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過夕陽紅 ------鄂莊煤礦離退休職工幸福生活側記
最美不過夕陽紅
------鄂莊煤礦離退休職工幸福生活側記
近年來,山東能源新礦集團鄂莊煤礦十分關心離退休職工生活,始終做到生活上關心、感情上貼近、思想上重視,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如今,該礦的離退休職工早上學習書法或繪畫,下午在老年大學活動室下下棋、打打牌,晚上跳一跳廣場舞,還時不時的參加一些文藝晚會或書畫展,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讓離退休職工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老夏“重走青春”路
今年57歲的老夏,自從退了休就一直在家裏閑著,整天無所事事、百無聊賴,可最近老夏突然忙活了起來,還是一天到晚的忙,仿佛又回到了剛參加工作時的那個青春年華。
老夏原名夏振國,是新礦集團鄂莊煤礦的一名普通退休職工,退休之前他還是個采煤班班長呢!
早上8點,老夏會準時到該礦老年大學書法興趣班學習書法,12點下課回家吃飯,下午3點去上舞蹈課,本來是6點才下課的,但是老夏5點半就得走,因為他還得去接孫子。
吃完了晚飯,老夏就會帶著孫子到該礦的文化活動中心跳廣場舞,正好趁這個機會,老夏也可以補上白天沒有學完的舞蹈課程,孫子也會跟著爺爺在人群中跳,而且跳的還真是那麼回事,連老夏自己都說:“這孩子,比我學的還快呢!要是不學跳舞,真虧了這塊料!”。
“我現在的生活真是過得有滋有味,像是回到了我剛上學的那個時候,每天都盼著上課,但是老害怕自己早上遲到,不怕你笑話啊,我上學的時候總遲到,老師也總是讓我罰站,現在好了,每次上課我都是第一個到教室!做第一的感覺其實比罰站好啊!哈哈------”說起現在的生活狀態,老夏喜上眉梢。
像老夏這樣的老年大學學員,該礦還有很多。為進一步豐富退休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鄂莊礦建起了老年大學,他們還定時舉行退休職工才藝展,每年“五一”、“七一”、“十一”文藝晚會,該礦老年大學學員都有機會登台演出。
月光下的“舞蹈家”
自從該礦礦山社區的文化活動廣場啟用後,這裏便成了整個社區居民的休閑娛樂中心。
每天傍晚人們吃過飯,便三三兩兩的趕到這裏消夏納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些和著歡快輕柔的舞曲翩翩起舞的人群,一段時間以來,她們已經成為礦山社區的一道亮麗風景。
在廣場上跳舞的人們一般分為兩支隊伍,一支是由該礦老年大學的成員們組成的,她們往往會跳一些比較傳統的民族舞,交誼舞,或打打健身球,扭扭秧歌等,這支隊伍節奏掌握較好,動作也比較到位,跳的那叫一個“有板有眼”,讓人看著看著就想情不自禁的想加入她們的隊伍。
另一支隊伍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也有老年人,甚至連小學生和孩子也來湊起了熱鬧。他們跳的大都是最大眾化的廣場舞,會跳的在前排帶舞,後邊的就跟著前排的步調認真的學著。孩子們跳的輕盈也學得最快,但大多數人都是在機械的模仿,隊伍也不是很整齊,但這並不妨礙他們跳舞的熱情。
每天晚上早早來到這裏,加入這個行列,感受一下年輕人的朝氣,和年輕人一起跳跳舞,舒活舒活筋骨,即放鬆了心情又可強身健體,真是一件即美好又愜意的事情。
幸福其實很簡單
在這個天然舞池中,沒人會在乎他們的舞姿是否優美、也沒人會在乎她們的隊形是否整齊、重要的是自己跳著高興就行了。
後排的幾位老人,跳的有些呆板,隻是簡單地揮揮手、轉轉圈而已,想想這些老人奉獻企業、養兒育女、辛勞一生,一輩子也沒怎麼真正跳過舞,如今身體雖然不如以前了,身材也有些臃腫了,但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好了,衣食無憂的他們也該享享清福了!
廣場上的舞者對條件要求極其簡單,一隻音箱就是他們的樂隊,廣場就是他們的舞台,路燈就是他們的霓裳,每天晚上她們來到這裏,趁著柔美的月色隨風而舞,展示著最美最自信的自己,更展示著她們的幸福生活。
有時候我常想,什麼是幸福?答案會有很多。如今看到這群月光下的舞者,我又有了新的答案。這幾年每一個卾煤人都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身邊發生的巨大變化,企業的蓬勃發展,安全周期的持續延長,生產和生活環境的不斷改善,工資收入的不斷增長………
這些最普通的“舞蹈家”,舞姿雖然不是最美麗的、動作雖然不是最標準的、但是他們滿腔的熱情和輕盈的舞步,卻盡情地揮灑著她們的幸福生活!(尹雪峰常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