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心合力攻難關 開拓創新譜新篇
齊心合力攻難關開拓創新譜新篇
——記瑞能煤業順利安全完成主斜井延伸巷與+895主運巷貫通紀實
排兵布陣
主斜井延伸巷是瑞能煤業機械化改造的重點項目之一,與+895主運巷貫通後直達新係統煤倉下口,是采區貫穿於地麵的一條主要運輸線。要開拓主斜井延伸巷,必須經過一條半圓拱形廢棄巷道,該條巷道曾經是建井初期的水倉,因廢棄已久,裏麵已被水、雜物和礦渣充填過半。從主井底向水倉裏觀察,該拱形砌镟巷道已經鬆馳,並伴有垮塌和冒頂現象,已成為一條名副其實的危巷,其他情況暫時無法摸清。主斜井延伸巷又恰好經過該水倉的正下方位置,施工條件難以想象,安全環境極為複雜。一場人定勝天的戰鬥即將在這裏打響。
接到施工任務後,準備隊隊長馬建強就像注了一針興奮劑,立馬來了精神。他急忙換了身工作服,匆匆的下了井,了解了施工現場的工作條件、安全環境、運輸環節等各種情況後,立刻升井把生產副隊長武江榮、機電班長張寶紅和機修班長崔永懷叫到辦公室。
要求機修班長崔永懷馬上下井看看,根據施工現場實際,做好鋪設排水管、壓風管、高壓水管的前期準備工作。
要求機電班長張寶紅抓緊時間準備6台絞車和一些電纜,並具體交代了安裝的位置。
要求生產副隊長武江榮盡快摸清隊上人員情況,看看全隊有幾個人會使用鑿岩機,幾個人開過耙鬥機,幾個人抱過噴漿機噴頭......。
然後要求將現在的班組重新洗牌、重新編製,盡量使每個班組裏工種齊全,力量搭配合理。
第二天,當馬建強得知全隊僅有6名急需的熟練工種時,他猶豫了一會,沉思了片刻,對生產副隊長武江榮說:“梁民班暫時讓跟班隊長張克貴打風鑽,李衛利班暫時讓跟班隊長蹇長貴抱噴頭噴漿,王實權班暫時讓跟班隊長方忠民當耙鬥機司機。
第三天,一支浩浩蕩蕩的開拓隊伍就開進了施工現場。
加固巷道法
即要保證主斜井延伸巷施工,又要保證主斜井正常生產,準備隊采取了從礦井主水倉裏開拓一條措施巷來進行施工。當措施巷與主斜井延伸巷貫通後,所有在場的人都驚呆了。貫通處的交叉點正是危巷的冒頂區,旁邊正好又是廢棄水倉的吸水井井筒,整個水泥澆灌的吸水井井筒因冒頂後而懸空。支撐吸水井井筒的主要根基是危巷的镟牆,因長年被水浸泡、風化和失修,镟牆縫隙的水泥已大部分剝落,整個廢棄拱形砌镟巷道已搖搖欲墜,隨時可能發生危險。“怎麼辦?”當班班長王實權與我商量。“咱們先抓緊時間,臨時支護好危險區,再向隊上彙報。”我說。
接到報告後,生產經理田光軍、準備隊隊長馬建強、生產副隊長武江榮迅速趕到施工現場,仔細觀察了現場情況後,田經理當即決定:先采取錨網噴的方法加固巷道,再進行下一步工作。臨走時,生產經理田光軍強調:“這個巷道必須要加固牢靠,如果不牢靠,決不允許進行下一道工序。”
錨網噴的任務交給了李衛利班。李衛利在危巷裏小心翼翼地轉了一圈,最後把腳步停在冒頂處和懸空的吸水井前邊。“這裏根本無法打錨杆掛網,不僅僅隻是頂板超高,可能因一點點震動就會引起垮塌或再次冒頂。”他對跟班隊長蹇長貴說。
蹇長貴自從進入施工現場後,一直緊鎖著眉頭,對班長李衛利說的話,好像一點沒有聽見。隻是仔細、認真地觀察著現場周圍的環境。
“趕快讓人運些圓木和鋼梁過來,架無腿棚”。蹇長貴好像突然來了靈感,他一邊指揮著身邊的李衛利,一邊動起手來。很快一架無腿棚在危巷交叉點裏架了起來。緊接著,他抱起噴頭大喊:“開風、上料。”一股混凝土噴漿料從無腿棚的間隙向冒頂區和吸水井附近噴射而去......
蹇長貴給我講完這段驚險經曆後,嘴裏還念叨著:“你不知道,當時太讓人操心了,直到下班,我的心還一直懸著。”
提前支護法
錨網噴加固巷道後,效果很好。一旦巷道壁出現新的裂隙,就非常明顯,很容易判斷巷道的變化,為廢棄水倉內清理淤泥、雜物等提供了安全保障。按施工措施要求:交叉點采用料石砌镟支護,交叉點前後采用U型可伸縮支架支護,交叉點下山
要在直徑隻有
第二天接班,
整整一個圓班、三個生產班組,徘徊在如此危險的環境內,停滯不前,這怎麼能行呢?我看著眼前的施工現場,腦子飛速地旋轉著。
一個工人耐不住性子,將鐵鍁伸進窟窿打算清理。突然,從裏麵垮落一塊料石,正好砸在他的鍁把上,“你瘋了”班長王實權大吼道。這時大家把眼光都投向了我,我知道:大家心裏很著急,可有誰知道我比他們更著急。
我一邊安撫大家,一邊想著辦法。當看到巷道壁上露出錨網噴支護的網子時,馬上來了靈感,立即讓人給我找了一些
我一邊命令大家抓緊時間清理,一邊觀察我的作品缺陷。要是在需要開幫的位置上方打一排間距為
隊上知道後,因嫌錨杆代價太高,後來用廢舊鑽杆代替了錨杆。這樣既減少了成本,又增加了強度。
這種提前支護法很管用,它為我隊快速、安全地度過危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想:如果繼續開發,它還可運用在鬆軟岩層開拓前的支護。它與管棚的支護方法不同,管棚支護是先開拓,再支護。而提前支護法是先支護,後開拓。
人造假頂板
提前支護法的成功實施,促進了工程的推進度,順利的在交叉點上山處架起了7架U型可伸縮支架。接下來要在原來直徑
為了攻克這一難關,準備隊隊長馬建強心裏早有準備。他不知在現場跑了多少圈,觀察了多少遍。又通過查閱大量的資料,經過反複調查論證,最後提出了“人造假頂板”的構想。
人造假頂板,就是在準備砌镟的交叉點上方與危險區域之間用混凝土人工澆築一層頂板,隔離冒頂區和吸水井帶來的危險,是保證現場作業人員安全和現場工作順利進行的一種安全設施。
人造假頂板的構想,成功地使零亂的頂板變成了一個整體,也使複雜的支護變的相對簡單。但是準備隊裏傳統的砌镟技工嚴重短缺,全隊僅有跟班隊長張克貴一人會立镟、砌镟。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和任務的完成,他和技術員李濤硬是在井下連續工作了16小時,不但高質量完成了交叉點砌镟任務,而且培養了一大批砌镟人才,也使傳統的砌镟工藝得以傳承。
車場增容法
驚心動魄的危巷施工終於安全度過了,交叉點車場又成了製約主斜井延伸的主要問題。
受施工環境和生產條件的限製,延伸主斜井的提升車場隻能設計在交叉點裏。要在
如何才能延長交叉點平台,增加車場容量,提高提升能力呢?生產副隊長武江榮反複地觀察著交叉點前後的情況。
交叉點後麵是主斜井提升皮帶機尾,根本不可能向後延伸,交叉點前麵就是15度下山的變坡點,也不能做車場使用。如果用道木架成木垛,延長變坡點,斜巷頂板就會變低。頂板變低後會不會影響車輛通行呢?
經過仔細測量、計算後,延長交叉點平台的想法終於實現了,車場增容順利完成。
車場容量的增加,使原來隻能進行的單車提升,實現了雙車提升,大大的提高了運輸能力,為主斜井延伸巷的提前貫通,創造了有利條件。
通過準備隊全體員工的不懈努力,主斜井延伸巷終於提前46天與+895主運巷順利安全貫通了。它不但檢驗了準備隊全體員工團結拚搏、攻堅克難的能力,更考驗了準備隊全體管理人員的膽略與智慧。我堅信:隻要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主題,始終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道路,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會創造更多、更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