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縣程興鐵礦40萬噸/年鐵礦資源整合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建設單位:代縣程興鐵礦
編製單位:忻州市環境保護研究所
編製時間:二〇一三年七月
第1章 建設項目概況
1.1 建設項目的地點及相關背景
1.1.1建設項目地點
本項目位於代縣。繁峙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2°44′~113°22′,北緯38°50′~39°21′,屬忻州市所轄,總麵積1696平方公裏。距忻州市90公裏,距太原160公裏。
代縣程興鐵礦區整合後位於代縣縣城東,直距縣城23km,距李家莊村北1.2km處,行政區劃隸屬於代縣聶營鎮管轄。
礦區坐標:東經113°10′11″-113°12′24″,北緯39°03′39″-39°04′30″。
圖1-1 項目地理位置
1.1.2建設背景
根據山西省非煤礦山企業資源整合和有償使用工作領導組辦公室文件晉非煤整合辦核[2008]11號《關於<忻州市非煤礦山企業資源整合和有償使用工作方案>的審核意見》,代縣程興鐵礦屬於整合礦山,由原代縣程興鐵礦和原代縣石占梁鐵礦整合而成。根據山西省國土資源廳以“晉非煤采劃字[2010]0012號”劃定了礦區範圍:礦區範圍由10個拐點圈定,開采深度由1899.99米至1479.99米標高;礦區麵積約3.01平方公裏,地質儲量998.16萬噸,規劃生產能力為40萬噸/年。
1.2 工程概況
1.2.1主要工程內容
本項目采礦工程主要建設內容見表1-1。
表1-1 采礦工程主要建設內容與銜接關係表
工程設計建設內容 工程建設特征 建設情況 與原有工程的關係
礦山
開拓
係統 一號
開拓
係統 1615平硐(主平硐) 對礦區西北部Fe1、Fe2、Fe3采用一套開拓係統,采用平硐開拓,選擇下盤脈外階段平硐開拓,開采年限6.3年。分為1855、1825、1795、1765、1735、1705、1675、1645、1615m共9個中段共9個平硐,其中1855m為回風水平,其餘各水平為開采水平。中段平硐全部位於下盤脈外岩石移動範圍之外,上一階段平硐為下一平硐的回風平硐,中段高度選擇30m。運輸平硐淨斷麵3.5×3.5m2,坡度3%;回風平硐淨斷麵3×3m2,坡度3%。底盤運輸道、穿脈運輸道和頂盤運輸道設計為單軌巷道,寬度2.5m,高度2.5m,斷麵積4m2。運輸巷道鋪設15kg/m輕軌,運輸到道岔采用1/4道岔連接,現有巷道掘進已經到達開采工作麵 現有巷道掘進已經到達開采工作麵 全部新建
1645平硐
1675平硐
1705平硐
1735平硐
1765平硐
1795平硐
1825平硐
1855平硐(西)(回風平硐)
1855平硐(東)(回風平硐)
二號
開拓
係統 主豎井 二號開拓係統為豎井開拓,采用兩條豎井組成開拓通風係統,對Fe4號礦體北部進行開拓,開采年限7.7年。主豎井位於礦區東部,井底標高1660m,硐口安裝空壓機,階段運輸采用人力推車,主要負責礦石、廢石的運輸、提升,同時也擔任人員、設備、材料升降及進風等任務;回風豎井井底標高1720m,井筒內布置行人梯子間及扶手、管纜間等設施,井口安裝主扇風機,新鮮空氣由主井進入各運輸平硐,經工作麵至回風水平,經回風井排出地表 正在建設 新建
回風豎井 正在建設 新建
三號
開拓
係統 主斜井 三號開拓係統為斜井開拓係統,對Fe4號礦體南部進行開拓,開采年限8.6年。兩條平硐形成兩翼對角式通風係統,主斜井巷道5.5×5.0m,設扶手階梯,在主井底1750m水平設盡頭式井底車場,信號硐室,水泵變電硐室,井下水排入水倉,主斜井主要負責礦石、廢石的運輸、提升及進風等任務;設兩個回風平硐,巷道規格均為3.5×3.0m,巷道內布置人行通道,新鮮空氣由主井進入各運輸平硐,經工作麵至回風水平,經回風井(接替回風井)排出地表 正在建設 新建
回風平硐1 正在建設 新建
回風平硐2 正在建設 新建
輔助工程
及儲運工程 工業場地 主要建築物有職工宿舍、辦公室、食堂澡堂、材料庫、地磅房等 正在建設 利用原有場地並進行改建
爆破材料庫 爆破材料庫位於進場道路北側30m處,占地麵積0.15hm2,場地內主要建築物有雷管庫房和炸藥庫房,周圍建有圍牆,圍牆東側為發放警衛室等 利用原有 利用程興鐵礦爆破材料庫
公用
工程 供水 利用原程興鐵礦供水係統,供水水源利用距礦區2.5km處的自備井 利用原有 利用原程興鐵礦供水係統
供電 利用原程興鐵礦輸電線路,引自代縣棗林110kV變電站 利用原有 利用原程興鐵礦輸電線路
供熱 礦山供熱全部采用電熱方式 未建 新建
道路 在現有礦區道路基礎上進行硬化、綠化 利用原有 利用原有道路,硬化、綠化
環保
工程 廢氣 主要是粉塵,通過灑水抑塵進行防治 未實施建設 新建
廢水 在每個開拓係統場地各設一台一體化淨水器,經處理後的礦井水部分回用於鑿岩用水,多餘部分達標外排;在生活區內設地埋式生活汙水處理站,生活汙水經處理後直接就近用於道路灑水或堆場灑水之用,不外排 未實施建設 新建
噪聲 設減振基礎、安裝消聲器、隔聲等 未實施建設 在現有基礎上增加設施
固體廢物 送至廢石堆場 未實施建設 新建
1.2.2項目概況及生產工藝
本項目采礦工程建設規模為40萬噸/年,礦區麵積3.01km2,礦區範圍由10個拐點圈定,開采深度由1899.99米至1479.99米標高;設計利用資源儲量956.42萬t,設計損失資源儲量13.70萬t,設計可采儲量812.96萬t,設計礦石回采率85%,設計服務年限22.6年。
區內共出露四條鞍山式沉積變質成因的鐵礦體,按自西向東的順序分別編號為Fe1、Fe2、Fe3、Fe4礦體,呈層狀、似層狀產出,層位穩定。Fe1號礦體:位於礦區的中部;Fe2號礦體:位於礦區中部0-12線間及其兩側,Fe1礦體北東部約20餘米處;Fe3號礦體:位於礦區中部12-4線間,Fe2號礦體北東約5m;Fe4號礦體:在礦區內長約1150m。根據礦區內礦體分布、礦體岩性、產狀與圍岩片理產狀等,擬定礦山采用地下開采。根據礦山開采現狀、礦體賦存特征等情況,開發利用方案采用三套開拓係統對區內四個礦體進行開采。Fe1、Fe2、Fe3三個礦體全部位於侵蝕基準麵以上,而且礦體沿走向傾沿山坡出露,距離較近,礦石與圍岩較穩固。故采用一套開拓係統,選擇下盤脈外階段平硐開拓。二號開拓係統為豎井開拓係統,采用兩條豎井組成開拓通風係統,對Fe4號礦體北部進行開拓。三號開拓係統為斜井開拓係統,對Fe4號礦體南部進行開拓。兩條平硐形成兩翼對角式通風係統。礦山靈活采用分段礦房采礦法和房柱采礦法進行采礦。
鐵礦石通過中段運輸送至地麵後,礦石再由汽車運往選礦廠幹選料場,廢石由汽車送至廢石堆場。
1.3 項目選址合理性分析
本項目符合區域發展規劃的要求,當地的社會、經濟環境對其的製約相對不明顯。在實施各汙染物綜合防治措施後,對區域環境空氣、水環境、聲環境、生態環境等均不會產生明顯的影響。廢石場選擇滿足500m的防護距離要求,因此,從區域社會經濟要求及項目綜合影響判斷,工業場地和廢石場選址可行。
整合後的代縣程興鐵礦整個礦區都在灘上林場範圍之內。代縣灘上林場已出證明,該礦區不屬於灘上林場林地範圍。
經調查本項目所在地區無其它特殊保護地區、社會關注區和特殊地貌景觀區等。評價區內無重點保護生態品種及瀕危生物物種,也無文物古跡、其它風景名勝景點。
根據以上分析,工業場地場址選擇符合各項環境要素的要求,場址選擇合理可行。
廢石場按《一般工業固廢堆存、處置汙染控製標準》第1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廠址選擇要求進行場址可行性分析,分析結果見表1-3。
表1-3 廢石場選址可行性分析
序號 環境保護對象和要求 本項目廢石場實際情況 符合
情況 備注
1 所選場址應符合當地城鄉建設總體規劃要求 礦山區距離代縣直距約23km,占地屬於農村地區,符合當地城鄉建設總體規劃要求 符合
2 應選在工業區和居民集中區主導風向的下風向側,場界距居民集中區500米以外 當地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廢石場距離最近的葦子坪村為1200m 符合
3 應選在滿足承載力要求的地基上,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響,特別是不均勻和局部下沉的影響 溝底大部分出露為五台超群台懷群柏枝岩組綠泥片岩及新生界第四係鬆散堆積物,地基能夠滿足承載力的要求 符合
4 應避開溶洞、泉眼、淤泥、活斷層、滑坡等不良地質構造 廢石場位置無斷層、無斷層破碎帶、無溶洞區,並且所在區域不處於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響區 符合
5 禁止選在江河、湖泊、水庫等最高水位線以下的灘地和洪、泛區 不屬於江河、湖泊、最高水位線以下的灘地和洪泛區 符合
6 禁止選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 周圍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 符合
根據表1-3對廢石場選址可行性結果分析,說明擬選廢石場滿足相關規範及標準的要求,廢石場選址可行。
第2章 建設項目周圍環境概況
2.1 項目所在地的環境概況
2.1.1大氣環境質量現狀
根據山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於2012年6月3日~9日進行的為期7天的環境空氣現狀監測結果可知,五個監測點TSP、SO2、NO2、PM10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
2.1.2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
根據山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於2012年6月5日~7日對礦區東南的黑山溝上3個斷麵進行了為期3天的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由監測結果可知,各斷麵鐵超標,超標原因可能與區域地質環境有關。其餘各項指標都能夠達到標準要求。
2.1.3地下水環境質量
根據山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於2012年4月8日~10日和2012年6月5日~7日對6個地下水監測點進行了為期3天的現狀監測,由監測結果可知,各監測點細菌總數均超標,其餘各項指標的單因子指數均<1,說明本區地下水質量較好。細菌總數超標可能與水井衛生防護設施不當有關。
2.1.4噪聲環境質量現狀
根據山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聲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結果表明,工業場地及關心點葦子坪晝間和夜間噪聲均未超標,說明本項目廠址周圍聲環境較好。
2.2 建設項目評價範圍
2.2.1大氣環境評價範圍
本項目環境空氣評價級別為三級,根據《導則》要求,結合本項目大氣汙染排放以無組織源為主的特征,加之考慮地區主導風向、廠址周圍關心點分布以及地形地貌情況,確定本次環境空氣評價範圍為:以礦區為中心,東西向延伸5km,南北向延伸5km,總計25km2的範圍內進行。
2.2.2地表水環境評價範圍
本項目礦區南西部為黑山溝,為季節性溝穀。本項目排水環節包括礦山湧水和辦公、生活區少量的生活廢水,根據評價分析,礦山湧水、少量的生活廢水均可全部綜合利用不外排。所以,本次評價將重點分析項目廢水不外排的可靠性。
2.2.3地下水環境評價範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