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楓紅蘭:《知天命之年》感想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的總結,也是後人對自己人生道路的要求,希望達到的理想境界。可是世上又有幾人能夠達到呢。到了知天命之年,才想起是不是該對照一下了呢。而立之年,總是那麼雄心勃勃的,總是胸懷夢想。這一路跌跌撞撞、瀟瀟灑灑,有“立”起來的,也有“倒”下的。回首,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一轉眼就到了知天命之年了。
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天命,生命走過了半個世紀,可還是不知道究竟什麼是天命!回頭看看,三十而立,“立”了嗎?按照孔夫子的標準沒有“立”,因為自己就是一凡人、俗人,既沒有成專家學者,也沒有成明星名人,更沒有成聖人。隻是在三十歲的時候,自己已經自食其力,有了自己每天都需要幹的工作。並且把分給自己的崗位角色做好。按照普通人的標準,這算不算“立”呢?“四十不惑”,這個“惑”指什麼?雖然在四十歲時已對很多問題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對很多事情也能夠進行反思。對很多的觀點也不去人雲亦雲。但是還是不能說“不惑”。這個世界太精彩,這個世界太複雜。沒有一雙慧眼能讓我把這世界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昨天,好像還在昨天,還在尋尋覓覓的尋找那一雙能把世界看清楚的慧眼。轉瞬之間,就到了知天命之年。不由得不知所措,惶惶然。什麼是知天命啊,有人說:天命就是人一生的命運,一般人五十啦,曆經坎坷,終於練得隨遇而安,即所謂知天命也!不知孔夫子的原意是怎樣解釋的,我想大概是指看透了上天給自己安排的命運吧。這算不算安於天命的無奈選擇呢?
其實人在50歲時是黃金時期末期,雖然積累一定的社會知識,但精力將要開始衰退了,此時開始認命了,對於理想和達不到的東西不過分追求了。是啊,人到了這個年齡,已經沒有了年少時的豪情壯誌,少了癡迷癲狂。看淡了一切,飽嚐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把理想抱負,也看成了平平淡淡,實實在在的事。與人相處也少了些爭強好勝,針鋒相對,而多了一些寬容,理性。對自己以後的生活也能夠理性麵對,心態少了浮躁,趨於平和,生活更加從容。不知這算不算知天命呢!其實。人隻有知道了自己的天命,才能夠安於天命,關鍵在一個“知”字,而最難的也是一個“知”字。有多少人懵懵懂懂,活了一輩子,也沒有弄明白為什麼活著,也沒弄明白活著究竟要幹些什麼,今天想這樣,明天想那樣,有多少的機遇都輕易的放過,而到了晚年,仍然擺不正自己的位置。聽過一句話,叫:“三十不立,四十不富,五十將衰靠子助”。到了五十歲,仍然對生活空抱幻想,空懷抱負,而一事無成,且不安於天命,那將會是一種悲哀,那將是一種不正常的人生軌跡。五十歲了,過去的歲月已經無法追回了,“立”也罷,不“立”也罷,“惑”也好,“不惑”也好,都已經過去了。最應該把握的應該是現在。不管天命是什麼,都要認了吧。過好自己的每一天,人生少留些遺憾,才是最重要的。(秋楓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