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可行性研究報告
注:1.“項目屬性”一欄填寫新建或續建2.“支持重點”一欄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依據申報指南的支持重點進行選擇,項目位於《全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2009—2015年)》中礦山地質環境重點治理工程內的,須填寫所在治理工程編號。3.“礦山性質”一欄填治理責任主體滅失或不明、地方所屬國營老礦山、中央企業所屬國營老礦山,並提供產權登記證等證明文件。4.“本年度繳納礦山環境保證金數額”“地方(企業)投入資金”要提供項目所在地財政部門的證明文件。
項目概況
礦山情況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始建於1971年,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但同時也遺留了嚴重的環境地質問題。一是老的采空塌陷區民房損壞嚴重,土地不能耕種,群眾被迫搬遷,當地幹部和群眾治理的願望十分迫切;二是大量的老礦井采礦留下的礦渣堆積於山體斜坡和溝道內,未采取任何防護措施,在洪水、人類工程活動等因素的作用下,逐漸發展為不穩定斜坡、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引起水土流失,植被破壞,並對下遊水體造成生態汙染,對下遊人類工程建設構成威脅;三是1998年曾發生過礦渣泥石流堵塞後河,造成礦山企業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河道堵塞後,淹沒G210國道、引起山體滑坡。2001年原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改製為市屬民營股份製企業,責任主體已經滅失。
立項依據礦區生產造成大量曆史遺留地質環境問題,該項目的實施,對保障老區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非常必要和緊迫的。該礦區的影響區為進出萬源市的南大門,恢複當地原有的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促進對外宣傳、招商引資工作及建設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有積極意義。萬源市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方麵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同時,該項目的實施可為四川省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積累經驗並帶來推動示範效應。
目標任務開展礦區環境地質問題與地質災害調查,以礦山地質災害隱患點、采坑及礦山植被恢複為治理重點,開展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通過工程及生物措施綜合治理後,可確保危險區內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使植被得以恢複和保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趨於良性循環。
主要問題礦山企業在三十多年生產期間的開采區及擾動區麵積合計約520畝,其破壞範圍較大;①采空塌陷區造成地表土地破壞、地表塌陷、房屋損毀、群眾被迫搬遷;②曆史采礦留下的礦渣堆積體由於未采取任何防護措施,在洪水、人類工程活動等因素的作用下,逐漸發展為不穩定斜坡、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引起水土流失,植被破壞,並對下遊水體造成生態汙染,對下遊人類工程建設構成威脅。③1998年曾發生過礦渣泥石流堵塞後河,造成礦山企業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河道堵塞後,河水淹沒G210公路,引起緊鄰礦區的山體斜坡發生滑坡。
治理內容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地質環境恢複治理項目重點治理內容包括:攔擋措施、溝道治理、裂隙封填、搬遷避讓與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綜合治理工程。
技術方法按照調查、勘察、設計、施工等技術程序,因地製宜選擇科學合理的工程技術方法。利用攔擋、裂隙封填、搬遷避讓等措施使當地的地質與生態環境得到保護和恢複。
實施方案周期為1年零6個月:2010年7月-2010年12月期間,完成立項可研、勘查、可研設計、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任務。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間,太平村塌陷區搬遷工程與礦區礦渣堆積區治理工程平行施工,完成包括植樹造林在內的所有治理工程。
投資估算項目估算446.9萬元。萬源市屬於為新中國建設作出貢獻的偏遠革命山區,大多數群眾至今仍在溫飽線上掙紮,財政壓力沉重,根本無力投資如此工程。為此,所需資金全部為財政資金。
保障措施加強組織領導;采用多種質量保障措施;落實安全責任;堅持“專款專用”;自覺接受驗收和檢查。
效益03manbetx 有利於當地的穩定和經濟發展,保障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目 錄
1 立項依據及意義 1
1.1 立項依據 1
1.2 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1.3 項目意義 3
2 項目概述 5
2.1 自然地理概況 5
2.2社會經濟概況 6
2.3治理項目概述 7
3 治理區的主要地質環境問題及其危害 8
3.1主要地質環境背景 8
3.2 礦區主要地質環境問題及其危害 10
4 治理工程的目標任務 16
4.1 治理原則 16
4.2項目目標 16
4.3 主要任務 16
5 技術路線和工作方法 18
5.1 技術路線 18
5.2 總體思路與工作方法 18
6 工作部署 21
6.1 主要工程量 21
6.2 治理措施 21
6.3 施工進度安排 23
7 投資概算 24
7.1編製說明 24
7.2 估算表 24
8 申請財政資金的數額及使用方向 28
8.1申請財政資金數額 28
8.2資金使用方向 28
9 項目實施的保障措施 29
9.1 組織保障措施 29
9.2 質量保障措施 29
9.3安全保障措施 29
9.4 資金保障措施 29
9.5 項目實施後續保障措施 30
10 預期效益03manbetx 31
10.1 社會效益 31
10.2 環境效益 31
10.3 經濟效益 31
附件: 32
1、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分布圖
2、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部署圖
1 立項依據及意義
1.1 立項依據
根據上級主管部門有關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申報的年度指示、文件及精神,萬源市國土資源局申報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由四川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組織編製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1.1.1主要法規依據
提出申請及可行性研究報告編製主要法規依據有:
(1)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財辦建[2010]56號《關於組織申報2010年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的通知》,該項目符合文件中“項目申報條件”中的重點項目涉及的礦山必須符合的三個條件;
(2)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財建[2003]530號文件、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使用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該項目符合該文件的規定範圍和要求;
(3)《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於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重點工程的通知》(財建[2010]175號)的有關規定;
(4)《岩土工程勘察規範》(GB50021—2001);
(5)《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技術規範》(SL204—98);
(6)《工程測量規範》 (GB50026—93);
(7)《1:500 1:1000 1:2000地形圖圖式》(GB/T20257.1—2007);
(8)《全球定位係統(GPS)測量規範》(GB/T18314—2001;)
(9)《全國生態脆弱區保護規劃綱要》,(環境保護部,2008.9);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2)《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
(13)《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394號)。
1.1.2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依據
該礦山在開采期間,對縣級財政增收和地區經濟發展都做出過重要的貢獻。由於過去對礦山地質環境重視不夠,該礦區生產造成大量曆史遺留地質環境問題,嚴重威脅當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礦山所處位置為進出萬源市區的南大門,裸露的礦渣影響市容市貌,不利於對外形象宣傳和招商引資,嚴重製約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當地人民政府和群眾,強烈要求盡早對該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進行綜合治理,改善當地群眾的生產與生活條件,以維護地區安定團結的良好局麵。但由於達州、萬源兩級政府財力十分拮據,無法籌措到資金,該礦山至今還沒有開展過相應的地質環境恢複治理。實施該項目,不僅能妥善解決區內存在的環境地質問題,而且能夠為當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1.2 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2.1環境治理的必要性
礦山企業在三十多年生產期間的開采區及擾動區麵積合計約520畝,其破壞範圍較大:①采空塌陷區造成地表土地破壞、地表塌陷、房屋損毀、群眾被迫搬遷;②曆史采礦留下的礦渣堆積體由於未采取任何防護措施,在洪水、人類工程活動等因素的作用下,逐漸發展為不穩定斜坡、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引起水土流失,植被破壞,對下遊水體造成汙染,對下遊人類工程建設構成威脅。③1998年曾發生過礦渣泥石流,造成後河被堵塞,洪水淹沒公路,引起緊鄰礦區的山體斜坡發生滑坡。
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恢複治理,該區域內尚存較好的生態植被將會受到嚴重影響,不但直接影響萬源市區南側一帶的生態環境,造成難以彌補的生態災難,還會威脅到曆史礦渣堆積體下部的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礦和達州市鞍子坪煤礦的生產礦井、廠房及工作人員的安全。
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地處河穀地帶,植被的生長條件相對較好,當地人口居住集中,是石崗鄉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由於曆史上煤礦開采形成采空區,導致地表采空塌陷、居民房屋損壞,群眾失去賴以生存的基礎而被迫搬遷;老礦渣堆積體失穩引礦渣泥石流活動加劇,堵塞河道,淹沒交通要道,經濟損失巨大,嚴重製約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因此,徹底治理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礦的礦區地質環境,不僅能徹底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現狀,也能盡快解決當地群眾生活的衣食之源,對促進萬源市的對外宣傳和招商引資工作和當地群眾盡快擺脫貧困現狀、維護地區社會、經濟穩定都是十分必要的。
1.2.2地質環境治理的可行性
在煤礦集中開采地區實施生態環境恢複治理工程,其困難是可想而知的,但是通過達州、萬源市科技人員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實踐探索,已經在這方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與治理經驗。因此,實施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由於項目實施區域內的群眾多數以礦山為生活來源,收入較低,脫貧困難重重,當地群眾要求治理恢複土地、改善生存條件的呼聲越來越強烈,鄉、村兩級基層組織多次向市相關部門建議進行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綜合治理,具備良好的群眾基礎,工程實施將得到當地基層政府及群眾的大力支持。
另一方麵,煤礦開采地區因礦產業開發行為引發的地質環境與生態環境問題嚴重,而且大多數生態災害點都沒有進行較完整的係統性植被恢複。由於社會經濟發展對礦產資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及人類科技進步的快速推動作用,今後在同類地區將不可避免要進行越來越多的資源開發行為;實施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礦環境治理項目,可為同類地區的礦山環境治理積累成功經驗,並起到推動作用和良好的示範效應,使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同步發展,為同類地區礦山開發與治理提供可借鑒的經驗與模式。
1.3 項目意義
開展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地質環境治理是環境保護、防災、減災、土地整治與恢複和社會安定的需要,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由於自然災害及礦產開采的影響,使萬源市部分區域的耕地質量下降、數量減少,嚴重影響全市人居環境、糧食生產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特別是在煤礦集中開采區域因采礦造成山洪泥石流災害頻發,大片土地質量下降、數量減少,農田水利設施被毀,田間道、生產道路被嚴重破壞。為了改善礦山生態環境,安定民心,重建家園,恢複生產自救,增加有效耕地麵積,提高糧食與果品產品產量,改善生態環境,保護生存環境與質量等,該礦區的環境恢複治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位於大巴山腹地,屬於渠江水係上遊,為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過去實行的“重開發、輕治理”的礦產資源開發方針,對生態環境和地質環境均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和破壞,通過礦山地質環境恢複治理,改善地質環境,恢複生態環境,減少水土流失,保護山區礦山擾動區的環境,提高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對促進當地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改善人民生產、生活條件等意義重大。
2 項目概述
2.1 自然地理概況
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位於萬源市城南石崗鄉六村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08°01′05″,北緯32°08′03″。
圖1 交通位置圖
圖2 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Google圖
煤礦緊鄰G210國道,位於後河西側,從井口過後河沿210國道北行2.5km,即到達萬源市城區、襄渝鐵路萬源車站,由此沿G210國道及襄渝鐵路可通省內外,交通方便,川陝高速公路也已開始修築,近年可竣工投入使用,屆時礦區交通條件將更加便利,現狀條件下脆弱的礦區地質環境將與當地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前景不相協調。
礦區為低中山中切割的溝穀地貌,地形切割深度大於400m,礦區屬低中山構造剝蝕地貌,寬脊斜坡地形,地勢起伏較大,最高點海拔高度1085.4m,最低點為後河河穀,海拔625.9m,相對高差459.5m。礦區總體北東低,南西高,順坡麵衝溝發育,切割深度一般為100m~400m。礦區內山體坡度一般為30°~50°,多為斜坡溝穀構造剝蝕微地貌,礦區地形地貌較為複雜。
礦區為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山地氣候,具有全年氣候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濕潤、日照適宜、無霜期較長等特點。春季風大、風多,夏季氣候溫和、降雨集中、光照充足,秋季溫暖、多連綿雨,冬季冷、多雲霧、霜期較多的特點。
據萬源多年實測資料統計,多年平均氣溫16.8℃,最低氣溫多出現在1月,1月平均氣溫3.7℃,極端最低氣溫-5.3℃,最高氣溫多出現在7、8月,7月平均氣溫25.1℃,極端最高氣溫39.2℃。多年平均降雨量1194.6mm,最高1499.5mm,區內24小時最大降雨量為124.3mm,區內1小時最大降雨量為36.4mm,區內10分鍾最大降雨量為13.9mm。
後河在礦區東麵自北向南流過,其支流荀腳溪自北西向南東於主井口北側400m外彙入後河,此溪溝是礦區主要地表水體。溪溝有常年流水,在礦區流程約1.8km。
2.2社會經濟概況
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位於石崗鄉,礦區範圍內及周邊人口眾多,漢族居多,經濟方式以采礦業及農業種植為主,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經濟條件較差。山區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為農林業及外出務工,農作物及居民生活對降雨及生態環境依賴性較大。
區內煤炭資源開采曆史久遠,煤業稅收為當地政府主要財政收入,同時解決了當地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所以煤炭企業的發展對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
礦區範圍內及外圍無旅遊景點、重要工程建築,但礦區影響範圍內居民及耕地較多。礦山地質環境直接危害對象為:(1)采空塌陷區危害7戶35人,房屋28間,耕地520畝;(2)老硐口礦渣危害兩個煤礦企業(達州市鞍子坪煤礦和萬源市鞍子坪煤礦)的廠房及工作人員,房屋32間,人員68人。
2.3治理項目概述
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始建於1971年,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同時也遺留了嚴重的環境地質問題。一是采空塌陷區造成地表土地破壞、地表塌陷、房屋損毀、群眾被迫搬遷;二是老礦井曆史采礦留下的礦渣堆積體由於未采取任何防護措施,在洪水、人類工程活動等因素的作用下,逐漸發展為不穩定斜坡、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引起水土流失,植被破壞,並對下遊水體造成生態汙染,對下遊人類工程建設構成威脅。三是在1998年曾發生過礦渣泥石流,礦山企業廠房和人員受到損失,造成後河被堵塞,洪水淹沒公路,引起緊鄰礦區的山體斜坡產生滑坡。
2001年原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改製為市屬民營股份製企業,責任主體已經滅失。
3 治理區的主要地質環境問題及其危害
3.1主要地質環境背景
3.1.1地層、岩性
礦區內出露地層由老至新依次為三疊係上統須家河組(T3xj)、侏羅係下統白田壩組(J1b)以及第四係全新統(Q4)。依次分述如下:
1、三疊係上統須家河組(T3xj):主要由砂岩、粉砂岩、礫岩、泥岩、煤層和碳質頁岩組成,岩層產狀330°∠32°,出露於礦區大部分地區,為該煤礦礦層所在地層,根據不同岩性特征,將該組地層分為5個岩性段。
第一岩性段:主要由灰~深灰色泥岩、泥灰岩及碳質頁岩組成,夾K1煤層,該煤層厚0.10m~0.60m,距該段底部約2m~3m。
第二岩性段:主要由灰~棕灰色礫岩、含礫砂岩組成,鈣質膠結,礦物成分主要為石英、燧石,其中含有菱鐵礦,礫狀結構,中厚層狀構造,呈弱風化狀。
第三岩性段:主要由灰黑色~黑色碳質頁岩、煤炭層組成,煤炭層厚0.42m~0.98m,為礦區主要含煤地層(K2)。
第四岩性段:主要由灰~灰白色長石石英砂岩組成,砂質結構,鈣質膠結,中厚層狀構造,主要由長石、石英、雲母等礦物組成,呈弱風化狀。
第五岩性段:主要由淺灰色砂岩、粉砂岩組成,砂質結構,鈣質膠結,中厚層狀構造,主要由長石、石英、雲母等礦物組成,呈弱風化狀。
2、侏羅係下統白田壩組(J1b):主要由灰色石英礫岩、長石石英砂岩組成,出露於礦區北東側礦界邊緣一帶。
石英礫岩:淺灰色,礫狀結構,矽質、鐵質膠結,中厚層狀構造,礦物成分主要為石英、燧石等,呈弱風化狀。
長石石英砂岩:砂質結構,鈣質膠結,中厚層狀構造,主要由長石、石英、雲母等礦物組成,呈弱風化狀。
3、第四係全新統(Q4):以殘坡積層和礦渣堆積層為主,殘坡積層主要為粉砂質粘土,主要分布於礦區內斜坡地帶和斜坡坡腳,礦渣堆積體主要分布於溝道兩側及溝底。
礦區範圍內出露地層主要為三疊係上統須家河組(T3xj)地層及第四係殘坡積層和礦渣堆積層,第四係殘坡積層主要分布於斜坡表層,厚度一般小於5m,而礦渣堆積體在老礦井所在溝穀內大量堆積。
3.1.2地質構造
礦區位於南大巴山弧形構造帶的長石—坪溪背斜南東段之北東翼,背斜軸延向為NW~SE。礦井範圍內為單斜構造未發現斷層,次級褶皺不發育,地層產狀220°∠40~50°,地質構造較簡單。
3.1.3地震
礦區位於四川盆地東部,屬四川盆地弱活動斷裂構造區,斷裂活動與地震活動性均較弱,據四川省地震局1965~1974年觀測資料,震中位於達州境內的地震7次,最大震級3.1級,近年未發生過地震。
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萬源市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0.35s,對應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據《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01),四川省萬源市抗震設防烈度為Ⅵ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地震分組為第一組。
3.1.4水文地質條件
1、地表水
礦區年均降雨量約1200毫米,地表水受大氣降水補給和控製,大氣降水大部分以片流彙入溝穀,小部分沿岩石裂隙滲入地下。礦山所采煤層賦存於須家河組第三段地層中,雖然上覆泥質岩類岩層為相對隔水層,但因煤層距離地表較近,一方麵煤礦開采對地表水有較大影響,礦區北西側石崗鄉六組原有常年流水,煤礦開采後,地表水滲漏,導致地表徑流被疏幹,當地居民賴以生存的水源被破壞;另一方麵,地表水滲漏對煤礦開采也產生重大影響,導致礦井湧水量大幅度增大,冒頂、崩塌等地質災害頻發。
礦區東側後河未受到煤礦開采的影響。
2、地下水
第四係殘坡積鬆散含水層,為含碎石的砂質粘土,厚度小於3m,因埋藏淺,零星分布,含水量較小。
3.2 礦區主要地質環境問題及其危害
3.2.1 礦區地質環境現狀
礦區地處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山地氣候,具有全年氣候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濕潤、夏季氣候溫和、降雨集中、光照充足,秋季溫暖、多連綿雨等特點,整個礦區除礦渣堆積集中的部位外,大部分區域的植被覆蓋率較高,地質環境及生態環境較好。
1、廢棄礦渣
礦區采礦井位於礦區東南側溝口,同時也是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礦和萬源市鞍子坪煤礦兩個礦區的辦公場所所在地,井口緊靠後河。兩個煤礦主礦井海拔標高為530m,溝口所在的山穀內分布有三個已廢棄不用的老礦井,海拔標高分別為710m、745m和789m,三個老礦井井口堆積有大量的礦渣,在降雨條件下很容易發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災害。該溝穀中於1998年曾發生過一次礦渣泥石流,泥石流衝入後河造成河道堵塞,河水淹沒後河東岸的G210國道,並引起緊鄰礦區的斜坡發生滑坡。
礦區溝穀內分布的三個老礦井,礦渣主要沿溝堆積在溝道兩側,自然成坡,形成8個礦渣堆積體(編號順序:從下向上),均沒有采取任何攔擋支護措施,也沒有采取生物防護措施。該處生態環境及地質環境相對較差。
由於裂縫走向與塌陷坑均位於煤層開采巷道正上方,初步03manbetx 產生原因是由於煤層開采後未進行及時有效的支護,引發巷道頂部發生坍塌導致地表產生塌陷。對太平鎮1村7社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產生嚴重威脅。
3.2.2 主要地質環境問題類型、特征及其危害
受開采工藝、當時在開采管理中環境保護意識淡薄等的影響,煤礦開采遺留下的大量的礦渣堆積和開采巷道坍塌引起的地表塌陷,成為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礦目前嚴重的地質環境與生態環境問題,給改製後的煤礦企業和當地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當前主要的地質環境問題及危害表現為:
1)曆史采礦留下來的礦渣堆積體由於未采取任何防護措施,在洪水、人類工程活動等因素的作用下,逐漸發展為不穩定斜坡、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引起水土流失,植被破壞,並對下遊水體造成汙染,對溝口礦山工程建設及生產構成威脅,可能再次阻塞後河並對G210國道造成危害。
2)1998年在強降雨作用下,曾發生礦渣泥石流,斜坡下部的礦山企業廠房和人員受損,後河堵塞,G210國被淹沒,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巨大。
3)采空塌陷區地表塌陷,土地遭到破壞,房屋受到損壞,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威脅,大部分村民被迫搬遷;當地幹部、群眾要求治理曆史礦山遺留問題的呼聲很高,也很強烈。
4)礦渣鬆散堆積物中礦物質豐富,重金屬含量偏高,成為環境汙染物質的重要物源,在降雨、地表水作用下發生遷移,會造成區內環境與河流下遊水體汙染,破壞生態安全。
5)礦山所處特殊的地理位置為進出萬源市的南大門,裸露的礦渣與周圍的環境極不協調,嚴重影響萬源市的對外宣傳、招商引資工作和製約當地經濟的發展。
礦區內群眾多數以礦山為生活來源,收入較低,脫貧困難重重,當地群眾要求治理恢複土地、改善生存條件的呼聲越來越強烈,鄉、村兩級基層組織多次向縣相關部門建議進行礦區綜合治理,工程實施將得到當地基層政府及群眾的大力支持。
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恢複治理,該區域內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及生產活動將受到嚴重威脅,同時生態植被將會受到嚴重影響,不但直接影響萬源市一帶的生態環境,還將造成難以彌補的生態災難,影響安定團結。
4 治理工程的目標任務
4.1 治理原則
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1)立足礦區的地質環境條件和實際情況,製定切實可行的治理方案;
2)以人為本,確保斜坡安全、消除地質災害隱患,避免產生次生地質災害;
3)尊重當地的生產、生活習俗,將環境治理與改善農牧民收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相結合;
4)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重,維護人民團結與穩定;
5)工程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的原則。
4.2項目目標
在礦區地質環境調查的基礎上,以土地整治與恢複、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和礦區植被恢複為重點,開展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以改善周邊生態環境。通過對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消除礦區內的地質災害隱患,保證當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改善、恢複礦山生態環境,營造自然和諧的生存環境。
4.3 主要任務
1)開展礦山環境地質問題與地質災害調查,查明主要環境地質問題的發生、發展曆史和現狀,03manbetx 其形成條件、分布規律和影響因素,為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提供必須的地質、地形、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資料和數據;
2)開展區內礦區地質環境治理工程,①對礦渣邊坡進行整治,在礦渣堆積體下部采用攔擋措施、坡上采用生物措施進行防治;②對於後河右岸滑坡采用下部修建擋牆的措施進行防護;③對於塌陷區采用搬遷避讓、封填裂隙、加強監測以及塌陷坑設立警戒標誌等措施。
3)對礦區內及周邊隨意堆放的礦渣、遺留生活垃圾及排放的選礦垃圾等進行綜合整治,進行棄坑回填處理,恢複采礦區原有的地貌環境;
4)通過恢複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可使用耕地,提高當地群眾生活水平。
5 技術路線和工作方法
通過野外實地調查,確定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礦山地質環境恢複治理項目重點治理內容包括攔擋措施、溝道治理、裂隙封填、搬遷避讓與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五項內容。
5.1 技術路線
在充分收集已有的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礦山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地形地貌、氣象水文、水文地質、礦山開采情況以及地質災害等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實地調查,有針對性的開展野外測量、勘查等工作,以查明礦區環境地質問題的成因、規模、分布及其發育特征,在考慮經濟、技術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土木工程和生物工程治理方案,並按照當地施工條件與環境,分布予以實施。
5.2 總體思路與工作方法
5.2.1 總體思路
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治理工程針對礦區地質環境特點,以礦渣堆積、溝口滑坡以及采空塌陷區為主要治理對象,統籌兼顧地質環境治理與生態環境治理,將溝穀治理與流域治理相結合,綜合考慮礦區地質災害特征、地形地貌特點、土壤及土地類型、植被覆蓋度和土壤侵蝕強度,進行地質災害治理、環境恢複與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通過實地調查與分析,結合礦渣堆積區、滑坡以及塌陷區分布狀況及礦區目前的生態環境狀況,將項目區分為三個治理區分別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達到預期的治理效果。三個治理區分別為礦渣堆積治理區,滑坡治理區和地麵塌陷治理區。各區內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進行綜合治理,分別為:
1)礦渣堆積治理區
針對區內礦渣堆積體分布較為分散特點。通過在堆積體下部修築攔擋牆被以防止礦渣發生整體滑動和衝刷搬運形成泥石流。針對礦渣堆積體表麵植被覆蓋稀疏的特點,選擇產量高、抗逆性強、根係發達、固土抗衝能力強的草種、樹種,恢複灌草植被,必要時治理區進行封禁治理2~3年,待土地生產力與生態環境恢複再行開發利用。
2)滑坡治理區
針對滑坡規模較小同時位於後河右岸的特點,在滑坡坡腳修建擋土牆(護腳牆),在防止滑坡體繼續下滑的同時也減少了河水對滑坡坡腳的衝刷。
3)地麵塌陷治理區
可采用裂隙封填、搬遷避讓與加強監測相結合的措施。在進行搬遷的同時對裂縫進行封填,在塌陷坑處設置警戒標識並加強監測,發現異常及時通知當地村民緊急避險。
5.2.2工作方法
針對鞍子坪煤廠的礦山地質環境特征,工作方法以資料收集為主,輔以必要的工程測量、物探、井探、槽探、土工試驗等手段,查明礦山地質環境的特征:
1)資料收集
收集礦山地質勘查報告、礦區水文地質報告、儲量核實報告、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區域地質調查報告,重點應收集礦山改製前後的開拓井巷工作布置圖。
2)工程測量
在災害體及擬設工程部位進行適當比例尺的地形測量。
3)物探
按照不同的底層岩性、地形條件等因素,選取合適的物探方法和手段。旨在查明采空()塌陷區深部的坍塌狀況。
4)井、槽探等山地工程
在適當位置布置山地工程,數量、深度、井口規模等視具體情況而定,目的在於查明地表岩土體的空間展布、岩土樣采取以及物理參數的取得。
5)土工試驗
采用現場試驗和室內實驗相結合的方法,取得岩土體和堆積礦渣的物理力學參數,為後期治理提供可靠的數據。
6 工作部署
6.1 主要工程量
本項目投入的主要工程量見相關投資估算部分。
6.2 治理措施
1. 支擋措施
礦區內8個礦渣堆積體順溝道兩岸斜坡自然堆積,至今未采取任何支護措施,溝道內也沒有采取任何的工程攔擋,礦渣堆積體上地表裸露,沒有進行植被恢複,大量的礦渣在雨水衝刷及溝道洪水淘蝕作用下流失,形成坡麵泥石流,摧毀下遊植被。大量的礦渣彙集於溝道內,隨洪水傾瀉而下,威脅坡腳煤礦生產設施及人員安全,造成堵塞後河,淹沒左岸G210國道,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要防止地質災害的發生,必須從源頭上進行治理,首當其衝是對8個礦渣堆積體進行支護,采用的具體措施有:
(1)鑒於8個礦渣堆積體分散堆積,斜坡較陡,擬采取分塊支護的措施,即對8個礦渣堆積體分別在坡腳修建漿砌塊石擋土牆,以化大為小,逐一穩固,並且有利於改善坡型,便於進行植被恢複。
(2)對礦區廠房右側的滑坡,由於小型土質滑坡,坡腳臨河,所以擬在坡腳修建擋土牆(護腳牆),既能對上部滑坡體抗滑動,也能防止河水對坡腳的淘蝕。
(3)對存在的三個老礦井口進行硐口封存,防止地表水倒灌入老礦井引發地麵塌陷等地質災害。
8個礦渣堆積體擋土牆總長度約300m,采用漿砌石砌築,基礎埋深1.5m,露出地表部分高2.0m,底寬1.5m,頂寬0.8;
對溝口滑坡采用修建擋土牆的措施進行治理,擋土牆長約250m,采用漿砌石砌築,基礎埋深1m,露出地表部分高2.5m,底寬2m,頂寬1m;
2. 溝道整治工程
現場調查發現,溝道內已經堆積了大量的礦渣,並且暴雨時溝道內洪水較大,對溝岸兩側的礦渣堆積體不斷的進行側蝕,所以對溝道必須進行整治。具體措施主要包括:
(1)溝道兩岸岸坡修建漿砌塊石護坡堡坎,防止水流衝刷導致兩岸坡體垮塌;
(2)在有礦渣堆積的溝段內修建防衝肋檻,以防止季節洪水衝刷淘蝕溝床。
護坡堡坎總長度約700m,采用漿砌石砌築,基礎埋深1.0~1.5m,露出地表部分高1.5m,底寬0.8~1.0m,頂寬0.4~0.5m;防衝肋檻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所需修建的溝道長約700m,寬約2.0m,肋檻間距2m。
3. 搬遷避讓工程
對於塌陷區,由於目前居住的村民較少,因此采用搬遷避讓的措施,共需搬遷7戶共計35人。搬遷後仍需對塌陷坑設立警戒標識並加強監測。
4. 裂隙封填工程
對於由於塌陷產生的裂縫,采用人工封填的辦法對裂隙進行封填,封填采用C20混凝土,封填裂隙長度約為80m。
5. 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礦區整體生態環境較好,水土流失主要發生在礦渣堆積區,由於老礦渣順坡自然堆積,沒有開展有效的複墾措施,地表裸露麵積大,水土流失嚴重。為此在整個礦渣堆積區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減少土壤侵蝕,恢複區域植被與改善生態環境。具體措施包括:整個堆積區內通過土地整治與恢複,采用人工與自然恢複措施相結合的方式。在礦渣堆積上的裸露區域,以耕植鬆樹為主,草灌結合,保護環境,減少水土流失。植被恢複麵積約0.8km2。另外,太平村人員搬遷後,也要對其進行植被恢複,盡量減少地表水滲漏對老礦井巷道的影響,植被恢複麵積約0.5 km2。
6. 其他措施
(1)為保證項目實施區的治理效益,治理工程實施的同時加強宣傳,提高當地民眾,提高當地群眾環境保護意識與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
(2)項目實施後,對項目區實施誰保育誰受益的管護製度,保障治理工程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應長期性與有效性。
6.3 施工進度安排
按照“全麵規劃、統籌部署、分步實施”的原則,擬定項目起止時間為2010年7月-2011年12月,周期為18個月。
2010年7月-2010年12月期間,完成立項可研、勘查、可研設計、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任務。
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間,太平村采空塌陷區搬遷工程與礦山礦渣堆積區治理工程平行施工,於本年內完成包括植樹造林在內的所有治理工程。
7 投資概算
7.1編製說明
鑒於礦山地質環境恢複治理工程是一項綜合性工程,投資估算本著以最貼近國家、省(部)級預算定額標準的原則,對於暫時無嚴格標準的,參考市場定價計算。由於該報告處於可研階段,基礎數據缺乏,投資估算隻能達到估算程度。
本項目投資估算主要依據的有關規定有:
1)《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準》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建設部2002年修訂版本。
2)《四川省建築工程預算定額》。
3)水利部水總[2002]116號文頒發的《水利建築工程預算定額》。
4)《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定額》中的有關部分。
5)林業部的有關林業工程的現行參考價格。
6)萬源市現行市場價格或類似工程價格。
7.2 估算表
依據野外項目的實地考察、投資估算編製的相關說明以及州縣的具體情況,編製各工程治理項目類別的投資估算。
依據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礦山實際情況,項目經費估算劃分成獨立費用、工程治理費和基本預備費用三部分,各類費用估算如下:
1)獨立費:獨立費包括工程建築監理費、水土流失治理設施驗收費、科研勘察設計費、監測費、工程質量監督費及與之相關的管理費、稅費等。依據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礦山環境恢複治理項目內容估算獨立費用為92.0萬元。
2) 工程治理費指進行各項礦山環境治理時所需的人工、材料、機械等直接費用,它主要包括礦渣堆積區支擋工程、溝道整治工程、塌陷區裂縫封閉以及農戶搬遷避讓等工程所產生的直接費用。依據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礦礦山地質環境恢複治理項目內容估算工程直接費用為333.6萬元。
(1)支擋工程
對8個礦渣堆積體分塊支護,對礦區廠房右側的滑坡坡腳修建擋土牆,針對老礦井進行封填砌築。主要涉及有土石開挖、漿砌塊石砌築等工程內容,工程費用估算為92.8萬元(表2)。
3)基本預備費:指礦山環境治理後所進行的監測預警費及其他不可預見費用。基本預備費以獨立費和工程治理費之和為計算基數,以5%為基本預備費率,計算得本次礦山環境治理項目的基本預備費用共計21.3萬元。
由於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礦山地質環境恢複治理中仍存在較多風險和不確定因素,所列項目的估算費隻對各大項作了計算,對於礦山環境治理工程所產生的實際費用需開展進一步工作,在進行項目施工方案時再細化,進行施工預算。本項所列的3個估算大項總計估算費446.9萬元(表7)。
表7 項目估算經費統計表
序號 項目類別 概算費用(萬元)
1 獨立費 92.0
2 工程治理 支擋工程 92.8
溝道整治工程 89.4
搬遷避讓工程 70.6
裂縫填築工程 22.3
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58.5
3 基本預備費 21.3
估算費用總計 446.9
8 申請財政資金的數額及使用方向
8.1申請財政資金數額
經初步估算,項目總投資為446.9萬元,其中直接工程治理費用為333.6萬元,約占經費總額的74.6%;獨立費92.0萬元,基本預備費用為21.3萬元,合計113.3萬元,約占經費總額的25.4%。
依據項目實施周期與工作安排,2010年7月-2010年12月期間,完成立項可研、勘查、可研設計、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任務。需投入經費92.0萬元。
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間,采空塌陷區治理與礦渣堆積區治理工程平行施工,於本年內完成包括植樹造林在內的所有治理工程。需投入經費311.4萬元。
萬源市屬偏遠革命山區,因受地理環境、交通條件等多方因素之影響,經濟發展十分緩慢,地方財政十分拮據,多數群眾至今仍在溫飽線上掙紮,根本無力對地方社會基礎設施進行較大的投入,更不用說投資如此係統工程。為此,所需資金全部為財政資金。
8.2資金使用方向
堅持“專款專用”的原則,實行項目經費獨立核算,將申請經費446.9萬元全部用於項目治理工程,保證項目實施後發揮良好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9 項目實施的保障措施
9.1 組織保障措施
萬源市人民政府成立由分管市長任組長、縣級相關責任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實施領導小組,負責指導該項目的組織實施;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萬源市國土資源局,由國土資源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工程的具體實施。
9.2 質量保障措施
1)凡是適宜招標的相關項目工程(如機械作業、土肥籌運等)實行招投標製度,公開向社會招標,讓具備相應資質,具有相關工程施工經驗的施工單位承擔相關工程,以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
2)設備設施和材料組織,采取政府集中采購辦法,充分利用有限的建設資金確保工程的相關物資和所有材料的質量。
3)組織市縣環境保護局以及社會各界、各相關單位的相關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工程質量監督,確保工程施工中的每一環節嚴格按工程技術設計要求施工。
9.3 安全保障措施
層層落實項目實施責任製,加強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監督、監管和檢測,確保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安全和生產安全。
9.4 資金保障措施
1)堅持“專款專用”的原則。設立專門的資金管理賬戶,對國家財政補貼的項目經費實行專款專用,杜絕項目經費挪作他用;各級財政和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監督檢查,並定期抽查。
2)加強對項目經費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對資金實行歸口分級管理,搞好資金使用的清理、考核和核算工作。
3)完善財務製度和用款手續,杜絕揮霍浪費,切實提高資金投入效益。
9.5 項目實施後續保障措施
項目實施後,按照項目管理要求,認真編寫項目竣工報告、工程監理報告和質量驗收報告、項目經濟技術評估報告,及時提交相關主管部門審查備案。
10 預期效益分析
10.1 社會效益
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位於G210國道進入萬源市區的入口處,處於萬源市門戶地帶,礦山治理項目實施以後,可以達到減災、防災、國土整治和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效果,同時也能夠提升萬源市的城市形象,對城鄉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通過恢複治理,可以保護影響區內農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並可恢複可用耕地1.3km2,土地也可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使廣大群眾安居樂業,穩定社會秩序,保證生產、生活等的有序進行,大力改善投資環境,為招商引資、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開發旅遊資源創造有利的條件。
10.2 環境效益
礦區恢複治理項目的實施,將改善和美化項目工作區內環境,減少水土流失,可以為城鄉規劃和建設提供可靠的依據,也將帶動生產、生活和旅遊環境的改善,促進生態環境趨於良性循環,產生顯著的環境效益。
10.3 經濟效益
項目實施後,可開發複耕土地520餘畝,五年後將可新增加糧食8萬公斤,相當於每年新增產值8萬元。新恢複植被近1.3km2,相當每年新增產值100萬元。以上兩項每年可新增產值達108萬元。明顯改善當地農牧民的生活和生產條件,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
附件:
附件1: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分布圖
附件2:萬源市石崗鄉鞍子坪煤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