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走慎行是當前中小型煤炭企業的蓄養之策
穩走慎行是當前中小型煤炭企業的蓄養之策
川煤龍門峽北煤業公司黨委政工部 範新科
(2012年7月)
三年前,即2008年下半年,當中國煤市最火爆的時候,美國發生了次貸危機,當時我寫了一篇稿子《多元經濟是當前中小型煤炭企業的科學發展之路》,力主中小型煤企加快轉型,以發展多元經濟增強適應未來經濟浪潮的能力。那時,國際市場金融風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國內市場雖然麵上較為平穩,但經濟泡沫下已是旋渦密布,深層的實體經濟已是暗流湧動。2008年,股市、鋼鐵行業、樓市以及整個社會的經濟危機還沒有現在這麼明朗,但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當前,以數字經濟為主的股市已率先崩潰,被熱炒起來的房市已幾乎成為“空中樓閣”,鋼鐵、煤炭等實體經濟危危可及。市場經濟的“多米諾”倒壓,正象一場瘟疫漸漸傳開,而從數字經濟向實業經濟的“傳染”才剛剛開始,傳染的“媒介”就是房市。所以,近兩年政府唱得最響的就是“控製房市”,這正是為了截斷數字經濟危機向實業經濟領域進一步蔓延的中間環節。對房市的調控,不少人都存在一個誤解,尤其是買房難的群體,他們把“調控房市”與“下調房價”劃上了等號,這是一個主要由於大家買房願望太迫切導致的理解誤區。事實上,中央高層從來沒有因為一些人買不起房而明確說過要下調市場的房價,而是讓買不起房的老百姓貸款買房,讓首付都交不上的老百姓租住“廉租房”,對部分實在難以穩定的人群推行“經適房”。政府的這所有行為是在下調市場房價嗎?不,政府“調控房市”的實質目的就是要穩定房市大局,就是要穩住市場房價。因為,隻有讓“房產”為主要內容的土木工程產業穩步推進,隻有這張多米諾骨牌在市場經濟中不倒,水泥、鋼鐵、煤炭、燃氣、石油等實體產業才能盡可能少受衝擊,實業經濟穩定,才能把市場經濟的這場“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社會市場現在已水落石現,大家看清了原來高聳的經濟泡沫,水泥、鋼鐵、煤市的“廬山真麵目”正江河日下。
現實情況雖然不容樂觀,但對此情景,又大可不必驚慌,對於一些中小型煤炭企業而言,隻要穩走慎行、主動作為,也是完全可以化險為夷的。
首先,穩走慎行是當前中小型煤炭企業的大步調。煤市低迷,不少煤企融資和資金周轉困難已成為迫在眉梢的現實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若冒然新增見效緩慢的投資項目,資金會越來越緊張,企業運作會越來越艱難。為此,在當前中小型煤炭企業,高調談“發展”已與大氣氛不合,如果還大張旗鼓地搞風險勘探、重大新項目投入,無異於作繭自縛。為此,對新的項目持觀望態度,對未開建的項目暫停,對已開建的項目實行緩建或讓其盡快投產,加強投資控製勢所必然。在風大浪大的經濟形勢下,企業選擇緩步推進才能走得更穩,選擇穩中前行才能走得更遠。
其次,拓展銷售是緩解短期煤炭企業經濟壓力的大方向。煤市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大中型煤炭企業把銷售方向主要定在大中型鋼鐵企業,企業對企業、公對公,方便又快捷。隨著房市的潛跌,鋼鐵主業的不少企業都出現了同樣的問題:成本增長未停,銷售總額下降未止,利潤持續縮水,甚至已開始虧空。於是一些企業運行越來越艱難,便以降低產量甚至停止生產的方式,防治產品滯銷和價格下降的惡性連鎖反應。這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鋼鐵企業自身的壓力,但在整個市場內對環環相連的原料供給行業造成的連鎖惡性影響卻越來越突出、越來越廣泛和深遠。為此,在煤炭銷售上,當前緊盯著一些曾經長期合作的大客戶指望過高就不是好事了,就整個市場行情和尊重合作企業的客觀實際來說,也應該以積極的態度理解他們的力不從心。降價、滯銷是當前煤企普遍麵臨的難題,要突破這個難關的關鍵在於國家有效的宏觀調控讓市場的回暖,但就通過提高企業自身在同行中的競爭力來緩解這個難題的壓力而言,一些煤企至少在開拓市場的問題上還是大有可為的,也是力所能及的。這就需要重審市場,對既往的銷售方向作適度調整,擴大銷售廣角。在煤炭銷售上,除了以前需求相對集中、消耗量又相對較大的大中型國有鋼鐵企業,各地的各類中小型鋼鐵企業,還有鋼鐵行業以外對煤炭也很需求的火電廠、磚廠,以及化工等其他對煤炭也有一定需求的企業,還有縣、鄉和廣闊農村對煤炭的需求。這些雖是“散戶”、“小戶”,但那麼多城市的用電,那麼多人口的生活,如果累計起來數字就很驚人了。無論市場怎麼變化,城市的電總是不能停的,居民取暖、煮飯等日常基本生活總是不能停的,這個潛在的“散戶”市場是相對穩定的。為此,開拓好了鋼鐵行業以外的其他煤炭銷售市場,開拓好了廣大散戶市場,是當前煤企相互競爭和有效緩解市場壓力的大方向。但不是所有企業都能成功開拓和占領新的市場,因為一個市場對煤炭資源的需求總量是相對恒定的,當一個區域的煤炭產量遠大於需求,就隻有率先發現機遇、搶抓機遇、先行統占潛在市場的煤炭企業才能更大限度地緩解壓力,從而更好地生存下去,其他不能成功開拓新市場的企業,要麼就貨源積壓,要麼就隻有核減產量甚至停產。鑒於此,新形勢下的煤企在銷售上,迫切需要主動作為,迫切需要適應與新客戶打交道的新需要,在新的銷售路線上和銷售環境中盡快實現角色轉變。
第三,減支降耗是中小型煤炭企業應對長久困境的大準備。以前經濟形勢較好,一些國有煤炭企業除了主體工程建設以外,各種項目建設、活動開展費用控製也相對寬鬆,大家在工作生活手腳也相對放得較開。但是現在不行了,煤炭難以賣出去,賣出去又難以收到錢,收到錢又難以兌現(多是承兌彙票),即使交易量不減少,但市場變化引起的價格下跌、利潤減少以及穩定問題,卻往往是企業個體之力和一時半會難以解決的。為此,在當前煤市行情不景氣的情況下,企業的“錢”就更緊了,緊縮項目、盡可能地減少項目支出和降低日常費用支出勢所必然。這跟一個家庭道理是一樣,明明家庭收入降低了,一家人還大吃大喝、買貴衣服、奢侈浪費,那結局就隻有青黃不接了。鑒於此,大家現在需要做好長期精打細算搞管理、勒緊腰帶過日子的思想準備,需要做好長期應對資金困難的心理準備和行動準備,盡快轉變思想、改善習慣、扭轉作風,以適應企業減支降耗大氣候的變化。
當然,有恃無恐是能源企業長期的大形勢。一是能源是國家的經濟命脈,穩定能源企業是政府的必須思考。國家的運轉,經濟是基礎,而進入工業化時代以來,能源已經成為普遍國家的經濟命脈,國家之間的爭奪能源成了最主要的目標,美伊戰爭就是最近的例子。為此,對能源的開發、管理和利用,已經成為涉及影響國家安全與穩定的大問題,在能源企業普遍出現困難的時候,政府不得不進行宏觀調控,對能源企業進行扶持,穩定能源企業就是穩固國家安全基礎,就是保障社會穩定的基礎。二是能源是現代社會的普遍依賴,穩定能源企業是人們生產生活的自然需要。現代社會,從個人的衣食住行到城市的正常運轉,電燈要亮,汽車要跑,工廠要生產,哪一樣都離不開能源的開發利用。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企業生存的土壤,這是自然的道理。為此,在當前社會和未來社會,能源的掌控者便是社會的核心資本者,隻有掌控社會資本的集體和個人,在未來社會才更有話語權。為此,煤企作為傳統主流能源的開發者,即使身處社會經濟的大風大浪,困境的底線也要比製造、餐飲、文娛等一般行業高,所以有恃無恐。
爾後,苦盡甘來是我們普遍職工堅守能源企業的大必然。熬得過嚴冬的草木,在春天的季節便能生活得更好;挺得過困苦的職工,在未來的企業便可能生活得更好;經得起風浪的企業,在未來的市場才可能適應和發展得更好。這是大道理又是小常識,大家不難理解。俗話說患難見真情,在企業麵臨艱苦的時段,也是大家接受考驗的時候,誰能在這個時候更講大局、更講責任和更講團結,就能體現出誰對企業的更大忠誠、更多關心和更深感情。誰與企業一道、與大家一起風雨同舟、困苦共度,在未來誰就是企業更“資格”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