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裏煤礦:職工書屋變身技術創新“加油站”
柴裏煤礦:職工書屋變身技術創新“加油站”
劉光賢報道:
憑著在職工書屋學習儲備的知識,山東能源棗礦集團柴裏煤礦職工張利順練就了一手綜采設備電氣維修的絕活,他及時排除設備故障,為礦井生產贏得時間,連續六年在該礦舉行的技術比武中奪冠。職工書屋成為柴裏煤礦職工技術創新的“加油站”。今年,該礦職工書屋被中華全國總工會評為示範職工書屋。
該礦職工書屋總投資30多萬元,備有煤礦電工、安全工程等各類書籍9000餘冊,報刊雜誌40餘種,音像製品30餘套,電腦設備、多媒體投影儀、音響設備等30餘台。在建設好礦級職工書屋的同時,該礦還將重心下移,麵向基層,建立總支級職工書屋8個,車間級職工書屋35個,並積極組織全礦職工開展捐贈圖書活動。
為有效調動職工的學習積極性,該礦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完善學習激勵機製與獎勵機製,深入開展了“雙百工程”創建活動,製定了《獲獎人員獎勵辦法》,對百項優秀科技創新項目、百名優秀科技創新人才予以重獎,極大調動了職工創新創效積極性。該礦還通過開展“一天一小時、一月一本書”的全員讀書活動,引導職工“愛讀書、讀好書”,讓讀書真正深入到基層,變成全員的自覺行動。
今年以來,受益於職工書屋的專業人才不斷湧現,技術創新屢有斬獲。在23上600高檔工作麵實施運輸機機頭外置,合理采用2.5米單體,比以往增加了0.3米的采高,多回收煤炭資源1萬餘噸;在23下205綜放工作麵實施端頭剪網放煤,浮煤全部清理進溜子。僅這兩項改革創新,三季度共計多回收煤炭1.6萬噸,創造價值達800餘萬元,工作麵資源回收率達到了96.3%,有效延長了礦井壽命,為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了技術保障和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