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唐彬峰:願英雄不再早逝

作者:唐彬峰 2013-05-15 09:17 來源:華鎣山廣能公司

一次偶然,在央視一套2009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節目中了解了沈浩的光輝事跡。有些懷疑,在這個英雄漸行漸遠的年代,居然還有這樣的優秀共產黨員存在。懷著好奇之心打開網頁,查找關於沈浩的詳盡介紹,意外看到了一部專為描寫沈浩生前所做功績的大型電視連續劇——《永遠的忠誠》。據了解,編導是采用紀實的方式拍下的這部劇本,很真實。
故事太過感人,每看完一集總情不自禁地還想往下看。以至我數次哽咽,卻不想離開銀屏。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或許大多數人對這個地名還有印象,在初中課本裏老師曾給我們都講過,1978年11月,就是這個地方,成為了中國自改革開放以後,實行包產到戶,包幹到戶的中國第一村。村裏十六位農民漢子冒著殺頭的風險立下字據,摁下了紅手印,成為了大包幹的帶頭人。
然而,幾十年過去了,小崗村的發展並沒有在他們的帶領下走在時代發展的前沿,與當初實行大包幹的時代相比,他們的生活品質仍未見多大改善。個別家庭仍然沒有解決溫飽問題。
就在這種背景條件下,沈浩接到了任務。各省為響應國家政策支援地方經濟建設,委派幹部下放到農村任職,就這樣,沈浩被安徽省財政廳作為當時的第二批下派幹部來到了鳳陽縣小崗村任村支部書記,任職期為三年。
麵對滿目瘡痍的村落,沈浩感到了沉甸甸的壓力,想到過離開,又左右為難,但最終在他強烈的責任感驅使他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他對自己說,不能像前五任下派幹部那樣來了就走,他要紮根下來,帶領小崗人共同致富,讓這個家喻戶曉的村落再次邁入中國農村發展的前列。
沈浩到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複通電。當時的村委會已欠帳幾萬元,同時也欠電管所兩萬六,他得知這個情況後就自掏腰包先交納了一萬元,電管所負責人最終被他的誠意所打動,在餘款尚未結清的情況下破列提前為小崗村開通了電源。
原先從小崗村到縣城的公路要繞道十幾公裏,唯一能直走的線路必須要橫跨一條北京通往上海的鐵路,而且還得從列車頭頂上通過。沈浩硬是在兩頭數次奔走做通北京、上海鐵路部門的工作後,讓列車停發四十五分鍾,駕起了一座能直達縣城的公路橋。
三個月後,隨著沈浩為老百姓做的好事越多越來越受到村民的認可和擁戴,村委主任感覺到到自己的威信在村裏變得岌岌可危,於是又故伎重演,用對待前五任下派幹部的方法:先拉攏;見實在行不通,就采用極端的方式,把他打走。終於在一個漆黑的晚上,一群無業青年在村委主任的授意下對沈浩同誌痛下黑手,打倒在地。經醫生診斷出結果為:腰部扭傷、胸內出血。傷情雖然不太嚴重,但仍需住院觀察治療,村民們得知了這個消息,都自發地帶著水果、補品和家裏僅有一點雞蛋滿含熱淚的來看望這位省委下派下來為他們辦了不少實事的沈書記。住院第三天,沈浩一想到自己肩上的擔子,不顧身體的疼痛,毅然脫下病服,又回到了小崗村。因為有太多的事情等著他去處理。當然也因為他倔強的性格,他不會讓村委會主任的陰謀得呈,站在村裏的黃果樹下,他就是要讓他們看到,他沈浩是他們攆不走的。
村子不大,事情不少,大到村容村舍的改建,小到鄰裏關係的調解,都離不開他親曆親為。村民的愚昧和唯利是圖讓他身心俱疲,為村民自己辦事,很多時候就為一點蠅頭小利,經常被他們故意刁難。
尤其在引進外商投資一事上,好不容易引來了外商,卻因一戶村民說是占地賠款給少了,想得到更多,堅決不讓修建的工路從他的地裏通過。沈浩為了做通這戶人家的思想工作,多次謙卑耐心地上門溝通,卻始終未果。大年三十下午,本說好回家過年的他,一想到來年初五投資方就要開工進場,村頭那戶釘子戶的拆遷意向書還沒簽下來。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他很糾結,事情沒辦妥當,他就算回到了老家,一想這件事情他也沒了心情。矗立在床頭,他深深的感到了自責,他確實沒有辦法了。該說的道理都說了,怎麼都講不通,想自己拿錢來滿足那戶人家的欲望,可自己又拿不出錢來,再說一旦開了頭,那其他的村民也紛紛效仿該怎麼辦,想來想去怎麼都不行。沒想過回報,卻還不被理解。幾年來所有的委屈、辛酸、疲備、無奈,一鼓腦的湧上了心頭。想著在屋前楊槐樹下頂著鵝毛大雪翹首乞盼的老母親,左等右等都沒等回她口口聲聲的“乖乖”,他難過極了。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這一次他實在扛不住了,他太需要宣泄了,他給村裏的副書記打了一通電話,剛接通,他就再也忍不住嚎啕了起來。這一次,他哭得是那樣的暢快,哭得是那樣的叫人心酸;讓他哭吧。這一刻,他不再是小崗村的書記,他隻一個母親的兒子、妻子的丈夫、女兒的父親。
沈浩在小崗村工作的三年裏,不但沒為家裏拿回去一分錢,倒為小崗村花了家裏好幾萬塊錢。每當想起自己的家人,他都愧疚不已。三年裏,他沒在家裏過完一個完整的春節,每年都是除夕的當晚才頂著寒風往家裏趕。
三年的任職即將期滿,小崗村在沈浩的影響和帶領下,村中的硬件設施建設有了很大的完美,村民的思想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鄰裏關係變得和諧了。看著村裏的變化,他十分欣慰,三年的付出總算沒有白費。眼看著還有三個月就可以回到省城的家裏和親人團聚,終於可以補償三年來的虧欠了,他在心裏對自己說,到時間一定要回去。
在餘下的三個月裏,他比以前更加忙碌了,他想在離開小崗村之前把正在辦理的事情都盡快落實下來,爭取在臨走之前為小崗多做些事情,到時候好安心的離開。
三個月很快過去了,結果卻讓他沒讓他如償所願。在朝夕相處三年後,小崗村的老百姓發現他們越來越離不開他,他為老百姓辦了那麼多好事,老百姓對他已有了深厚感情,早把他當成了小崗人。因為他人品好,信得過,就連投資合作方都隻認他,還說隻要他一走,立馬就拆資,投資無望。這一次,間隔幾十年後,在大包幹帶頭人的再次提議下,小崗村182戶村民為了挽留住他們敬愛的沈書記第二次在請願書上按下了紅手印。並把請願書遞到了省委組織部和財政廳。兩級領導班子都為之動容了。他們沒想到的是一直在辦公室裏不太受器重的沈浩原來是個能幹實事、幹好事、幹大事的人。
麵對鄉親們的深情挽留和組織上的支持,這一次,他又違背了在妻女麵前許下“三年期滿,一定回家”的承諾,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再繼續留任三年。
都說好人一生平安。然而,很多時候卻事與願違。身體再好的人也經不住日積月累的長期勞累。這一次,沈浩讓小崗村人失望了。沒能再帶領小崗人繼續往前走。2009年10月6日,沈浩在他小崗村租住的宿舍裏終因積勞成疾、心髒病突然發作,搶救無效,匆忙走完了46年的生命曆程,帶著遺憾永遠地離開自己熱愛的親人和土地、還有小崗村的鄉親們。聽到這個噩耗,小崗村的老百姓無一不傷心欲絕,附近的老百姓隻要聽說過沈浩這個人的,都自發地為他送上挽聯和花圈,數以萬計的父老鄉親紛至遝來悼念這位黨的好兒子。這一次,小崗村全體村民第三次按下了紅手印,一致要求把沈浩同誌的墓地安葬在小崗村,讓他永久地留在了這片他為之奮鬥過的地方。
沈浩同誌在他任職不到六年的時間裏為小崗村做了太多的事,他一直牢記母親的諄諄教誨“聽黨的話,把老百姓的事搞好”。在這有限的五年多時間裏,光大事他就幹了十一件:
修建村中公路1200米;
修建了一條18公裏的跨越鐵路,連結101省道和307國道的小崗快速通道;
建設了兩個居民區,109戶,建築麵積達14170平方米;
建設了一個衛生院;
建設了一個養老院;
辦了個幼兒園;
修建一個小學校;
創辦了小崗麵業;
蓋起了村委會大樓;
開通了小崗村到合肥的運輸線;
把一個大型農業科技園引入小崗村,預計五年後,此科技園將形成60億元以上的年產值,每年將為小崗村及周邊群眾帶來6億元收益;
2006年,小崗村被評為2005年度“全國十大名村”。
沈浩同誌逝世後,中央組織部決定,追授沈浩同誌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部各社會保障部、國家公務員局決定,追授他為“人民滿意公務員”榮譽稱號。他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的功績終究得到了社會的認可。榮譽,於逝者,是一種肯定。於生者,是一種安慰。
我很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的好人總是在離開了我們之後才被人們所提及,真希望他們不再是倒下的豐碑,我寧願他們是活著的雕塑。
願英雄一路走好,願好人一生平安.
沈浩走了,小崗村的發展仍在繼續,相信小崗人會懷著對你的深情厚意,沿著你的足跡一如繼往地走下去,完成你尚未盡了的心願。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