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融入 真心幫扶—— 記攀枝花市“掛包幫”活動優秀下派幹部崔玉國
真情融入 真心幫扶—— 記攀枝花市“掛包幫”活動優秀下派幹部崔玉國
2010年9月,攀煤物房公司工會幹部崔玉國,帶著組織的重托,帶著家人的期望,帶著為農民兄弟脫貧致富的一腔熱情,隻身來到米易縣撒蓮鎮灣崍村掛職鍛煉。兩年來,他紮根農村,融入百姓,積極為農民辦實事做好事,搭起了企業和農村之間的一座友誼橋梁。
“不僅要幹事,更要幹實事”
地處安寧河畔的米易縣撒蓮鎮灣崍村有21個合作社,耕地麵積4085畝,全村居住著漢、彝、回民族,農民的收入主要來源是種養殖業,因缺少水源,多年來經濟發展一直滯後。作為一名下派幹部,崔玉國同誌來到撒蓮鎮灣崍村後,鎮黨委準備讓他分管輕一點的工作。崔玉國得知這一情況後,主動找到鎮領導,說:“上級派我來,讓我來做事的,不是來享受的,我不能給鎮裏添負擔”。
“萬事開頭難”,尤其是在偏遠落後的灣崍村要發展主導產業,帶動一方群眾增收致富更是難上加難。毫無農村工作經驗的他上任後,認真學習黨的農村政策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相關知識,虛心向鎮村幹部學習,深入幫扶點進行實地調研,詳細了解該村經濟發展狀況、產業發展構想和麵臨的主要困難,通過與村幹部的溝通交流,走村串戶,與農民交心談心。對灣崍村在產業發展上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思路:在種植業上,核心是椪柑和蔬菜,著力在品質和規模上下功夫。對農民加強技術指導和培訓,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工業基地,逐步實現農產品從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依托早市蔬菜、秋淡菜和水果等產業,將灣崍村特有的客家文化、觀光農業、農村休閑有機的結合,不斷提高農民收入。
“不僅要帶富一方,更要情係一方”
灣崍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部分群眾的生產生活還處於自然狀態。在短短的2年時間裏,崔玉國同誌積極參加溝渠改造、民俗風貌打造、道路硬化等建設項目,協助鎮上,積極爭取縣新農村建設“一事一議”資金,有效解決了新農村建設的資金瓶頸。
農村工作直接麵對群眾,直接麵對各種矛盾和困難。崔玉國同誌自下派到灣崍村以來,不僅積極推動產業發展、促民增收,更體民之苦,擔民之憂。他積極與原所在單位——攀煤物房公司聯係,爭取領導的支持,在他的協調下,物房公司黨委與灣崍村共同開展了 “一幫一”救助活動,對10戶困難村民進行經常性的幫扶,組織300餘名黨員幹部和職工為困難村民捐款8520元、捐獻衣物52件、捐贈書包字典各50個,為幫扶對象送去慰問金1萬餘元以及米、麵、油、化肥等生產生活用品價值6000餘元。為解決農民用水難等問題,攀煤物房公司為灣崍村購買了100噸價值6萬餘元的水泥,鋪設了公路,修建了提灌站和2個抗旱儲水塘,送去了4噸20000多米價值5萬餘元的引水管材和36噸烤煙塊煤,既解決了灣崍村村民用水和南壩山果樹、農作物澆灌等問題,又解決了煙農的燃眉之急,真正為扶貧鄉做了實事好事。
“不僅要沉得下,更要穩得住”
自掛職以來,他慢慢熟悉了農村的環境,更習慣了這裏的生活,隻要村裏有事,毫不猶豫的放棄休息時間。在田間地頭的時間多了,回家的次數少了,皮膚曬黑了、手上起繭了,挺拔的身體也有些彎曲了,大家都說他是灣崍村常住村民。
兩年來,圍繞打造全市村風示範村,他與村兩委的同誌溝通,廣泛走訪村民代表征求意見建議,進一步製定和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民委員會工作職責等各項製度。並對推行“四議兩公開一監督”工作法規範化、常態化進行了細化分解。在2010年12月村幹部換屆選舉中,積極主動配合鎮包村幹部組織全體黨員和村民學習《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及縣鎮等有關文件精神,按照法律政策規定,對現任村兩委進行了換屆選舉,圓滿完成了換屆選舉工作。他還協助灣崍村加強黨組織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指導實施“一社一名後備幹部”計劃,提高他們服務新農村建設所需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技能。
崔玉國同誌從派赴到撒蓮鎮灣崍村掛職任撒蓮鎮黨委副書記、灣崍村黨總支副書記以來,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經常警醒自己,以個人實際言行維護了掛村幹部的良好形象,得到了老百姓的喜愛。如今,灣崍村村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6950元,上升為10000元,並於2012年4月獲得市級“春風示範村”的稱號。崔玉國同誌連續兩年被撒蓮鎮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在近期攀枝花市“掛包幫”活動第一階段總結工作會議上,他又被授予 “掛包幫”活動優秀下派幹部稱號。
張占鳳 餘曉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