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斌:七夕·無題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我確信,凡是上過學的人,幾乎沒有人沒讀過這首催人淚下的《長恨歌》,幾乎沒有人不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千古愛情絕唱而感動。 我自小就喜歡朗讀和背誦詩歌。第一次讀《長恨歌》的時候,我大概13、14歲,還是一個迷蒙而張狂的少年。開始我是很隨意地閱讀這首詩的,讀到第三句“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無人識時”,就情不自禁地進入了詩境中。我逐字逐句讀完全詩,開始嗟歎不已,特別是最後一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讓我淚眼朦朧,久久不能釋懷。隨後,我立即查閱了《唐史》,並找來《全唐詩》重讀了一遍,仔細看了注解,我開始知道了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那一夜,我失眠了,柔腸寸斷之感,如雨後春筍,拔節而上,揮之不去......我由此知道,寂寞是可以這樣深入骨髓和痛徹心扉的,思念是可以這樣延綿、這樣在胸腔和心房無限膨脹的...... 七月七日鵲橋會,淚眼相擁看星河。我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在夏夜的星空下給我講過牛郎、織女的故事和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並告訴我哪是牽牛星、哪是織女星。稍大後,我開始喜歡夏天,喜歡夏夜的天空,喜歡漫天繁星中的牽牛星和織女星,開始對牛郎、織女神仙眷屬的生活非常向往、非常景仰。總希望在夏天的夜晚,在池塘邊,在榕樹下,在竹林裏,邂逅一次,隻一次就行。總希望遇見一位像織女一樣的仙子,甚至,希望是狐仙。後來,我再次讀了《鵲橋仙》,才知道在農曆7月7日這天,帶給牛郎和織女的是相見的快樂,但更多的卻將是未來分離的相思和無邊的惆悵。陰睛圓缺、悲歡離合,天庭塵世,多少真情男女如夢如癡?傷感的七夕,讓我惘然若失...... 今天是七夕,不知道是否會演繹幾出現代版的唐明宗與楊貴妃、梁山伯與祝英台之類的愛情絕唱,我希望不會!其實,即使是悲情的絕唱,也有其不可取代的積極意義,因為它能讓人銘記終生,因為它能喚醒麻木的現代人。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其實我們內心已經與兩個字疏遠,甚至不相信,甚至於漠視,那兩個字叫: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