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業塑料總廠: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
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
趙榮鑫
生命的價值何在?這是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每個人必須思考的問題。為什麼每年的3月份中有一天是號召大家向雷鋒同誌學習的一天,雷鋒的精神不僅在中國普遍知道,甚至傳遍了全世界。這正是奉獻自己的體現。
一個平平常常的人,隻是“地球村”的一個普通的匆匆過客,可是當他為人類作出了奉獻,其生命的價值就無法用金錢來衡量了。愛因斯坦說:“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了什麼,而不應該看他得到了什麼”。奉獻是不計報酬的給予,是 “一份熱一份光”、是青春、是汗水、是智慧、是熱情、是一種無私的愛心甚至是生命。就像雷鋒同誌一樣,為人民服務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的事跡為世人所感動,雖然他離開了我們 ,可是他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正因有無數個同誌這樣為人們無私奉獻的人,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才會不斷的增加,人類才會不斷的進步。奉獻者收獲的是一種快樂、一種幸福、一種崇高的情感,是他人尊敬與愛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長。他們的生命閃爍著光輝。他們的人生是真正有價值的人生。
現在有人認為奉獻是愚蠢和吃虧的,隻有“巧取豪奪、多撈多得”才是生命的“價值”,“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不貪白不貪,貪了也白貪”,以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些人猶如枕木下的糞土,實在可卑。如果有人把貪圖金錢和享樂看成人生的目標和價值,那無異於用一根根金條做成的手銬和腳鐐縛住了自己的手腳,隻剩下一張張貪婪的嘴來“吃”社會的財富,“喝”人民的血汗。這些依附在社會肌膚上的寄生蟲們與那些用雙手對社會做出奉獻的人們相比,他們的生命一文不值。
人隻有對世界有所奉獻、一生奮鬥不息,才能自豪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價值。人生的價值就是在這個世界上留下有意義的東西。如果自己給予別人的是一片空白,則個人生命就黯淡無光、毫無意義。因此,我們要向雷鋒同誌學習,學習他無私的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並且要一直發揚下去,堅持下去;而不是“三月來了,四月走”。要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把自己人生的價值、生命的價值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