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就高效孔莊夢——譜寫大屯夢孔莊篇章係列報道之四
這是一個跨越,孔莊煤礦2013年完成掘進綜合進尺11455.6米,超計劃455.6米;煤炭產量突破200萬噸,安全實現了無輕傷及以上目標,創造了建礦以來曆史最高水平。
孔莊煤礦麵對嚴峻的市場形勢,審時度勢、搶抓機遇,采取“以優創效、以減求效、以質提效”的舉措,全麵清除製約礦井發展的“絆腳石”,把成本逐漸降下來,將效益逐漸提上去,用著眼長遠謀發展,堅持創業促轉型,勇於爭先求跨越的大氣魄、大思維、大步伐向鑄就高效孔莊夢邁進,在熊市中用“化危為機”實現了“逆勢突破”。
“科技瘦身”——優化係統環節,降低生產投入
“孔莊煤礦是中煤集團所有礦井地質條件最複雜,存在著多井筒、多水平、多頭麵、多巷道、多采區等情況,工作難度大,麵臨著安全、成本和管理三大難題。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麵工作:一是要做好礦井係統優化;二是要充分研究小塊段開采工藝;三是要技術創新,樹立降本是無限的理念,不斷改造優化現有礦井;四是要緊緊圍繞三年優化可行性研究目標開展係統優化的論證工作,創新思路,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方法,確保將孔莊煤礦打造成中煤集團標準、樣板、品牌的生產礦井。”中煤集團總工程師、股份公司副總裁祁和剛在孔莊煤礦係統優化方案審查會上這樣說。2013年以來,中煤集團“管理診斷下基層”活動專家組先後三次到孔莊煤礦對礦井優化設計、科技創新管理工作進行了全麵診斷。
隨著礦井不斷發展,該礦生產係統越來越複雜,麵臨的管理難度越來越大,該礦通過優化全礦生產布局、采區科學合理收縮,做到安全、穩產、高效。目前開采區域有IV1采區、III3采區、I6采區、II5采區,I5采區、II3采區、I4采區等已封閉,達到了采區收縮的目的。同時,該礦還從源頭性工作入手,在設計工作麵時,以增加工作麵儲量為目標,在麵長設計上大膽突破,增加到200~230米,進一步減少了萬噸掘進率,提高了工作麵單產。
“看,這是我們設計的3.3KV工作麵供電係統圖,還有暗斜井絞車鋼絲繩防磨損托滾輪的實物樣板……”日前,該礦勞模創新工作室來了一批客人參觀交流,負責接待的工作室成員伊勉運介紹起他們的科研成果如數家珍。長期以來,該礦致力於科技創效,先後實施了巷道噴漿工藝改革,積極推廣初噴工藝,製定合理的噴漿厚度,降低噴漿成本;煤巷輔助支護工藝改革,積極推廣輔助錨杆支護材料改革及錨杆支護間排距、錨網梁、網片等優化改革,強化支護針對性,降低煤巷支護成本;實施“科技減人”戰略,2部井下架空乘人裝置實現無人值守,工作麵生產各環節均實現自動化控製,通風、排水、供電等多個場所均實現了遠程控製和無人值守,減人提效效果顯著。
“以精製勝”——管理精耕細作,生產有條不紊
該礦全麵推行精細化管理,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對生產過程中影響工序質量的人員、機器、材料、方法、環境等因素進行控製,通過對工序的研究,理順生產過程中的關係,減少或取消多餘的操作,形成科學、規範、順暢的生產流程,進而減少生產環節,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建立起孔莊特有的“精細優勢”。
“經初步核算,掘進八隊工作麵出矸石量下降了16.7%,錨噴材料使用量下降36.46%,人工成本下降20.19%,職工勞動強度下降14.9%,工時利用率提高21.37%”,在該礦精細化管理交流會上傳來一組震撼數據。會上,掌聲四起,該隊隊長張景年受到了同仁們的一致認可。據張景年本人介紹,他自參加工作以來,21年從未脫離掘進一線。他對爆破過程中各項工藝進行反複探索和論證,明確了相應的光麵爆破技術要領,使爆破後巷道成型規整,符合設計斷麵輪廓要求,保持圍岩穩定,有效提升了巷道輪廓質量和減少圍岩破壞;當筆者問到工作的小竅門時,張隊長謙虛的說:“我的工作方法都是從兄弟單位那學來的,咱礦有5個岩巷掘進隊,那可都是個頂個的牛,像掘進一隊隊長孫兵就是一位精細化管理的實踐者,他在轉向多、坡度多、巷道斷麵多、地質條件變化快的環境下,還能使巷道一次成型,大大提高了掘進效率;還有掘進二隊隊長王興、掘進六隊的嶽增磊都是實幹家,從他們身上能學到很多東西。”
一直以來,該礦牢牢把握重點環節,從安裝運輸線路長達10餘公裏的7205工作麵97台液壓支架,到-900米以下的7433工作麵過斷層、再到7433全年回采120萬噸告捷,一個個急難險重的工作背後,依靠的就是精細管理。在此期間,參與的單位有安全科、通風科、調度室、機電科、綜采工區等。麵對錯綜複雜的管理局麵,為使工作有序開展,該礦成立了領導小組,製定了周密計劃;礦長李吉田、書記魏偉多次到現場指導工作,為現場幹群加油打氣,大家倍受鼓舞,幹勁更足,各單位通力合作,互相配合,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做到了節節發力、節節作為、節節精彩,出色完成了各項生產任務。這正印證了一句話:管理千根線,精細一針穿。
“玩轉淘寶”——全員動手降本,一招一式增效
由於該礦地質條件差、生產戰線長,導致設備磨損消耗過大,每天都會有廢舊物料產生,怎樣讓這些廢品起死回生成為有用之材,是該礦一直都在琢磨的攻關課題。
“我從事煤礦行業21年了,從來沒見過廢成這樣的噴漿機還能“起死回生”,你們這群年輕人幹得真漂亮!”日前,該礦組織修舊利廢驗收小組到維修點驗收成果,當驗收組一行來到機電維修車間,了解到擺在麵前的6台性能良好的噴漿機感到很驚訝。2013年,礦團委組建了青工修舊利廢基地,要求除日常維修任務外,每月選擇一個休息日,集中青工有針對性的進行一次修舊利廢活動。小組成立以來,本著能用不棄的原則,始終堅持“既要抱西瓜又要撿芝麻”的理念不動搖,每次回收的物品都要進行過濾式“淘寶”:對彎曲變形的切割改料,對腐蝕生鏽的打磨修補,對故障報廢的拆解零件……凡是有複用價值的一丁點兒也不浪費,全部集中“回爐”到車間改造,有效減少了材料消耗、降低了成本投入。該礦所建設的停車場,所用的鐵質欄杆,就是從井下淘汰而來的,經過整形、除鏽、塗漆後都被派上了用場,方便職工停車需要。談起節支降耗,該礦運輸科修舊利廢示範小組成員蔡文深有感觸地說:“節支降耗就要有‘淘寶’精神,就算是一堆廢鐵也要利用出價值。”
在青工大顯身手的同時,該礦各生產車間、一線骨幹也不甘落後,積極參與到降本增效中來,像供應科維修車間,定崗三人,根據井下回收情況,一般每天修風泵一台,錨杆機一台,風錘2台,風鎬5台。其中一台風泵5000多元,錨杆機2萬多元,台賬顯示統計至11月份,該車間已累計節約資金110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該礦1-11月實際回收廢料折合人民幣1145.7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27.3%;1-11月實際修複物資折合人民幣1016.69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5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