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坤:紀念汶川
那一天,大地顫抖、山河移位、大地嗚咽,霎時間天昏地暗,日月無光,8級強震猝然來襲,1.2億多平方米民房倒塌,8萬多人遇難、失蹤,1500多萬人無家可歸,7400多所學校損壞,直接經濟損失8400多億元。
那一刻,我們的國家、人民緊急行動,全民動員。震後不足30分,解放軍總參謀部啟動應急預案,成都軍區派出查看災情的直升機已起飛;駐災區的成都軍區6000多名官兵和武警四川總隊3000餘名官兵緊急出征,開赴災區一線;震後不到1小時,新華社播發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重要指示,要盡快搶救傷員,保證災區人民生命安全;晚上8時許,國家總理溫家寶已經在都江堰臨時救災指揮所內進行工作布置和組織救災中;很多不知道姓名、職業、國籍的人紛紛進入了汶川,進入了那個讓人傷心欲絕的地方,施展著全身本領和力氣去挽救這場災難。
在那一刻有人捐出了籌辦婚事的禮金,有老人捐出了自己的養老金,有乞討者捐出辛苦一天乞討來的財物,有小朋友捐出了自己節約了很久的零花錢。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也就在那一刻,中國人民的團結奮進的博愛精神完美展現出來。
震後的汶川人民並沒有被災難嚇倒,反而他們彎曲的脊梁挺的更直了,他們相互攙扶,和全國人民共渡難關,忍著悲痛含著淚水開始了災後重建路。2008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頒布了四川災後重建整體規劃,確立了三年之內再造一個新汶川的目標。三年來,建設者都是枕戈待旦,總是縈繞著災後重建的相關問題徹夜難寐,溫家寶總理也曾十到災區指揮視察災區重建工作,慰問受災群眾和援建者,為他們的努力和付出表示感謝。據粗略統計,在過去的1000多天裏,在汶川特大地震嚴重損毀的13萬平方公裏土地上,平均每天有1所醫院、3所學校、1700多套住房在災區建成;平均每月有200多億元重建資金投向貧困災區、700多個重建項目破土動工;平均每年有上萬名援建者,千裏迢迢從全國各地來到地震災區,參與這場驚天動地的災後重建。據介紹,截至2011年4月底,納入國家重建規劃的41130個重建項目已完工38803個,占重建任務94.34%;完成投資8851.53億元,占規劃投資92.37%, “家家有房住、戶戶有就業、人人有保障、設施有提高、經濟有發展、生態有改善”的重建目標基本實現。
曾經的地震災區,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現在的汶川已經脫胎換骨,變成了處處鳥語花香,窗明幾淨,處處洋溢著青春活力,展現出一片祥和的氣氛。物質重建、經濟重振、文化重興、社會重構,四川在大家的幫助下,交出了讓人民滿意、讓世界驚歎的“汶川答卷”。
願在地震和抗震救災中逝去的英靈們安息吧!我們會把震區和烈士的老人當作我們自己的父母來贍養;把小孩當做自己的子女來撫養;把震區當做自己的家鄉來建設。逝去的同胞們,安息吧!明天的路雖然還很艱辛漫長,但為了那些逝去的我們最摯愛的人,我們會堅強的活下去,幸福的生活著。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來見證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我們偉大的黨,見證汶川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