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不再冷
11月3號的雨夾雪一早就如期而至,婆婆7點多鍾從早市回來,凍得臉和手都通紅,嚷嚷著讓我們都多加衣服,說是外麵下了雨冷的很呐,秋雨又一次將氣溫標的更低,這個冬天似乎冷的更早,看著窗外灰蒙蒙的陰雨天,思緒紛至遝來。
我們一家四口,婆婆老公妞妞和我已經搬上新樓將一年了。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們的家已經被拆了,那是一間半的工房,大家擠在在一起很不方便,別說二人世界,二十坪的小屋哪裏有什麼個人空間,電視裏演的什麼戲,婆婆和鄰裏阿姨說什麼,在我和老公的小臥室裏聽得一清二楚,我下了夜班睡覺婆婆總要把電視聲音調到2個或3個,或者幹脆去鄰居家。廚房就蓋在屋外麵,冬天做飯就像在大街一樣,要穿上棉襖,飄落的雪花也要羅羅上一肩頭。去廁所是外麵的公共廁所,晚上我一個人根本不敢去,好幾次半夜三更想去,隻能把鼾聲震天的老公叫起來,老公總要牢騷說,“真是折磨人”。是啊,這樣的生活真是折磨人。
上年的三月份,天氣還冷得很,活著的生物都躲避在溫暖的窩裏,連樹木們都將精魂藏在泥土裏,不願冒芽。這個時候牆上用大紅紙貼出了公告,15號之前大家必須搬走因為這裏要拆遷了。婆婆和相守十來年的老鄰居依依惜別,大家日夜盼望的棚戶區改造項目終於來了。
那十來天真是大遷徙,人們不分晝夜的搬家,滿大街的翻鬥車,三輪車,排子車,自行車,全都是空空而來,滿載而去,車上像是賣雜貨鋪的,什麼都有,很多50,60年代的立櫃,椅子,箱子,兩盆,花架像是展覽陳列在了街頭,不過確實熱鬧得很,男人們脫了大衣站在車上接過來車下兄弟遞來的桌椅,女人們嚷嚷著先搬哪個後裝那些。男女老少齊上陣,大媽,小媳婦們幹不了重活,就在家收拾打包,男人們一趟一趟的搬運著積攢了半輩子的家夥什,很多家具電器衣服都老掉牙了,人們趁著搬家的機會便賣了些實在過時又無用的東西,輕裝上陣減卸包袱,畢竟租住的房子不是自己家,住不長久,政府給每家每戶租房每月補助150元,保證在下一個冬天來臨時,能住上新家。寒冷的冬天還未過去,人們心裏的春天卻已經到來,大家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早些住上溫暖明淨的新樓。
老公找了一個朋友的閑置公寓,我們搬了進去,婆婆住在了親戚家。公寓就是以前工人的老宿舍,現在住著民工和向我們一樣在過渡期的四五戶居民。很像小時候住的筒子樓,公共的水房,陽台,廁所。白天下了班抱上孩子回公寓,早起一早把孩子在送走,生活奔走於公司,親戚家,公寓三點來回穿梭,我和老公都瘦了不少。冬天來的很早,天漸漸變短,回公寓是天已經黑透了,晚上很涼,起風時上下牙更要打架。
就這樣過著憶苦思甜的日子,終於在樹都脫光了衣服時,我們等來了新房的鑰匙,於是簡裝了廁所和廚房後,動員了七大姑八大姨,舅舅們,大爺們幫助我們搬上了新家。那是12層的帶電梯的小高層,我們選了6樓104平方的三室一廳的大戶型,南北通透的格局,帶飄窗的向陽臥室,雙層的玻璃窗隔冷隔熱又堅固,衛生間向東的窗戶每天可以看日出,幸福就這樣來的那麼突然又是那麼自然,有點難以致信。新家一開始並不是暖和的,新得暖氣管道並未鋪就好,舊的帶不起來所有的新樓,暖氣包溫溫的,雖然不是很暖和但已經不錯了,比起來會奔走於馬路的光景已經是解脫了。
轉眼已經是12年的11月份,峰峰礦務局新城花園裏幾十座拔地而起參天高樓儼然形成一片水泥叢林,左鄰右舍經曆短暫的分離又聚在了一起,他們見麵時是滿臉的幸福,以後這兒就是大家永遠的家——遮風避雨溫暖的港灣。眼看又一個冬天來了,小區的采暖管道早已鋪好,10月末試了水,一切就緒隻待北風。
窗外的雨琳琳了一天時有時無,晚上終於停了,出了漫天的繁星,星座顯出了奇形怪狀,明天保準是個好天氣。第二天是星期一,鬧鈴6點響的時候天際剛剛泛紅,太陽和我一起洗漱更衣,一輪紅日終於在一片粉紅的霞光中破空而出,像著這個冬天不再冷,我們的好日子已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