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我為企業發展建一言:困境中的企業發展之我見
近期,人民日報顯著位置刊登以“百年煤城“智慧”轉身開新局”為題的煤城遼源順利轉型的經驗文章。據文章介紹,2012年,遼源地區生產總值達605億元,是1983年的85.4倍。全口徑財政收入38億元,是1983年的37.3倍;百年“煤城”浴火重生,對城市資源枯竭這一世界性難題交出“遼源”式答卷,七大接續產業同時發力,全市300多戶規模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023億元,是1983年的122.8倍。遼源這樣一個典型的因煤而興,因煤而衰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實現鳳凰涅槃般的巨變的呢?解困一煤獨大、七大產業接續,城以才興、業以才立等一係列“遼源經驗”為我們煤炭企業發展豎起了一根鮮明的標杆。
我們公司作為一個有著40多年建礦史的老牌煤企,隨著本部資源的逐步枯竭,也慢慢步入中年,煤炭可采儲量、整裝優質煤塊大幅度減少,邊角煤、條件複雜煤塊成了公司煤炭產量的主力,隨之而來的是采煤成本的居高不下,礦井效益的不斷縮水。如今恰逢煤炭市場疲軟,煤炭價格一滑再滑,公司經營舉步維艱。由此可見,我們還沒有擺脫吃主業的格局,企業的轉型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企業抗擊行業風險能力還很弱。那麼如何徹底擺脫這種尷尬局麵?“遼源經驗”無疑是一個重要參考。
我們也欣喜的看到,公司近年來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步伐在不斷加大,煤電鋁運的結構日趨完善,外部發展也有了實質性進展,這些無疑為公司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厚積而薄發之勢愈發明顯。然而,企業要想實現順利轉型,單靠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的員工的思想要能跟上行業、企業的發展步伐,要有接受新形勢、新事物的思想準備,同時也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背水一戰的勇氣。
當前有色金屬市場雖然低端產品利潤低,但是高端產品還是有較大利潤空間,我們要靠對技術的專研、對工藝的創新、對產品的開發來提升市場競爭力,靠產品質量和科技含量來跑贏市場才是根本出路。保利協鑫集團於2006年才涉足光伏業,2011年11月下旬,數家在美上市的光伏企業發布三季報,數字一片慘淡。國內四大光伏巨頭英利、尚德、天合光能、賽維LDK四家企業共虧損2.9億美元。據賽迪智庫光伏產業研究所調查顯示,我國半數以上的中小電池組件企業已經停產,30%大幅減產,10%至20%小幅減產或努力維持,並已開始不同程度裁員。保利協鑫呢?其上半年淨利潤仍達到35.5億港元。是什麼讓保利協鑫在行業行情慘淡的情況下保持高贏利的呢?據有關資料顯示,保利協鑫掌門人朱共山是在光伏產業低迷的時候進軍該產業的,他在通過不斷地企業整合、產品開發、產業鏈的延伸,從而打造出了保利協鑫在光伏產業中不敗帝國的地位的。我們煤炭行業也正處一個痛苦抉擇的當口,我們如何通過思路創新來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的根本性轉變,而不是一味地應付、對乎。朱共山的經營之路還是有我們可以借鑒的地方。
煤炭企業多元化發展是方向,但主業是根本性支撐。這就好比大樹的主幹和根枝葉的關係一樣。因此,話又不得不說回當前的煤炭市場來。煤炭市場疲軟就煤炭銷售來說是劣勢,就資源獲取來說同樣又是優勢。抓住機遇,調節好優劣勢互補正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最有效手段。這就要求我們要跟上發展的節拍,要放開眼光看發展,不要被一時的表象所迷惑。企業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隻有企業發展了,我們的生活才會不斷改善。義總提出的“大屯夢”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好藍圖,薑總提出的“爭做忠誠員工”則對我們如何實現這個藍圖明確了標準。那麼我們每個員工要積極投入到企業發展洪流中來,少點觀望、少點牢騷、少點抱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和心合拍地配合,為我們的長期利益和後世子孫的生存積蓄能量。(中煤大屯公司孔莊煤礦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