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80人永久避難硐室設計方案

作者:狗万manbet官网 2013-03-18 10:09 來源:狗万manbet官网

  目錄

  一、 意義 2

  二、設計標準2

  三、設計要求 3

  四、 避難硐室設計4

  1、 硐室結構規劃 4

  2、 防爆密閉係統設計5

  3、 正壓噴淋係統設計 5

  4、 供氧係統設計 6

  5、 製冷除濕係統設計 7

  6、 空氣淨化係統設計 9

  7、 環境監測係統設計 10

  8、通訊照明係統設計 10

  9、生存保障係統設計 11

  五、 避難硐室的日常維護及人工培訓 12

  1 日常管理12

  2 日常維護 12

  六、 培訓、施工及售後服務 13

  1 培訓計劃13

  2 施工計劃14

  3售後服務 14

  一、 意義

  按照《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以下簡稱《通知》)關於“煤礦和非煤礦山要製定和實施生產技術裝備標準,安裝監測監控係統、井下人員定位係統、緊急避險係統、壓風自救係統、供水施救係統和通信聯絡係統(以下簡稱安全避險“六大係統”)等技術裝備,並於3年之內完成”的要求,依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製定的《煤礦井下緊急避險係統建設管理暫行規定》,南京韓威南冷製冷有限公司認真貫徹國家安全生產的精神,充分認識安全發展理念,依托公司強大的研發能力以及與多所高校、煤礦專業設計院的強強聯合,為礦井提供提供合格可靠的避險係統,可有效降低02manbetx.com 危害程度、防範遏製重特大02manbetx.com 的發生,加快完善井下避險措施,為井下作業人員提供生命保障,全麵提升礦井安全保障能力。

  井下避難硐室是當礦井發生災害,人員無法撤出時,為防止有毒有害氣體的侵害而設立的防暴密閉場所。具備安全防護、氧氣供給保障、有害氣體去除、環境監測、通訊、照明、人員生存保障等功能,在無任何外界支持的情況下額定防護時間不低於96小時。

  二、 設計標準

  (1)《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

  (2)GB 50416-2007《煤礦井底車場硐室設計規範》

  (3)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安監總煤裝〔2010〕146號文《關於建設完善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係統”的通知》

  (4)安監總煤裝〔2011〕15號文《關於印發煤礦井下緊急避險係統建設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

  (5)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安監總煤裝〔2011〕33號文《關於印發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係統建設完善基本規範(試行)的通知》。

  (6)《煤礦井下緊急避險係統建設管理暫行規定》;

  (7)《煤炭工業礦井設計規範》GB 50215-2005;

  (8)《煤礦安全01manbetx 》2011年版;

  (9)《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2009年版;

  (10)《礦山救護01manbetx 》;

  (11)GB 50415-2007《煤礦斜井井筒及硐室設計規範》;

  三、 設計要求

  礦井必須按照規定要求建設完善礦井緊急避險係統,並符合“係統可靠、設施完善、管理到位、運轉有序”的要求。

  井下緊急避險係統是在井下發生緊急情況下,為遇險人員安全避險提供生命保障的設施、設備、措施組成的有機整體。緊急避險係統建設包括為入井人員提供自救器、建設井下緊急避險設施、合理設置避災路線、科學製定應急預案等。

  緊急避險係統應與礦井安全(瓦斯)監測監控、井下作業人員管理、壓風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聯絡等係統有機聯係,形成井下整體安全避險係統。礦井安全監測監控係統應對緊急避險設施的環境參數進行監測。井下作業人員管理係統應能實時監測井下人員分布和進出緊急避險設施的情況。礦井壓風自救係統應能為緊急避險設施供給足量新鮮空氣。礦井供水施救係統應能在緊急情況下為避險人員供水,並為在緊急情況下輸送液態營養物質創造條件。礦井通信聯絡係統應延伸至井下緊急避險設施,緊急避險設施內應設置直通礦調度室的電話。

  按要求設計80人的永久避難硐室。

  設計參數如下表所示:

序號

技術名稱

技術參數

1

額定人數:

80人

2

額定防護時間:

≥96h

3

防爆門抗衝擊力:

>0.3MPa

4

壓風供氣壓力:

0.2~0.7 MPa

5

硐室內O2濃度:

18.5%~23%

6

硐室內CO2濃度:

≤1%

7

硐室內CO濃度:

<24PPm

8

體感溫度:

≤35℃

9

淨麵積

過渡室

≥8m2

生存室

≥1m2/人

  四、 避難硐室設計

  1、 硐室結構規劃

  避難硐室位置在避災路線上,布置在穩定的岩層中,避開地質構造帶、高溫帶、應力異常區以及透水危險區。前後20米範圍內巷道應采用不燃性材料支護,且頂板完整、支護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特殊情況下確需布置在煤層中時,應有控製瓦斯湧出和防止瓦斯積聚、煤層自燃的措施。永久避難硐室應確保在服務期間不受采動影響。為了日常維護的方便性以及避險人員的快速進入硐室,避難硐室兩端均設計為向外開啟的兩道門結構:第一道門為防爆密閉門,第二道門為密閉門。防護密閉們上設觀察窗,門牆上設單向排水管和單向排氣管,排水管和排氣管加裝手動閥門。兩道門之間為過渡室,密閉門之內為避險生存室。其中過渡室內設置壓縮空氣幕和壓氣噴淋裝置;生存室內設置製冷淨化一體機、食品、飲水、座椅、監控裝置、礦燈、隔絕式自救器以及急救助所需要醫療設備和應急維修工具箱、滅火工具等。

  避難硐室應采用錨噴、砌镟等方式支護,支護材料應阻燃、抗靜電、耐高溫、耐腐蝕,頂板和牆壁的顏色宜為淺色。硐室地麵應高於巷道底板不小於0.2米。硐室采用二次支護方式:本避難硐室斷麵均為拱形,支護采用錨網噴200mm,錨杆頂板采用φ18×2400mm,側幫采用φ18×1800mm,衛生間、製冷硐室頂板、側幫均采用φ18×1800mm,間排距800mm,全斷麵掛網;鋪底混凝土,等級為C30,頂底板混凝土中均加入防水劑;硐室地麵高於巷道底板不小於0.2m。硐室內預留保護管均為鍍鋅管;進水、排水、壓風、電纜保護管應距避難硐室入口處20m外開始埋入管溝,埋設深度不低於200mm。密閉門處牆體采用鋼筋混凝土澆注,混凝土等級為C35,配筋為環筋及豎筋各四排,鋼筋采用φ12mm螺紋鋼。防護密閉門牆周圍進行掏槽,掏槽深度為500mm。

  永久避難硐室生存室內按避難人數80人考慮,每人應不小於1.0m²,過渡室的淨麵積不小於8.0㎡的使用麵積計算:

  S生 =1.0×80=80(㎡)

  S過=8.0㎡

  永久避難硐室的生存室的實際寬度為4m,過渡室的設計寬度為4m,生存室的容量的備用係數為1.2,計算其長度:

  a生=80×1.2÷4=24(取32m);

  考慮到座椅及其它設備占用的空間,初步設計為32m;

  a過=8÷4=2m(取3m);

  a= a生+2 a過=38(m)

  據永久避難硐室施工需要,在生存室的設計寬度為4m,過渡室的設計寬度為4m時,生存室長度不得小於32m,硐室總長度不得小於38m可滿足要求。

  2、 防爆密閉係統設計

  避難硐室兩端均設計為向外開啟的兩道門結構:外側第一道門為既能抵擋一定強度的衝擊波,又能阻擋有毒有害氣體的防爆密閉門;防護密閉門的設計遵循靈活、快捷、手動、密閉性良好等原則。門體要求能抵禦瞬時1200℃高溫、≥0.3MPA的爆炸衝擊波、有毒有害氣體對人體的傷害。門體的結構設計采用繞流和分流技術,防護密閉門上設觀察窗。

  第二道門為能阻擋有毒有害氣體的密閉門。密閉門的設計遵循靈活、快捷、手動、密閉性良好等原則,門體要求能夠阻擋有毒有害氣體的侵害。 門體的結構設計采用繞流和分流技術。

  兩道密閉門牆體同樣要求能抵禦瞬時1200℃高溫、≥0.3MPA的爆炸衝擊波。防爆門暫定為寬0.9m,高1.8m,抗衝擊波不低於0.3MPa

  硐室應具有足夠的氣密性。在500Pa壓力下,泄壓速率應不大於350Pa/h。硐室內氣壓應始終保持高於外界氣壓(100~500)Pa,且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

  3、 正壓噴淋係統設計

  為最大限度的減少遇險人員進入硐室時外部的有毒有害氣體的侵入,采取以下措施

  ① 空氣幕及噴淋係統

  在過渡硐室內設置置空氣幕及噴淋係統,阻隔有毒有害氣體的侵入和吹掃避險人員身上的氣源由過渡硐室的壓縮空氣或壓風管路提供,由閥進行切換,優先使用壓風管路。

  ② 正壓維持係統

  正壓維持係統是基於硐室氣密性的基礎上,對硐室內相對於硐室外氣壓的要求。為了保障避難礦工生命安全,《煤礦井下緊急避險係統建設管理暫行規定》要求:緊急避險設施內始終處於不低於100Pa的正壓狀態。

  ③ 壓縮空氣量計算

  a噴淋裝置流量不小於4000L/min,運行時間不低於2min/組,噴淋氣體速度不小於5m/s。人員分三組進入硐室,則噴淋所需風量為15m3。

  B維持正壓的空氣量:硐室泄壓速率按最大值350Pa考慮,硐室的長度為32m,寬度為4m,淨高為3.5m,則體積為448 m3。在防護時間內所需空氣量約為150 m3

  C噴淋+維持正壓的空氣量計算為:考慮到空氣幕的用氣量以及一定的工程裕量,安全係數取1.5;壓縮空氣標準80L規格氣瓶充裝壓力為12MPa,含空氣9.6m3,則需25.8瓶,為便於布置設置80L壓縮空氣28瓶。

  4、 供氧係統設計

  4.1 壓風供氧係統

  永久避難硐室內設三級供氧方式:壓風供氧、壓縮供氧、自救器供氧方式。通過安全技術03manbetx 、永久避難硐室的壓風供氧是通過與礦井壓風管路實現的。即供風係統將壓風管路從避難硐室出入口前20m埋入底板下送入到永久避難硐室內。在避難硐室內部布置成彌散式布氣係統,最後通過設在密閉門牆體上單向排風排出硐室外部,實現避難硐室內的空氣循環,保證整個避難硐室內始終保持不低於100Pa的正壓,並通過單向排風管路上的控製閥門實現室內溫度的調節和有害氣體的排除,防止毒害氣體的滲入。

  4.2 自備氧供氧係統

  礦井災害發生時,考慮到壓風係統遭到破壞,應在硐室內設計自備氧供氧係統。自備氧係統供氧量在不依賴於壓風供氧和自救器逃生供氧保障的情況下,應滿足硐室內額定遇險人員不低於96h生存所需,且有不低於1.2倍的安全係數。

  鑒於避難硐室內部空間相比較大,且考慮到過氧化鈉藥板製氧雖在產生氧氣的同時去除了艙內人員呼吸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但卻產生了大量的化學反應熱量,增加了硐室製冷除濕係統的壓力, 因此硐室自備氧采用廉價、安全且操作方便的壓縮氧供氧。

  按照《暫行規定》供氧量不低於0.5升/分鍾·人的要求80人96h供需氧氣322.56Kg。按20%工程餘量,硐室需氧量為387.07Kg。避難硐室使用高壓氧氣罐內的氧氣通過一定速率的氧氣釋放來達到人體供氧。

  某型高壓氧氣瓶容積為0.08m³,瓶內壓力為12MPa,可充入氧氣量為9.6m³,總計氧氣質量為13.44Kg。

  根據高壓氧氣瓶使用規定,保證瓶內最低壓力不低於0.5MPa,其氧氣利用率為96.2%,每瓶可利用氧氣為13.44×96.2%=12.93Kg。則需要29.9瓶氧氣罐,保證餘量硐室內配備32瓶氧氣瓶。同時使用隔絕式氧氣自救器。

  表2 硐室內氧氣用量表

人數(人)

人均需氧量(L/min)

總需氧量(Kg)

設計配量(Kg)

氧氣瓶含氧量(Kg)

氧氣瓶個數(瓶)

80

0.5

387.07

430.08

13.44

32

  避難硐室內配備96台ZY45型隔絕式壓縮氧自救器,工程裕量1.2,其可滿足人體不低於45分鍾時間內氧氣需求。自救器可在滿足艙內人員外出時需求,也可在艙內出現不可預測的意外情況下滿足艙內人員的供氧需求。

  5、 製冷除濕係統設計

  製冷除濕係統設計包括避難硐室熱負荷計算、製冷方案選擇、製冷係統設計及製冷除濕試驗等部分,按流程圖1所示進行。

圖1 製冷除濕設計流程

  5.1硐室熱負荷計算

  計算已知條件如下:生存硐室長32m,寬4m,高3.5m。岩體為砂岩,其導熱係數為1.745W/m.k,密度為2400kg/m3,比熱為506J/Kg.K。岩體溫度為25℃。此外,人體體表散失的熱量可分為顯熱和潛熱兩部分。當環境溫度較高,靠顯熱交換不足以維持人體熱平衡時,皮膚主動排汗增加的蒸發潛熱是人體在熱環境條件下的主要散熱途徑。避難硐室內人員避險時大多時間處於靜坐狀態,發熱量為100W。

  硐室溫度設計為25度,其它負荷為600W,經計算得硐室熱負荷值:3000W。

  5.2製冷方式選擇

  目前適用於避難硐室的製冷方式主要有蓄冰製冷、蓄電製冷和高壓氣源製冷等,高壓氣源主要有氟利昂、二氧化碳和氨等。不同製冷方式的優缺點如下表所示。

  製冷方式優缺點對比

製冷方式

優點

缺點

蓄冰製冷

製冷性能穩定且無活動部件;占用艙體空間較小;能夠為艙內提供水源補給;初期投資較低。

製冰裝置故障率較高;長期使用維護成本高。

蓄電製冷

溫濕度可控性較高;製冷裝置較為成熟;運行故障率低且維護成本低。

防爆蓄電池成本較高;製冷性能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大。

氟利昂

製冷性能穩定且可控;設備維護成本低;係統運行壓力低;製冷劑充裝密度較高,艙體空間占用相對較小。

製冷劑成本較高;巷道溫度較高時直接排放的製冷劑高溫易分解;R22等製冷劑會造成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極高。

二氧化碳

製冷性能穩定且可控;設備維護成本低;製冷劑價格低廉且綠色環保;利用其高壓勢能,為艙內提供動力保障;直接排放的CO2可以撲滅明火。

係統運行壓力高;充裝密度較低,占用空間大。

氨氣

製冷性能穩定且可控;設備維護成本低;單位體積製冷量極大;艙體空間占用小;係統運行壓力低。

氨氣有毒且氣味刺激性大;氨氣可燃,直接排放危險性高。

  綜合各方式優缺點,選擇二氧化碳製冷作為避難硐室的製冷方式,對二氧化碳製冷係統進行研究及設計。

  二氧化碳製冷係統可分為閉式係統和開式係統兩大類。閉式係統是指二氧化碳依次流經壓縮機、冷凝器、節流機構及蒸發器這四大部件,再回到壓縮機的循環係統;開式係統直接通過節流機構將二氧化碳節流成中壓低溫的液體,再進入蒸發器蒸發製冷,最終排放於環境的製冷係統。開式係統主要應用在無電力供應的製冷環境中。

  5.3製冷劑用量計算

  二氧化碳製冷工質單位製冷量為195kJ/kg,CO2氣瓶內最終壓力為5bar,避難硐室選用CO2氣瓶容積80L,充裝CO2質量為48Kg,則CO2計算為:

  3000W/1000x3600x96/195=5316.9kg。

  則硐室內所需的CO2氣瓶為5316.9/48=110.8.按裕量20%計算,則需132.9瓶。為了便於布置實際配置136瓶

  6、 空氣淨化係統設計

  《煤礦井下緊急避險係統建設管理暫行規定》規定:避難硐室內部環境中二氧化碳濃度小於1.0%,甲烷濃度不大於1.0%,一氧化碳濃度不大於0.0024%,處理一氧化碳的能力應能保證在20分鍾內將一氧化碳濃度由0.04%降到0.0024%以下。

  避難硐室內空氣淨化係統的設計一方麵是為了除去井下人員進入硐室時從外界帶入部分的有毒有害氣體(CO、CH4等);另一方麵,人體在密閉環境中自身也會代謝產生CO、CO2、H2S等有害氣體,若不對氣體進行淨化處理,必將對額定防護時間內在救生艙內生存的艙內人員健康產生影響。

  6.1 一氧化碳淨化

  由於人體會代謝微量CO,因此需要將人體代謝的CO去除,以保證硐室內的CO濃度在安全值以下。避難硐室內使用貴金屬催化劑及其配套脫硫劑催化氧化CO,該試劑使用周期長、對揮發性有機物及濕度等氣體的抗幹擾能力強。

  一氧化碳的去除過程是在催化劑作用下的催化氧化過程,並不是一個吸收或吸附過程,所以並不涉及藥品多少的問題,隻需要非常少的催化劑即可。我們所使用的霍加拉特劑是比較常用的一氧化碳低溫氧化劑,隻要滿足他的催化條件,它是不會失效的。因此,藥盒內隻需有適量的催化劑,空氣淨化裝置就可以有效的催化氧化避難硐室的一氧化碳、甲烷、氫氣等氣體。

  6.2 二氧化碳淨化

  對於避難硐室等密閉空間而言,由於人體活動會產生熱量,需要設置製冷係統獲得適宜人體生存的溫度環境,通常要求溫度控製20~35℃,濕度控製在RH40~80%。在救生條件下使用時,由於采用的是無外源製冷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製冷劑。因此要求監控、氣體淨化等係統的附加載荷盡可能的小,盡管超氧化鉀與二氧化碳反應會產生一定量的氧氣,可減少對壓縮氧氣量的需求,然而其化學反應熱是鈉石灰的3倍,給製冷係統增加了大量不必要的熱負荷。因此,選擇鈉石灰淨化吸收CO2。

  人體在靜坐時CO2呼出量為13L/h.人,則80人96h呼出的CO2總量:

  13x80x96=99840L

  鈉石灰吸收CO2量為120L/kg,設計餘量為20%則需配置鈉石灰量為

  99840/200x1.2=1000kg 考慮到CO催化作用,硐室配置納石灰為1050kg。

  製冷淨化一體機的處理CO2速率大於0.5L/min.人

  6.3 甲烷淨化

  活性炭是一種非常優良的吸附劑,是利用木炭、竹炭、各種果殼和優質煤等作為原料,通過物理和化學方法對原料進行破碎、過篩、催化劑活化、漂洗、烘幹和篩選等一係列工序加工製造而成。由於活性炭是一種很細小的炭粒,而且炭粒中還有更細小的孔——毛細管,毛細管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氣體(雜質)碰到毛細管被吸附,因此可起到淨化作用。

  避難硐室內甲烷的主要來源是在發生瓦斯爆炸或突出時,逃生人員進入硐室時可能帶入艙內,在室內維持正壓且艙門處設有氣幕的情況下,其濃度一般不會太高,當在特殊情況下由於某些不可預期的原因導致甲烷濃度超過了要求值時,可通過空氣置換的方法降低甲烷濃度直到符合要求。

  活性炭配置量為15kg。

  7、 環境監測係統設計

  《緊急避難硐室設施內部環境中氧氣含量應在18.5%—23.0%之間,二氧化碳濃度不大於1.0%,甲烷濃度不大於1.0%,一氧化碳濃度不大於0.0024%,溫度不高於35攝氏度,濕度不大於85%,並保證緊急避險設施內始終不低於100Pa的正壓狀態。

  配備獨立的內外環境參數檢測貨監測儀器,在突發緊急情況下人員避險時,能夠對避險設施過渡室內的氧氣、一氧化碳,生存室內的氧氣、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溫度、濕度和避險設施外的氧氣、甲烷你、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進行檢測和監測。

  8、通訊照明係統設計

  礦井通信聯絡係統應延伸至避難硐室。避難硐室內應設置直通礦調度室的有線電話,宜設無線電話、應急廣播和應急通訊,並應有正常通訊中斷時的聯絡方式。

  為確保個緊急避險設施內的正常供電,對避難硐室內供電係統方案設計如下:

  根據礦巷道工程布置井底永久避難硐室設置在主井巷道和回風大巷附近,考慮避難硐室內照明電源,監控電源及其他電源,根據避難硐室的設施位置,設計在井底中央配電所兩電源低壓側各新增一台低爆開關做為避難硐室電源控製開關。在避難硐室兩側出入口出分別敷設一趟電纜,通過預埋管進入避難硐室,實現避難硐室內部雙電源雙回路供電。在避難硐室內巷道頂板安裝8盞照明燈,同事安裝1台ZBZ—4.0型照明綜保控製照明,並在避難硐室內配備不少於額定人數25%的一體式礦燈20盞。

  9、生存保障係統設計

  緊急避險設施內安而定避險人數配備食品、飲用水、自救器、人體排泄物收集處理裝置及急救箱、工具箱、滅火器等輔助設施。配備的食品發熱量不少於5000千焦/天.人,飲用水不少於1.5升/天.人食品配置

  V2=A.t.B2=80×(96/24)×5000×1.2=1920000(KJ)

  式中:V2------需供給的食品發熱量,KJ:

  B2------食品發熱量不少於5000KJ/d.人

  ① 飲用水配置

  V1=V.t.B1=80×(96/24)×1.5×1.2=576(L)

  V1----需供給的飲水量,L;

  A------永久避難硐室安80人計算,人

  t--------安額定防護時間不低於96h計算,天;

  B-------飲用水不少於1.5L/d. 人

  設計選用配飾0.5L的瓶裝礦泉水,24瓶/件,

  576÷0.5L÷24=48(件)

  共需配備48件瓶裝礦泉水,滿足需要。

  ② 人體排泄物收集處理裝置的選用

  設計配置人體排泄物收集處理裝置為免水打包式,共配置3座。

  ③ 消防器材

  生存室內配備8L幹粉滅火器6個.

  ④ 工具箱

  生存室內配備2隻工具箱,內備維護硐室的常用工具。

  ⑤ 救護器材

  a、急救箱:

  設計配備2隻,內備繃帶、紗布、速效救心丸、雲南白藥、剪刀、血壓計、注射器等急救必須的藥品和器械。

  b、器材類

  設計配備2副擔架、2張簡易病床

  ⑥ 其他類

  設計配備8根聯絡繩、2台MZS-30型自動蘇生器,40箱式椅、2個鐵皮櫃子。

  五、 避難硐室的日常維護及人工培訓

  1 日常管理

  1.1施工方案

  井下緊急避險係統應專門設計並編製施工方案,報礦井總工程師審批後施工;竣工後由安全副礦長組織通風、安全及生產部門相關人員進行驗收,合格後才能投入使用。

  1.2專人管理

  礦井應建立緊急避險係統管理製度,設專人管理,定期檢查。按相關規定對其配套設施、設備進行維護、保養或調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設施完好可靠。

  1.3安全標誌管理

  緊急避險係統用電氣設備、高壓容器、儀器儀表、化學藥劑等,應符合相關產品標準的規定和國家有關管理要求,納入安全標誌管理的設備應取得礦用產品安全標誌。

  2 日常維護

  2.1 檢查支護

  每周需檢查緊急避險係統硐室的支護,保證支護牢固,可靠。

  2.2檢查供氣性能

  每周必須檢查緊急避險係統內壓風供氣性能。

  檢測壓風供氣裝置的完好性,壓風壓力和壓風供氣量應符合壓風自救供氣係統要求。

  2.3 檢查傳感器

  每周檢查傳感器的完好性。

  2.4 檢查電氣設備

  每周需檢查電氣設備(直變器、礦用真空饋電開關,照明電源裝置)的完好性,檢查供電係統是否供電。應定期檢查電氣設備和儀器儀表完好性以及是否能正常運行。

  2.5隔絕式壓縮氧自救器

  每隔半年要檢查氧氣瓶壓力、更換CO2吸收劑;每隔3年要對氧氣瓶進行水壓試驗。

  2.6油水分離器過濾芯

  油水分離器過濾芯每月更換一次,如發現過濾後氣體有異味,應提前更換。

  2.7 生存物品檢查

  緊急避險係統配備的食品、水和急救藥品應在有效期內,過期或失效的必須及時更換。

  六、 培訓、施工及售後服務

  1 培訓計劃

  緊急避險係統建成後,由我公司負責組織對所有礦井的入井人員進行緊急避險係統的使用培訓,並每年組織一次避難硐室使用演練,確保每位入井員工都能正確使用緊急避險係統及其配套設施。

  保證維護人員能獨立對本係統進行維護。根據客戶的需要,我公司將客戶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全麵的技術培訓,達到全麵理解係統的功能和相關技術、並且可以獨立進行安裝配置、日常使用維護、一般故障診斷和修複等工作目的。

  1.1培訓對象

  所有入井人員都必須進行避難硐室使用的培訓,同時還應對緊急避險係統的管理人員進行日常維護與管理的培訓。

  1.2培訓內容

  緊急避險係統的組成、功能、使用方法、日常維護、逃生知識、應急演練和管理等方麵的知識。

  1.3培訓方式

  課堂講解與實際演練相結合,並現場對疑難問題進行解答。

  1.4培訓安排

  使係統管理人員對整個係統的運行和原理有充分的了解,理解設計意圖和思想;學習管理規範和維護體係。係統維護人員對整個係統的運行和原理、操作和故障排除有充分的了解,掌握本係統的設計圖紙和方案,能夠了解各種設備的性能參數,掌握整個係統的安裝、調試和維護。培訓地點有用戶指定,建議在設備現場進行。

  2 施工計劃

項目

序號

技術服務內容

派出人員構成

計劃人/日數

地點

1

到貨協助驗收

技術服務工程師

1名/1天

到貨現場

2

井下設備安裝

技術服務工程師

1名/15天

安裝現場

3

調試

技術服務工程師

1名/2天

安裝現場

4

試運行

技術服務工程師

1名/2天

使用現場

5

正常運行

技術服務工程師

1名/1天

使用現場

6

定期回訪

技術服務工程師

1名/根據需要

使用現場

  3售後服務

  南京韓威南冷製冷集團有限公司可為用戶提供完善的避難逃生係列裝備及成套解決方案,並提供井下安裝技術指導和產品使用培訓;具有完善的售後服務體係,有專人負責售後服務工作,一般性故障,收到用戶函電8小時內將及時答複,如遇用戶不能排除的故障,將及時派人趕赴現場服務。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