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恒:勞動創造生活
如果沒有煤鋪就的這條黑色之路,我們的命運將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世界將與現在完全不同。
煤礦工人長年在黑暗、潮濕、狹窄、陰冷的巷道裏勞筋苦骨,又麵臨水、火、瓦斯、煤塵、頂板諸多自然災害的威脅,用礦工自己的話說,三麵石頭夾一塊肉。挖煤掙錢是為了過上好日子,提升生命價值,盡管如此艱辛、苦難,他們不懷憤天地,不抱怨命運,吃這碗飯,認了。
作家是這樣寫的:有了煤,我們才有了光明、力量、動力、健康和文明,否則,我們便隻有黑暗、貧窮和野蠻。
沒有下過礦井的人,很難想象井下的景象,感覺地心深處很遙遠,“地下工作者”很神秘,煤礦人對他說:礦井裏有山有水有太陽。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把能量送給萬物,使地球生機無限,煤和太陽一樣,用自己的能量發電,給人類帶來嶄新的文明。
礦井裏的山水,不是詩情畫意的風光,而是開采者腳下的艱辛。安裝一台設備,在地麵寬闊的場地,操作起來得心應手,也許是很簡單的事情,而在狹窄的巷道,局促的空間裏,沒有輾轉騰挪的餘地,有時候一絲一線的移動,或擰上一顆螺絲,就像老牛攆兔子,有力用不上,還得用肩膀抬、手鎬刨、撬棍別,生拉硬拽,即使是今天的現代化煤礦,也離不開這些原始的“刀耕火種”的方式,煤機一小時能割300噸煤,局促的時候一小時卻刨不下來拳頭大的窩。在礦井裏工作,很多時候讓人感覺焦慮、鬱悶、無奈。
礦井裏沒有春夏秋冬,沒有陰晴雨雪,操起鍬就是一身汗,放下鍬就颼颼的冷。工作麵頂板淋水,工友們裹上厚重的雨衣,不幹活都大汗淋漓,他們索性不穿雨衣,就在“雨中”攉煤,浸泡在冷水中的身子,覺不出是汗還是水,十斤的水壺,不到半個班就喝光了,一泡尿也沒撒。
30度傾角的掘進工作麵,遇到了夾矸,每天進尺不到2米,隻能完成計劃的十分之一,幾百米的巷道,這樣幹下去,下一個回采麵就接替不上。礦長天天來查看工程進度,工友們急紅了眼,因為咱一個隊完不成任務,影響全礦生產,咱丟不起那個人!煤礦工人意誌頑強,有骨氣,有精神,有智慧,關鍵的時候,他們敢於亮劍。大家撇鉤延點,不叫苦,不叫累,完不成任務不上窯!30度的上山,腳下稍不注意就打跐,給棚梁子打個木刹,腳下要支上大板,下麵還要有人護著,本來手到擒來的事,要幾個人拿扭一身汗才能完成。一位老工人急得罵:奶奶的,摸自己的雞巴,費這麼大勁!他不甘心,幾天後終於找到了辦法,找兩片竹瓣子加長了錘把,用釺子尖把木刹挑上去,啪啪兩錘,木刹牢固了。在他們眼裏,隻要有困難,就一定有破解的辦法,所有的“不可能”都會變成可能。在他們身上完美地體現了勤勞、智慧、拚搏的民族精神。
那時候是出大力,流大汗,為祖國建設多出煤出好煤,奪高產勞動競賽,區隊爭的是紅旗,個人爭的是大紅花,上了井大紅花一掛,照相機一“哢嚓”,就是最大的榮譽,礦長陪大家吃頓飯,就是最高的獎賞。誰還會在意枕巾、呢子帽、鋼筆、筆記本、軍用挎包、飯盒的獎品?
農民在田地裏耕耘,從頭到腳沾滿了黃土,從不嫌土髒。礦工在煤堆裏滾爬,隻露出晶亮的眼珠雪白的牙齒,從不嫌煤髒。黃土和黑炭,都讓世人敬畏。礦井的溫度叫做“地溫”,井愈深溫度愈高,他們的工作服每天都被汗水浸透,濕漉漉能擰出水來,煤泥漿洗過的窯衣,風幹後,結成了煤餅子,硬邦邦的像鐵衣,抖一抖,掉落的煤餅子散發出幽蘭般的芳香,像老婆洗過的襯衫一樣誘惑皮膚,樂嗬嗬地穿在身上。老礦工們對自己的這套行頭昵稱“窯衣”,還解嘲說:“遠看是個要飯的,近看是個掏炭的。”煤餅子厚到提不動的時候,就在澡堂子裏洗洗,連檫皮鞋都讓女人做,卻從來不願把窯衣帶回家讓女人洗,不是老婆嫌髒,而是不願意讓老婆知道自己光鮮背後的“齷齪”,怕嚇著老婆,讓她為自己擔心。
陽光、空氣是生命的必需條件,大自然賦予了每個人同等的權利,是人世間最公平的分配,人們在闡釋公平的時候反問:太陽沒從你門口過咋的?這話就不能用來說煤礦人,太陽不照地心深處,礦工的生存資源的確被部分的剝奪了。當他們從幾百米礦井深處升到地麵時,已習慣了黑暗的眼睛,被日光刺得直冒金星,已經生疏了紫外線的皮膚,被灼得火辣辣的痛。身子感覺比在井下還疲乏,他們甚至抱怨陽光不該這麼強烈、這樣粗暴。空氣的物理性質是無色無味,而在井下呼吸了8個小時之後,他們會清晰地分辨出空氣裏五穀的香醇,草木的甘甜。當陽光溫暖了身體,清新的空氣灌滿了心胸,他們會無比貪婪,盡情地揮霍陽光和空氣,盡情地享受生活,打牌、喝酒、親熱女人……情感的放縱是向上帝討回自己的權利,找回自己的損失。
吃幹榨淨,甚至“寅吃卯糧”,是上輩子礦工留下的生活態度。礦工的薪水比一般行業要高,發薪的時候,他們就猛吃猛喝,菜場的菜價也會隨之上漲,賣菜的笑逐顏開,買菜的主婦們嘴裏嫌貴,還是大方地出手。礦區菜場的品種極為豐富,長年充斥著反季節的蔬菜,雞魚肉蛋、山珍海味應有盡有。他們對食品也許沒有城市挑剔,而餐桌上的闊綽,遠遠超出了城市。對生活的奢侈幾近揮霍的地步,常常讓賣菜的農民咋舌。每次發薪前,總會出現三五天的饑荒,捉襟見肘的錢包,讓主婦們買菜的時候猶豫起來,她們掰著指頭過日子,盼著男人把錢帶回家。賣菜的撅著嘴,不得不把菜價降下來,焦慮地問:礦上還得幾天發工資?
那種“刀耕火種”的艱辛,“粗放”的生活已成過去,如今綜合機械化解放了繁重的體力勞動,生活越發的精致了。走進豐盛的菜場,反而讓主婦們感歎:飯難做了。煤礦創造財富,勞動創造生活,一座煤礦就是一座城市,摩托車、電腦、轎車,所有的時尚生活,都不輸給城市,所有的現代文明,在煤礦都可以看到。煤礦雖然座落在鄉村,卻處處顯示出城市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