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建:馬年說馬
散文隨筆
馬年說馬
楊福建
馬是中華民族最為崇愛的動物之一。奔騰不息的龍馬精神是中華文化積澱中最寶貴的一部分,馬又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馬屬於偶蹄類動物,起源於6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初期 。馬的原始祖先為原蹄獸 ,體長約1.5米,頭部和尾巴都很長,四肢短而笨重,行走緩慢,常在森林或熱帶平原上活動,以植物為食,適於熱帶森林生活。進入中新世以後,幹燥草原代替了濕潤的灌木林,馬屬動物的機能和內部結構隨時間的推移慢慢發生演化:體格不斷增大,四肢變長,由多趾變為單趾;牙齒變硬且趨複雜。以前的馬比較矮小經過幾萬年的不斷進化到現代的樣子,身軀高大,力大無窮。家馬是由野馬馴化而來,中國是最早開始馴化馬匹的國家之一,從黃河下遊的山東以及江蘇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時期及仰韶文化時期出土遺址和遺物中,都證明距今6000年左右時幾個野馬變種已被馴化為家畜例子,馬的馴化與狗、牛相比晚於狗和牛的訓化時間。
在神話傳說中,古時馬有雙翅,人們叫做天馬,所以古人說天馬行空,獨往獨來,比喻馬是自由自在的,不受任何約束。它地上能跑,水中能遊, 天上能飛,是一種極有威力的動物。馬在中國又被人們稱為龍,民間說法馬是三分龍,是龍通人性,所以稱為龍馬,比較懂人話。因為馬會在空中飛來飛,後讓玉皇大帝發現,即派天兵大將把馬逮來。玉皇大帝讓其在天宮的殿前做了一匹禦馬。此時天馬,受寵若驚,有點自高自大的樣子,心中飄然,傲意咋起,漸漸驕橫起來,在空中時常胡作非為,不服管教。一日,天馬竟跑出天宮,在空中撒開四蹄,借助祥雲,直奔東海而來,他看到大海中波濤萬頃,不時有龍宮顯現,便借水闖龍宮。守衛宮門的神龜,看到這個不速之客,極力帶領蝦兵蟹將一齊阻擋這無法無天的天馬。天馬見這幫蝦兵蟹將不他的賬,天馬惱羞成怒,飛腿踢死了神龜,那些蟹兵蝦將們,一看神龜這麼大的本事,都被神馬踢死,於是他們就一窩風似的遁入海水中,各自四散逃竄。東海老龍王得知自己的愛將被天馬踢死,天馬又在龍宮門前大吵大鬧,在仙界造成極壞影響,他勃然大怒,但是老龍王也法製止天馬,於是從水升起架起祥雲直奔南天門而去,到了天宮把這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玉帝,玉帝聽後,氣得,龍顏大怒。他安慰龍王,不要生氣,我一定用天條天規,懲罰這個不肖的天馬,於是便下令天兵天將,捉回天馬,削去雙翅。然後喝令山神前來把天馬帶走,壓在昆侖山下,300年不許翻身。老臣太白金星和二郎神前來為天馬講情也無濟於事。東海龍王看到,龍顏大悅,然後足踏祥雲,從南天門而出,路過昆侖山時,他向神馬擠媚弄眼到,這就是你的下場,天馬心無餘力,也不理他。200多年後,人類始姐:人祖,從昆侖山經過,天宮玉馬園的神仙便給天馬透了信,並告訴天馬如何才能從山下出來秘訣,天馬聽後點頭稱是一定照辦,當人祖經過時,天馬大喊道:“善良的人祖,快來救我,我受不了啦,,我出去之後,願同您去人世間,終生為您效力。”人祖聽了,生出同情之心,便依天馬所言,砍去了山頂上的桃樹,隻聽一聲巨響,天馬從昆侖山底一躍而出。天馬為了答謝人祖救命之恩,同人祖來到人世間,終生終世為人祖效勞。平時耕地拉車、馱物、任勞任願,在戰時,披甲備鞍,征占沙場,出生入死,屢建占功。在古代戰爭中馬不僅是交通工具,其實是是戰爭交點中一個利器,馬能快速出擊,殺入敵群,也能追趕逃路的失敗者。從此,馬和人就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後來玉帝準備挑選十二種動物生肖時,馬成了人類推選的動物之一。玉帝也因馬的立功贖罪,有助於人類,而允許馬進入了十二生肖行列。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馬排名第七位。十二地支中時晨辰中,馬時(“午時”)為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一點上午11時至下午1時,把天幹、地支、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克相生)、並與屬相連係在一起(天其中,天、幹,地、支,年、月、日、時這也叫生辰八字),就可以給人算卦、相麵,從中可得知一個人的生老病死,婚姻,財運,前程、等等吧,這幾者缺一不可。所謂午時出生,就是正午的太陽必定高掛天頂。男性午時出生的人不依祖傳基業,能自立門戶,平時為人和氣大方,個性明朗。午時出生的女性在一般男性眼中,就算是比較可怕不容易親近了,談婚論嫁之前,必定遭遇諸多不順。
所以馬以它的忠誠、勤懇、靈性、耐力獲得了人類的認同,從中可以看出,馬成為人類的生肖是當之無愧的。
這種民間的傳說固然是虛構的,但事實上馬與人類的關係非常親密,這是任何家畜所不能相比的。自從人類告別漁獵時代,進入農耕社會,馬就成了人類最先伺養的動物之一。馬以它的那聰明、勇敢、忠誠耐勞的特征,成為人類可靠的朋友,得力的助手。無論是在農耕、獰獵、運輸、交通等方麵,還是在古今中外的血雨腥風的戰場上,馬都給人類立下了汗馬功勞,無怪古人將馬作為“六畜之首”來評價了。在今天,盡管由於科技發達,機械化程度的提高,馬作為人類的助手這一作用並沒有削弱,千百年來那一幅幅天馬行空、老驥伏櫪,老馬識途、伯樂相馬、千金買骨、義馬救主的動人情景,讓人記憶我猶新,那一份祖先遺傳下來的戀馬之情,永遠在人們心中保存著。
世界上馬的種類有十幾種,在中國有伊犁馬,內蒙馬,河曲馬,三河馬,哈薩克馬,世界上最為寶貴的馬是荷蘭的溫血馬,這是世界名馬, 在馬術運動比賽中,時常用這種馬,每頭馬價值上千萬元,另外還有產自我國善於長途奔跑的汗血寶馬等品種。不同品種的馬體格大小相差懸殊。馬的體重通常達1200千克,體高200厘米;小型品種體重不到200千克,體高僅95厘米,袖珍矮馬身高僅有60厘米。馬的形象頭麵平直而偏長,耳短,四肢長,骨骼堅實,肌腱和韌帶發育良好,蹄質堅硬,能在堅硬地麵上迅速奔馳。椐科學研究馬附有掌枕遺跡的附蟬 (俗稱夜眼) ,馬的毛色多以騮、栗、青和黑色居多;馬春、秋季各脫換毛一次。馬的汗腺發達,有利於調節體溫,不畏嚴寒酷暑,容易適應新環境,胸廓深廣,心肺發達,適於奔跑和強烈勞動。馬的食道狹窄,單胃,大腸特別是盲腸異常發達,有助於消化吸收。馬采集飼料的範圍很寬,但對食物中的味道有所偏好。馬對苦味不敏感,對甜味和酸味的感受較為強烈,馬喜甜味而拒酸味;帶有甜味的飼料,如胡蘿卜、青玉米、苜蓿草,糖漿這些都是馬最愛食用的,這些飼料都可以作為食物誘餌。馬無膽囊,膽管發達,牙齒咀嚼力強,切齒與臼齒之間的空隙稱為受銜部,裝勒時放銜體,以便駕禦,根據牙齒的數量、形狀及其磨損程度可判定馬的年齡 ,馬的聽覺和嗅覺比較敏銳。馬的視覺並不發達,他的兩眼距離大,視野重疊部分僅有30%,因而對距離判斷力差;同時眼的焦距調節力弱,對500米以外的物體隻能形成模糊圖像,而對近距離物體則能很好地辨別其形狀和顏色,並且隻有這一種動物可辨別顏色。馬頭頸靈活,兩眼可視麵達330°~360°,眼底視網膜外層有一層照膜,感光力強,在夜間也能看到周圍的物體。群馬或野生馬依靠嗅覺,辨別大氣中微量的水汽,借以尋覓幾裏以外的水源和草地,所以野生的馬群能夠在幹旱的沙漠中生存就是他們能尋到水源地。馬根據糞便的氣味,可以找尋同伴,能避開猛獸和天敵,馬對不同的嗅覺信息會有不同的條件反應。馬在嗅到生疏或危險的信息時,還會發出短促的噴鼻聲(打響鼻),以示警備,並把這一信息通知同伴。馬通過聽、嗅和視等感覺器官,能形成牢固的記憶,所以才有老馬識途一說。馬休息睡覺時非常隨和,不一定非在晚上,更不是一覺睡到大天亮。沒人打攪它,它可以隨時隨地睡覺,馬站著、臥著、躺著都能睡覺,大馬一天能睡八、九次,加起來差不多有六個小時,天亮以前那兩個鍾頭,馬睡得最香,一般物者躺著休息多,隻有馬還習慣站著,甚至睡覺也站著,從不躺著,這樣‘午時’就屬馬了。馬的平均壽命30~35歲,最長可達60餘歲。使役年齡為3~15歲,有的可達20歲。所以馬是人類的真實朋友。)
古今往來,不知有多少英雄豪傑縱馬馳騁沙場,為國家和民族的解放,披荊斬棘,拋頭顱,灑熱血,打下江山成就功名偉業。然而就如隻有少數人名垂青史一樣,能夠在中國曆史上留下名字的寶馬良駒也是極少數。由曆代英明聖主用文字表彰或丹青造像的馬,更是少之又少。馬作為人喜愛的動物,天生行動快速,性格活潑開朗。古人說過「行天莫如龍,行地莫如馬」,「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馬是沙場之物,自古以來,名將和名駒總是聯係在一起的。漢伏波將軍馬援這番話道出了當時馬對人的作用。我國古代名馬與名將實錄
1,《拾遺記》:周穆王八駿
一名 絕地,足不踐土。二名 翻羽,行越飛禽。三名 奔宵,野行萬裏。四名 越影,逐日而行。五名 逾輝,毛色炳耀。六名 超光,一形十影。七名 騰霧,乘雲而奔。八名 挾翼,身有肉翅。
2, 驊騮、綠耳、盜驪、騏驥、纖離。
酈道元在《水注經》:湖水出桃林塞之誇父山,其中多野馬。造父於此得驊騮、綠耳、盜驪、騏驥、纖離。乘以獻周穆王,使之馭以見西王母。
3, 雷首良馬
《穆天子傳》:壬戍天子至雷首,犬戍觴天子雷首之阿,乃獻良馬四六。
4,翠龍
揚雄在《河東賦》中注:詩古曰:“翠龍,穆天子所乘馬也”。
5,玉馬
《瑞應圖》:玉馬者,王朝清明尊賢則至。
6,《左傳》中讓述(馬驦):唐成公有兩驌驦馬。一雲驌驦,馬色如霜紈。
7,沙丘馬
伯樂對秦穆公曰:“臣有所與九方皋之馬,……”。
8,《古今注》中說秦始皇有七匹名馬
:一曰追風,二曰白兔,三曰躡景,四曰追電,五曰飛翩,六曰銅爵,七曰晨鳧。
楚騅在《史記》讓述:項王駿馬名騅,常騎日行千裏。及敗至烏江,謂亭長曰:“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不忍殺,以贈公。”
9,《西京雜》中記述記九逸之馬
:漢文帝自代還,有良馬九匹,皆天下駿足也。名曰浮雲、赤電、絕群、逸群、紫燕騮、祿螭驄、龍子、嶙駒、絕塵,號九逸。有來宣能禦。
10《張轉》張騫在出使西域中帶回
烏孫、天馬
:元狩中得烏孫馬好,名曰天馬。及得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馬,宛馬曰天馬。
11, 宛天馬
宛王蟬封與漢約,歲獻天馬二匹。孟康曰:“言大宛國有高山,其上有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馬置其下,與集生駒皆汗血,因號天馬子。
12,蕭稍
《神異經》:大宛有良馬,鬣至膝尾垂於地,名曰蕭稍。
象龍
13,《馮奉世轉》:宣帝時至大宛,得名馬象龍而還。
14, 步景
《洞冥記》:東方朔遊吉雲之地。得神馬高九尺,股有旋毛如日月之狀;如月者夜光,如日者晝光,毛色隨四時之變。西王母稅此於芝田,因食芝田之草。東王公棄之清津,因其而返,繞日三匝,入漢關,馬上睡眼不覺而至,名步景。
15, 黃門四駿
《西域讚》:蒲稍、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於黃門。注:孟康曰:“四駿馬名”。
大驪
光武以所乘大驪贈孝忠。
16, 赤兔
《曹操傳》:呂布有駿馬名赤兔,常騎乘之。時人為之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17,的盧
《馬政論》曰:“顙上有白毛謂之的盧。”又曰:“上有旋毛及白毛者,謂之的吻,凶。”俗雲的盧非也。劉備避樊城之難,過檀溪,謂所乘馬的盧曰:“今日急,不可不努力。”馬達備意,一躍三丈。又庚亮所乘馬名的盧,殷浩以為不利主,勸市之。亮曰:“豈有已之不利,移之人者。”
18, 絕影
《後漢書》:曹公所乘馬名絕影。
19, 白鶴
《拾遺記》:曹洪與魏武所乘之馬名曰白鶴。時人諺曰:“憑空虛躍,曹家白鶴。”
紫(馬辛)。xin.括號內為合字。
《魏誌》陳思王表文帝曰:“臣於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騂馬一匹,教令習拜。
20,驚帆
《古今注》:曹今有名馬名驚帆,言其馳驟烈風舉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