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皎:夢回外婆鄉
四月,春風散漫,草長鶯飛,忽然想起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由此勾起了我對故人的祭奠和懷念。
這充滿草木香的泥土地,我摯愛的外婆已化為塵土,長眠於此。看著滿地雜草閑花,想起她幾年前離開的場景,那一刻,記憶像斷了線的風箏,一去不複返。
聽母親說,外婆是大家閨秀,讀了幾年私塾,能認識一些字句,在那個早婚年代,外婆18歲就嫁到外公家,一個偏遠的陝南村莊,從此一心一意過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外婆一共生了8個兒女,母親為老小,所以我也是她最小的外孫女,她也格外疼愛我。外婆居住的那個地方原來非常貧窮,交通也不方便,每年寒暑假母親都要帶著我去探望,不光要坐五六個小時的汽車,還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所以我很是不樂意。隻記得那時外婆都80好幾了,我老是嫌棄外婆的床鋪髒,不願意睡,又嫌棄那裏沒有好吃的等等。但那時候,外婆總會把留著很久的臘肉掛在牆上,留著等我放假。
外婆去世的時候已有95歲高齡,從姑娘起就一直裹著小腳,走山路的時候輕如飛燕,精神很好,哪怕是90多的高齡,也是穿戴整潔,頭發梳理的一絲不苟,用發夾固定發型。她一生寬仁厚愛,細心體貼,對家,對那些貧困的鄰居從來都是奉獻,不求回報,她兒孫滿堂,逢年過節,有晚輩來拜訪她,別人送的禮物,她從來都是加倍打發,不願意虧欠別人。外婆與外公結婚六十多年以來,一直照顧外公的衣食起居,從外公病危到去世,外婆一直守在床邊,拉著外公的手,一直反複念叨著他們之間的點點滴滴。外公去世後,外婆不願和兒女住,一個人住在那山梁上,守著那份屬於她的美好回憶。鄉村的日子寧靜而安詳,我中午犯困的時候,外婆會守在身邊,為我搖蒲扇打涼,那時陝南的山村經濟落後,記憶最深的就是每家每戶還用著吊罐做飯,下麵生著柴火,外婆就會不顧炎熱生著柴火給我們燉土豆臘肉,那時臘肉已經是家裏最好的食物了,現在想想,那時的我是多麼不懂事,嫌棄臘肉的臭味而不吃。
昨晚,我夢見回到了外婆家,回到了那個山梁上的小村莊。今天,癸巳年的清明節來到了,當我打開電腦敲擊鍵盤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心裏隱隱顫抖,好懷念外婆做的土豆臘肉……於是,我隻能為我的外婆建立網上紀念堂,我在這裏為她祈禱,為她祝福。一年一度春常在,每逢佳節倍思親,清明節,一個發人深省的節日,一個讓人深刻理解生與死的節日,先輩的故去,固然讓我們心痛,但是,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去完成他們的夙願,讓我們把對他們的思念深深的埋藏在心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