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娟:清香四溢臘八粥
進入臘月,不由得想起了臘八粥。
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嗬,吃了這麼多年的臘八粥,管它保佑不保佑,反正臘八吃粥的習俗是改不掉的。
陸遊《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詩曰:“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草煙漠漠柴門裏,牛跡重重野水濱。多病所須惟藥物,差科未動是閑人。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雖是隆冬臘月,但已露出風和日麗的春意,臘日裏人們互贈、食用著佛粥(即臘八粥),更感覺到清新的氣息。
按老家的風俗,臘八節當天早上是要吃臘八粥的。李福的《臘八粥》一詩有曰:“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摻入”。 在臘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幹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鹹,依人口味自選酌定。倘是午間吃,還要在粥內煮上些麵條,全家人團聚共餐。
母親對臘八粥頗有研究:熬粥要先下豆,水不要多,邊熬邊添水,等豆煮得差不多了,然後下米,再熬,最後放入葡萄幹、栗子、核桃等幹果,用文火慢熬,這樣熬出的粥才飽滿濃稠,清香可口。
兒時的臘八節,母親總是早早起來,生火、煮豆、下米……米豆在鍋裏撲突突地跳著,母親在鍋旁彎著腰,用勺子一下一下緩緩攪動,攪著熬著,熬著攪著,幾個小時之後,一鍋熱騰騰香噴噴的臘八粥便做好了。捧著一碗放了紅棗、花生、核桃和五穀雜糧的八寶粥,隻是看看,就讓人食欲大增,三下五除二,一碗粥便下肚了,那味道,嬉,不說了!
嗬,臘八粥,雖說極其平常,卻為寒冬帶來了幾多的溫馨和暖意。
嗬,清香四溢臘八粥,甜甜的滋味,久久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