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做好煤礦安全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煤礦安全管理工作呢?在十多年的煤礦安全管理工作中,我覺得煤礦安全管理工作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一、加強職工的思想教育及安全技術培訓。
1、加強上崗前的培訓:崗前培訓主要是學習《采、掘作業01manbetx
》、《入井須知》和《“三違”處罰規定》的規定內容。通過通俗易懂的解說和圖解演示,讓每一位職工在入井作業之前都能了解井下作業的規定、遇險時的避災路線和采掘工作的一些基本技能,熟知“三違”的處罰規定。
2、組織未當班職工,上好每周一次的安全課:上安全課是為了讓每一位職工都能不斷地吸取安全知識及操作技能,並且在實際操作中不斷的得到一些操作理論的補充,讓理論來指導實踐,讓實踐來驗證理論。這樣即有助於警鍾長鳴又有助於一線職工與安全、技術管理人員的合作。
二、加強井下生產各環節的安全管理工作,層層落實安全管理製度和技術01manbetx
01manbetx
。
1、采掘工作麵的安全管理:采掘工作麵是井下生產的最源頭,也是安全02manbetx.com
發生率最高的區域,各級管理人員必須特別重視該區域的管理工作。對於采掘工作麵的管理,各級管理人員的主要工作如下:
(1)、采掘技術人員:及時編製工作麵《作業01manbetx
》和安全技術措施並加以貫徹學習,讓每一位采掘一線人員學習《作業01manbetx
》的內容,掌握采掘方法和工作麵布置,能夠按《作業規程》要求作業。另外還要加強工作麵的日常管理,根據工作麵出現的新情況,及時調整采掘工作麵的布置及采掘方法,合理安排生產,並及時糾正作業錯誤、抓好工程質量和製止“三違”行為,配合安全員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管生產必須管安全”。
(2)、地質、測量技術人員:為工作麵提供準確的地質資料及工程動態圖紙,為采掘技術人員確定合理采掘方案提供依據。
(3)、安全員:根據《作業規程》要求,管理好采掘工作麵的工程質量如井巷規格、頂板支護、鋪軌質量等等;監督作業人員按章操作製止“三違”行為;協助作業人員處理難度、危險度較高的工作等等。
(4)、瓦斯檢測員:做好“一炮三檢”工作,並檢測工作麵氣體情況,一旦出現危險,必須立即通知工作麵所有人員及時撤離危險地帶,加強通風管理。
2、機電、運輸管理:
(1)、機電管理:機電管理部門的技術人員及電工要進行井下電路、電器設備、機械設備的日常巡查工作。
(2)、運輸管理:對於平巷運輸要做到運輸線路的日常維護工作,保證運輸線路的正常運行,防止掉軌、翻車等02manbetx.com
的發生。斜井提升則要做到鋼絲繩、礦車碰頭、三環鏈、絞車、鉤頭等提升設備的檢查工作,做到每掛一趟車都進行檢查,並記錄在案,發現問題必須立即處理,及時消除隱患。
三、建立健全各項規章製度和安全管理責任製,層層簽訂責任狀。
1、安全管理製度:主要有安全教育培訓製度、安全檢查製度、02manbetx.com
隱患排查製度、安全整頓辦公製度和安全活動日製度、入井人員檢身製度、入井人員出入井清點製度、瓦斯檢查製度、礦井測風製度等等。
2、層層簽訂安全管理責任狀:各級管理人員都必須簽訂各自崗位責任狀,以示責任。
四、編製並實施《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和《礦井救災應急求援預案》。
《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和《礦井救災應急求援預案》是防止礦井發生礦井災害和一旦發生災害時的行綱領。對於礦井來說,必須防範於未然。
1、礦井火災:
(1)、加強檢身工作,防止火源進入井下;井下使用明火必須有安全措施的條件下方可進行。
(2)、建立消防材料庫
2、礦井水災:
(1)、地麵防治水
1)組織調查固定受水麵積和地表的低窪地帶,煤層露頭和地表塌陷區,廢棄峒口分布情況及範圍。
2)調查地表流向和水流量,掌握當地曆年降雨情況,特別最大降雨及周期性,以便采取相應對策。
3)03manbetx
地表水流入井下的渠道,及時修築洪溝與排水溝,封閉廢棄的峒口,避免地表水直接地流入井下,造成井下水災。
(2)、老窯水的防治
結合本礦的具體情況,采取下述方法:
1)認真查清老窯積水的範圍、積水量,如無準確的測量資料,可根據采出煤量,圈定被開采的範圍。2)根據井下采掘麵出現透水預兆,觀察工作麵的情況,發現異常迅速撤出人員並報告礦井調度室,立即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並根據透水的具體預兆,確定相應的探放水措施。
3)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後掘的方針。
3、礦井冒頂02manbetx.com
的預防:為了預防頂板的垮落,必須隨時注意工作麵的頂板狀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製度。
4、礦井瓦斯事故及氣體中毒事故的預防:我礦為低瓦斯礦井,一般情況下均無瓦斯危害。
5、機電、運輸事故的預防:煤礦井下使用機電設備的場所較多,對電氣設備的安全必須重視,才不容易造成井下機電事故。為此對井下電氣設備應正確使用,妥善管理,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和技術01manbetx
,持證上崗,增強各個崗位的責任心,做到“三無”、“四有”、“兩齊”、“一堅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