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煤集團鐵運公司“桑拿”天裏幹勁不減 戰高溫保運輸
連日來,晉城最高氣溫均超過33℃。盡管天氣酷暑難當,但晉煤集團礦區鐵路運輸線上車輪滾滾,煤炭外運一刻未停,井然有序地運行著。鐵運公司全體幹部職工頂著高溫天,堅守崗位,出色地完成各項運輸任務。記者奔赴繁忙的運輸現場,親身體驗了酷暑天裏洗“桑拿”的辛勞,記錄下鐵路員工戰高溫保運輸的鏡頭......
“烤箱”裏的檢修工
10時許,火辣辣的太陽曬得皮膚發疼,地麵氣溫40℃。在鐵運公司機務段輪修庫內,擺放著1台定修車和1台臨修車,庫裏人員忙碌穿梭,機聲隆隆,現場十分繁忙。
輪修庫內悶熱得像“蒸籠”,但所有的工作人員都穿著沾滿油漬的工裝,檢修工區工長張建武說到,雖然我們是在室內作業,但是作業溫度一點也不低於外麵,別得不說,就說動力室裏的溫度至少在60—70度,最高的時候甚至達到80多度,簡直可以在短時間內將雞蛋烤熟。
記者跟隨檢修人員登上火車頭,剛一上車,即刻感受到炙熱的空氣,動力室裏的機器散發著熱氣,狹窄的通道讓人卻步,生怕一不小心碰到了機器被燙傷。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上麵的鋼管表麵溫度有100多度。上車兩分鍾後,記者的衣服就已經濕透,汗水還在止不住地流。
“日常的檢修大概20分鍾,如果要更換東西,就得40到50分鍾。”正在動力室檢修的機車鉗工張育軍告訴記者,這已經是他做這份工作的第十六個年頭了。由於東風7型機車使用年限長,故障也就越來越多,檢修人員的工作量也相對增加了,經常在“烤箱”裏一待就是兩三個小時,遇到大修活,那時間就不知道有多長了。
“機車在高溫下運行,最怕的就是螺絲鬆動,一旦發生險情,後果將不堪設想。”機車司機李偉江一邊檢查機車,一邊向記者介紹著。一米八二的他鑽入空間狹小的地溝,貓著腰,踏著精準的步伐,手電照到哪,檢點錘就敲到哪,不放過一絲一毫的紕漏,一套工作流程下來,全身上下已經濕透了。
麵朝鋼軌的“黃馬甲”
上午10時45分,記者來到集配站北頭,看見工務段站場工區的工長衛小軍等人,身著“黃馬甲”正在維護線路。為了避開機車的運行時間,他們不得不頂著烈日接受“烤”驗。
火熱的太陽曬得兩根鐵軌像在冒熱氣,他們以“匍匐”的速度半步半步向前移。“高溫天氣容易出現鋼軌膨脹現象,為了防止脹軌跑道,每天必須進行高溫巡道,重點檢查軌縫、每根軌枕間的距離及每一組咽喉道岔。”衛小軍說,“鋼軌就像人的兩條腿,兩條腿不硬實,怎麼能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煤炭外運任務。為此,我們會在高溫來臨前加強線路的日常維修,在高溫來臨後,進行重點線路的巡視檢查,確保線路安全運營。”
在鐵道線上行走,熱浪滾滾。不一會3名巡道人員就已汗如雨下,但他們仍一絲不苟地在檢查,有時陽光太刺眼,還必須把腰彎得很低、貼近道尺,才能看清數據。他們把這稱作磕頭,記者看到衛小軍一低頭,豆大的汗珠就順著臉頰不停往下淌,落在軌枕上很快就蒸發了。依次踏過每根枕木,不時彎腰敲打螺栓、擰緊螺帽,身上的“黃馬甲”早已被汗水浸透。
防護員郎誌紅說,為了避開高溫,工區的職工在淩晨5點就開始進行作業,為木枕道岔進行T型軌距拉杆的安裝,現在已經安裝了5個道岔,有效的控製了高溫天氣下道岔的軌距不變。今天的任務馬上完成了,正準備收拾工具回工區。這時已經上午11點20分,衛小軍指著軌溫表對記者說,現在軌溫是50℃。而身著“黃馬甲”的線路上的巡道工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巡查著線路,搜索每一處可能出現安全隱患的設備部位。
露天作業的調車員
下午2:30記者來到了集配站站場,一陣熱浪迎麵撲來,地表溫度超過40℃。放眼望去,偌大的站場在烈日照射下,隻見車輛、鋼軌表麵一股股熱浪翻滾。隻見遠處行進的車輛上“掛”一名年輕小夥子,他是調車員上官鵬飛,並且穿著長袖衣服和長褲子。
“穿戴這麼多,豈不是熱壞了?”記者問上官鵬飛。上官鵬飛轉過背來,提起衣袖,伸出胳膊讓記者看:“你瞧,厚衣服雖然被汗浸透了,但保護著身體,曬不傷皮膚……這是咱們單位給我們發放的勞保用品,這樣的數伏天,不說地麵溫度有多高,就這車輛少說也有50多度,為了防止曬傷和燙傷,隻好穿著長袖長褲,戴上帆布手套,將自己全副武裝。”
他們頭頂熱辣辣的烈日,腳踩滾燙的石砟,經受兩邊車輛的熏烤,跟隨前進的機車跑前跑後,爬上爬下,用“酷暑逼人”來形容一點不為過。摘接風管、調整勾位、上車擰閘……一天下來,同樣的動作上官鵬飛得做幾十遍甚。連續高溫作業,他們滴水不沾,嘴唇開裂,嗓子發幹,嘴巴發苦。
“在這麼高的溫度下堅持露天作業,能吃的消嗎?”記者問到,“沒問題,為了防止高溫天氣下職工中暑,段上專門製定了高溫天氣下作業標準,要求我們作業前必須隨身攜帶“霍香正氣水”等防暑降溫藥品,上官鵬飛答道,這不我出來作業前剛喝了1瓶“霍香正氣水”,已經幹了20多勾活了,感覺還行。公司還為我們熬製了綠豆湯,利用工作間隙可以回休息室唱點解暑。但由於調車工作的特殊性,隻要一趟車沒調完,再幹再渴,也隻能咬咬牙熬過去。一進休息室,大口喝水,涼水洗臉對他們來說就成了最愜意的事情。
戰“高烤”保設備
下午3:20記者看到一群職工正在集配站站場南頭29號道岔旁邊的轉轍機幹活,走近一看是電務段信號工區職工,由於多年的風吹、日曬、雨淋,29號道岔的終端盒基礎已風化嚴重,不能牢固的固定終端盒,為了防止火車通過時直接震動終端盒,造成終端盒內部接線端子的鬆脫及電纜線路的損壞。“在天窗點巡查時發現的,於是組織人員對29號道岔終端盒基礎進行了更換。”信號工區工長陳雷紅說到。
“由於29號道岔終端盒基礎固定在轉轍機平台內部無法直接取出,須破開堅硬的平台後才能正常作業。由於天氣炎熱,花了一個多小時將舊的終端盒基礎取出,換裝上新的,並進行水泥基礎固定,才能消除了終端盒內部斷線和接線端子鬆脫的隱患。”陳雷紅說到。“信號是鐵路正常運行的眼睛,我們必須保證信號機正常工作,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它的身上,時刻嗬護,定期體檢。”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韋星亮說。陳工長每天都帶領著我們頂著烈日,對站內、區間設備一台台進行逐項檢查、測試,對發現的隱患進行整治,一天下來,個個汗流浹背,一個個曬得皮膚黝黑黝黑。
“高溫不是都要避暑嗎?怎麼反倒要外出作業?”記者問到。“設備性能會隨高溫變化。為了行車安全,我們必須進行高溫巡檢,重點檢查室外設備狀態,消除隱患。”信號工區工長陳雷紅回答說。
看著在被太陽炙烤的礦區鐵路線上,一直晃動著一個個堅實的背影,記者突然感到了每位鐵運公司職工與天地爭鬥的氣勢,他們頭頂熱辣辣的烈日,腳踩滾燙的石砟,經受鋼軌的熏烤,默默無聞地幹自己的工作,不斷用衣襟擦拭著流淌著的汗水,衣服不知道被汗水浸濕過多少次,看著他們的身影在夕陽映照下逐漸被拉長……
他們,就是普普通通的職工;他們,就是實實在在的勞動者;他們,就是平平凡凡的鐵路人;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捍衛著礦區鐵路“桑拿天”的煤炭外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