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鴿:奶奶心中的家
去年入冬,奶奶來了,拄著她那把紅色的龍頭拐,緩慢地從車上下來,銀白色的頭發被風吹散,她攏了攏,和樓道裏的鄰居們一一打了招呼,然後吃晚飯,我們燒好熱水,幫她洗完澡,上床,休息。這是奶奶來家裏的第一天,這樣的日子將重複幾個月,直到開了春,奶奶嚷嚷著要回老家之後結束,對於幾年裏這樣的循環,我們很是無奈,不懂奶奶怎麼那麼喜歡回老家。
母親說老人最熬不過的就是冬季,小區的暖氣夠暖,比起農村來條件要好很多,每年暖氣一開放,母親就會去老家接奶奶到這裏過冬。時隔半年,她那個空閑的小床又等到了主人,她的床頭總是掛滿各種小袋子,不知道裏麵是什麼,似乎也沒有人關心,隻有在我們找針頭線腦或者各種小零碎的時候,她才會顫顫巍巍的從裏麵找出來,偶爾也會從裏麵拿出些小零食與重孫們分享。
爺爺去世的早,早年守寡的奶奶獨自撫養了6個孩子,也造就了她要強的個性,母親說年輕時的奶奶非常能幹,在她的記憶裏,奶奶總是奔波在菜地、麥地和廚房之間,那些年,為了養活一家人,她在院子裏養羊、養豬、養雞,種綠豆、種辣椒,手腳不停地忙碌著,為孩子們換回衣服和吃食,一個人忙裏忙外不願意麻煩任何人。
可是,奶奶老了,不得不來麻煩她的孩子們了。不知怎麼的,奶奶挎著小包裹,從老家來回奔波的身影,總讓我感覺莫名的辛酸。在農村人看來,奶奶年事已高,兒女們提供住所不愁吃喝,應該是很幸福的。奶奶是幸福的,村裏人這麼看,兒女們也這麼看,我們理所當然的覺得奶奶也應該這麼看。
如果不是那天,聽到奶奶坐在床邊,低聲的抽泣聲,我也一直認為自己的傷感是多餘的。
“奶奶,你怎麼了”
“唉,年齡大了,想家了”,
我詫異:“奶奶,這不是你的家嗎?”
隨著她的歎息聲,我懂了。她是想念農村那個呆了一輩子的土院子,那裏已經破爛不堪,院牆倒了,炕塌了,院子裏長滿了草,和旁邊蓋起的二層小樓相比顯得矮小,破舊,每次她回老家,也是住在附近的小姨家。人說:葉落歸根。可是我的父母,姨父姨媽們,他們除了照顧奶奶的衣食住行,還要忙活家人的事兒,能坐下來陪奶奶說說話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更不要說陪她去住住那個舊房子。
直到奶奶離開了我們,躺在老房子裏的她,麵容安詳,那一刻,沒有人知道她心裏在想什麼?聽村民們講奶奶每次回老家,都會去老房子門口轉轉,嘀咕著爺爺在那裏等她,那裏才是她的家。現在她終於真的回家了,再也不走了,她和爺爺時隔這麼多年,又一次團聚了
淚眼中,我似乎看到爺爺蹲在房門口抽著旱煙,奶奶在院子裏繼續忙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