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奮鬥需要持之以恒的耐性
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美德,成由簡,敗於奢。無論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胸懷大局,保持清醒,在各項工作中始終貫徹勤儉節約的原則,始終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麵對嚴峻的市場形勢,需要我們把勤儉品德貫穿於企業管理的方方麵麵。要艱苦奮鬥,直麵挑戰,戰勝困難,化危為機,奮力實現逆境崛起。
大力倡導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良好風氣,每位基層領導幹部要自覺加強意誌品質鍛煉,提高自身對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承受能力,做到勇於承受各種挫折,百折不撓,積極向上。具備艱苦奮鬥的耐性,就是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沉下心來,克服急躁心理,經受住時間和環境的考驗。無論在什麼行業、什麼崗位上,實幹最可靠,踏實最可貴。越是在順利的環境下,就越要居安思危、勤勉工作、老實為人,防止產生驕縱、滋生懶惰,防止得意忘形、盛極而衰。在逆境中,要十分注意堅定信心。越是在艱苦的條件下,越要懂得“多災多難,百煉成鋼”的道理,堅忍不拔、愈挫愈勇,不畏艱難、勇往直前,隻有這樣,才能在克難奮進中豐富閱曆、增長才幹。要樹立從小事做起的“慎微意識”。“天下大事,必做於細”。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不僅僅是一種思想境界,更要成為一種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體現在實實在在的行動上。要在各項工作中貫徹勤儉節約原則,精打細算,嚴格把關,真正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用在刀刃上,使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習慣、一種精神、一種美德,把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貫穿於學習、工作、生活全過程。還要把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作為一種崇高的責任來擔當、作為一種紀律來遵守、作為一種良好習慣來培養,帶頭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帶頭反對鋪張浪費和大手大腳,帶頭抵製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爭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示範者、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