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礦集團以“三低”為目標唱響綠色發展主旋律
張礦集團以“三低”為目標唱響綠色發展主旋律
本網訊(馬忠原 黃發忠 特約記者楊景瑞)記者從冀中能源張礦集團了解到,張礦集團大力提倡走綠色經濟發展之路,以實現低耗用、低排放、低汙染為目標,加大資金投入,不斷改進技術裝備、調整生產結構,優化生態環境,逐步探索出環保、低碳、高效的良性發展模式,唱響了綠色發展主旋律。
據介紹,幾年來,張礦集團相繼製定出台了《“十一五”節能減排實施規劃》、《節能減排考核獎勵辦法》、《年度能源考核指標及節能減排工程計劃》、《經營者年薪節能減排、環保目標考核辦法》等相關文件,通過狠抓節能減排製度建設,夯實管理基礎,使節能減排工作製度化、規範化,基礎更加牢固。“十一五”期間,累計利用瓦斯發電13667.62萬度;相繼投資1576萬元修建8座礦井及生活汙水處理站;投資141萬元對各生產礦井鍋爐進行改造,更換鍋爐除塵器14台;投資1276萬元,進行變頻技術應用改造25台套;投資3200萬元,實施計量裝置、節能燈及其它節能減排工程;投資1725.87萬元,更新淘汰高耗能設備673台。
據記者了解,今年以來,張礦集團繼續引進先進科技,積極推廣應用新的節電設備,淘汰高耗能設備,對所有動力設備盡可能減少空載運行。同時,積極探索瓦斯抽采的有效途徑,綜合利用礦井瓦斯資源,並加強與美國綠色控股公司的研究合作,專門研究0.4%-10%低濃度瓦斯的利用,努力構建“煤與瓦斯共采、治理與利用並重,煤氣電一體化發展”產業鏈條。目前,該集團宣東瓦斯熱電公司總裝機容量20兆瓦,年發電量可達1億度,年節約標煤6萬多噸,綜合利用煤層氣3888萬立方米,減排二氧化碳40萬多噸。
生態基建工程建設得到加強。懷來礦通過廢水處理資源化建設,每天處理汙水達到450立方米,經過處理過的汙水還可供礦區灌溉和井下防塵使用,經淨化的礦井水可供礦區生活用水,在減少環境汙染的同時,還有效節約了水資源。管板烏素礦大力實施地麵儲煤倉改造工程建設。地麵儲煤倉通過改造,不但避免了原煤出井產生的噪音和粉塵汙染,同時節約了原煤存放用地,真正實現了“采煤不見煤”的低碳發展新模式。
“花園式”礦山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宣東礦、康保礦積極籌措資金在礦區種植了大量的紅葉碧桃、垂柳、新疆白楊等各類樹木,並培植了花壇草坪,處處鳥語花香、蜂飛蝶舞。張家梁礦繼續進行總投資達200多萬元“碳彙林”工程建設,並邀請林業綠化專家對礦區的“碳彙林”工程進行了全麵勘測、合理規劃和精心設計。如今,“碳彙林”綠化麵積正逐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