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勝:陽 春三月放紙鳶
陳景勝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桃紅柳綠,風和日麗,正是放飛風箏的好時節。我們走在春風裏,握著春風的手,感受那份溫軟和熱心。
周末,我和孫子走在大街上,看到有賣風箏的,10歲的孫子便吵嚷著叫我給他買一個。然後,我們就到廣場放風箏。
這是隻美麗的蝴蝶風箏,我們站在廣場上,迎著春風,抖開線,抽拉風箏,終於,我幫孫子把“藍蝴蝶”一點點放起來,他興奮地拉著線跑開了。風箏順著風力竄上了天,漸漸飛高。
此時的廣場上空,“老鷹”長翅迎風、“燕子”輕舞飛揚、“蝴蝶”美麗翩翩……孩子們一邊奔跑一邊喊叫,還有不少老人也加入了歡樂奔跑的隊伍。放風箏時,人們或緩步,或疾跑,緩急相間,張弛有度,活動周身關節,加快血液循環,全身都在運動。同時,放風箏要昂首翹望,極目遠視,還能調節眼部肌肉和神經,保護視力。此時,必然悅目賞心,樂而忘憂,趣而忘返,神情陶然。“忘年之交”一起放風箏,可使老年人童趣勃發,心情舒暢。有風,就有風箏。放風箏就是跟春風握手,跟春陽擁抱,瘋夠了,玩累了,我們大汗淋漓地披一身春光回家。
風箏是由中國人發明的,距今有2000多年的曆史。過去,風箏又稱紙鳶,也稱鷂子。古書上有:“魯班削竹為鵲,成而飛雲”和“公輸般變木鳶,以窺宋城”的記載,足以說明風箏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說,五代時的李鄴,曾在宮中放紙鳶為戲,又別出心裁地在鳶的頭部安裝竹弦,風吹竹弦,發出如彈撥古箏般的聲音,於是便得“風箏”之名。
記得在兒子的小學課本中,對清人高鼎的《村居》這首詩記憶很是深刻:“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兒童放學歸來興致勃勃放風箏。讀著讀著,一幅清代的“早春圖”仿佛展現在人們麵前。
《紅樓夢》裏有這麼一段:風兒正大,黛玉接過紫鵑手裏的風箏,將線放到盡頭,而後又感歎地說:“這一放雖有趣,隻是不忍。”紫鵑把線一下較斷,希翼風箏將黛玉的病根帶走。寶玉見了,說道:“若落在荒郊野外無人煙處,我替它寂寞。想起來把我這個放去,作個伴兒罷。”遂也剪了放飛。在多情的寶玉眼裏,風箏也是怕孤單的,也可見他的真心。
古時候,風箏是代表美好的物件,寄於情,寓於情。在《洛神》中,才子曹植就是靠一隻風箏敲開了甄宓的心扉。他在風箏上寫下了流傳千古的《美女篇》:“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搖,輕裾隨風還。顧盻遺光彩,長嘯氣若蘭……”以風箏寄情詩,也隻有曹植這樣才華橫溢且浪漫的人才能寫出來。
現在,風箏的品種更為多了,有鳥類、蟲類、水族、臉譜類等風箏;有長串、桶形、排子狀的風箏。放風箏,也漸演變成一種高雅的文化,並逐步形成北京、濰坊、天津和四川為代表的四大流派,有的地方還舉辦大型的“風箏節”,來弘揚國家的傳統文化。
陽春三月,風自東方滿眼春。那飛舞著的紙鳶,忽遠忽近,忽高忽低,明明遙遠,卻若咫尺,心底不由一絲觸動:人們之所以喜歡放風箏,是因為握在手中的線罷,放開去,任那手中的軲轆轉動,如同放開心的束縛,那風箏連同心會放飛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