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霞:八百米深處的妙手丹青
楊紅玉這個名字,與他本人相比,似乎纖弱了些。但紅玉——這個名字散發出的清香,在他的畫筆下體現的淋漓盡致——他的畫裏,有相濡以沫的夫妻,有團結友愛的工友,有礦山的花團錦簇,有深宅大院小徑通幽。平凡是他,溫馨是他,大氣是他,真誠更是他。
楊紅玉的父親是礦工,工作之餘喜歡唱戲,常常是這邊剛換下潮濕的工作服,那邊就舞著水袖,塗滿油彩,咿咿呀呀地唱將起來。閑暇時,父親拉著二胡,眯著眼睛陶醉的樣子,讓小時候的紅玉滿心滿眼的羨慕。這是什麼神奇的力量,讓疲憊的父親瞬間就恢複了精氣神?漸漸長大的紅玉才知道,那就是藝術,是藝術的力量讓父親在繁重的勞動之餘生活得有聲有色。
紅玉迷上了畫畫。上學時,班裏的黑板報是他畫畫的小天地。寫粉筆字,畫插圖,他忙得不亦樂乎。畢業了,村裏蓋的新房子需要畫影壁,紅玉又有了施展自己的小舞台。每天和妻子兩個人抬著水桶,顏料,穿梭在村裏的巷道間。紅玉的畫筆漸漸有了自己的風格。
藝無止境。紅玉漸漸對自己的畫不滿意起來,越看越覺得不像。跟著父親來礦上,到工會打幾天下手,隻為能看著老師作畫,自己學上幾眼;山大藝術係招生,他報名考取,自費學習。這給他的藝術道路插上了飛翔的翅膀。兩年的係統學習,讓紅玉的筆越來越豐滿,越來越流暢。紅玉感覺自己的畫從些走上了比較正規的道路。
近兩年是紅玉創作的高峰,作品在全國大賽中屢屢獲獎,大紅的獲獎證書捧回了一大摞。都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這些獎項的背後,是無數次的野外寫生,是深夜裏的苦苦思索,是瞬間的靈感忽現,是長期的細致觀察。紅玉付出的汗水,浸透了每一本獲獎證書。
楊紅玉是鳳礦運輸工區的一名普通員工。長期的礦工生涯,使他深深愛著養育自己的礦山。對礦山的愛,對礦工兄弟的描寫,常常出現在他的畫裏。他說,那是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生活,畫他們,就覺得是在畫自己的家,畫自己的親人。
對了,你們可能還不認識紅玉。在鳳凰一條街,或者附近的村莊,如果你看到了一個人,戴一付大大的圓眼鏡,厚厚的嘴唇,身材不高,四肢一點也不修長,衣著樸素。他不幹別的,隻是觀察,或者拿著鉛筆,在紙片畫來畫去,那肯定就是他,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