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裏杜鵑:著力防治地質災害 切實維護民生利益
百裏杜鵑:著力防治地質災害 切實維護民生利益
百裏杜鵑管委會辦公室 田鬆林 金 燚
百裏杜鵑地處烏蒙山腹地,煤炭資源豐富,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質構造複雜,地質災害點多麵廣,受極端氣候及煤礦開采的影響,地質災害形勢不容樂觀。為切實維護礦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百裏杜鵑高度重視煤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黨工委、管委會領導多次深入一線就如何做好煤礦地質災害進行調研,建立完善了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防災預案、應急預案、預警機製等一係列方案,落實具體措施,切實維護礦區群眾利益及生命財產安全。
一、建立規劃防治機製,確保防治有序
為紮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百裏杜鵑專門聘請地勘專家實地踏勘,本著“結合實際、尊重群眾意願”的原則,精心編製了《百裏杜鵑地質災害防治十二五規劃》,科學製訂分步治理計劃。為盡量減少和避免煤礦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百裏杜鵑成立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落實避災避險安全點、自救互救設施、救災物資,每年年初集中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排查整治,逐一編製《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和《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在組織領導、防治措施、防治方法上全麵加強煤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二、強化人為地災處置,維護民生利益
一是堅持科學治理,逐步實施搬遷避讓。在防治煤礦地質災害方麵,百裏杜鵑按照“誰誘發、誰治理”的原則,從維護礦區群眾利益及生命財產安全的角度出發,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分出輕重緩急,對存有地質災害隱患嚴重危及礦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礦區群眾逐步實施搬遷安置。從2009年至今,百裏杜鵑共組織實施地質災害礦區群眾搬遷安置1148戶4018餘人,落實搬遷補償補助金8652.248萬元。
二是立足群眾利益,製定補償補助標準。由於百裏杜鵑所轄四個鄉和兩個管理區原分屬大方、黔西兩縣管轄,在實施礦區地質災害群眾搬遷安置過程中補償補助標準不一,實施搬遷安置存在很多困難。經過多次調研,多方走訪調查,廣泛征求礦區群眾意見和建議後,百裏杜鵑於2009年製定了《百裏杜鵑人為工程活動誘發地質災害的搬遷補償標準》,對原人為工程誘發的受損房屋甚至下一步還會受到威脅的房屋進行一次性的搬遷處理,不在進行加固維修。在經過兩年多的實踐操作後又對標準的部分地方進行重新修改,在綜合考慮地價、物價和各種客觀因素後,組織專家、企業、村民代表和各界人士經過多次的聽證、論證,擬定了《百裏杜鵑人為工程活動誘發地質災害搬遷安置補償補助方案》印發執行,在全區實行統一的賠付標準。
三是實行統一標準,圓滿解決矛盾糾紛。由於重新修改的標準充分考慮了各方麵的因素,群眾的利益得到切實維護,群眾普遍接受,滿意度高。2011年10月,百裏杜鵑普底鄉華誠煤礦礦區97戶農戶多次到煤礦反映其居住點出現不同程度的房屋開裂現象,要求煤礦對他們的房屋進行賠償,百裏杜鵑普底鄉人民政府、百裏杜鵑國土資源分局經過調查核實,並就此事多次組織煤礦、村民代表進行協商處置,從構建和諧礦區、讓利群眾的原則出發,統一按照新修定的《百裏杜鵑人為工程活動誘發地質災害搬遷安置補償補助方案》對群眾進行公平、公正的補償補助,最終圓滿解決了矛盾。
三、加強和諧礦區建設,維護社會穩定
一是成立和諧礦區促進會,著力化解礦群矛盾糾紛。由於百裏杜鵑地質地貌特殊,煤礦開采極易誘發地質災害引發礦群矛盾糾紛,為切實維護好煤礦企業和群眾之間的合法權益,妥善處理煤炭開采引發的各類礦群矛盾糾紛,百裏杜鵑在各煤礦成立了和諧礦區促進會。以村民小組為單位組成聯保小組,選出聯保協會代表,選舉產生常務理事會,具體負責“聯保戶”地質災害的統計、核實、登記、上報、建檔及相關信息收集工作,協調解決涉及礦區群眾在煤礦征地拆遷、地質災害鑒定賠償、生產生活用水、田變土、墳墓搬遷、環境汙染等方麵的補償訴求,配合相關職能部門加強煤礦及礦區群眾的法製宣傳,定期走訪礦區受災群眾,了解礦區地質災害的發生、加劇情況,了解礦區群眾思想動態及生活困難情況等。
二是開展花園式礦井建設和煤礦采區生態修複,促進礦群關係和諧發展。在和諧礦區建設過程中,百裏杜鵑以實施花園式礦井和煤礦采區生態修複為載體,完成煤礦采區生態修複規劃100.18平方公裏,計劃總投資約5000萬元開展生態修複工程,以種植特色經果林、中藥材、綠色樹種等林木為主。煤礦采區生態修複工程的實施,不僅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水平,還有效增加農民得收入,為和諧礦區的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目前,煤礦采區生態修複工程已完成特色經果林種植3.31萬畝,其中礦區生態修複1.2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