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瑛:當心事成為鉛字
寫東西,應該從我們學會寫字的時候就算是開始了吧?從組詞,造句,寫一二百字的小短文,後來八百字的作文,再後來的幾千字甚至上萬字的學術論文。學生時代的我們為了應付考試,應付作業,應付老師,寫了多少數不清的文章,不管好與壞,絕大多數都悄悄的躺在了本子裏,隻有老師會在看過之後,在文章的末尾給你寫上“優、良、差”。運氣好的話,可能會被作為範文在全班同學前朗讀,或者被貼在黑板報的優秀作文園地裏,那應該是兒時最崇高的榮譽了,還記得小學時候寫的一篇《我的外婆》有幸上榜,喜悅之情無以言表。
之前,我從不將自己寫東西稱為寫作或是寫文章,隻是稱之為東西。因為寫作這個詞對我來說太專業、太大,而我寫的東西既沒有什麼太深的文化,更無章法可循,爛筆頭實在難登大雅之堂,以前斷斷續續地寫過一些,不是放在空間裏就是被雪藏在博客裏。我爸以前總說我不把自己寫的東西給別人看,那時候寫的盡是無病呻吟,或是女孩子的悠悠心事,上不得台麵。
直到有一天,當我的名字清晰地出現在印刷成的冊子裏,並散發著誘人的油墨香時,那種雀躍不知該如何形容,就仿佛賺到的人生第一桶金,像踩在雲端……總之,想要炫耀的欲望愈發的強烈。
能有收獲這樣的結果,我不得不提起兩個人,一個是我的高中語文老師,年紀很大卻一點也不死板守舊。在他帶我們的一年半裏,每周都會要求寫一篇大作文和兩篇小作文,大作文隻給你一個主題,除了字數不少於800字外,內容及形式任由你發揮,而小作文更是不限製,你可以寫一段話,一首詩,可以寫小說、散文,可以摘抄你看過任何你覺得有意義的段落或文章等等。但是,無論你寫的好與不好,尤其是大作文,他都會認真的給你寫上一段評語,告訴你哪裏寫的好,下次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所以,他的語文課是學生們最愛上,也是當時在學校裏評價最高的,而我人生的第一篇也是唯一一篇小小說就是在這期間誕生的,300字一頁的作文紙,整整寫了7頁半。說起來,那段時間應該是我二十幾年來寫作細胞最活躍的一年,也這時讓我對寫文章有了興趣。
而另一個人則是工作之後遇到的一個姐姐,在認識她之前,每個月為了應付差事或者為了那一點點的興趣多多少少的都會寫一些東西,隻要過得去,基本都會被公司網站刊登,有稿費拿也不乏小小的得意。認識了她之後,她的不斷引導和鼓勵讓我覺得寫作不再是件苦差事,也是因為有她,我第一次聞到自己的名字和文字散發著油墨香是什麼感覺。她總是告訴我們多觀察,多看,多寫,把身邊發生的事和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記下來,這不隻是心情的發泄,也是一種積累,不為稿費,不為任務,隻為將來有一天,當我再將這些文字翻出來的時候,還能記得,曾經的我還經曆過這麼多人和事。
當心事成為鉛字,我收獲的不僅僅是在別人眼裏微不足道的驕傲,更是一種感動,一種鼓勵,一種還想不停寫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