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行業整合重組道阻且長 煤改再添“貴州模式”
編者按:中國多發的煤炭企業生產02manbetx.com ,引發的不僅僅是公眾對鮮活生命的扼腕歎息,值得深思的不隻是如何降低02manbetx.com 、少死人或不死人,關鍵在於該怎樣順應這個產業的發展規律。
對此,無論是否可以得出結論,各個地方的探索早已開始。首先是山西煤改模式:由政府推動,確定七大國有重點企業作為兼並主體,對其他煤礦的整合形式主要為有償收購。
"政府推動,強製關閉,強製重組"的爭議顯而易見,民間資本受到衝擊也是事實。尤其是2009年11月8日,浙江省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上書,要求對山西最新一輪煤礦兼並重組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處理。建議書一式六份,直送全國人大、政協、國務院與山西省人大、政協、省政府。此後的2010年1月9日,該促進會再次發表"公開信",對山西煤炭重組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質疑,建議全國人大、國務院以及山西省人大進行審查。
事實上,山西以犧牲GDP為代價進行的這場兼並重組,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決策層的認可。
應當看到,這是一個爭議頗多的"模式",其引發的社會影響一直存在。盡管今天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的"山西模式"已初見雛形。
毋庸諱言,各個資源大省對此都有借鑒,中國煤炭改革由此出現了多種探索。比如此後的"陝西模式",其創立的"全民參股"形式,使得大型國企難以像在山西、河南那樣將資源和企業盡收囊中;
而"內蒙模式"的特點是介於"山西模式"與"陝西模式"之間,在強調加強行業集中度的同時,兼顧民企利益,符合標準的民企也將能參與重組,並成為主體之一;
"河南模式"似乎是複製了"山西模式"。由省屬六大骨幹煤炭企業作為兼並重組主體,對全省煤礦企業實施兼並重組。河南強調了其中的不一樣:和山西相比,河南的煤炭資源整合將相對容易得多。不管是企業數量,還是投資主體,以及控製底線,兩省差別很大。因為河南煤炭的"體量較小,不會引發整體動蕩"。
今天,我們再次關注貴州,希望這場沒有終點的改革,不要被某種"模式"所固化,真正找到一條符合市場規律、可持續發展的煤炭產業發展之路。
02manbetx.com 何以頻發
新年伊始,1月18日17時29分,隸屬貴州省國資委重點監管的大型骨幹能源企業——貴州盤江投資控股集團盤江精煤公司金佳礦一采區發生煤與瓦斯突出02manbetx.com ,事故造成13人死亡。而此時,距該省官方高調宣布2012年安全事故數量和死亡人數均同比下降60%左右,摘掉連續12年煤礦事故死亡人數排全國第一的帽子,僅不到30天,距盤江集團上一次重大安全事故造成23人死亡,同樣不足一個月。
貴州省2012年煤炭產量突破1.8億噸,全年發生02manbetx.com 58起,死亡117人。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貴州省副省長孫國強感歎:每天都像坐在火藥桶上。他認為,盡管去年事故數量和死亡人數均同比下降,但絕對數字依然讓人揪心。
數據顯示,2000年到2011年,貴州省已經連續12年02manbetx.com 死亡人數全國排名第一,2012年這一排名降到了第三位,但排名前五位的四川、湖南、雲南和重慶全年02manbetx.com 死亡人數都超過了100人。
從自身的縱向對比看,過去10年裏,貴州每年02manbetx.com 死亡人數都減少超過100人,煤炭百萬噸死亡率降為0.63%,提前3年完成了煤炭百萬噸死亡率降到1以下的目標,但發生的絕大多數煤礦安全事故屬於責任事故。這其中,國有大型骨幹煤企的事故率居高不下。用多年執掌貴州安監工作的孫國強副省長的話說,“有的國有大型煤企把自己當成了四處收礦的融資公司,忘了安全生產當頭。”孫的這番話,矛頭直指盤江集團。
為了盡可能減少事故,不久前,貴州省啟動新一輪以兼並重組為核心的煤改,計劃用10年時間把1萬處煤礦減少到1700處,年產9萬噸以下的礦井全部淘汰。據了解,僅去年貴州省就組織了6173個檢查組、10萬餘人次的檢查隊伍下礦檢查。但直到年底,作為該省煤企龍頭的盤江集團竟然沒有一支合格有力的安全生產監管隊伍,而該集團旗下還有眾多已經投產或正在收購的煤礦。
貴州省安監局事故調查結果證實,盤江集團多次事故的原因是沒有按設計要求采取安全保護措施,瓦斯傳感器到達檢測峰值時,調度員和通風管理人員沒有在第一時間采取停電、撤人措施,貽誤了寶貴救援時機。歸根結底是安全生產管理機製不健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
貴州省政協委員、省商會副會長、貴州省浙江總商會創會會長葉森林通過調研認為,改變煤礦“多、小、散”狀況,確實有利於安全生產形勢的好轉,但安全生產問題的解決又不可完全寄希望於煤企的兼並重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生產是否安全與煤礦自身的規模關係並不大,真正決定安全生產的因素是生產技術和安全意識。
小煤礦何去何從
貴州最新煤改方案提出,到2013年底兼並重組後,形成1個年產5000萬噸級以上的大型旗艦集團,2個年產3000萬噸級以上的大型企業集團,3個年產1000萬噸級以上,10個年產500萬噸級以上的企業集團,使年產500萬噸級以上的企業集團控股煤炭產量達到全省總產量的60%以上。到2015年,全省產能要達到3億噸、原煤產量2.5億噸。
在貴州省浙江總商會龐大的會員群體中,從事能源產業的不占少數。葉森林通過走訪調研發現,上世紀90年代,依托資源優勢,在國家“有水快流”、大中小煤礦共同發展的指導方針引導下,貴州小煤礦迅速發展起來,單井產量多在0.1萬-1萬噸之間,煤礦數量多達1.5萬-2萬處。但迄今單井產能低、裝備差、管理落後、人員素低、礦群矛盾多、安全事故頻發等仍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葉森林認為,煤礦是高風險行業,人們普遍以為死一兩個人難以避免,其實非也。煤礦生產已有200多年的曆史,成熟的工藝、裝備和管理可以保證安全生產,99.9%的事故都是管理不到位、違章指揮或違章作業與工藝、設備或井下環境的缺陷湊在一起而發生的。具體體現在:有的安監隊伍不安於本職工作;缺乏一個科學、合理、係統和透明的處罰細則,隨意性較強;同時,政出多門,政策多變缺乏連續性,導致投資辦礦人缺乏信心,繼而加劇管理技術人員和工人的流動性。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煤炭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指出,鼓勵各類煤礦企業以及其它行業的企業,以產權為紐帶,以股份製為主要形式參與兼並重組。鼓勵優勢企業整合分散礦業權,建設大型現代化煤礦,提升小煤礦辦礦水平,結合各地實際,完善小煤礦退出機製。2012年國發2號文件《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幹意見》要求,貴州要推進資源整合與優化開發,推進煤礦企業兼並重組。
但葉森林認為,以上綱領性文件要求各省要根據當地資源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科學編製兼並重組規劃,特別強調兼並重組要遵循市場規律,並規定了“十二五”期間煤礦淘汰落後產能的範圍,從資源條件的角度將貴州與雲南、四川、湖南等省歸為同一類。貴州在製定產業政策時雖要創新,但也不能躍進。
畢節市織金縣是黔西北煤炭主產區,該縣楊柳煤礦法人代表楊誌學認為,四川在“十二五”期間淘汰關閉3萬噸礦井,新建礦井不低於15萬噸/年,總產量略有下降;雲南現有煤礦1800多處,“十二五”期間將小煤礦整合關閉重組至1000處以內,重點產煤縣市礦井改造後單井規模達9萬噸/年以上,新建單井規模達15萬噸/年以上;湖南現有小煤礦1108處,“十二五”末,小煤礦總數控製在600處左右,單井規模在6萬噸/年以上。另與貴州同歸為一類的黑龍江和重慶至今尚未出台小煤礦整合淘汰的相關政策。煤炭行業作為貴州支柱產業,在研究和製定產業政策時,需要慎之又慎。楊誌學說,盡管小煤礦存在很多問題,但為保障供應、發展地方經濟、增加就業、充分利用資源等做出了較大貢獻。
楊誌學認為,小煤礦不隻是我國或貴州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中的一個過渡性產物,就目前而言,小煤礦尚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國。最典型的案例是通過依法行政,一視同仁,開辦煤礦責權分明,合同保障穩定產銷,安全監管嚴格執法,從重處罰高額賠償,強製培訓政府撥款,依靠科技保障安全,保護環境預先繳費等手段,一舉解決了小煤礦的安全、職業健康、環境汙染等問題,上世紀90年代其小煤礦的百萬噸死亡率就已下降至0.1人以下,成功地將問題與危機轉化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拉郎配”隱患無窮
“我們需要思考現實的經濟環境和企業行為,為實現既定的政策目標提供可靠保障,”葉森林對記者開宗明義。他繼而03manbetx ,在經濟下行風險大、調結構及產能過剩壓力大、加上歐債危機、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有實力的企業集團,同樣也麵臨市場、資金、投入產出比和發展步調快慢等諸多問題困擾,對此不能盲目樂觀。
同樣在畢節市大方、赫章兩縣投資煤炭產業的資深人士王前進03manbetx ,山西、內蒙古等省煤礦單井500萬-1000萬噸/年達產較容易,提高產業集中度比較容易,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經營的優勢顯著,而貴州單井200萬-300萬噸/年達產很難,提高產業集中度困難大,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經營無優勢可言。王前進說,煤礦兼並重組包括產權更迭、股份參與和煤礦整合,不隻是煤礦整合一種。大規模的煤礦整合應與國家穩步推進礦業權整合政策契和。貴州是貧困問題最突出的欠發達省份,煤炭資源分布不均勻,貧煤和富煤地區相差甚遠,如何調整區域煤炭流通格局,不致供需失衡,值得斟酌。
楊誌學還認為,小煤礦經第一輪整合後有的才建成投產不久、有的才進入試運轉、有的還在建設。大多數煤礦采礦許可證在2016年至2017年到期,現階段進行大規模的煤礦資源整合,可用的行政手段不多。資源是國家的,但一經授予,頒發采礦許可證,它即屬於物權,如果強製進行大規模煤礦資源整合,勢必會帶來反彈。
據葉森林調查,目前真正進入貴州想通過收購、參股小煤礦、做大做強的企業與集團並不多,想造勢、跑馬圈地占資源的企業與集團不少,煤礦集團化改造要走的路還長。此外,該省小煤礦的投資人主要為省外客商,經過高熱發展期,煤礦幾經轉手到現在投資人手裏,煤礦轉讓價少則幾千萬元,多則三四億元,煤礦建井投資按平均600元/噸計,少則幾千萬元,多則幾億元,煤礦的投入較大,其退出成本很高。即使“拉郎配”地強行整合在一起,也缺乏合理的開采技術條件,從係統上為安全生產埋下無窮的隱患。
“貴州模式”呼之欲出
葉森林認為,貴州提出“十二五”末工業總產值從現在1500億元達到4200億元以上的目標,煤電磷、煤電鋁、煤電鋼、煤電化四大一體化產業均以煤為先,發展大型煤礦集團和新礦區開發,從論證、建設到投產達產需要較長時間,短期內難滿足當地經濟快速發展需要。加之盡管貴州煤炭資源豐富,但煤層薄,結構複雜,斷層多,資源賦存不穩定,機械化大規模開采難以達產,需保留一定數量的小煤礦以保證供給。
貴州煤改既不簡單模仿“山西模式”,又不能等待觀望,如何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可供借鑒的規範管理小煤礦的“貴州模式”。葉森林提出如下對策:明確近3-5年煤礦行業工作的重點以規範管理煤礦和集團化改造為主,煤礦整合為輔,營造自發的煤礦資源整合氛圍,淘汰落後產能;以安全生產為突破口,出台相關地方性法規,強化煤礦主體責任追究製度,係統全麵規範管理小煤礦;認真研究煤礦行業職業健康問題,製定切實有效的管理辦法,確保煤礦工人的健康;大力推進和鼓勵煤礦集團化改造,鼓勵企業或集團收購或參股兼並重組小煤礦,鼓勵小煤礦以相互參股的方式形成企業集團,鼓勵相鄰的小煤礦相互參股,鼓勵自願整合,促進煤礦集團加速發展壯大;對新設置的煤礦采礦權實行有條件進入,將整合關閉小煤礦的任務捆綁分解給有意取得新設礦權的企業;對煤礦企業集團自主關閉或整合煤礦,可視其貢獻大小另行配置適當的煤炭資源或礦權;明確近期內貴州小煤礦最低產能以富煤地區15萬噸/年、貧煤地區9萬噸/年為宜。充分利用行政和市場的手段達到煤礦大治,並非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