路前行,在阜陽火車站停車一個多小時,接著開。終於在商丘南站上來了此次旅行的最後一批旅客。
9點熄燈,我們進入夢鄉,火車開始加速。在有節奏的火車轟隆聲中,我們睡夢中經過很多城市。有鼾聲響起,車廂靜謐安詳,美中不足的是不時襲來陣陣難聞的煤氣,我很敏感,所以呼吸有種窒息的感覺。我習慣性地失眠了。
    第二天,在大同火車站停車兩個多小時。我們下車換換空氣,車裏的人都下車轉轉,有的人在站台上打起了太極拳。
    打牌成了我們打發時間的唯一遊戲。
    看窗外的風景,一覺醒來已是從祖國的南方來到了北疆塞外,植被和景色都變得陌生,讓我們這些中原地帶的人感到新奇。窗外掠過一片片缺水幹燥的,廣袤而荒涼的土地。這時本能的感覺是,這兒最需要種樹種草種植物,在這塊土地上太需要綠色,太需要植物覆蓋了。它們荒涼得很原始。
    我們不需要在城市種植草坪,為美化環境錦上添花;我們需要在荒涼的大西北種草,為保護生態雪中送炭。
    滿眼望去除了玉米還是玉米,站在地裏的是一塊塊枯黃的玉米,枯黃得那樣幹脆和絕望。是被太陽曬得太久,是沒有地下水滋潤的枯黃。路邊有白楊,高高的白楊向上的葉子在陽光下直立著,沒有如冠的樹蔭,有點明哲保身的感覺。村莊是連成片的平房,房子上都有好幾個煙囪,是紅磚牆或者是土牆,每家都有院子。同樣沒有房前屋後的綠樹遮陽,裸露在陽光下,顯得灰蒙蒙的。
    就這樣一路望去,望去。
    沒事幹的時候,我們這群幸福暈了的大爺大娘們給小字輩的列車員寫評語,溢美之詞發自內心。當然意見也有,就是燒煤的鍋爐煤氣汙染嚴重,呼吸有點困難了。
    20日20點40分。36個小時以後,在此趟列車的終點站包頭,我們下車了。

    沙漠裏我們騎上駱駝了

    20日晚宿包頭。
    地導小周,一個穿著蒙古袍的漢族姑娘開始為我們服務。
    我和柳明住一間。有熱水可以洗澡。吃了晚飯,洗洗就睡了。因為告知明天早上6點半叫早,7點吃飯,7點半出發去庫布其沙漠。坐了36個小時的火車,很辛苦。但是情緒很好,很輕鬆,沒有壓力。
    包頭是個新興的重工業城市,建國後的鋼鐵基地,俗稱鋼城。
    21日,迎著早晨的陽光,我們向沙漠進發,去看庫布其沙漠。
    小周說隻需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沙漠了。
    沙漠離城市原來這麼近嗎?
 

    租沙襪,買門票,在一個白色的蒙古包前,穿紅色蒙古袍的導遊點著人數,一群來自中原內地的老人家坐上沙漠吉普,親近沙漠。吉普車在沙漠裏顛簸,有點像坐過山車。
    時間不長,我們就進入沙漠了。沙很細,不像我們平時蓋房子的黃沙,倒有點像黃色的麵粉。我拿手捏起,那樣得柔軟細膩。有個自費項目是騎駱駝,當然,來到沙漠是要體驗一下沙漠之舟的魅力的。毫不猶豫,我們一行符合騎駱駝條件的人都坐在了駝峰中間,駱駝踏著穩健的步伐向沙漠深處走去。我們坐在駱駝背上隨著駱駝的步伐起伏著。通常是四五隻駱駝一個隊,一個接著一個很有秩序地緩緩前行,速度正好可以讓你放眼沙漠。遊客們就這樣三個五個一隊的在領駝人的帶領下任駱駝信馬由韁地走著。當然線路是規定好的,時間也是規定好的。坐在駝峰之間,我們隨著駱駝搖晃,一下一下悠哉遊哉,可以想象得到六七十歲的人騎在駝背上的感覺嗎?就像回到了童年,看來遊戲不僅是兒童的天性,應該是人類的天性。
生命中最精彩的時段給了學習、工作、家庭、生兒育女。到了這個年紀就盡情地玩吧,珍惜生命。
    40分鍾後,我們就下了駱駝背,駱駝和領駝人是不能休息的,他們還要接待下一批遊客。
    自費項目還有滑沙和高空索道,因為恐高,我們沒有嚐試,好在看著年輕人玩,我們也樂在其中了。
    黃黃的沙漠,一片沉寂,遊客的喧鬧似乎和這兒粘貼不上。沙粒無語,但是不遠處的田園、村莊、城市樓房、高架橋卻生動著,那是因為有人居住,活動。可是近在咫尺的沙漠卻一點綠色沒有,一點聲音沒有。曾經的沙漠或許也是這樣熙熙攘攘,鬱鬱蔥蔥,充滿生機的。沙漠離城市已經這樣近了,有誰在做阻止再這樣沙化下去的事情?我再次有了種樹種草的欲望和衝動。

    草原上我們看到日出了
   

    21日下午,我們從沙漠離開向草原進發。導遊說車程3個多小時,坐在車上晃晃悠悠地昏昏欲睡。
    路上因為堵車,我們臨時改為先去看當地特產商店。說好5點走的,結果因為我們車上有人耽誤了40分鍾時間,到快六點才往草原開。天越來越黑,茫茫草原籠罩在無邊的黑色中。少有燈光,偶爾會有汽車的燈光掃過。
    8點40分,我們在一個有燈光的地方停車。很累。
    下車有人在唱祝酒歌,嗓子很好。我們已經無心欣賞,四十多人一輛車,一個個敬酒的過程隻好省略了,直奔蒙古包吃飯。蒙古包裏已經滿滿當當,烤全羊上桌。還舉行了儀式,一對蒙古族盛裝的男女扮演了王爺王妃的角色,用蒙古語唱歌的小夥子聲音渾厚,意思我們就聽不懂了。遊客們邊吃邊看,看得開心。儀式過後,專門的廚師前來拆羊肉,那是很熟練的,刀起肉落,分盤上桌,很快大家就吃上了草原風味的烤全羊。當然這是要自費的,一隻烤全羊2000多元。
 

    接著,是篝火晚會,篝火就是一個炭盆上放了幾根木柴,在一個操場上亮起了燈,有音響。節目開始了,是準備好的,唱得跳得都很賣勁。遊客們受其感染也都加入其中,有部分人跳了起來,氣氛熱烈起來。四周黑呼呼的,沒有燈光,抬眼望天,滿天的星星在眨眼睛,一閃一閃亮晶晶,沒有月光,隻有星星很亮也很近,草原上是漫無邊際的黑。天氣明顯的冷了,看的人撐不住了,開始回蒙古包睡覺,篝火漸漸熄了,跳的人也沒有了興趣,篝火晚會草草結束。
    回到蒙古包,感到很是濕冷,雖然導遊說現在我們住的蒙古包已經很好了,有衛生間,有水。有電。但是,衛生條件實在是差了點。看著發烏的被和油膩膩的枕頭,還有不知從哪兒鑽進來的冷風在臉上掃過,戴著帽子和衣躺進被窩,怎麼也睡不著了。我把所有能穿的都穿上了。5點半,大姐敲門,大姐落花和姐夫年紀大些,更是怕冷,進門就說,2點鍾大姐凍醒了,姐夫也在瑟瑟發抖。我們穿戴好就出去等待草原日出。天還完全的黑著,看不見一絲亮,間或遠處的公路上有汽車駛過時的燈光劃破黑色。
    天漸漸地變白起來,今天是個晴好天氣,天邊出現魚肚白,平時不知東南西北的我,站在草原上立刻知道了東在哪兒了,那是因為太陽即將在那兒升起。從蒙古包裏出來看日出的遊客有的人隻好裹著個被子。9月份的草原,早晨草上已經是白霜一片了。
    太陽露出一點紅光,漸漸地擴大著,圓圓的火球光芒四射了,噴勃欲出在地平線上,白色的蒙古包在這樣的光影下顯得格外靜謐。我們顧不得寒冷,拿起相機留下這美麗的瞬間。太陽上升是那樣得快速,很快整個草原都被陽光籠罩著,漸漸得暖和起來。陽光下,草原一片安詳,沒有喧鬧,隻有白色的蒙古包,散落的羊群,和牧民朝夕相處的馬群。廣袤的大草原,像牧民寬廣的胸懷。真的是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麵馬兒跑。隻是牧羊人不再揮動著他的鞭兒,而是騎著摩托車跟在羊兒後麵跑了。
    在草原和大海上,人們會感到渺小。草原上,一個個的遊人散開去,漸漸的就成了一個黑點。草原上,可以看見遠方的移動黑點就知道那是有人來了。以前,因為很少有人到草原,所以草原上的風俗就是用最好的東西,最熱情的態度待客。唱歌,敬酒,獻哈達。有騎馬的項目,我們這些老頑童就有點膽怯,老胳膊老腿的沒敢去過一把癮。
    離開草原,22日早上十點開車出發去佛教聖地五台山。
    這一天,我們坐了十個小時的汽車,往山西境內進發。原來的旅遊線路是安排坐火車的,可是旅遊團改變了線路,安排我們坐汽車。一路上司機很辛苦,路很顛簸,還有山路感覺很危險。坐這麼長的車坐得屁股疼,車上的這群老人家不樂意了,下車很憤怒。憤怒歸憤怒還是服從命令聽指揮,但是抗議的結果是當晚供應熱水,導遊在路上告訴我們是沒有熱水洗澡的,即使有熱水也是11點就停水。
    我們的司機技術好,脾氣好,一路開車很穩當。
    23日晚宿五台山,私人客棧。感到有熱水洗澡真幸福。

    五台山上寺廟很古老

    早上六點半起床,7點吃飯。拿上行李放車上。我們在山西導遊小郝地帶領下,遊覽五台山。五台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有皇家寺廟、鎮海寺、顯通寺。
    這幾天陽光都很好,和西域大漠得荒涼不同的是這兒一片鬱鬱蔥蔥,仿佛是在南方的某個地方,參天的古樹,茂密的灌木,生命的綠色在山水間,在古樹參天的廟宇裏靈動。
    這是國內唯一的藏傳佛教和大乘佛教共有的佛教聖地,所以我們在五台山可以看到和尚和喇嘛共存的狀態。據說五台山和九華山不同的是,五台山沒有尼姑庵。我在遊客中竟然看見了兩個尼姑,她們是遠道而來的,身穿素服,背著行囊。與此同時還看到了五台山寺廟裏衛士,武警部隊的矯健身姿。
    四大佛教聖地,五台山是我最後一個拜藹的地方。對佛教我從小受祖母和母親地影響,很是敬畏,也很信賴,似乎是心靈的歸宿。隻是現在的寺廟商業味太濃了,打手機的和尚,開汽車的方丈。似乎少了某種神聖。但我心中還是信做善事結善果,因果和輪回。
    五台山因為曾是皇家寺廟,就比別的佛教聖地多了些霸氣。塔院寺裏有乾隆禦筆匾額 。導遊說五爺廟裏的香火最旺,許願最靈,因為那裏供奉了萬佛。
    跟著導遊,聽她繪聲繪色地講解,一邊還忙著用相機拍下美景,一邊要跟上自己的隊伍,稍不留意你就找不到集體了。因為光顧著拍照,導遊的講解就聽得斷斷續續,最後留在記憶裏的就剩不知所雲。
    遊人如織,熙熙攘攘,走馬觀花,心不在佛。
    我想象中的佛教聖地應該是靜謐而神秘的,來者應該多些虔誠,僧人應心無旁騖。然而,現在的佛教聖地無論是九華山、普陀山、峨眉山還是五台山都少了清淨,多了喧囂和繁雜。
    跟著導遊的腳步,聽著不斷的催促,急急忙忙地走完了過程,該記得沒記住。很多同行的遊客忙著和跟在身後的手拿小紀念品叫賣的小販討價還價倒很是熱鬧。   大姐興致勃勃地買了五、六個放在汽車上的太陽能作動力的轉塔,六七串佛珠,看我光顧看景,每樣給了我一件作紀念。
   我發現這兒柳樹的葉子竟然像白楊樹的葉子一樣是朝上長的,完全沒有柳絲長長飄逸婀娜的姿態,像個剪著短發的假小子。
   節錄資料以紀念此行:

    據多種古籍記載,五台山在東漢永平年間已有寺廟建築。 曆史上,隨著佛教的傳播,帝王的崇建,高僧的懿行,五台山作為文殊菩薩道場的名氣越傳越遠,地位越來越高,寺廟建築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其間又有佛法的起落興衰,各個時期的情況亦不大相同。自漢明帝時迦葉摩騰、竺法蘭弘揚佛教,建大孚靈鷲寺開始,到南北朝時期,五台山已建寺二百多處。周武滅法,五台山和其它地方一樣,寺廟毀壞的情況十分嚴重。隋初,又複建寺廟,佛教再興。在佛教極盛的唐代,五台山寺院多達三百六十多處。
    五台山地處長城腳下,位於曆史上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交界地帶,曆來受到封建王室的極端重視。從北魏孝文帝在山內建立避暑勝地開始,隋煬帝、宋太宗、元英宗、清聖祖、清高宗等都曾駕幸五台山。至於曆朝曆代皇帝、皇後遣使禮紮五台山者,更是從未間斷,數不勝數。翻開五台山各大寺廟史冊,第一頁上總是赫然書寫著“敕建”二字。
    五台山風光壯美,景色獨特。境內梵宇林立,文物遍布。置身其中,鬆亭亭,泉淙淙,雲山霧海沉浮中,樓閣姿容秀。古刹晨昏天香飄,佛寺早晚金鍾鳴。三步一趣典,五步一掌故,到處有景致,到處又隱伏著神奇的秘密。世人讚說:“五台歸來不看廟”。

    平遙城、喬家院太商業

    離開五台山晚住太原,第二天一早去久負盛名的平遙古城。早就耳聞平遙的曆史建築保存完好,一座古城就是一座曆史博物館,心中充滿期待和興奮。離開五台山,下一個目的地就是去看平遙古城了。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雲南麗江、安徽歙縣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
    上午抵達平遙還早,當那帶著曆史記憶的古城牆顯露在大家麵前的時候,感歎古代建築壯觀和實用的同時還感歎它的獨特。中國建築文化是一個留在中華大地上的建築畫卷。徽派建築的白牆黑瓦,高高的馬頭牆,既美觀又實用;老北京的四合院為它的居民遮風擋雨,抵禦寒冷的北風;草原上的蒙古包,書寫著遊牧民族的溫馨;而東北的大炕則表現著東北人的熱烈;浙江的諸葛八卦村更是把建築和易學融合在了一起。這些建築以其獨有的形式留在了人們的記憶裏。
    不像現在的建築,千篇一律,沒有特色沒有個性,見到它無論在大都市還是小村鎮都是似曾相識。多少年以後,人們還會覺得曆史是那麼豐富多彩嗎?記憶還那麼美好嗎?
    眼前的這座平遙古城有著其他古城共有的特色,也有著它的獨到之處,它的龜型的城池別具特色,不同於任何一個古城。平遙城有古城門六道,東西各二。鳥瞰平遙古城,形同一隻欲行未動的烏龜,“龜”頭南尾北,東西四門比擬為龜之四足,民間故有“龜城”之說。平遙曾是清代晚期中國的金融中心,並有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格局。平遙古城內誕生了全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
    如今走在平遙古城的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好不熱鬧。緊跟著導遊旗幟的旅遊團一個接著一個,外地來的遊客走馬觀花的看著古城,聽故事似的聽著導遊的介紹,進縣衙,看票號,觀商鋪,賞民居……雖然有點被動,但是看了古城的精華。
    現在的古城每天都沸騰著、熱鬧著、忙碌著、期盼著。因為南來北往的客人在認識了古城平遙之時也給平遙人創造了不菲的效益,出了名以後的平遙、成了旅遊聖地的平遙,已不再是平遙人的平遙。它變得更加商業化了,住戶的公廁都掛上了每次一元的紅牌牌。還有那些古城的特產、小吃,各種小紀念品擺滿了大街小巷,叫賣聲不絕於耳,買賣都很繁忙,購銷兩旺。它少了當年金融龍頭的霸氣多了多種經營的靈活。一座被商業化了的古城,看了覺得少了滄桑多了浮躁。
    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方我們吃了午飯,前往喬家大院。
    這個拍了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以後出名的一個山西大戶人家的住宅成了全國的旅遊景點。
    資料記載:大院為全封閉式的城堡式建築群,建築麵積4175平方米,分6個大院,20個小院,313間房屋。大院三麵臨街,不與周圍民居相連。外圍是封閉的磚牆,高10米有餘,上層是女牆式的垛口,還有更樓,眺閣點綴其間,顯得氣勢宏偉,威嚴高大。大門坐西朝東,上有高大的頂樓,中間城門洞式的門道,大門對麵是磚雕百壽圖照壁。大門以裏,是一條石鋪的東西走向的甬道,甬道兩側靠牆有護牆圍台,甬道盡頭是祖先祠堂,與大門遙遙相對,為廟堂式結構。北麵三個大院,都是蕪廊出簷大門,暗欞暗柱,三大開間,車轎出入綽綽有餘,門外側有栓馬柱和上馬石,從東往西數,依次為老院、西北院、書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結構,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則是客房傭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築上偏院較為低矮,房頂結構也大不相同,正院都為瓦房出簷,偏院則為方磚鋪頂的平房,既表現了倫理上的尊卑有序,又顯示了建築上層次感。大院有主樓四座,門樓、更樓、眺閣六座。各院房頂有走道相通,便於夜間巡更護院。綜觀全院布局嚴謹,設計精巧,俯視成“囍”字形,建築考究,磚瓦磨合,精工細做,鬥拱飛簷,彩飾金裝,磚石木雕,工藝精湛,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工藝水平,被專家學者譽之為:“北方民居建築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名揚三晉,譽滿海內外。
    走進大院,大院裏顯眼的大紅燈籠掛在高高的屋簷下,很具標誌性。各有特色的木製窗戶,家具,瓷器,擺設,婚喪嫁娶的排場,處處透出大戶人家的富足。這個清代全國著名的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第確實不同凡響的大氣。看著這樣的房子想象著他的主人的生活,成功的楷模也就如此吧。
    去喬家大院,導遊必定會介紹的三樣東西,充分體現了喬家富可敵國的氣勢及影響力。 
    萬人球:一個掛在天花板上的水銀玻璃球,據說為喬家從美國進購來。會按一定比例縮小所掛屋中人的影像在球上。當年喬家會客談生意時掛房上以用來監視屋中人,可稱為世界上第一個監視探頭。為當時極罕見之物。 
    犀牛望月鏡 :一麵直徑有一米左右的鏡子,鏡架鏡框為木質,是最堅硬的珍稀樹木鐵力木所製。雕刻有祥雲犀牛,祥雲繚繞在圓鏡下方如彩雲烘月,祥雲下方的犀牛回顧上瞥,似在癡望明月。 
    九龍燈:昔日慈禧太後在八國聯軍侵華而逃向西安時,喬家捐贈30萬兩銀子與太後以解燃眉之急。後西太後為感其忠誠而賞賜了兩盞九龍燈。全國至今未發現第三盞。
    鎮館之寶還在,成了供遊客欣賞的物件,而擁有他的主人早已不知身歸何處,這座院子的後裔或許也在那些擺著小商品攤的人群中。總之,人是活不過物的。真是應了那句話人在天堂,錢在銀行。在房價飛漲的今天這座院子值多少銀子呢?由於曆史和現代的原因它的價值不僅僅在它的使用價值,還有它的建築風格也是曆史珍寶,不可複製。
    遊人從一個院子出來又進另一座院子,一批人走了又進來一批,看的看,說的說,拍照的拍照,留影的留影,一切都顯得程式化。
    晚,從太原乘車返回住地,草原之旅將接近尾聲。上了那列火車,帶著一路的新奇、一路的風景入睡,夢也是美的。列車員還是那樣的周到,隻是遊客都有點歸心似箭了。
    25日返家。
    一切都似乎還是原樣,但是我的腦海中多了草原、沙漠和古城、大院。

下一篇:張飛:小村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