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勝:話說“七夕”
話說“七夕”
陳景勝
七月初七日為七夕節,原名乞巧節。七夕乞巧,書上說起源於漢代。亦稱“乞巧節”、“少女節”、“情人節”。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又被認為是“中國的情人節”。
七夕節,主要是慶賀天上牛郎與織女的一年一會。來源於神話故事,民間習慣稱為天河配。
每年七夕的夜晚,是織女與牛郎鵲橋相會的日子。民間相傳,織女是一個美麗動人、聰明嫻慧、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女孩子隻要在這個晚上誠心向她乞求,就可以獲得聰明才智和巧妙技藝,同時也能獲得美滿的姻緣,因此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百姓相信,七夕夜晚,仰頭可以看到牛郎和織女在銀河相會,在葡萄架下可以聽到兩人相會時的竊竊私語和情話。
七夕乞巧,這個日子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著的《西京雜記》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這也許是古代文獻中所見到早期的關於乞巧的描述。女人乞巧的細節也常常入詩,唐詩中就有“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的句子。宋元時期,七夕乞巧節相當隆重,京城之中設有專購乞巧飾品的貿易市場和商店,稱作乞巧市,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置辦乞巧的針頭線腦和祭祀物品,乞巧市上熙熙攘攘、人流如織,臨近七夕時,乞巧市簡直成了姑娘和鮮花的海洋。乞巧節的熱鬧由此可見一斑。
依照七夕節天上牛郎、織女相會的情節,我國一些地方有紮像慶賀之俗,就是在街頭巷口用樹枝等物紮成一對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織女相會。在像前敬獻瓜果桃李以示祝賀。星漢燦爛之際,如果看到天河中有奕奕正白氣,閃耀著五色的光芒,就被認為是牛郎織女相見的征兆。舊時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織女恩賜。據說牛郎織女是勤勞的化身,所以跪拜者求農求織求婚均可。求金求銀求暴利則要適得其反。一人隻能乞求一事,求多則不靈。在吉祥征兆麵前,連續三年誠心誠意乞求一事,則必然應驗。山西氣候,七夕前後多降雨,能夠連續三年乞求一事當屬不易。民間傳說,七夕節如果天上降雨,就是牛郎織女哭訴衷腸,預兆著夫妻和睦,家庭興旺。那條人間“天河”如今不複存在,即便人隔千裏路悠悠,隻要坐上飛機火車,說見麵就見麵。這就是天上的牽牛星和織女星比不了的。他們在上麵看著,一定很羨慕。
七夕節裏,姑娘媳婦還有許多向織女討教手藝的活動,稱為乞巧。
我國一些地區習慣用當年產的新麥秸編成一座橋,配以牛郎、織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鵲等編織物,置放案頭。或是用彩色紙,剪成上述景物,貼在牆上。祈禱後,拿七根繡花針,用彩色線來穿針孔,能夠一次順利穿過七個針孔者就被認為乞得了巧。
民間流傳有夜深人靜,躺在葡萄架下偷聽牛郎、織女說悄悄話的說法。
七夕節,民間喜用白麵或糕麵加油、糖、蜜做成各種糖果,稱為巧食。我國一些地方,仍留傳家家要吃西瓜,喜歡在西瓜上刻畫花紋圖案,稱為“花瓜”。
乞巧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乞巧節中的唱詞有表達純真愛情的,也有對封建時期男尊女卑思想的反抗,也有歌唱婦女解放的,現在又增添了歌唱時代風貌的,並注入了新的模式——現代舞。相信乞巧節隨著時代發展,定會健康文明地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