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煤集團古書院礦:修舊利廢“省”出效益
煤炭經濟持續下行,降成本才能提升效益。古礦全員達成共識,嚴格控製成本,針對材料、配件和設備進行力所能及的修舊利廢,能省則省,在不斷降低的利潤空間裏努力提升效益。
古礦晟皓光電從事LED冷光源照明設備的加工和製造工作,該廠封裝車間的切腳機每個模具上安裝有40個刀片,每三天一個嶄新的刀片就會變形報廢,需要重新更換。這些換下來的刀片有些隻是輕微變形,卻因嚴格的工藝標準無法使用,職工司亞年對這種“浪費”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於是利用業餘時間用挫刀對刀片進行修理,複用率達到80%。目前,這種修理廢舊刀片的技術被車間修舊利廢小組的工友們所掌握,業餘時間人人都要修複幾個,極大的節約了資金。像礦晟皓光電封裝車間一樣,古礦各基層區隊均成立了修舊利廢小組,利用業餘時間將回收的廢舊物品進行過濾和篩選,對本區隊能進行實施完成並具備使用價值的廢舊材料、零件進行自行改造和加工,有的恢複原有性能後再次使用,有的則製作成新的零部件及設備配件,使其“煥發二次生命”。所有的修舊利廢由區隊技術人員參與,嚴格按技術要求進行,確保被再次利用的設備合格、安全。
針對基層區隊自行修舊利廢能力有限的情況,該礦近日又修訂下發了新的《古書院礦修舊利廢管理辦法》,由分管經營、生產、機電、後勤的副礦長在分管業務範圍內對修舊利廢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對修舊利廢單位年初製定的本單位年度修舊利廢計劃,組織職能部室進行核實,完成修舊利廢合同書的編製和執行。對修理項目的修理產值,依據物資的現行價格、毀損情況及修複的難易程度進行確定,原則上執行大修30%,中修20%,小修10%的比例,最高不得超過物資原價格的30%。在修舊利廢中,各修舊利廢單位必須建立修理台帳,明確廢舊物資的名稱、損壞情況、修理結果及修理時間等情況,經過修理前鑒定和修複後驗收簽字方被確認。同時,要求各修舊利廢單位必須在每月月底前將驗收單交回,並將本月修舊利廢工作中投入的材料費用情況報計劃財務部。半年度和年度,該礦按照各單位合同書及產值完成情況進行對各單位進行核算和獎懲,在礦區大興節儉創效之風,最大限度地節省廢舊材料不被浪費,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