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大屯公司姚橋煤礦陶開洲:技術革新有辦法
“一杆秤,為什麼秤砣能夠稱起重它上百倍的重物?用的正是四兩撥千斤的巧力。”前不久,在中煤集團大屯公司姚橋煤礦生產準備工區液壓車間,機工陶開洲正在向在場的工人展示他的發明工具“鋼管折彎機”。隻見他將一根鋼管放進切折彎機,旋動操作手柄,鋼管慢慢折出想要的弧度,引來大家的嘖嘖稱讚。車間主任康雪祥風趣地說:“怪不得有人叫你陶有法,看起來你搞技術革新真有辦法!我老康服了!
“你這個是什麼寶貝?用起來這麼得勁,以後省的再焊接彎頭了?”電焊工楊光等人紛叫好,轉著圈看了一遍又一遍,說這比起用炔焊接操作省力多了。
陶開洲又從工人手中拿過一根鋼管,放進折彎機裏一壓,不費勁就折成了90度。
“這個寶貝是多少錢買來的?”有人禁不住問。“這可是我自己設計製作的,製作材料嘛,車間都能找得到,多數是回收上來的廢舊物件。”陶開洲自豪地告訴大家。
“你是怎麼想起來發明出這些東西的呀?”工友們問。
“我為的是咱們幹起活少累點、能快點。”陶開洲向大家介紹起他的發明經曆。
1989年,他從沛縣的鄉下招農合工來到礦上。當初由於隻有初中畢業文憑,在掘進隊幹迎頭工,後來調到準備工區;工作中,他肯吃苦,愛鑽研,人勤快,技術水平提高很快,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機械設備安裝拆除中,他帶領職工一次又一次的解決了生產難題,活幹得漂亮不說,安全也有保證,領導和工友們誇他是個能人,給他起了個諢號“陶有法”。
“什麼有法沒有法?我就是喜歡琢磨罷了!”陶開洲靦腆第說。
陶開洲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充分發揮自己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和技術上的特長,致力於小改小革。他在工作中用心觀察,用心思考,飯前飯後,下班以後以至回到家中,他都不停地想著改進、動手設計製作各種工具和配件,不斷進行小改小革,解決生產過程中的難點,讓大家幹活的時候省點時間和力氣。
當筆者問起他還有哪些得意之作時,他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他發明製作的鋼管除鏽機。
看到井下的十幾萬米風水管路,每年的除鏽工作量很大,人工除鏽效率低,費時又費力。陶開洲心想:“要是想有一台除鏽機械該多好啊?”就開始動起了發明除鏽機的腦筋。他從車床和無極繩絞車的原理受到啟發,查閱了大量資料,決定先焊造一個固定架,兩端裝上組合夾具,用來固定要除鏽的鋼管,找廢舊鋼絲繩做成多種規格的開口環形刷子,與井下使用的管子規格吻合,安裝重物墜坨,使鋼絲刷緊貼管子壁,利用無極繩原理製作了滑輪組,帶動刷子往返運動,達到除鏽的目的。操作的時候,把管子固定好,一個人轉動圓形操作盤,利用速度比讓滑輪組工作,帶動鋼絲刷快速往返運動,除鏽迅速徹底,功效提高了3倍,省時省力。
據生產準備工區區長劉榮華介紹說,陶開洲每年進行小改造、小革新、小發明不下10餘項,像彎管機、除鏽機這樣的成果還有不少,他參與過礦上的科技創新項目,其中一項前不久還在中煤集團獲獎,他多次被評為“技術革新能手”、“知識型職工”,是我們工區的“寶貝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