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由礦工編纂的傳記史學專著近日出版發行
首部由礦工編纂的傳記史學專著近日出版發行
劉光賢報道:
近日,由黃河出版社出版發行了棗礦集團柴裏煤礦職工張彪編纂的《大唐名將張士貴傳》。這是繼中國首部煤礦民俗誌《棗莊礦區民俗誌》之後,張彪創作的又一部力作。《大唐名將張士貴傳》由張彪曆經十年編著完成,全書25萬字,150餘幅圖片,再現了唐代名將張士貴戎馬倥傯的一生。澄清了話本小說《薛仁貴征東》和電視連續劇《薛仁貴傳奇》等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和傳統戲劇布下的關於張士貴及其後裔的種種曆史迷霧。被當代曆史學家稱為,一部不可多得的唐代史學專著。
張彪是柴裏煤礦采供中心的一名普通工人,滕州市官橋鎮人,中華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山東省民俗學會會員。多年來一直醉心於煤礦民俗、地方人文曆史、姓氏文化及唐代名將張士貴文化的收集、研究和整理。近年來,在省市報刊雜誌上共發表作品50多萬字的民俗和文學作品。2003年以來,為認真做好《大唐名將張士貴傳》的編著工作和記錄下即將消失和已經消失了的張士貴文化,張彪背著行囊,足跡踏遍京津蒙晉魯滬豫陝蘇皖等省,其間的辛酸和磨難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父母、妻子的不理解,族人的冷漠與嘲笑,地方文化部門的不作為,資金的匱乏••••••他曾經彷徨過,也曾想放棄過,但這些念頭在他的心中都一閃而過。因為弘揚張士貴文化和保護曆史遺跡是他矢誌不渝的責任,對於一個長期從事民間文化研究的張士貴後裔來說是責無旁貸的,他不能退縮,也不能放棄,日益加快的城市化進程容不得他有一絲一毫的懈怠。現在談起《大唐名將張士貴傳》的編著過程,張彪至今依然感慨萬千。
在《大唐名將張士貴傳》編輯出版的過程中,最難的莫過於出版印刷經費的籌集和宗親名人的聯係。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要想做好一件事情,資金的保障不可或缺。作為工薪階層,張彪不僅要負擔妻兒的生活開支,每年還要抽出大量的時間和資金到各地尋訪宗親、請專家鑒定出土墓葬、請地方文化部門保護張士貴遺跡、印刷宣傳材料等。他曾經尋求族人的讚助,由於功利思想觀念的影響,族人一笑了之。他們認為,先祖張士貴對他們來說遙不可及,不會給他們帶來任何的利益。
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張石山先生在為《大唐名將張士貴傳》所作的序文中說:“張彪撰寫《大唐名將張士貴》一書,其本旨是去偽存真,還曆史上真實的張士貴以忠臣良將的本來麵目。但從更為宏大的意義上認識,這不妨說也是在葆育捍衛我們民族優良文化傳統。”
內蒙古大學古籍研究所所長邱瑞中教授稱讚:“幸承張洲和胡元超等君親領主編,張彪君編著的《大唐名將張士貴傳》即將麵世。張士貴業績亦因此而彪炳天下,野史稗乘、說唱戲文對他的‘演義’將不攻自破矣。此不獨士貴後裔之宏願,亦我史學界一大事也。”
內蒙古師範大學曆史學教授張文生稱讚:“《大唐名將張士貴傳》是首部由礦工編纂的傳記史學專著,作者張彪以獨特的視角,以翔實珍稀的史料和優美流暢的文筆,澄清了話本小說《薛仁貴征東》和電視連續劇《薛仁貴傳奇》等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和傳統戲劇布下的關於張士貴及其後裔的種種曆史迷霧,再現了大唐開國名將張士貴為大唐王朝出生入死、鞠躬盡瘁的輝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