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昌明:文史:端午節早在屈原以前就有了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佳節。原稱端五,“端” 是“初” 的意思,即一個月開始的第五天。在我國古時侯,午和五通用,所以又稱“端午” 。這天又因二五相重,故又叫“重五” 或“重午” ,另因“九九” 重陽之故,人們又將“五五” 稱之為“端陽” 。
一般人以為端午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我國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其實,端午節在屈原以前的西周前後就有了,距今己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曆史,因為五月盛夏即將來臨,百蟲滋生,疾病流行,那時人們為了防害除病,在夏季的五月初五這一天,進行一些“驅邪避瘟” 的活動。“端午節” 風俗是我國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端午期間,南方各地的龍舟競渡,源自於越人祭水神或龍神的巫術祭祀活動,與北方端午節的起源一脈相承,唯形式有所別。
流傳最廣的是紀念戰國時期的楚國愛國詩人屈原。相傳屈原於農曆五月初五懷石自投汩羅江,荊楚人民紛紛從四麵八方劃來船隻,希望能夠撈救他;為了避免他葬身魚腹,人們紛紛把米包成粽子投到江中喂魚,掛艾青、菖蒲是為了給屈原招魂納魄等。其實,吃粽子、賽龍舟等活動,早在屈原以前就在民間流傳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則把這些活動與屈原聯係在一起。在我國晉朝以前,各地就有在端午節祭祀古人的風俗,但不隻限於紀念屈原一人,如山西省一帶祭祀介子推,江蘇、湖北祭祀伍子胥和屈原,淅江紹興一帶祭祀曹娥……各地端午節的活動內容隻是紀念屈原一人,是從南北朝以後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