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科技興企”和“人才強企”發展戰略為實現轉變發展方式、完成“十二.五”目標而努力奮鬥
堅持“科技興企”和“人才強企”發展戰略為實現轉變發展方式、完成“十二.五”目標而努力奮鬥
湯曉東
(2010年9月10日)
同誌們:
今天,川煤集團芙蓉公司在這裏隆重召開公司第三次科技人才工作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總結兩年來礦區科技人才工作,展示科技創新成果,表彰在安全、生產、技術管理崗位和科技創新工作中做出較大貢獻的科技人員,命名“科技撥尖人才”和“先進科技工作者”,貫徹落實上級科技人才工作會議精神,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公司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的重點任務,進一步動員公司各級幹部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公司發展建設、勇挑重擔、建功立業,為實現公司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而努力奮鬥。
一、對兩年來企業科技和人才工作的簡要回顧
(一)科技工作的簡要回顧
自2008年公司第二次(曆史上第十次)科技人才工作會召開以來,各級管理人員和廣大科技工作者,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指導,在各級黨政的正確領導下,積極圍繞公司“以煤為主、多業並舉”的發展戰略,以老礦區技改和新礦井建設、延伸產業鏈為抓手做大主業、做強輔業。以災害防治為重點,以改善作業環境、降耗提效為主戰場,緊密結合企業實際,開展了大量的攻關研究工作及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推廣應用和技術改造工作。通過廣大科技工作者的艱苦努力和辛勤工作,取得了一批受到表彰的優秀科技成果,同時也培養和鍛煉了一支忠於企業、忠誠事業,以今天將受到表彰12名“科技撥尖人才”、48名“先進科技工作者”為代表的骨幹科技人才隊伍。
2008-2009年,公司投入科技經費3861萬元,完成公司以上研究項目40項,申請省級鑒定課題9項、川煤集團鑒定15項,獲省科技進步獎5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獲川煤集團科技進步獎15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7項、鼓勵獎2項;芙蓉公司科技成果獎勵62項(含二級單位自行研究項目)。這些成果除了創造顯著的安全生產、社會效益外,創直接經濟效益約11578萬元。在此期間,技術人員撰寫學術論文11篇上報省煤炭學會交流,參加西南四省一市煤炭學會年會上交流及評選,獲三等獎1篇,優秀論文3篇;撰寫24篇交流論文和1項專利上報川煤集團公司評選,獲專利獎1項、獲論文一等獎1篇、二等獎2篇、優秀論文15篇。2008年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論文8篇、2009年10篇。
兩年來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以礦井安全生產技改為核心,合理采掘部署、發展機械化,提高了單產、單進水平。
一是加快老礦井技改。白皎礦、珙泉礦圍繞重大安全隱患整治技改工程,在初步設計的基礎上,積極落實施工組織設計,並更新設計理念,對初設中部分設計做出了調整,如兩礦運輸大巷調整為機軌合一,珙泉24區人行係統的完善等,使兩礦的技改更加科學合理。杉礦積極完成通風係統、抽采係統、運煤係統的改造,效果良好。紅衛煤業對中、長期發展問題進行了較長時間的深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理清了紅衛煤業煤炭主業發展思路,形成了‘紅衛煤業公司運輸係統改造方案’並啟動工程實施。雖後因‘4.25’水患整個工程受影響,但廣大幹部職工所作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二是努力抓好生產接替。針對采掘比例,中、小接替緊張,年度原煤難以保障產量持續穩定上升的情況進行了研究,部分礦井狠抓采掘關係調整工作。白皎礦加大了23和24采區的開拓準備力度。珙泉煤業公司加快了中、小接替調整力度和24采區的開拓準備。杉木樹礦加快S30、N30和N26采區的開拓,確保不出現采區脫節。紅衛礦加快了西二采區的開拓準備工作,努力緩解采區接替緊張的局麵。
三是狠抓生產係統優化、簡化。公司及各礦組織研究新采區開拓方案和能力恢複方案,大力研究機械化發展,優化簡化生產係統,實現連續運輸。杉木樹礦主運煤係統實現了皮帶化,白皎、珙泉兩礦主運煤皮帶係統井巷工程已經完成。采麵順槽機軌合一布置、皮帶化運輸,運矸係統的中轉倉環節,掘進磧頭建立的快速掘進配套連續運輸各礦普遍得到應用,廣泛建立了生產係統“大功率、大能力、長距離、互配套”和生產設備“大功率、大能力、高性能、智能化”的設計理念與設備選型理念。
四是積極推廣“四新”技術。公司及四礦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和技術合作,大力推廣先進技術、設備、工藝。運輸皮帶化、對拉絞車、堅硬薄煤層綜采、大采高綜采、蟹爪式裝煤機、裝煤台車、綜掘機、反井鑽機等一大批先進技術、先進設備和工藝得到極大突破應用和發展,提升了機械化裝備水平。同時各礦大力推進支護改革,推廣應用錨噴、錨網(鋼筋網、塑料網)、錨注、錨索支護技術和樹脂錨固劑、錨杆鑽機、PC7U型轉子式混凝土噴射機、π型鋼梁等先進設備和材料,較大幅度地改善了井巷支護狀態,減少了失修率,提高了采掘工作麵的支護可靠性。
五是技術創新成效顯著。強化技術管理,結合礦區特點,率先在川煤集團內製訂了“芙蓉公司巷道錨噴支護技術管理規範(試行)”,通過實踐研究與應用,掌握巷道施工及支護基本特征和規律,找到經濟有效的錨噴巷道施工及支護合理方案,總結出不同圍岩條件下巷道錨噴支護設計和圍岩控製理論方法,形成統一的巷道錨噴支護技術管理規範。
杉木樹礦開展《大采高易自燃突出煤層提高綜采單產技術研究》,首次在省內大采高易自燃突出煤層工作麵采用新型特殊支護手段(錨杆+金屬焊接網+成品鋼帶+錨索+噴漿),將綜采工作麵開切眼(毛斷麵17.6m2)一次性施工出,能滿足支架安裝的斷麵,與過去比較,具有開掘次數少、工序環節少(省時、省工)、安裝期間占用單體支柱少、空間障礙少、空間安全性好、“三機設備”安裝時間短、安全可靠等優點,同時減少綜采工作麵初期由小采高過渡到大采高期間“三角煤”的丟失。就N2452綜采工作麵大斷麵切眼“三機”安裝與傳統的綜采工作麵擴幫及“三機”安裝節省6天時間,多回收“三角”煤量2100噸,價值達80萬元以上。首次在省內采用“不降采高、不鋪設金屬頂網,並提前對結束上山進行加固、到位後雙向回撤”的新型綜采“三機”設備快速回撤技術,支架平均回撤速度為11.7架/天,與過去傳統的回撤方式支架平均回撤速度8.2架/天比較,其回撤支架工效提高了42.86%以上。
白皎礦開展《采空區下極近距離“多災害”煤層綜采綜合技術研究》,先在2283工作麵實現了安全高效開采,隨後又在2253工作麵進行了成果推廣應用,實效顯著,兩工作麵共計為22采區增加煤炭資源回收量19.1萬t,增加產值6352.23萬元,填補了該礦三號煤層成功開采的空白,為“多災害”難采煤層的安全開采找到了可靠途徑,為礦井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紅衛礦開展《大傾角易垮落極近距離易自燃煤層群聯合開采研究》通過對共用風機巷布置、高分子塑料挑板全封閉作B3煤層頂板、聯合開采、瓦斯治理技術研究等一列的攻關,實現了3343、3344工作麵兩采麵成功套采,節約開采成本72.605萬元;多采出煤炭4.9萬噸,按照2008年礦平均單價267.65元/噸,增加產值1311.5萬元。
珙泉礦21區主皮帶過《帶壓泥帶施工技術研究》,采用了“管棚超前支護”、單體支柱配兀型梁和鋼拱架頂梁臨時支護、“人工短掘短支”的井巷施工方法,采用以封閉型鋼拱架+鋼筋網+管棚做主要骨架噴射混凝土的聯合支護方式作為永久支護。經過85m井巷的實踐,證明施工是安全的;通過礦壓觀測,在監測時間內頂底板移近量及兩幫移近量均非常小,井巷工程質量達到了設計要求,證明支護方式是有效的。該支護技術對井巷安全通過陷落柱、落差較大斷層、圍岩極破碎和填土層地帶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六是生產技術指標的先進性得到提高兩年來,全公司采煤機械化率由2007年的54%,提高到2009年的75%,單產由12048噸提高到20084噸,回采工效由7.33噸/工增加到11.432噸/工,回采工作麵個數由11.22個/月減少到8.29個/月,原煤產量由186萬噸/年提高到219萬噸/年。單進由116.4米/個月提高到136.67米/個月,掘進總進尺由的45768米,提高到59723米。掘進機裝率由63.26%上升到89.45%,巷道錨噴支護率由54.12%,提高到71.37%,杉木樹礦綜采隊2010年1月份月產原煤121777噸,第六次打破自創的省月產紀錄。公司已擁有4套綜采和4套綜掘生產設備。科技進步帶動和促進了公司生產技術經濟指標的提升,煤炭生產逐年增長,為以煤為主做大主業奠定了發展基礎。
2.礦井災害治理技術不斷取得進步,為企業生存和發展打牢基礎。
我公司是全國著名的重災礦區,隨著生產轉入深部水平開采,災情進一步加重。公司及各礦始終牢固樹立“治災求生存,減災增效益”的理念,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治理災害’工作思路,以“產學研”相結合為手段,以瓦斯災害和自然發火防治技術為重點,開展了多種礦井災害治理攻關課題研究;一是與重慶大學合作,進行《芙蓉礦區礦山壓力與支護體係技術研究》,找出礦壓活動規律,為巷道優化支護提供依據。二是與西安科技大學合作,進行《高突礦井複雜礦壓下巷道布置及軟岩支護研究》,針對軟岩支護技術開展研究,應用已取得了顯著效果,初步形成軟岩支護技術體係。三是與西安煤科院合作進行《低透氣性強突出煤層大直徑鑽孔提高瓦斯抽采率研究》、《突出厚煤層綜采工作麵高瓦斯綜合治理技術研究》,以提高抽采效果和治理效果,通過比較單孔抽(排)量提高數倍乃至數十倍。四是與北京科技大學合作,《爆破新技術及相關理論在防治瓦斯災害中的應用研究》,以提高煤層透氣性,降低圍岩及瓦斯應力,降低或消除突出危險。在一些關鍵工程、重點工程得到普遍推廣。五是與西安科技大學合作進行《三高近距離煤層群開采煤自燃早期預報及防治技術研究》,形成了完善的井下煤自燃早期預測預報指標體係和綜合防治措施。六是與重慶煤科院合作進行《芙蓉礦區瓦斯參數考察研究》,對礦井各區域的瓦斯基本參數,不同孔徑鑽孔在不同煤層的抽(排)半徑有了科學的確定。七是與西安科技大學合作,開展了《杉礦石炭溝河下煤層長壁垮落安全開采研究》,初步形成了采麵布置、開采及水害治理方案。八是與“國家深部開采軟岩支護重點實驗室”開展合作,成立聯合研究中心,共同研究異常礦壓及顯現、支護技術問題。九是與四川煤田地質局合作完成了芙蓉礦區及四礦的“瓦斯地質圖”編製工作。已取得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並成功應用於安全生產及災害治理工作中,依靠科技創新強化治災,提高了礦井防災水平。
兩年來,各礦的治災技術路線基本成型,治災格局逐步完善。
在瓦斯治理方麵:白皎礦確立了礦井西翼以保護層開采卸壓加底板鑽孔攔截瓦斯,東翼以底板鑽孔預抽瓦斯為主的瓦斯治理技術措施。珙泉礦確立了以底板鑽孔預抽瓦斯為主的瓦斯治理技術措施。杉木樹礦因各區域的煤層、瓦斯賦存條件差異大,治理技術措施存在多樣性,經公司專家組研究論證,針對不同區域條件形成了以保護層開采、底板鑽孔網格預抽、順煤層預抽的瓦斯治理技術措施。紅衛礦以初步確立了“調整底板巷布置、預抽保護層、開采保護層”的瓦斯治理技術措施。
在防滅火方麵:各礦形成了以“合理采序、優化設計、均壓通風、加快推進、惰化空區、超前預測”為主,輔以“懸空密閉、氣霧阻化、浮煤回收、煤壁固化、局部灑漿”的綜合防滅火技術措施。以“預防性封閉、注氮(漿)滅火、快速啟封”的治理技術措施。
如白皎礦在老采空區下履殘餘煤層中布置了2034綜采工作麵,回收遺棄煤炭資源。
課題組針對殘采煤柱區工作麵采空區下履煤層開采範圍內各類老巷數量眾多,過巷中冒頂漏底的潛在威脅較大、易發火封閉工作麵,丟失綜采設備的危險。首次在礦區這樣工作麵應用煤岩充填鋪假底、超前鑽探、控製切深與切割速度、及時支護頂板等技術管理措施;合理通風係統及配風,嚴格通風、瓦斯監測管理,有針對性地采取均壓防火、隔絕和開區注氮等綜合瓦斯防治與防滅火措施,安全過舊巷約50餘條,杜絕了頂板、通風瓦斯、發火02manbetx.com 的發生,實現了工作麵的安全高效回采。工作麵於2009年9月開采,2010年2月結束開采,回采期約6個月,實際采出原煤23.51萬t,平均月產約4.0萬t,按當期煤銷市場均價估算,創造產值9874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為礦井其它相似區域應用該技術進行了有益實踐。
兩年來,各礦通過先抽後(掘)采,大直徑深孔抽(排),不同孔徑鑽孔排放,深孔預裂爆破,底板、順層預抽、采空區、高抽巷卸壓抽采等綜合瓦斯防治技術措施和綜合防滅火技術措施,全公司瓦斯抽采量由3294萬立方,增加到4511萬立方,提高36.95%;瓦斯超限三級報警次數由355次下降到265次,降低了25.4%;煤與瓦斯突出由6次下降到3次,下降50%。基本保證了礦井的安全生產。
在已開展的科研項目中,《三高近距離煤層群開采煤自燃早期預報及防治技術研究》,建立了“三高”煤層開采過程工作麵采空區不同區域自然發火定量預報指標體係,預報時間從著火前5—7天提前到30天以上,實現了由發火救災處理向早期預報、提前預防的轉變。結合移動灌灑阻化劑、灌注凝膠、噴灑高分子材料、定期構築懸空密閉、均壓防火技術以及對開、閉區注氮惰化采空區等綜合防火措施,有效地控製了自燃發火02manbetx.com 。
《三高近距離煤層群開采煤自燃早期預報及防治技術研究》榮獲2009年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公司近25年來所取得的第一個省(部)級一等獎項目。
3.機電運輸方麵技術進步明顯。
機電運輸圍繞節能降耗、降低成本和淘汰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機電設備,提高係統可靠性,為煤礦安全生產保障和服務為宗旨進行工作。
一是杉木樹礦率先在川煤集團內實施了綜合自動化礦井建設,一期工程投資1000餘萬元,建立了綜合自動化管理信息平台和DLP大屏顯示、井下電力監控、煤礦人員定位管理等7個子係統,於2009年6月投入運行。礦井綜合自動化一期工程具備了參數監測、視頻監視、無人值守、數據03manbetx 處理、就地和遠程控製等功能,是四川乃至西南唯一的綜合自動化礦井。
二是通過技改節能和管理節能取得成效。“變頻技術”在礦井主扇、局扇、提升絞車、抽放泵等設備上得到廣泛的應用,公司已安裝變頻啟動裝置10多台,控製功率達3000多KW。其中杉木樹、白皎、珙泉、紅衛、新維礦井安裝主要提升變頻絞車5台,變頻局扇2台、變頻瓦斯抽采泵兩套,變頻主扇兩台。通過變頻控製技術,實現節電率達30%,年節電量210萬kWH, 通過變頻控製技術,改善了設備的特性,實現了軟啟動,減輕了電機硬啟動對電網造成嚴重的衝擊並提高了電網的功率因數。
截至2009年6月份,公司已全部采用新型節能礦燈,LED礦燈具有能耗小、照度高、重量輕、使用時間長等特點,年可節約電量6萬kWH。2009年公司對大功率用電設備進行了技術測定,根據測試數據,調整了電網運行方式,將設備調到最佳工況點運行,取得了較好的節能效果。2009 -2010年完成了能源自查報告和監察報告,完成計量網絡圖、計量器具台帳和對各單位進行設備資產的全麵檢查工作,老舊高耗能設備及一、二批嚴禁使用的井工設備已基本淘汰完畢。各礦對耗能大的排水設備嚴格執行了錯峰填穀,並加強對跑、冒、滴、漏和長明燈的管理,已形成穩定可靠的節能能力,促進了節能工作。上級下達給公司“十一五”期間節能總量為21425噸標煤,2006年至2009年實際完成節能量18118噸標煤,已完成84.56%,為企業獲得了較好的效益。2009年芙蓉公司被宜賓市評為“優秀節能企業”。
三是進行了“中長距離皮帶運輸機”研製開發。嘉業公司自行設計、製造的中長距離皮帶運輸機,采用了機、電、液一體的液粘軟啟動技術,解決了多機驅動時的功率平衡,合理調整輸送帶張力,實現了啟動平穩,運行可靠,保護齊全,達到了國內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杉木樹礦攻克了鋼絲繩芯皮帶硫化接頭工藝技術,保證了皮帶接頭的抗拉強度、解決了皮帶接頭工藝依靠廠家的被動局麵。
四是各礦在提升係統推廣應用了常閉式聯動擋車裝置和斜巷繩壓式常閉擋車裝置,該裝置的應用有效地防止了斜坡跑車02manbetx.com 的發生和擴大;白皎礦矸石山排矸係統進一步改進排矸方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平巷運輸大巷推廣新型岔口、彎道信號報警裝置和道岔司控裝置,使平巷軌道運輸碰頭、刹腰,追尾等02manbetx.com 大幅減少;掘進係統利用蟹爪式裝煤機和刮板式裝煤台車替代明令禁止使用的耙鬥式裝矸機,既滿足了規定要求又降低了裝矸的勞動強度;對拉絞車的應用提高了掘進運輸的效率;在礦井供電方麵,杉木樹率先采用了供電網絡監測監控技術,高低壓開關更新智能保護裝置,實現了在地麵對井下變電所配電裝置遙控、遙調、遙信、遙測、遙視的“五遙”功能,提高了電網供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局扇供電已全部實現了“雙風機、雙電源”技術方案。
五是煤層氣公司對瓦斯發電機組廢氣餘熱進行利用,設計製作了一套餘熱回收利用係統,供珙泉礦職工澡堂使用,利用鍋爐節約下來的瓦斯可增加發電量11萬kwH/年;白皎礦對礦井水處理係統進行改造,應用先進的網絡控製技術,實現了遠程控製,從原水處理、水泵運行、投藥,清汙等全部實現了自動控製;公用公司對各程控機房裝設電纜防盜報警裝置,提升了交換機的安全運行能力,減少了電纜被盜事故的發生。
4.非煤、環保、衛生及信息化等方麵:玻棉公司開展了利用黃磷尾氣作替代燃料降低生產成本試驗。龍泉公司在完成產品結構調整的同時,自行開發了輕集料混凝土空心隔牆板“幹濕熱蒸養技術”,進行自動化設備升級改造,研製了卸板機具和運板小車、高效能儲存自動拌混給料機、取得了一批革新成果。川南建工開展了礦井溶洞及陷落柱支護方式研究、卸矸棧橋在下山施工中的應用,加大機械化作業裝備的投入,大力推廣應用先進裝備和支護技術,井巷施工連續跨上新台階。新維項目建設指揮部在作好“五通一平”及新場、維新排矸井和主平硐工程建設的同時,工程技術人員在搞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加班加點完成施工圖紙設計35份,基本滿足了施工需要。水泥項目建設指揮部,緊緊圍繞“優質、高效、快速建成日產4000噸熟料幹發水泥生產線”這個目標,優化完善了設計方案。一是對中壓SVC無功補償裝置進行了集中動補,避免了過補償和欠補償情況的發生,提高了電網功率因數和電壓的穩定性。二是針對水泥設備操作頻繁,環境粉塵大的特點,將中壓開關櫃的彈操機構改選為永磁機構,可降低真空斷路器的故障,延長電控係統壽命,提高供電的可靠性。三是增加窯尾喂料備用係統,在主係統檢修的時候,可啟動備用喂料係統進行生料入窯的輸送,確保了熟料煆燒生產的不間斷進行,達到穩產高產的目的。以上設計的更改都得到設計單位的認可和肯定。嘉業公司在繼續抓好綜采支架、耙鬥裝載機等骨幹產品市場鞏固和開拓的同時,通過工程技術人員的頑強拚博,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開發研製了“大功率、中長距離皮帶機”,承擔了杉礦2萬立方米瓦斯罐製作安裝和儲配站建設,並圓滿地完成白皎2萬立方米瓦斯罐的大修工程。白皎礦、珙泉礦水處理廠改擴建、電廠和四礦均已安裝在線監測儀器,實現了達標排放。物資公司在川煤內率先建立了立體倉庫,物資供應初步實行了信息化、自動化控製管理。煤層氣抽采利用取得新成效,完成了瓦斯發電工程,總裝機容量達到10596KW,發電機組平穩運行,今年1-8月安全發電2020萬度。礦山急救醫院堅持“科技興院、人才立院”的戰略方針,以規範、改革、創新為工作重點,製定並完善了科技工作管理辦法和科技扶持政策,充分發揮醫務人員的優勢和特長,立足醫院、科室,鼓勵技術創新和“四新”應用,加強學科建設,大力推進醫療技術引進和創新,加大科技投入,在西南地區首家引進雙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新技術用於治療塵肺病,提高了塵肺病治療水平,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同時獲國家和省級項目經費共計230萬元。開展了“頸椎前路手術治療頸椎骨折脫位伴截癱、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療、雙側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技術,胸腰椎脊柱骨折前路釘棒係統內固定手術、膀胱全切回腸膀胱術”等新技術,技術難度大,有創新,有較大應用前景,創造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充分展示了醫院特色和優勢。
公司組織實施了網絡及信息安全建設項目,完成了上網行為管理、網絡負載均衡、核心網絡改造、中心機房邊界網絡改造、二級單位邊界網絡安全部署、二級單位子網內網改造、二級重點業務單位機房改建、SDH專線建設、PDH備用電路建設、網絡版殺毒軟件部署、網絡管理軟件部署、中心機房防火係統建設、KVM服務器管理平台等建設工作,加固了公司辦公網絡基礎的安全性與可靠性,保障了公司網絡辦公高效運作,為公司下一步管理信息化係統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在川煤集團六大管理信息係統建設中,我公司已建成金蝶財務EAS係統、營銷管理信息係統、遠程視頻會議係統、實現了煤礦瓦斯遠程監控係統、地測空間信息係統的聯網,正在開展物資供應係統試點部署、即將開展OA辦公自動化係統的建設工作。
5.完善了技術創新體係
根據公司發展目標,按照川煤的要求,公司技術中心加快了“省級技術中心”建設的步伐。通過增加投入、完善機構、充實人員、整合內部資源,建立廣泛“產、學、研”合作、加大和提升研發能力、規範科技創新管理,使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四川省經委、宜賓市經委和川煤集團技術中心的幫助指導下,剛組建運行一年的企業技術中心,通過了四川省經委及相關部門組成專家組的資料審查、集中陳述、實地考察和現場答辯等形式的評審,2009年10月20日,四川省經委正式頒發文件,認定我公司技術中心為“省級技術中心”,並已正式批準授牌。公司技術中心的高起點跨越了“市級技術中心”建設,一年內完成了按程序需要四年才能實現的建設任務。技術中心的建立,加大了公司技術創新工作力度,完善了管理製度和技術進步激勵機製,使技術創新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為不斷形成創新成果邁上了新台階。
兩年來,公司科技工作的進步和取得的成績值得充分肯定,這些成績,都離不開各級黨政的正確領導和支持,離不開全體科技工作者的艱苦努力,離不開公司全體職工的支持和幫助,再此我向同誌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更應該清醒的看到公司科技工作離科技興企、人才強企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與企業開發筠連煤田、恢複本部產能,五年內建530萬噸的發展戰略、建設“五型”、“四化”企業還有很大的差距。
主要表現在:
一是科技隊伍人才還有流失,人才梯隊建設的“斷層”現象還十分嚴重;現有人員從事研究開發工作缺乏經驗,工作幹得多,總結、03manbetx 研究報告寫得少。
二是一些重大技術難題尚未攻克,災害治理的可靠程度還不能滿足機械化達產高效的需要。
三是複雜的地質條件缺乏有效探測手段,製約了機械化的發展和災害防治,並造成部分無效工程。
四是掘進工藝、采區輔助運輸係統改進不均衡,掘進單進低,急需解決的“硬岩綜掘”和“突出煤層綜掘”還未能取得突破。
五是個別單位對科技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開展企業的自主創新工作認識不夠,科技管理機構不健全;科技管理辦法還不夠科學有效,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還尚未得到充分的發揮。這些不足和問題還需我們著力去解決。
(二)人才工作的簡要回顧
1.人才隊伍現狀
截止2010年6月底,公司共有員工10028人。“三支”人才隊伍情況為:企業管理人員1387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207人,技能型人員4032 人。管理人員學曆分布情況為:本科及以上學曆214人、占15 %,大專學曆663人、占48%,高中、中專及以下學曆510人、占37 %;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情況為:高級職稱76人,中級職稱299人,初級職稱830人。技能型人員技能等級情況為:技師19人、高級技工64人、中級技工1880人、初級技工2069人。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層次多元的人才結構。
2.人才工作的主要收獲
兩年來,公司在繼續做好煤礦主體專業大學生培養引進、做好各類人才推優工作、開展員工業務培訓工作外,加大了健全內部管理體係,提升人才工作管理水平,提升員工業務素質和工作技能工作。主要收獲如下:
(1)培養引進專業技術人員154人。其中,煤礦主體專業大學生共計135人,其他專業大學生19 人。人才推優工作取得較好成績,獲得省市級榮譽15人,川煤級2人,公司級拔尖人才12名。
(2)企業人才工作管理體係基本建立。公司及各二級單位實行“一把手”負總責,按管理、專技、技能“三支隊伍”分類,建立起了領導分管、人力資源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黨政工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公司製定並下發了《川煤芙蓉公司人才工作考核辦法》,把各單位人才工作納入規範管理。在人才工作方麵,要求各單位重點抓好管理體製機製創新、突出基礎工作(隊伍建設、製度建設、基礎資料)、培養體係、考評體係和評價標準等方麵的建設。開始對各單位人才工作實行目標管理。2010年初,由人力資源部、黨委工作部、科技中心組成考核組,首次對各單位人才工作進行年度考核,並將考核結果與各單位班子年薪掛鉤。
(3)隊伍建設與企業發展戰略相配套,努力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公司在全麵研究製定企業發展戰略的同時,了解公司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研究製定各類員工的需求量和素質要求,並製定人才工作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做到與企業的發展需求保持緊密聯係。目前,企業人才隊伍建設進入了一個按規劃、有計劃、目標任務比較明確的新階段。當前,按“三支隊伍”數量質量要求,最大限度整合人力資源、減少人才浪費、開發員工潛能,使人盡其力、人盡其能、人盡其才成為各單位在人才工作方麵的主要任務,也是檢驗各單位人才工作能否有所作為的重要標誌。
(4)加大了人才基礎工作力度、激勵機製基本建立。
一是隊伍建設方麵。原煤生產所需要的三條線人員人數、比例、平均工齡均達到川煤雙基考核要求,安全生產技術係列部門等機構健全,工程技術人員,特別是煤礦主體專業技術人員、持證等級技工數量和配置均符合上級規定。
二是加強了製度建設。在激勵措施方麵:公司加大了薪酬政策研究,在確保總額控製的前提下,努力使各單位薪酬水平走向合理,使分配政策體現出內部公平和個體公平。在梯隊建設方麵:實行了分類分層的人才隊伍建設管理,完善了行政職務晉升辦法、專業技術職務晉升辦法、技能等級晉升辦法,開展了後備隊伍選拔、培養、考核工作,建立了後備人才儲備機製,暢通 “三支人才”隊伍通道建設。在榮譽體係建設方麵,建立健全了黨群係統、專業技術(科技、經營)係統、操作技能係統推優評選辦法,開展了各類優秀人才的推優評選表彰工作。
(5)員工教育培訓工作步入規範管理階段。多年來,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由於管理多頭、體製複雜、管理職能分散、製度不健全、企業發展目標不準、員工培訓目標任務不明確等原因,使員工職業和素質培訓僅僅停留在數量培訓上。一方麵,在工學矛盾突出的前提下,有時數量培訓也無法保證。另一方麵,在沒有計劃和目標的前提下,一度呈現出對內培訓不積極、十分熱衷外出培訓的現象。存在著錢花了,效果達不到,員工的操作技能和工作素質不能滿足安全生產需要。近兩年來,培訓工作開始步入規範管理,一是對員工的培訓實行了年度計劃管理,按計劃管理要求對培訓費用的使用做到了合理分配和有效控製。二是在安全培訓方麵強化了培訓中心與培訓點建設,基本理順了培訓管理體製,加強了培訓任務和教學質量管理。三是搭建了安全培訓研究平台,定期就培訓管理、培訓質量、培訓任務、培訓雙基建設等進行研討,推動了職工安全培訓的管理水平和培訓質量的提高。四是加強了職工崗位技能培訓。公司在生產單位連續三年開展了職工技能大賽,各單位以此為契機,不同程度在本單位開展了職工技能比賽,完善師帶徒辦法、落實師帶徒計劃、開展技能等級鑒定等工作,推動了職業素質的提高。五是公司各係統為推進信息化自動化建設,也加強了業務培訓工作。以上措施推動了公司職工培訓由數量增長型向素質提升型轉變。
(6)人才評比評價體係基本建立。近兩年,公司堅持以精細化和“雙基”建設為契機,努力推進各單位定崗、定編、定員工作,建立起了目標考核和績效考核體係。目前,公司基本建成了以三大考核體係為代表的業績評價評比係統:一是以安全、生產、技術、重點工程為代表的目標考核業績評價評比體係;二是以“雙基”為載體的各管理係統精細化管理評價評比考核體係;三是以崗位管理為標準的全員業務績效評價評比考核體係。有效地推進了對於安全、生產、技術、重點工程、崗位業務的標準化考核管理,使人才的評比評價做到了以業績為依據。
3.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人才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存在著在一些單位領導班子分工不明確、管理責任不落實,人才工作無規劃和計劃,隊伍建設目標任務不明確,部門不知抓什麼和怎麼抓等問題。主要表現在對員工的思想教育、關心幫助、培養目標計劃等得不到落實,對本單位人才工作無所作為,使人才成長處於自生自滅狀態,所謂“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感情留人、環境留人”成為掛在嘴邊的空話。一些單位對於煤礦主體專業大學生和專業技術骨幹流失現象,總是向上級強調工資低了、大學生期望值過高了導致留不住人,而很少去反思自己的工作做得如何。從了解的情況看,存在以下主要問題:問題一,對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沒有經常性掌握。主動關心、積極引導教育、多元化的管理、激勵工作滯後。問題二,對大學生培訓力度不夠。見習期一年考核完後,對大學生業務學習和知識更新的培訓工作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對延期轉正的大學生在業務上的幫助和指導還顯不足。有的單位管理人員還存在對大學生片麵的認識,總認為他們時間不長、經驗不足、水平不高,有時在技術交流上不尊重大學生的參與和積極建言。問題三,有重使用、輕管理、輕教育的傾向,隻圖同大學生保持是工作關係,隻追求在工作中各方麵的完美,如有偏差和瑕疵,往往是訓誡批評的多,理解和鼓勵的少。問題四,大膽使用大學生的力度還不夠,在人才的使用上存在著論資排輩的思想。問題五,對大學生的生活後勤中存在的困難和提出的問題不夠重視,有的主管部門對反應出的問題不去認真調查研究,不去想辦法積極創造條件解決問題,把有些能夠辦到的事情往後推延,形成不了了之,關心和尊重淡薄,人情味不濃等等。
二是人才結構不盡合理。人才總量雖增長較快,但知識結構、專業結構不盡合理。在一些單位人員超編、知識老化問題比較突出,企業所需的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嚴重短缺,存在著一些專業人才隊伍青黃不接,後備力量明顯不足,人才進不來、留不住等問題。
二、“十二五”期間科技和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務
(一)科技進步工作
圍繞公司發展思路和目標,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科技創新為煤礦安全生產服務的原則,發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加快自主創新和成果轉化,結合礦區實際大力發展機械化,實施綜采、綜掘,提高單產單進水平;結合現有的技術裝備,立足於技術改造和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發展循環經濟,大力推行瓦斯發電和餘熱發電;結合煤礦保護層開采和大傾角煤層機械化開采、瓦斯防治、異常地壓、防治水、防滅火等難題,緊密結合現場需求,充分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依托川煤技術中心和科研院校的人才優勢、技術優勢和裝備優勢,實施產學研合作開展科技攻關,解決影響芙蓉公司安全生產的重大技術難題,強化生產技術管理,夯實安全生產基礎,改善礦井安全生產狀況,促進公司全麵、和諧、可持續發展。
1.完善技術創新體係,形成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
公司已建成省級技術中心,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健全機構、充實人員,規範運行,整合內部技術資源,完善體製和機製,充分發揮省級技術中心作用。各礦、廠、公司要成立相應的科技開發與管理機構(明確專、兼職人員),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製定和完善推進技術進步的具體實施辦法。充分發揮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係的作用,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需求的主體、創新投入的主體、創新活動的主體和成果應用的主體,不斷修改完善技術創新考核體係,認真落實川煤集團、子公司、礦(廠)三級科技創新體製和投入機製,加速成果轉化和“四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各單位要加大科技投入,保證研究開發經費達到企業銷售額的3%以上,用於企業的新技術推廣、技術開發和改造等技術基礎工作,使企業成為科技投入的主體。
要全麵落實各單位技術創新工作責任。各單位行政主要責人是本單位技術創新工作的第一責任者,負責落實本單位技術創新工作必須的機構和人、財、物;經營副總經理(或總會計師)具體負責落實本單位技術開發經費的籌集;總工程師(或技術負責人)具體負責本單位技術創新工作,對本單位技術創新工作負主要管理責任。公司將修改補充完善《科技工作管理辦法》、《科技創新基金使用管理辦法》、《專家組管理辦法》、《科技成果、專利及論文評審獎勵辦法》、《“四新”項目推廣應用管理辦法》、《技術革新和改進項目管理辦法》。公司下發的技術創新工作考核辦法,將技術創新工作納入各單位經營者年度績效考核與經營者年度收入掛鉤,公司要嚴格進行考核,從而促進各單位進一步加強對技術創新工作的重視和領導,加強技術創新工作的組織實施,促進技術創新取得實際效果,培育形成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各單位要認真結合本單位實際,完善科技管理辦法,規範科技管理工作。
2.著力建設達產高效、本質安全、質量效益型的生產礦井。
技術中心設計室組建後,圍繞“一礦一麵達產”的目標,要集中全公司優勢技術力量,做好礦井采掘部署設計方案的優選,要更新理念,保證方案設計的先進性、可靠性和經濟性。各礦井要充分依靠科技進步,結合本礦實際完善和優化生產係統,優化采區和工作麵設計參數,調整采掘接替關係。要在設計、生產、組織、管理和技術裝備的應用上積極嚐試,通過在突出煤層開展“沿空留巷、無煤柱護巷開采技術研究”等攻關試驗,提高礦井煤炭回采率,降低巷道掘進率和噸煤的開發費用,減少或消除因煤柱引起的自然發火、煤與瓦斯突出等災害。在有條件的采掘頭麵擴大綜采綜掘裝備應用,優化生產工藝,優先采用資源回收率高的煤炭生產技術、工藝和設備。積極開展“采區係統優化設計”、“回收煤炭遺棄資源”等項目研究。強化資源回收,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通過物探、巷探等方式,在過去判定的“無煤區”、薄煤層、邊角煤找煤擴量。通過信息化、自動化建設以提高機械化水平和科學治災新工藝、新設備的應用,實現減頭減麵、減人提效,提高管理水平,促進安全高效礦井建設。新礦井的建設必須按高起點、高技術、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原則來開展工作,建設本質安全型、質量效益型、科技創新型、資源節約型、和諧發展型的“五型”企業;打造生產規模化、技術裝備現代化、隊伍專業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的“四化”企業摸式。各單位、各部門、各係統都要解放思想,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結合實際,認真研究,製定規劃,總體布局,分步實施,緊密圍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轉變發展模式,從傳統的生產要素型向生產要素與科技創新及新資源開發相結合轉變,加快企業發展來思考工作、開展工作,創新公司技術管理理念,引進先進的技術、工藝、手段,大膽尋求一條適合我們自己的建設達產高效礦井的路子。
3.加強技術研究,攻克一批重點技術難題。
公司董事長提出科技創新中“鼓勵成功、允許失敗、處罰落後”的工作原則,公司上下要繼續組織重點攻克長期製約企業發展的重大技術難題。給合礦井進入深部開采的具體情況,繼續攻克瓦斯、煤與瓦斯突出、井下火災、水害、煤塵、地熱、異常礦壓等重大礦井災害防治技術難題,實現科學治災。集中力量重點開展大直徑、長鑽孔快速定向鑽進技術研究,以各種增透措施提高瓦斯抽采率,解決深部礦井強突出煤層消突技術難題;加快複雜地質條件、薄煤層和難采煤層綜合機械化開采、突出煤層綜掘及井巷快速掘進、礦井防滅火、軟岩支護、保護層開采、無煤柱護巷開采和生產係統優化等關鍵技術的研究攻關;探索大傾角煤層綜采開采技術和河下開采技術。公司的重點攻關項目已做出安排,各單位要以重點攻關項目為支撐、認真按公司科技項目管理辦法組織實施。非煤生產的二級單位,要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加大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的力度,保障創新工作的正常開展。以課題組長為龍頭、以課題組為載體、以科技創新為手段,形成上下結合、產學研結合的創新工作機製;要采取措施調動公司、礦(廠)及基層科技人員的積極性,調動和加強項目參研人員的積極性和責任心,促進項目按質按量完成,確保項目順利實施並切實取得成效。
4.加大科技成果、“四新”技術推廣應用力度。
結合實際推廣應用科技成果和“四新”技術。要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收集國內外同行業“四新”發展動態及相關情況,重點在煤礦綜合信息化自動化建設、節能設備、智能化設備、自動化設備、超大功率的采煤機和綜掘機及快速掘進技術、井下長距離遙控技術、故障診斷技術、節能減排技術、減少環境汙染技術、井下構造和水體物探技術、遞進式瓦斯抽放和利用技術、發火煤層滅火技術、特殊采掘技術等方麵開展工作。公司各級業務主管部門負責推廣建議計劃的提出和組織實施,各級科技管理部門要負責督促進行推廣應用效果總結,並在本單位和全公司推行,轉化為全公司的生產力;公司根據川煤集團要求,製定了《“四新”項目推廣應用管理辦法》,將對推廣應用取得較好效益的“四新”項目,給予一定的推廣經費補助及獎勵。
各二級單位要明確重點,積極開展“找問題”活動,鼓勵職工開展技術革新和提合理化建議,公司製定了技術革新和改進項目管理(試行)辦法,對提出並實施的項目和合理化建議,隻要產生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就要按效益計獎。
5.非煤產業要以發展循環經濟、開發新產品、低碳工藝、節能降耗和科學管理為重點開展科技工作。
公司在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方麵要有新的突破,在降低成本、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上要有新發展。尤其是在礦井水利用、乏風發電、地熱的開發利用方麵要有實質性進展。礦井瓦斯必須“作為資源來開發,作為產業來利用”,堅持“以用促抽,以抽保安促采”的原則,大力發展瓦斯發電項目。電廠要開展瓦斯發電技術優化研究,管理好瓦斯發電項目,完善瓦斯排放指標計量體係,加強規避對外合作風險,爭取減排指標交易收益良好。筠連水泥項目點火試生產後,要借鑒同行業先進技術和生產指標,查找存在的不足,為公司新型幹法水泥生產線實現優質、高產、低消耗及安全環保生產提供保障。嘉業公司要抓住遷建機遇,進一步完善煤機械主導產品的加工製造工藝,圍繞開發研製綜采用刮板輸送機、大傾角皮帶運輸機等新產品開展科技工作,開發形成自己的拳頭產品和核心技術,實現煤機製造、加工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川南建工要進一步培養和聚積人才資源,加大“四新”技術的應用,加大科技創新工作,形成自身的核心技術團隊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企業形象,把川南建工建成西南礦建業的龍頭。
(二)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務
公司要進一步強化人才工作,促進人才強企戰略的實施:
1.推進管理體製機製創新,營造有利於人力資源建設的大環境。
一是要健全人才工作管理體製,搞好人才分類管理,明確班子成員分工,落實部門管理任務,有重點地開展工作。
二是要健全人才培養機製。製訂各類人才培養規劃,以需求為導向適時調整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式,切實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堅持每年為不同層麵的員工提供係統性的培訓輔導課程和項目,提升員工的業務技能水平。
三是創新選人用人機製。豐富人力資源配置手段,優化人力資源結構。選用專業技術人才,采取競爭上崗、公開招聘、專業技術評審委員會推薦等方式。選用技能人才,采取職業技能鑒定、技術比武、公開招聘等方式。選用經營管理人員,采取依法選舉與組織選用等方式。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加大公司和礦(廠)兩級各類優秀人才的選拔工作,努力培養一支能夠在礦區各個方麵起專業技術帶頭人作用的拔尖人才、優秀管理人才和各個生產崗位技術精湛的崗位能手。
四是建立健全科學的考核評價體係。強化崗位管理,規範按需設崗、競聘上崗、以崗定酬、合同管理程序。建立員工素質模型、崗位任職資格體係和評價體係,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基礎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強化員工職業生涯管理,促進各類人才成長。拓寬管理和技術業務雙通道晉升機製,為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健全科學的員工績效考核評價體係。用指標向職工提要求、要成績。堅持開展日常跟蹤考核工作,通過考核,優化崗位設置,提升職工綜合素質。加強各係列人員考核工作。對工程類專業人員,主要考核其科技攻關能力、技術創新能力、成果轉化能力和工作的實際效果,注重社會和業內認可;對於經營管理人員主要考核經營決策水平、管理水平、組織協調能力及工作效果和管理創新能力等;對技能型人員,主要考核其解決技術難題的能力,以及完成任務的數量、質量、成本。
五是加大人才交流力度,全麵培養人才。建立人才交流的評估製度,不斷改進和完善人才交流形式,提高人才交流工作的有效性。建立有利於人才成長和建功立業的製度環境和輿論文化環境。建立企業遠景、戰略和價值觀,用事業和文化引導和凝聚人才。建立知識構建體係,加快經驗、流程、方法的知識化速度,完善知識共享體係。
六是健全薪酬福利體係,有效激勵人力資源。完善崗位工資製度,進一步體現勞動力市場價格和崗位價值。改進績效工資分配辦法,體現各類人力資源價值和貢獻。建立優秀人力資源中長期激勵製度。
2.堅持用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各單位要以關愛員工為手段,切實解決人才的生活困難,經常聽取他們在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麵的合理化建議,關心人才成長,以增強員工凝聚力。對於企業培養引進的大學生,對各單位提幾點工作要求:
一是加強目標管理。對他們的培養既要有一個長期目標,又要有階段性任務,同時落實好相關責任製。把他們的培養、開發納入各級領導考核指標體係,強化目標管理。
二是建立大學生的工作表現、業績成果、培訓學習、考核獎懲等信息庫,堅持定期03manbetx 、定期評估,並結合企業需要和個人發展情況,及時調整具體的培養措施和方向目標。
三是加強業務培訓。各單位可采取集中培訓、技術講座、課題攻關、外出進修等方式,組織靈活多樣的超前培訓。經常為大學生提供一定的研究課題,有針對性地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四是加強崗位鍛煉。要讓他們參與重要的、有難度的工作,要讓他們在艱苦複雜的環境中磨練、摔打、經受鍛煉和考驗,盡快使它們成才。
五是利用現有條件解決好住房問題。建議公用公司與所在單位認真組織清理在礦區管轄的房子,進行修繕,研究辦法把能夠使用的房子廉租給新婚大學生,也包括技術工人,以解決居住困難。
六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文體活動。堅持召開大學生座談會,了解大學生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的需求,關心並幫助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要讓我們年輕的同誌覺得組織上一直在關心他們。工會和共青團組織應針對青年人活潑好動的特點定期不定期地多組織些健康有益增長知識、啟迪心智的活動,各級領導要常與他們溝通交流,同時挖掘他們在工作、學習中的閃光點,在刊物、廣播、電視中宣傳報道。
三、關於進一步做好科技和人才工作的幾點要求
第一,提高認識,理清思路,創新觀念。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的理念,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經濟發展建立在安全生產有可靠保障的基礎上。堅持科學發展,就必須加快科技創新和推進科技進步,大力解放生產力,加速發展生產力。各級領導要充分認識技術進步對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後勁巨大作用重要性的認識。黨政一把手都要親自抓第一生產力和人才培養,定期召開會議,研究技術進步工作,切實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並對落實各項科技政策、措施的情況進行督促檢查。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十二五”規劃的啟動年,我們正在編製“十二五”規劃,需要堅持科學、有序發展,堅持創新、高效發展,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堅持安全、和諧發展的原則。樹立科技工作是重要經濟工作的理念,緊緊圍繞企業發展這個中心,推動科技進步,更加注重先進技術的應用,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轉化,努力把科技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實現由粗放的煤炭開采技術向以高新技術為支撐的安全高效開采轉變,努力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真正把礦區發展建立在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第二,推進創新要突出重點。科技進步不僅體現在企業生產管理質量和效益的提高上,更主要的是能夠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我們的產業層次低、產品初級化、工效低和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率低的問題十分突出,究其原因,最為根本的還是科技含量低。同時深部開采礦井災害不斷加大,科技治災任務十分艱巨。所以,要把解決這些問題作為科技工作的重點,集中精力謀求突破。
創新是科技進步的生命力。在推進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工作中,要堅持好近期需要與長遠目標相結合的原則,堅持技術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相結合的原則,加快建設企業科技創新體係。具體講:
一是要通盤考慮好科技興企、人才強企戰略。圍繞公司做大做強的目標任務,製定可行的實施規劃,明確階段性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製定可行的具體措施,落實好分工和具體責任,使這個戰略始終做到有計劃,有步驟,有層次,有重點地推進。
二是要建立和完善科技創新體係。加強科技創新的關鍵工作是加快建立和完善科技創新體係。技術中心是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開發的主體,主要任務是為企業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因此,要充分發揮技術中心的作用。組織科技精英、業務骨幹承擔重大項目設計、生產技術研究、重大課題攻關和產品開發工作。在企業內部形成科研、生產、市場一體化的技術進步體係。要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為依托,采取產學研合作方式開展重大項目的科研攻關,不斷提升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努力形成公司擁有主導產品關鍵技術及產品的自主開發能力的技術創新體係。
三是要努力營造技術創新良好環境。要建立和完善“加快技術創新辦法”,形成有效機製。各單位要把營造科技創新環境作為重要內容,在用足用好國家、省、市支持技術創新的各項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企業鼓勵技術創新的政策措施。同時,在管理製度上,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建立和完善項目立項、管理、招(議)標、結項驗收等方麵項目管理製度,建立產學研結合製度,采用科技成果轉化、委托開發、聯合開發、共建聯合研究中心等方式與科研機構和高校形成穩定的合作關係。
四是要建立健全各級技術管理、技術開發和科技管理體係,負責本單位技術進步管理方麵的工作,組織群眾性技術革新活動,修訂和完善有利於促進技術進步的管理辦法和建立技術進步考核獎懲機製,推動技術進步工作。紮實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大力促進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用科技成果來提高安全工作水平,提高煤炭生產能力,提升企業管理工作水平和礦區環境保護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堅持把科技的支撐力貫穿於其他各項工作當中,以更好的措施和辦法促進礦區的科技創新,以更大的動作及力度推動礦區的科技進步。
第三,要全麵加大人才工作力度。企業發展,人才先行。我們首先要牢固樹立五種觀念。一是人才先行的觀念。切實增強人才危機意識和人才憂患意識,克服“見物不見人”的現象,超前儲備好人才,寧肯讓人才等項目,也決不能讓項目等人才,使人才工作始終處於“領跑”狀態。二是人人都能成才的大人才觀念。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裏,不論是誰,隻要停止了學習和創新,哪怕是放慢了提高自己的腳步,都會被時代所淘汰。鼓勵人人都做貢獻,人人都能成才,促使礦區勞動力資源向人才資源轉化。三是以人為本的觀念。按照各類人才的成長規律和不同特點去認識和使用人才,一視同仁地為各類人才提供服務,積極營造有利於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和充分發揮作用的良好環境。四是人才資源整體開發的觀念。要以人才資源能力建設為核心,統籌三支人才隊伍的整體開發,全麵優化礦區人才資源的配置。五是區別激勵的觀念。對為企業做出突出貢獻的一流人才給予一流的回報、一流的褒揚,對不思進取、無所作為的,要增強“負激勵”。大張旗鼓地表彰獎勵和學習宣傳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各類人才,努力在礦區形成“尊重科學、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社會風氣,在礦區形成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不斷推進公司實現新跨越。
其次,不斷加強對人才政策的研究,加大培養、使用、激勵等方麵工作力度,推動企業人才工作體製機製創新。同時,創新培養引進、資源儲備和優秀人才建設工作方法,努力把“人才強企”戰略落到實處。
同誌們,科技和人才是企業騰飛的兩翼,是實現做大做強的可靠支撐。我們要按照中央、省、川煤集團科技工作部署,統一思想、以科技創新為已任,加快實施“科技興企”和“人才強企”戰略,繼續發揚艱苦奮鬥、頑強拚搏、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以科學的態度,飽滿的熱情,務實的作風,與時俱進的品質,埋頭苦幹,奮勇爭先,為實現建設有芙蓉特色、本質安全、達產高效企業的工作目標,圓滿完成各項新任務,實現礦區的新發展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