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房溝煤礦防滅火技術管理製度
爐房溝煤礦防滅火技術管理製度
一、防外因火災管理符合以下規定:
1、井上下作業的幹部職工必須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做好日常的隱患排查及預防措施。
2、消防材料庫儲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種和數量應符合有關規定,並定期檢查和更換;材料、工具不得挪做他用。
3、井口房和主要通風機附近20m內,不得有煙火或火爐取暖。
4、井筒,平峒與水平連接處及底車場,主要轎車道與主要運輸巷,回風巷的連接處,井下機電設備峒室,主要巷道內帶式輸送機機頭前後兩端各20m範圍內,都必須用不燃性材料支護。
5、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前後兩端各10m的井巷範圍內,應是不燃性材料支護,並應有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灑水且工作地點應至少配備2台滅火器,否則,嚴禁施工。
6、在井口房、井筒和傾斜巷道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時,必須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接受火星。
7、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隻有在檢查證明作業地點附近 20m範圍內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後無瓦斯積存時,方可進行作業。
8、在有瓦斯湧出異常的礦井中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必須停止突出危險區的一切工作。
9、煤層中未采用砌镟或噴漿封閉的主要進風大巷中,不得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
10、井下各轉載點、泵房、油液存放點、變電所等處必須配備滅火器兩台,砂箱一個(存砂不少於0.5立方米),存放於各台設備行人側5米處,並配備有灑水軟管;
11、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變壓器油必須裝進蓋嚴的鐵筒內,有專人押送至使用地點,剩餘的汽油、煤油和奕壓器油必須運回地麵,嚴禁在井下存放。
12、井下使用的滑油、棉紗、布頭和紙等,必須存在放在蓋嚴的鐵筒內,用過的棉紗、布頭和紙,也必須防在蓋嚴的鐵筒內,並用專人定期送到地麵處理,不得亂放亂仍,嚴禁將剩油、廢油潑灑在井巷或峒室內。
13、井下清洗風動工具時,必須在專用峒室進行,並必須使用不燃性無毒性洗滌劑。
14、井下各處要加強機電管理,杜絕電器失爆,消滅摩擦火源和電火花,否則,按電氣失爆處罰。
15、加強放炮管理,禁止放糊炮,明炮和空心炮,爆破母線要隨用隨掛。
16、發生火災02manbetx.com
後,調度室必須立即啟動02manbetx.com
救援預案。
17、處理02manbetx.com
要做到沉著、冷靜、迅速、正確果斷、有條不紊,並將現象、標計、信號、使用、操作時間、對話人姓名、設備名稱等做好詳細記錄,應錄音,錄音磁帶要保存好,以便03manbetx
02manbetx.com
。
18、調度室要做好日常入井人員分布情況統計。
19、供應、財物部門必須保證防滅火、求援火災所需物資設備及時保質保量到位。
20、災害處理後要認真做好總結。
二、防內因火災管理符合以下規定
1、采區設計,巷道布置的防內因火災管理規定
(1)製定年度五大災害預防處理計劃的同時,必須製定防煤層自燃處理計劃,每季度結合具體情況進行補充完善,防自燃工程所需的材料資金,要納入生產計劃,有局、礦總工程師平衡解決。
(2)巷道布置,開采方法,回采工藝,通風方式,通風係統等,要嚴格按照《防滅火規範》進行設計,礦總工程師要嚴格把關,采取綜合措施,為防止自然分行有利條件。
(3)礦總工程師要切實把好生產布局關,避免生產過於集中造成采掘接替緊張而引起巷道布置混亂,生產過於分散而引起的風量分配不均衡,被迫增阻調節增加通風係統阻力。
(4)生產科在放頂煤工作麵設計中必須有防滅火專門設計,編製采掘工作麵《作業01manbetx
》必須同時編製專門的防滅火措施。
(5)各采掘工作麵開工前,由施工單位編製防滅火安全技術措施,各項工作單位認真學習貫徹執行。
2、采掘工作麵防內因火災管理規定
(1)回采工作麵必須把浮煤清理幹淨,最大限度的減少采空區留煤和提高回收率。
(2)回采工作麵要嚴格控製向采空區漏風,對暫時停采的工作麵視其停工時間長短給予臨時或長久密閉,不準長期停工並不做任何處理。
(3)掘進工作麵要嚴格防止空幫空頂,對已經發生的較大的冒落空洞要及時進行防火處理。
(4)嚴禁用浮煤充填報廢溜煤眼.。
三、通風設施質量、位置的管理規定
1、所有通風設施必須按質量標準施工和管理。
2、回采工作麵結束後,必須在45天內封閉完畢,封閉材料必須是料石、磚等到不燃性材料,嚴禁用木磚、木釘打臨時密閉。
3、采空區密閉必須按規定安設齊,注漿管,觀察孔,放水孔,並用帶有絲扣的蓋子封堵嚴密。
四、預防煤層自燃的管理
1、建立健全檢查製度,提高檢查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責任心,由救護隊負責對所有密閉每旬檢查一次。
2、通風部門切實加強永久密閉施工質量,對失修密閉及時進行拆建。
3、保證通風係統穩定,對風路上無用的設施要及時拆除,消除局部阻力和減少壓差和漏風。
五、已有自然象征的管理及處理
1、任何人發現井下自燃預兆或自然火災均應立即向礦通風調度和生產調度室彙報。
2、正在回采工作麵其老塘發現有自然征兆進行處理時應采取以下措施。
(1)不論工作麵或回風流的人員不準在CO超限情況下作業,CO濃度超過規定,必須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員,組織處理。
(2)凡火源位置明確盡可能采取直接滅火,如采取煤層注水、挖除火源等措施。
(3)CO 不超限的情況下,可采取加快回采速度,向老塘灌漿或注水措施,但頂要放實,上下出口超前,防止局部瓦斯積聚。
(4)如果老塘發生自燃的同時,拌有大量的瓦斯,應首先考慮采取衝淡瓦斯的安全措施。
3、發生自燃的采麵風量調節必須慎重,如需衝淡回風流中一氧化碳而增加風量時,防止向采空區漏風供氧,原則上應采取在回風流,增加壓力以至一氧化碳外泄的措施。
(1)掘進工作麵因高冒區或分層開采的巷道與上分層貫通發生自燃時,對高冒頂盡可能采取直接滅火,搗掉浮煤,而後噴灑阻化劑或石膏,對煤層比較鬆軟,應看情況在高冒區兩端數米內挑頂,按密閉牆要求砌至老頂,防止自燃曼延。
(2)已封閉采空區發生自燃時,應首先查明漏風通道,及時堵漏洞。
(3)封閉火區,灌漿係統利用不上時,應采取在火區附近建臨時注漿站,用泥漿泵或其它直接向火區注漿,不準以無注漿為由,拖延事故的處理。
六、火區觀測,啟封與注銷的管理規定
1、火區封閉後,近期內每班都要派救護隊員(輔助人員)檢查封閉狀況,並直接檢查其外部有害氣體成份,並抽取火區氣樣,直至密閉牆外部有害氣體濃度穩定在《煤礦安全01manbetx
》規定的安全濃度以下時,方可交由通風部門進行管理。
2、火區不同時期其取樣間隔時間也應不同,根據具體情況由礦總工程師或副總工程師確定,直到密閉內有害氣體濃度降至規定以下,並持續穩定一定時間內,方可按正常密閉每周檢查一次。
3、密閉內取樣時,應先從管中排出10倍於管內體積的氣體,以保證取樣的精確度,密閉內溫度測定應選用醫用溫度計至少深入閉內2米,同時將測得的氣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成份,溫度,進出風狀況,水柱計讀數等項數記入台帳,還應按時間坐標繪製連續曲線,以便能清晰的表示出火區的變化趨勢與過程。
4、火區封閉以後,礦總工程師要及時組織有關部門製定滅火方案及安全措施,並報局總工程師批準後實施。
5、火區封閉以後,七天內不見熄火時或長久持續不滅時,應由總工程師負責組織人員查找原因,檢查漏風通道。
6、啟封已熄滅的火區必須編製啟封計劃和安全措施報集團公司批準後,才能進行啟封工作,啟封計劃與措施除嚴格執行規定外,啟封火區措施中還有以下內容:
(1)火區位置,注明火區在礦井通風係統的位置
(2)火區鑒定資料及其依據
(3)打開密閉進入火區偵察的程序和方法,進行路線以及清理維護巷道等措施,考慮啟封工作失敗的重新封閉所需材料、工具等明細和數量,風流風量的控製及緊急救護材料的配備與應急措施等,繪製啟封火區係統示意圖,標明火區位置,密閉位置,風流方向,巷道名稱,救護路線等。
7、啟封過程以及打開密閉入內偵察,必須由救護隊員完成,現場指揮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此條規定,不準違章指揮和蠻幹,火區啟封以後,應編寫啟封工作總結,報局備案,其內容包括:
(1)啟封經過
(2)火區火源位置及發火原因
(3)火區破壞情況及火災後果03manbetx
(4)啟封以後獲得的效益(如解放煤量,回收設備等)
(5)啟封的教訓及預防自燃措施
七、密閉管理規定
1、密閉的管理符合《礦井通風設施管理規定》要求操作。
2、永久性密閉慶采用不燃性材料建築。根據巷道斷麵大小,煤岩的堅硬程度,巷道壓力大小等情況,采用混凝土、料石、紅磚牆中間填黃土的結構,黃土必須填滿、搗實。其厚度不小於0.8m。
3、密閉位置應盡可以選擇在巷道頂幫煤岩不鬆動,圍岩壓力相對穩定、斷麵較小,密閉內外兩側支護便於加固的地點,原則上密閉位置距全負壓通風巷道不得超過五米,其棚欄位置必須設在距全負壓通風巷道口三米範圍內。若閉前有害氣體超限必須立即采取其他相應的安全措施。
4、四周掏槽參照風門牆的掏槽規定。
5、密閉施工完畢後,應在牆體適當高度設置說明牌板和檢查牌板。
6、密閉前後5米內支護應在施工密閉之前予以加固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