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陳景勝:紅線女藝名的由來

作者:陳景勝 2013-12-17 09:22 來源:狗万manbet官网

  紅線女藝名的由來

  陳景勝 搜集整理

  做到真善美,成戲也成人。——紅線女

  我活一天,就要為“南國紅豆”繼續貢獻力量。對粵劇,我是一往情深,直教生死相許啊。——— 紅線女

  2013年12月8日晚8時40分,紅線女病逝,享年89歲。終此一生,這位粵劇名伶演過近百個粵劇,拍過90多部電影。她在藝術上勇於革新,在繼承粵劇傳統的基礎上,吸收、借鑒京劇、昆劇、話劇、歌劇、電影以及西洋歌唱技巧,加以融合創造。1955年回穗後,先後主演了《搜書院》、《關漢卿》、《昭君出塞》、《山鄉風雲》、《昭君公主》等許多劇目。

  紅線女,粵劇表演藝術家。原名鄺健廉,廣東開平人,出生於1924年。1939年開始跟隨舅母何芙蓮學習粵劇,藝名小燕紅,15歲加入馬師曾劇團,在兩廣地區嶄露頭角。抗日戰爭勝利後,在香港學京劇三年,同時向聲樂專家求教,並吸收電影的表現手法。1952年組織真善美劇團。1955年自香港來到廣州,加入廣東省粵劇團。曆任廣東粵劇院副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三、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廣州粵劇團藝術總指導。

  紅線女,1924年12月27日出生,廣東開平水口鎮泮村人。紅線女生長在一個與粵劇淵源很深的家庭,從小就受到粵劇藝術的熏陶。1938年師從舅母何芙蓮學戲,初起藝名小燕紅,後同班著名藝人靚少鳳對她講述了“紅線盜盒”的俠義故事,建議她改為紅線女,她高興地接受了這個藝名。

  1938年紅線女因日軍侵華而失學,同年七八月間,隨母親經澳門赴香港,拜舅母何芙蓮為師,正式學藝。

  1940年,紅線女隨何芙蓮臨時搭班於靚少鳳的金星劇團演出,改藝名“紅線女”。

  1941年在上海演出,紅線女當上了第三花旦。1943年,她在肇慶演出,在內地第一次用“紅線女”這個藝名。從此,她成為馬師曾劇團的正印花旦。以後到抗戰大後方廣西等地演出了許多馬派劇目。

  抗戰勝利後,紅線女定居香港,成為影劇兩棲演員。她不甘做資本家、“班蛇”的搖錢樹,用私房錢組建真善美劇團,與馬師曾、薛覺先合演《蝴蝶夫人》、《清宮恨史》等劇。

  上世紀50年代初,紅線女又組建了紅星粵劇團,與馬師曾領銜來廣州演出了現代戲《珠江淚》等劇。

  1952年,她在演出《一代天驕》、《王昭君》時,在傳統旦角的基礎上,融入京腔、昆腔演唱藝術和西洋美聲技法,創造了使海內外觀眾為之傾倒的“紅腔”。

  1955年,紅線女拋棄了在香港演藝界的顯赫位置和極其優越的物質生活,毅然回內地參加廣東粵劇團(今廣東粵劇院)工作。

  1957年7月29日~8月10日,在莫斯科舉行的第六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上演唱《昭君出塞》、《荔枝頌》,獲東方古典歌曲比賽金質獎章。1985年獲美國亞洲協會和聯合國交響樂協會分別頒發的“傑出藝人獎”和“太陽和平獎”。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麵對粵劇舞台演出的不景氣,為振興粵劇,紅線女四處奔走,身體力行,重排舊劇,編演新戲。她曾多次赴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及中國的香港、澳門等地,進行演出和講學,所到之處,均受到熱烈歡迎,在當地掀起“紅線女熱”。

  1994年,紅線女又在北京主演《白燕迎春》。她不辭勞苦送戲下鄉,創辦紅豆粵劇團,培養粵劇藝術接班人,她率團進京演出、出國交流,力振粵劇昔日雄風。

  1998年12月20日,廣州市政府隆重舉行“紅線女從藝60年慶賀活動”暨“紅線女藝術中心落成典禮”。

  紅線女去世的消息來得十分突然,就在上月30日,也就是去世前8天,紅線女還精神抖擻站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舞台上,參加廣州粵劇團60周年誌慶晚會,並演唱了她的經典名曲《荔枝頌》。誰能料到,此曲如今已成絕唱,而這成了她最後一次公開亮相。一代紅伶仙逝的消息旋即傳開,引起各界深切悼念與緬懷。廣東省粵劇院昨晚10時56分通過官方微博率先發布紅線女去世的消息。訃告中這樣寫道:紅線女老師畢生致力振興粵劇,對粵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紅線女老師的去世是廣東粵劇界乃至全國文藝界的一大損失。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