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一通三防”精細化管理製度彙編
目 錄
第一篇 1
第一章 “一通三防”機構與工作管理責任製 2
第二章 礦領導“一通三防”責任製 3
第一節 礦長 3
第二節 總工程師3
第三節安全副礦長 4
第四節 機電副礦長 5
第五節 生產副礦長 5
第三章 相關科室“一通三防”崗位責任製 6
第一節 生產科 6
第二節 安檢科 6
第三節 監測監控中心室 7
第四節 機電科 8
第五節 企管科 9
第四章 區隊正職“一通三防”崗位責任製 10
第一節 通修隊隊長 10
第二節 采掘隊隊長 10
第三節 機運隊隊長 11
第五章 各工種“一通三防”崗位責任製 13
第一節 技術員 13
第二節 通風班長 13
第三節 風筒工 14
第四節 測風工 14
第五節 爆破工 15
第六節 設施工 15
第七節 測塵工 16
第八節 儀器、儀表修理工 17
第九節 儀器、儀表校驗工 18
第二篇 19
第三節 通風設施構築標準25
第五節 測風管理製度38
第六節 盲巷管理製度39
第七節 巷道貫通管理製度41
第八節 通風設施管理製度 42
第九節 通風質量檢查驗收製度 44
第十節 通風設施驗收移交管理製度 45
第十一節 反風演習 46
第十二節 通風儀器儀表管理製度 47
第十三節 回撤工作麵通風管理製度 47
第二章 瓦斯管理製度 49
第一節 瓦斯治理責任製及管理製度 49
第二節 瓦斯巡回檢查製度 56
第三節 瓦斯檢查交接班製度 57
第四節 瓦斯報表審批製度 58
第五節 瓦斯排放管理製度 58
第六節 瓦斯異常及時彙報調度製度 59
第七節 光學瓦斯檢定儀、便攜儀使用製度 62
第八節 防止瓦斯檢查空班漏檢製度 64
第九節 瓦斯超限管理製度 67
第十節 電氣焊管理製度 71
第三章 綜合防塵管理製度 84
第一節 綜合防塵係統管理製度 84
第二節 巷道衝洗、刷白製度 86
第三節 綜采工作麵防塵管理製度 88
第四節 綜掘工作麵綜合防塵管理製度 89
第五節 炮掘工作麵綜合防塵管理製度 91
第六節 粉塵測定管理製度 91
第七節 隔爆設施管理製度 93
第八節 綜合防塵檢查驗收製度 96
第九節 個體防護製度 96
第十節 防滅火係統 97
第四章 防滅火管理製度 99
第五章 爆破管理製度 101
第一節 爆破工入井前準備工作 101
第二節 炸藥、電雷管的領取、運送、貯存、退庫 101
第三節 裝藥前準備工作 104
第四節 裝藥與封泥規定 109
第五節 聯接爆破網路規定 111
第六節 通電起爆規定 112
第七節 驗炮規定 113
第八節 處理拒爆規定 114
第九節 其它規定 115
第十節 爆炸材料及爆破管理處罰製度 116
第六章 礦井安全監控係統 121
第一節 安全監控管理機構和職責 121
第三節 安全監控設備的檢修調校程序 124
第四節 安全監控設備的使用、維護 125
第五節 中心站管理 129
第六節 安全監控設備的故障處理 130
第七章 其他製度彙編 133
第一節 通風牌板管理 133
第二節 通風例會製度 133
第三節 職業危害防治管理製度 135
第四節 專業隱患排查製度 138
第五節 “一通三防”安全技術審批製度 139
第三篇 141
第一章 “一通三防”資料明細表 142
第二章 “一通三防”技術管理 143
第三章 “一通三防”資料報送 144
第四章 “一通三防”報表審閱製度 145
第五章 “一通三防”繪圖規範 148
第四篇 150
第一篇
崗位責任製
第一章 “一通三防”機構與工作管理責任製
成立礦井“一通三防”領導檢查機構
組 長:礦 長
副 組 長:總工程師
成 員:安全副礦長 機電副礦長 生產副礦長 各區隊長 各區隊技術負責人
下設“一通三防”領導檢查機構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潘津工業煤礦生產科,由副總工程師兼任辦公室主任。
第二章 礦領導“一通三防”責任製
第一節 礦長
一、負責全礦“一通三防”管理全麵工作,是“一通三防”工作第一責任者。
二、負責建立健全通風機構,配齊通風專業隊伍。
三、定期聽取礦總工程師和經營、通風等部門“一通三防”工程計劃、資金安排的彙報,保證有足夠的“一通三防”工程安全費用。
四、每月召開一次由礦總工程師、安全副礦長、副總工程師、有關業務科室負責人、區隊隊長參加的“一通三防”工作會議,聽取情況彙報和研究解決“一通三防”方麵的人力、財力、物力問題。
五、審閱簽署通風瓦斯日報,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處理。
六、每年組織一次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演習和反風演習,礦井發生災害時,負責直接指揮02manbetx.com 的搶救工作。
七、組織礦有關部門管好、用好現有“一通三防”技術裝備。
八、組織並責成礦有關部門抓好“一通三防”特殊工種的技術業務培訓和定期安全輪訓,提高人員的業務技術素質。
第二節 總工程師
一、在礦長領導下負責全礦“一通三防”技術業務管理工作,對“一通三防”工作負全麵技術責任。
二、負責組織編製、審批、實施、檢查全礦“一通三防”規劃、“一通三防”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合理安排“一通三防”工程。
三、審批采、掘作業01manbetx 及有關計劃、設計、01manbetx 措施時,要嚴格把好“一通三防”措施關。
四、組織編製采區設計及采、掘接替計劃時,必須同時編製“一通三防”措施。
五、每月組織至少組織一次“一通三防”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解決。對重大隱患除向礦長彙報外,還要立即向新疆公司彙報。
六、重點抓好局部通風機停電、停風、瓦斯排放、巷道貫通、盲巷封閉、通風瓦斯管理等重要環節,嚴防重大瓦斯02manbetx.com 的發生。
七、審閱通風瓦斯日報,對出現的通風瓦斯問題,應做出明確指示,並要檢查落實執行情況。
八、負責組織編製年度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報新疆公司審批,每季度根據實際情況修訂一次,並參加“一通三防”02manbetx.com 的搶險、救災工作。
第三節 安全副礦長
一、負責全礦“一通三防”工作的實施情況進行安全監督檢查。
二、定期監督檢查“一通三防”工作規劃、計劃的落實情況,定期監督檢查作業01manbetx 和技術措施的編製、審批、落實情況,並對供應、安全費用、儀器、儀表、人員配備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負責全礦“一通三防”工作的安全監督檢查,監督“一通三防”隱患的整改落實情況。
四、協助礦長做好“一通三防”02manbetx.com 的搶險、救災工作。
第四節 機電副礦長
一、負責分管範圍內的機械和電氣設備安全運轉。
二、負責維持主要通風機、機電係統、防塵供水係統的的正常運轉。
三、負責井下機械設備正常運轉,不產生機械火源,電氣設備杜絕失爆。
四、負責實現掘進安全裝備係列化。
五、負責組織分管科室(隊)做好“一通三防”業務保安工作。
六、協助礦長做好“一通三防”事故的搶險、救災工作。
第五節 生產副礦長
一、負責分管範圍內生產係統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
二、協助礦長定期檢查生產係統各單位“一通三防”工作進展情況。
三、負責處理生產過程中的“一通三防”問題和事故隱患。
四、負責組織實施有關“一通三防”工作中的重大工程。
第三章 相關科室“一通三防”崗位責任製
第一節 生產科
一、負責生產科業務範圍內“一通三防”的技術工作。
二、負責編製審批、實施“一通三防”技術業務的規劃、計劃、設計、01manbetx 和措施。
三、負責組織礦井“一通三防”月底質量檢查、工程質量驗收、移交工作和礦井“一通三防”達標工作。
四、及時03manbetx “一通三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五、負責巷道貫通、排放瓦斯、礦井防塵、防滅火等“一通三防”的技術管理工作。
六、編製礦井年度、月度生產計劃時,必須同時考慮礦井(采區)通風能力,堅持以風定產。
七、負責推廣應用“一通三防”的先進經驗、技術和裝備。
八、負責編製年度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組織年度瓦斯等級鑒定及編製總結報告、年度反風演習請示及反風演習總結。
九、負責全礦通風係統的建立與調整。
第二節 安檢科
一、負責全礦“一通三防”工作的安全檢查監督。
二、在安全副礦長的領導下,定期或不定期對全礦“一通三防”工作的規劃、計劃、設計、規程和措施的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負責協助全礦“一通三防”隱患的排查、處理及整改落實。
四、製止“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各種“三違”現象,追查處理“三違”人員。
五、參加“一通三防”工作的安全質量檢查。
六、負責巷道貫通、瓦斯排放等“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安全檢查監督。
七、負責管理、調試、校驗便攜式光學甲烷檢測儀、便攜式甲烷檢測儀、甲烷傳感器等儀表。
八、做好業務範圍內的“一通三防”各種基礎技術資料的編製與報批,重點是瓦斯日報的編製與報批。
第三節 監測監控中心室
一、負責礦井生產調度業務範圍的“一通三防”工作。
二、負責礦井“一通三防”的調度聯絡工作,及時掌握巷道貫通、瓦斯排放等工作的進展情況及規程措施落實情況,做好巷道貫通時組織協調工作。
三、負責“一通三防”工作所需材料的下井調度工作,熟悉井上、下消防材料庫的位置及設備材料儲存情況。
四、熟練掌握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發生通風、瓦斯等重大事故時,能夠全員指揮得當。
五、協助安檢科、生產科做好全礦“一通三防”隱患的排查、處理及整改落實。
六、負責礦井安全監控係統的運行、維護、日報等。
七、負責編製、審批、實施業務範圍內“一通三防”的規劃、計劃、設計、規程和措施。
八、協助生產科做好全礦“一通三防”隱患的排查、處理及整改落實。
九、負責全礦井人員定位係統的管理,災變時為指揮部提供決策依據。
十、做好全礦“一通三防”各種基礎技術資料的編製與報批,重點是監控瓦斯日報的編製與報批。
第四節 機電科
一、負責機電係統業務範圍內“一通三防”的技術業務工作。
二、負責編製、審批、實施業務範圍內“一通三防”的規劃、計劃、設計、規程和措施。
三、對礦井主要通風機係統、防塵供水係統的正常運轉負責;對局部通風機的供電,風電、瓦斯電閉鎖的連續可靠運轉在業務技術上負責;做好主要通風機、局部通風機的性能測定工作。
四、負責抓好機電設備的檢修、管理,杜絕電器設備失爆,防止機械摩擦、碰撞產生引爆火源。
五、負責風電、瓦斯電閉鎖裝置的斷電功能測試管理工作。
六、對實現礦井掘進裝備係列化在業務上負責。
第五節 綜合辦
一、負責管理範圍內的“一通三防”業務工作。
二、負責“一通三防”所需的定員滿足要求,並根據生產發展情況及時給予補充,保證人員素質。
三、負責做好“一通三防”職工的培訓工作,特別應加強對爆破工、瓦斯檢查工、通風工等特殊工種的培訓管理。
四、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礦“一通三防”有關規定。
五、根據礦井安全生產需要,負責及時撥付“一通三防”工程設備、材料及其他支出所需資金。
六、負責統計核算礦“一通三防”工程、成本收支的財務核算和管理。
七、可以參加“一通三防”工程檢查和驗收,並提出相關建議。
第五節 企管科
一、負責全礦供應範圍內的“一通三防”工作。
二、負責按時供給礦井“一通三防”計劃所需的材料、設備、儀器、儀表等。
三、負責按《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規定備齊配足並定期進行檢查和更換。
四、負責井下爆炸材料庫的管理和火工品發放,不合格的火工品不得發放。
五、負責加工木質風門等各項工作,熟悉通風設施的質量標準,並按照標準要求加工、安裝、拆除各類相關設施。
第四章 區隊正職“一通三防”崗位責任製
第一節 通修隊隊長
一、負責本隊業務範圍內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
二、在總工程師和通風副總工程師的領導下,具體抓好業務範圍內的“一通三防”技術管理工作,包括井下爆破、測風、通風設施建立、粉塵測定、及“一通三防”技術資料管理等。
三、協助生產科繪製全礦“一通三防”所需圖紙。
四、負責全礦通風設施的砌築,並協助生產科做好通風係統的建立與調整。
五、負責全礦通風的日常檢查、調度管理工作,杜絕通風事故發生。
六、協助安檢科、生產科做好全礦“一通三防”隱患的排查、處理及整改落實。
七、負責巷道貫通的通風係統調整、瓦斯排放等“一通三防”工作。
八、負責局部通風的管理和質量達標工作。
九、做好全礦“一通三防”各種基礎技術資料的編製與報批,重點是通風月報的編製與報批。
十、負責管理、調試、校驗各種通風儀表。
十一、負責本隊職工“一通三防”業務知識及搶險、救災知識的培訓、教育。
第二節 采掘隊隊長
一、全麵負責本隊生產範圍內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
二、對本隊生產管理區域內的密閉、風門、調節風窗、柵欄、局部通風機、風筒、轉載點噴霧裝置、淨化水幕裝置、瓦斯監測設備、斷電儀、采掘機的內外噴霧裝置等“一通三防”設施的使用和管理負責。
三、負責工作麵開工前,工作期間或結束後“一通三防”設施的移交驗收工作。
四、負責搞好生產區域的“一通三防”工作,保證巷道暢通,滿足風量風速的要求。
五、做好巷道貫通、瓦斯排放、綜合防塵等“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拆除、改動通風設施必須事先向生產科申請,由通修隊進行實施。
六、對本單位造成“一通三防”設施的損壞、丟失負責,並參加其事故的追查工作。
七、對生產區域內電氣、機械設備運轉要杜絕產生引爆火源,對產生的此類事故負責。
八、配合有關科室做好本隊責任區內“一通三防”隱患的排查、處理及整改落實。
九、負責本隊職工“一通三防”業務知識及搶險、救災知識的培訓、教育。
第三節 機運隊隊長
一、負責生產管理區域內的“一通三防”工作。
二、對生產管理區域內的“一通三防”設施的管理工作負責。
三、負責業務範圍內“一通三防”設備、材料的安全運輸工作。
四、對本單位人員造成“一通三防”設施的損壞、丟失負責,並參加事故的追查。
五、對生產管理區域內巷道的防塵噴霧設施正常使用和維護負責。
六、負責本隊所有職工“一通三防”業務知識及搶險、救災知識的培訓、教育。
七、負責管理井下消防材料庫。
八、對生產管理範圍內的電氣、機械設備產生的失爆負責。
九、對生產管理範圍內的“一通三防”設施管理負責。
十、對本單位人員造成“一通三防”設施的損壞、丟失負責,並參加事故的追查工作。
十一、對巷道貫通、瓦斯排放等“一通三防”工作過程中安全停送電負責,對區域內的變電所、硐室等防滅火工作負責。
十二、負責本隊所有職工“一通三防”業務知識及搶險、救災知識的培訓、教育。
十三、負責生產管理範圍內的電氣、機械設備的維護,杜絕設備產生失爆現象。
十四、負責生產管理範圍內 “一通三防”設施的管理。
第五章 各工種“一通三防”崗位責任製
第一節 技術員
一 、在礦總工程師、通風隊長、通風技術隊長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對安全生產主要技術負責。
二、根據礦生產需要,負責年、季、月度通風設計,預防災害和事故處理計劃的編製工作,合理布置通風係統,降低通風費用,提高經濟效益,改善生產環境。
三、認真貫徹執行有關技術政策,按《規程》規定開展瓦斯等級鑒定、反風演習等通風業務工作,熟悉掌握本礦通風、瓦斯、防塵、地質及巷道狀況,編製有關通風安全方麵技術措施,消滅瓦斯、煤塵事故,保障礦井安全生產。
四、負責礦井通風、瓦斯、防塵、地質等資料的搜索整理,綜合03manbetx 等工作,預測井下瓦斯湧出情況,優化通風係統。
五、負責科技攻關,技術推廣等工作,提高生產力。
六、負責本隊職工的技術指導和培訓工作,提高職工的業務技術水平。
七、負責本隊儀器儀表的校正、檢查和維修工作。
八、負責每月、季、年度報表的編製、上報工作,做到數據準確、切實可靠。
第二節 通風班長
一、熟悉 “一通三防”有關規定和質量標準化標準,並嚴把通風設施施工關,做好通風設施的驗收移交管理工作。
二、 在隊領導下,做好通風係統的調整工作。
三、 熟悉掌握礦井係統及各用風地點的風量分配情況。
四、積極組織本班組職工參加礦、隊組織的業務學習。
五、負責檢查維修通風設施,保證通風係統穩定、合理、安全、經濟。
第三節 風筒工
一、熟悉掌握局部通風質量標準,保證風筒吊掛、維護符合質量標準要求。
二、認真巡回檢查,發現風筒破損、脫節等問題及時處理。
三、及時安裝或拆除風筒,保證風筒不丟失。
四、積極參加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第四節 測風工
一、在隊長的領導下,正確、及時的完成測風工作。
二、熟悉《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掌握安全生產法津、法規的有關規定,了解全礦的通風係統和有關安全製度,按章辦事,不違章作業。
三、在現場測風過程中,必須時刻注意檢查風道和通風設施的良好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並立即向領導彙報。
四、按照規定要認真測風,正確記錄測風數據,並及時彙報隊技術負責人。
五、經常深入現場,了解通風設備的使用情況,合理分配風量,完善通風係統,提高有效風量,發現風量不足,分配不合理的情況要及時彙報。
六、必須按月、按旬、按日正確編製通風報表,報告領導,並管好所用測風儀表,經常核對,保證數據準確無誤。
七、嚴格按措施和有關風量配備的規定,根據礦井各用風區域的風量計劃,及時檢查測定各用風區域的風量和堵漏風情況,並提出整改意見。
第五節 爆破工
一、堅持八小時工作製,嚴守工作崗位,不遲到、不早退,遵守勞動紀律。
二、對爆破中的安全負責。
三、入井前必須對爆破母線長度及爆破器具全麵檢查,確保完好可靠。
四、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作業規程》操作,嚴禁違章爆破。
五、堅持“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爆破製。
六、堅持裝配起爆藥卷“四必須”、“兩禁止”和“十不裝藥”、“十不爆破”原則。
七、當班沒有處理完的瞎炮,必須在現場向下一班爆破員交代清楚瞎炮的位置、方向、深度及有關情況。
八、堅持“火工品”領退管理製度。
九、參加各級組織的業務技術培訓和安全學習,並持證上崗。
十、嚴格執行礦隊裏的各項管理製度。
第六節 設施工
一、堅持八小時工作製,嚴格遵守勞動紀律。
二、負責井下通風設施的建造、風筒的吊掛、維護、回收等工作。
三、負責局部通風的質量達標工作,嚴格按照《國有重點煤礦質量標準化標準》局部通風大項施工管理。
四、按照標準在指定地點建造通風設施,保證礦井各用風地點的風量。施工完畢後,前後5m雜物清除幹淨;盲巷密閉時,確保其內無器材、設施等(特殊情況例外)。
五、負責通風設施達標工作,嚴格按照《質量標準化標準》施工,經常檢查通風設施完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六、服從分配,認真完成礦、隊交給的其它通風安全方麵的任務。
七、負責井下隱患的處理、事故搶救、自救、互救等工作,保證礦井安全生產。
八、遵守隊裏的一切規章製度,堅持班後彙報製度,認真填寫各種記錄。
第七節 測塵工
一、熟悉《煤礦安全規程》及《煤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規定(試行)》有關規定。
二、在規定的地點,按時測量粉塵濃度,並做好原始記錄。並按照礦測塵製度定期填好粉塵報表,按時上報。
三、熟悉全礦井下灑水、滅塵管路係統,掌握各隊段的水量、水壓及管路設施位置。監督防塵設施的正常使用,發現問題及時彙報處理。
四、對井下煤塵大的地點,要及時向隊領導彙報,及時處理,不能及時處理的、威脅安全生產的應立即停止作業。
五、在操作直讀式測塵儀等電子儀器時,應按儀器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六、積極參加業務技術培訓,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不定期召開監測會議,及時交流工作心得,總結經驗。
七、定期對儀器充電,搞好儀器的保養,給儀器充電時嚴格按《使用說明書》操作。
第八節 儀器、儀表修理工
一、在隊長的領導下負責儀器、儀表的維修、校正、保管工作,嚴格遵守礦、隊各項規章製度,熟練掌握所發放儀器的結構、性能、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並在發放時向領取者講解清楚正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修理工必須持證上崗。
二、堅持八小時工作製,不遲到、不早退,班中不得脫崗、串崗,不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三、負責根據具體情況合理調配安全儀器儀表,每台儀器均應建立台帳,做好維修較正記錄。
四、每天都要檢查下井儀器情況,發現有不符合要求的及時維修和更換,保持儀器的完好率達90%以上。
五、掌握儀器的使用規律,及時充電更換藥品、電池及其它配件。
六、儀器儀表校正維修後要擦拭幹淨,擺放整齊。
七、負責儀器儀表原始記錄設備的技術資料等歸檔工作。
八、報警儀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故障,應首先關斷電源,然後再按照保安規程的要求進行處理,嚴禁在爆炸氣體環境中拆卸和維修報警儀。
九、所維修的各種儀器、儀表都必須按其原廠《使用說明書》中要求操作,嚴禁違章操作。
第九節 儀器、儀表校驗工
一、堅持八小時工作製,嚴格遵守勞動紀律。
二、對每台儀器做好記錄,統一編號,集中管理。
三、瓦斯傳感器使用單位每七天來校驗一次,按規定要求對其進行調校,各項指標要符合規定。
四、瓦斯傳感器應設專人收發及維護,每班要清理防爆罩上的煤塵以保證儀器正常使用。
五、暫不使用的儀器,必須妥善保管,防止鏽蝕和折套,並做好防火防盜工作。校驗儀器必須由使用單位親自送取,否則不給校驗。
六、送檢時,必須說明儀器的使用情況及故障,如有配件丟失或損壞,必須說明原因,並經有關領導的批示後方可校驗。
七、領取儀器時,檢查儀器各部件是否完好,並簽字,否則後果自負。
八、校驗合格後的儀器,必須填寫校驗合格證,有合格證的儀器方可下井。並填寫原始記錄。
第二篇
管理製度
第一章 通風管理製度
第一節 通風係統管理製度
礦井必須有完整的獨立通風係統。改變全礦井通風係統時,必須編製通風設計及安全措施,經礦總工程師審查批準,報集團公司備案;礦井通風係統穩定、合理、可靠。進、回風井之間和主要進、回風巷之間的聯絡巷必須砌築永久擋風牆。需要使用的聯絡巷必須安設兩道正向和兩道反向風門,並實行聯鎖。準備采區,必須在采區內構成通風係統後方可開掘其它巷道,采煤工作麵必須在采區構成完整的通風、排水係統後,方可回采。采區進、回風巷道必須貫穿整個采區,嚴禁將一條上(下)山或盤區的風巷分為兩段,其中一段為進風巷,一段為回風巷;礦井必須實行分區通風,通風係統中不得有不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串聯通風、擴散通風、采空區通風和采煤工作麵利用局部通風機通風;礦井、采區通風能力滿足生產需求。采掘工作麵和硐室的供風量要符合《煤礦01manbetx 》規定,嚴禁無風、或微風作業,嚴禁超通風能力生產。改變采掘工作麵的風量要經礦總工程師批準;礦井各類巷道的風速必須符合《煤礦01manbetx 》規定。否則,必須調整風量或改變巷道斷麵;加強通風設施和主要通風機裝置的管理。減少礦井漏風,提高礦井有效風量率,保證礦井有效風量率不低於85%;加強回風巷道維護,杜絕出現高阻力區段。回風巷失修率不高於7%,嚴重失修率不高於3%;主要進回風巷道實際斷麵不能小於設計斷麵的2/3。
1、生產科要從設計上嚴格把關,設計聯巷及采麵車場時,要考慮構築風門的位置及尺寸大小,即施工風門巷道長度不小於10m ,其巷寬不小於3.2 m,能夠滿足施工風門的要求,否則,每次罰生產科有關人員每人100元。
2、由礦總工程師組織,生產科、機電科、安檢科、通修隊、各生產區隊等有關單位技術人員參加,每月召開一次通風專業例會,總結本月通風管理工作,確定下月通風係統調整方案及通風工程計劃,由生產科做好會議記錄,曠會者罰款100元。
3、通修隊每旬至少進行一次全麵測風,采掘工作麵根據實際需要隨時進行測風,每次測風結果都應填寫測風牌板,每次調整通風係統時也要進行測風,並以旬報的形式報有關礦領導及責任科室,否則,對有關責任人罰款100元。
4、通修隊要完善井下的正反向風門,每月要進行一次正、反向風門檢查,確保所有的風門都能正常關閉,嚴密不漏風。需要施工風門時,由生產科根據設計向通修隊下達施工通知單,通修隊嚴格按施工通知單的要求,提前編製風門施工技術措施,由生產科審批,報有關領導批準;施工前由生產科、通修隊共同在現場確定風門位置。風門施工,要及時進行連鎖,連鎖繩采用規格型號8×4×5-155×26鋼絲繩,不能過緊或過鬆,保證一道風門打開時,另一道風門正常關閉,若兩道風門距離超過5m時,中間要加上滑輪,兩個滑輪的距離不得超過5m。
5、通修隊施工風門必須保證符合“三化”要求,即標準化、自動化、聯鎖化,大小風門要做到自動關閉和連鎖,每處的風門施工結束後,做到工完料淨,由通修隊報生產科,由生產科組織安檢科、企管科、通修隊、接管使用單位人員進行驗收,並在驗收單上簽字,驗收單一式三份,分別由生產科、企管科、通修隊保管。通修隊要做好通風設施管理台帳。
6、各采掘單位要為施工風門創造條件,施工風門地點的軌道必須按設計鋪設。需要調道時,由生產科下達調道通知單,施工單位必須按要求調整軌道,否則,每拖延一個小班,罰責任隊長100元;
7、施工風門時要按設計進行,風門兩側預留電纜孔(孔徑為2吋)各4個,4吋風水管路孔各1個,需要過風筒時要預留風筒洞,水溝必須設擋風簾。風門牆體各種孔洞不用時先堵嚴抹平,並標上標記。
8、對井下所有的通風設施、隔爆設施實行就近管理的原則,由生產科對通風設施管理責任區域每月進行一次劃分,並以通知單的形式下發各有關單位。風門管理一直到該頭施工結束,隨巷道移交下一個單位。兩風門之間、風門前後各5m,不準放置礦車、材料、配件、雜物等,發現撞壞風門、打開風門不關,按一般“三違”處理,堆放雜物每件罰款50元。
9、施工單位若需從通風設施上過電纜或安接管路,至少提前一天與生產科聯係,由生產科負責協調有關事宜,凡未經生產科同意,私自在通風設施上挖洞過管線,對責任單位隊長處罰300元,對責任人處罰100元。凡從風門調節風窗上過電纜或安接管路對責任隊隊長處罰300元,對責任人處罰100元。
10、采煤工作麵和掘進工作麵都要采用獨立通風,掘進工作麵布置獨立通風有困難時,方可采用串聯通風,但隻允許一次串聯,且隻準“掘串采”或“掘串掘”,不準“采串掘”或“采串采”。凡發生串聯風的巷道,由生產科通知通修隊編製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生產科組織審批後,報有關領導批準實施,否則,發現一處不合理串聯風,罰責任單位2000元,無措施發生串聯風,罰通修隊1000元、生產科200元。
11、因受地壓影響,風門變形嚴重,需扒掉重新構築時,由生產科向通修隊下達通知單,通修隊按通知單的要求,重新構築,巷道斷麵不符合構築風門要求時,由生產科下通知給有關單位,進行擴巷調道。
12、由生產科對失修巷道進行認定,做好失修巷道統計,通修隊按照生產科統計的失修巷道,按月做好巷道失修率報表。
13、回風巷失修率不高於7%,嚴重失修率不高於3%。若巷道失修率高於規定時,生產科要及時向分管礦領導彙報,及時進行維修,否則罰生產科通風管理人員100元。每個采區或采麵的進回風巷的斷麵不得小於設計斷麵的80%,對失修巷道由生產科安排進行修複。
14、風門、擋風牆、密閉、柵欄等通風設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拆除和損壞,對損壞通風設施的行為,按一般“三違”處理,並按原值的5倍對責任單位進行罰款。
15、因生產需要,安裝風機、巷道貫通等進行通風係統調整,生產科製定調整方案,報通風副總和總工程師批準後,由生產科、通修隊進行實施,由通修隊做好通風係統調整記錄。
第二節 主要通風機管理製度
1、礦井主要通風機每月由機電科至少檢查一次,每5年由機電科組織至少進行一次風機性能測定工作。
2、礦井主要通風機的反風設施,每季度由機電副礦長組織有關部門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並做好記錄備查。
3、主要通風機停風、反風時,必須提前半個月由生產科編寫好反風措施,經上報審批後,在規定的時間按計劃實施反風演習。
4、主要通風機調整風機工況時,必須提前3天編製措施、計劃,經審批後按程序辦理操作票(由機電科製定),操作票要有安檢科、生產科、機電科、機電副總、總工、機電副礦長簽字,辦理完以上手續方可進行風葉調整,風葉調整時禁止停風作業。
5、主要通風機每次倒台時,機運隊必須提前5天向機電科報計劃,由機電科、生產技術科(調度)、安檢科、總工程師、機電副礦長簽操作票,辦完手續後,機電副總負責組織機電科、機運隊有關人員進行倒風機操作。嚴禁值班人員或管理人員私自隨意倒風機。
6、主要通風機因故障停電或因操作不當造成停風時,主要通風機操作值班人員要立即通知生產技術科(調度)、機運隊、機電科、安檢科和值班礦領導,上述各單位的領導必須立即趕至主要通風機房,先啟動備用主要通風機,然後組織人員對故障調查處理。
7、主要通風機停止運轉時,受停風影響的地點,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切段電源,工作人員在帶班隊長或班組長的帶領下立即撤至作業規程指定的地點待命,同時立即彙報礦生產技術科(調度),由值班礦長迅速決定全礦井是否停止生產、工作人員是否全部撤出。恢複通風、送電工作應按有關措施要求執行。主要通風機停止運轉期間,必須打開井口防爆門和有關風門,充分利用自然風壓通風。
8、礦井每年要進行一次反風演習,兩次反風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14個月。若因特殊情況不能反風時,必須寫出申請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批準。礦井的反風效果應符合《煤礦01manbetx 》規定。
9、礦井每3年至少進行一次通風阻力測定,礦井轉入新水平生產或改變一翼通風係統後,必須重新進行礦井通風阻力測定。
10、礦井主要通風機裝置外部漏風每年至少要測定一次,外部漏風率在無提升設備時不得超過5%,有提升設備時不得超過15%。
第三節 通風設施構築標準
礦井設施是礦井通風係統調整的主要構築物,對其有一定要求如下:
一、永久密閉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規格質量要求:
1.牆體用不燃性材料建築,厚度不小於0.5m,嚴密不漏風(手觸無感覺,耳聽無聲音)。
2.岩巷密閉上下要砌在頂底堅實的岩石上,煤巷密閉(擋風牆)兩幫見實煤後掏槽深度不小於0.3m,見硬底硬幫與煤岩結實,並抹有不少於0.1m的裙邊。
3.密閉內有水的設反水池或反水管,確保不漏風。
4.牆麵平整(1m內凸凹不大於10mm,料石勾縫除外)、無裂縫(雷管角線不能插入)、重縫和空縫。牆麵劃成300mm×130mm的小麵積,並且塗成紅色,勾縫塗白。密閉前後打600mm寬底坎,高於地坪麵50mm,底坎麵上配以圖案。
(二)管理要求:
1.密閉前後5m內支護完好,無片幫冒頂。
2.密閉前無瓦斯積聚。
3.密閉前後5m內無雜物、積水和淤泥。
4.密閉前要設置柵欄、警標、說明牌和檢查牌(進回風巷道之間的風牆除外)。
5.已采空的密閉設置距通風巷道的距離不得超過6m,否則應補打臨時牆或永久牆。
二、臨時密閉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臨時調風或封閉盲巷時可以采用臨時密閉。
(二)臨時密閉的厚度根據用途和巷道條件的不同確定。一般用途的,厚度不小於0.3m(用於防突的,厚度不小於0.5m)。
(三)密閉設在頂幫良好處,四周見硬頂硬幫,否則要掏槽與煤岩結實。
(四)密閉前5m內支護完好,無片幫、冒頂。
(五)密閉前設柵欄、警標。
(六)密閉前無瓦斯積聚。
(七)因處理事故或臨時調風,使用時間不超過7天的地點,可用木板臨時密閉,用魚鱗式搭接,並用黃泥抹麵。
三、永久風門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每組風門不少於兩道,並安設聯鎖裝置。主要進回風道之間的風門應同時安裝反向風門。兩道風門的距離,應能保證運輸和行人要求。一般情況下,行人或人工推車風門間距不小於5m,絞車運輸不小於10m,機車運輸不小於一列車長度。
(二)風門牆垛要用不燃性材料建築,腰線處厚度不小於0.3m。風門牆垛嚴密不漏風(手觸無感覺,耳聽無聲音)。
(三)牆垛周邊要掏槽(砌镟巷道要破镟後掏槽,掏槽深度不小於0.2m),見硬頂、硬幫,要與煤岩接實。
(四)牆垛平整(1m內凸凹不大於10mm,料石勾縫除外)、無裂縫(雷管角線不能插入)、重縫和空縫。牆垛劃成300mm×130mm的小麵積,並且塗成白色,勾縫塗紅。
(五)風門門框要包邊沿口襯墊,四周接觸嚴密(不透光為準,通車風門底坎除外)。門框要有83°~85°的傾角,門扇門框不歪扭。
(六)風門門扇用不少於50mm厚的木板製成,門扇平整不漏風。門帶要采用50mm×50mm以上規格的角鐵製作,並有一道以上加強筋。風門包邊沿口的壓條使用寬30mm,厚度為5~10mm的木條,壓條與風門邊齊,沿口外露不超過50mm。風門周邊全部要包邊沿口。
(七)風門能自動關閉,通車風門要能自動開關,通車風門不能自動開關的,要設專人負責開關,專用行人的風門可適當縮小,也可以在大風門上安裝一個小風門,必須同時連鎖。
(八)通車斜巷一般嚴禁設風門。如果必須設置風門,應安設自動風門或設專人管理,並有防止礦車或風門碰撞人員以及礦車破壞風門的安全措施。
(九)風門水溝要設反水池或擋風簾,通車風門每邊要設600mm寬底坎,底坎高於地平麵50mm,正反向風門之間的底坎高出風門外底坎50mm。電纜、管路孔要堵嚴。
(十)風門前後各5m內巷道支護良好,無雜物、積水和淤泥。
(十一)風門要有管理牌,並注明負責人、構築日期、構築單位等。
(十二)設調節風窗的巷道要設置記錄牌板,內容包括斷麵、風速、風量、測風人員和測風日期。
(十三)永久風門必須預留過線管,並封堵嚴密。
(十四)不使用的風門、風牆要及時拆除。
四、臨時風門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 不得使用風布簾、皮帶簾等不符合規定的設施控製風流(不包括巷道頂幫和工作麵上隅角處理瓦斯積聚)。
(二)需要構築臨時風門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每組風門不少於兩道,機車運輸不小於一列車長度,行人風門間距不小於5m。
2.風門能自動關閉。通行電機車及斜巷運輸的風門要有報警訊號,否則要設專人看守。
3.風門牆設在頂、幫良好處,前後各5m內支護良好,無雜物、積水和淤泥。
4.風門四周要接觸嚴密。木板牆要魚鱗搭接,牆麵要用灰、泥滿抹或勾縫。
5.風門門框要包邊沿口襯墊,四周接觸嚴密。
6.門扇平整不漏風,與門框接觸嚴密。
7.通車風門必須設底坎、擋風簾(運輸機道風門也要設風簾)。
8.電纜或管路不得在風門門框內或調節風窗內穿過,電纜孔或管路孔封堵嚴密。
五、調節風窗斷麵的大小應根據配風計劃或生產所需風量來確定。
六、柵欄設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柵欄設置地點:瓦斯超限區、密閉牆前、臨時停風地點、廢棄巷道等處。
(二)柵欄設置位置:
1. 柵欄位置設置:密閉前1m(誤差±100mm)(距巷道口不足1m的密閉,柵欄外側沿巷幫設置),現有密閉沿巷幫設置的不再構築柵欄。
2.其他巷道設在距離通風巷道3m(誤差±100mm)位置。
(三)柵欄設置標準:
1.柵欄應采用木條製作,木條寬度為50mm(誤差±2mm),厚度12mm~15mm,高度1.5m(誤差±50mm,圓弧形巷道沿圓弧形布置),豎向木條超出最上麵的橫木200mm(其中100mm的尖頭),柵欄顏色采用黃色(上方200mm采用紅色)。
2.柵欄最上方的一根橫木和最中間的兩根立木必須與巷道生根,需要生根的柵欄條必須在其柵欄條背麵各加一根50mm×50mm的筋骨,確保柵欄穩固。
3.柵欄孔規格為200mm×200mm(誤差±10mm)。
4.柵欄條與巷幫和底板都必須接觸。
5.綁紮木條的鐵絲采用16#鐵絲,生根的地方可采用雙股16#鐵絲或8#鐵絲綁紮。鐵絲綁紮必須由左下到右上的順序,綁紮時擰3圈,然後外露的鐵絲頭不得超過2cm,鐵絲的末端必須指向柵欄內側(標準為外側觀察不到鐵絲末端)。
(四)柵欄牌板吊掛:柵欄上必須懸掛“禁止入內”警標。警標牌板位於柵欄中央,上沿與最上方一根橫木上邊沿一樣高度,柵欄上嚴禁懸掛其他任何牌板。
(五)柵欄移交:柵欄構築完好後,通修隊書麵申請驗收,並準備好驗收移交表格,生產科2天內交給驗收移交生產單位。
(六)柵欄管理:柵欄未經驗收,管理責任為通修隊;柵欄驗收後,管理責任為生產單位。任何人不得私自構築、拆除、破壞柵欄,否則對責任單位處罰2000元,對責任人處罰200元,無責任人由單位負責人承擔罰款。
(七)不按要求構築的柵欄(特殊情況必須由總工程師批準),對通修隊主要負責人處罰200元。
(八)日常檢查的柵欄問題根據管理責任納入“一通三防”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
八、測風站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井下設置測風站的地點包括礦井總進風、總回風、主要大巷采取上下山進回風巷。
(二)測風站應設在平直巷道中,其長度不得小於4m,前後10m內無風流分支、無拐彎、無雜物、斷麵無變化。
(三)測風站應設在巷道支護完好處,要有鮮明的標誌。斷麵必須規整光滑,支架巷道應用木板或其它材料補幫並用灰沙抹光。
(四)測風站應設置測風記錄牌板,牌板上應標明測風的斷麵積、平均風速、風量、空氣溫度、瓦斯和二氧化碳等參數,並填寫測風日期、測風員姓名。
第四節 局部通風管理製度
一、局部通風機管理
1、局部通風機(包括風機啟動開關)必須安裝在風門以外的進風巷道內,距掘進巷道回風口的距離要大於10米,距風門距離大於5米,由生產科和通修隊按照有關規定指定位置,由施工單位負責具體安裝,風機要吊掛或墊高,吸風口微傾斜向下,以便風筒與風機連接平緩過渡,降低風阻,離地高度大於0.3米,機架選用40mm以上的角鐵加工,風機吊掛時要采用規格型號8×4×5-155×26鋼絲繩,至少要吊掛三點且固定要牢固(靠巷幫),高壓部位嚴密不漏風;運輸及安裝風機過程中不準碰撞接線盒。風機安裝位置不正確,罰生產科通風管理人員、通修隊隊長各200元,其他問題罰施工隊200元。
2、局部通風機供電必須實現與采煤工作麵分開,由機電科拿出設計方案,施工單位按機電科的設計方案進行接電,煤巷必須達到“兩閉鎖”,岩巷實現“風電閉鎖”,由機電科每月檢查一次風電閉鎖的使用情況,監測中心每周對瓦斯電閉鎖情況和開停傳感器進行檢查,並有記錄可查,否則,一項對責任人罰款100元,公司以上部門查出問題按礦有關規定加倍處罰。
3、局部通風機應完好,吸風口應有風罩和整流器,5.5KW以上的局部通風機要有消音器(低噪音局部通風機除外),高壓部位應有襯墊且嚴密不漏風,否則,不準入井。
4、井下各掘進頭確因檢修等特殊情況需要停風停電時,必須做到有計劃停風。根據檢修需要,停風30min以下的由施工區隊製定停風計劃(蓋上區隊公章),經分管礦領導簽字後另報礦生產技術科(調度)、通修隊、安檢科,由生產技術科(調度)組織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安檢員、調度員、瓦檢工必須在現場監督,設備檢修完畢恢複通風前,必須檢查瓦斯,並按措施要求恢複通風;恢複通風前及恢複通風後都有要向生產技術科(調度)彙報。由生產技術科(調度)下達複電、恢複通風的命令;停風30min以上的,由施工區隊編製工作麵停送風措施,經審批後報生產科、安檢科、通修隊、生產技術科(調度)各一份,由生產技術科(調度)按照審批意見協調實施。計劃停風的區隊,必須提前2天通知生產技術科(調度),提前1天辦完手續,不準當天停風當天辦手續。確因特殊情況需當天停風、當天辦手續時,必須經總工或值班礦領導簽字方可實施,否則不準停風。如果停風確需繼續延長時間,必須提前10min通知生產技術科(調度),由生產技術科(調度)請示值班領導批準後按計劃繼續停風,否則,按重大事故隱患追究責任。
5、局部通風機不按計劃人為停風,不按程序恢複通風,擅自隨意停風和恢複通風的,由安檢科組織追查、處罰;風機由於供電係統故障造成的無計劃停電、停風,由生產技術科(調度)通知機電科指導施工單位進行處理,及時按程序恢複通風,並由機電科組織追查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一次對責任區隊罰款1000元,對責任人罰款200元。將處理結果在次日調度會上通報,在生產科備案。
6、供給局部通風機的礦井全風壓風量應大於局部通風機的吸風量,保證不發生循環風。若檢查發現一次循環風,對生產科、通修隊各罰款1000元。
7、局部通風機由使用單位管理,任何人都不準隨意停開風機,並實行掛牌管理。
8、每台局部通風機安裝好後由施工單位向機電科申請,由機電科於次日組織安檢科、生產技術科(調度)、通修隊、施工單位進行驗收,並在驗收單上簽字。不具備驗收條件(驗收人員到現場後2個小時仍不能驗收)就申請驗收或驗收不合格,一次罰申請單位300元。局部通風機驗收合格後,由通修隊及時懸掛“局部通風管理牌”,該牌掛在風筒一側明顯的位置,風機前3m內不準放置材料、設備等雜物(吊掛風機除外),否則罰責任單位500元。
9、局部通風機因故停止運轉,由當班跟班隊長(跟班隊長不在現場時由班長負責)組織撤出該頭所有人員至新鮮風流巷道,並在停風巷道口安設警戒,禁止人員進入,同時向礦生產技術科(調度)彙報。在恢複通風前,必須由瓦檢工和當班班長佩帶自救器進入停風的巷道內檢查瓦斯,兩人一前一後,保持10米的距離,邊走邊檢查有害氣體濃度,發現有害氣體濃度超標或呼吸困難,必須及時返回。隻有停風區中最高瓦斯濃度不超過0.8%和二氧化碳最高濃度不超過1.5%,且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米內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恢複正常通風。停風區中瓦斯濃度超過0.8%,最高瓦斯濃度不超過3%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時,必須向礦生產技術科(調度)彙報,由礦總工程師口授安全措施,通修隊按照措施控製風量排放瓦斯。停風區中瓦斯濃度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3.0%時,必須由通修隊製定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由救護大隊進行排放。違反以上規定一次對責任人罰款500元。
10、每次局部通風機改變位置,由施工單位編製挪風機(恢複通風)技術措施和通風係統改變補充技術措施;挪移風機前,必須提前在指定位置安裝好一台新風機,並接好電源,對瓦斯湧出異常的掘進工作麵停風時間不得超過10分鍾。
11、《掘進作業規程》中必須編寫局部通風設計,內容包括:開工地點、全風壓通風條件、進回風路線、風筒通風長度及風量計算、局部通風機安設位置、設備選型要求,並附局部通風係統圖。井下安裝的局部通風機必須和《掘進作業規程》中選型一致,否則,對施工隊隊長處罰200元後並限期更換。
12、臨時停工、停掘的巷道不得停風,否則施工單位必須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進入,並向礦生產技術科(調度)彙報;長期停工、停掘的巷道必須進行密閉,密閉時巷道口必須進行三斷(斷電源、斷道、斷管路),不按規定進行密閉造成盲巷,對通修隊罰款5000元。
13、對通風距離達到800m以上的巷道,原則上選擇大功率(2×11kw、2×15kw或2×22kw)型號的風機,但要選用與之相匹配的風筒(選用∮600mm或∮800mm的風筒),大功率對旋式局部通風機的通風距離在400m以下時開啟一級,通風距離在400m以上時可發開啟二級;對通風距離在800m以下的巷道,原則上選擇小功率(2×5.5kw)型號的風機,選用∮500mm的風筒;選用2×22kw的旋式局部通風機及開啟雙級需生產科下書麵通知,不經生產科批準違反規定罰責任人100元。
14、嚴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風機同時向1個掘進工作麵供風。不得使用1台局部通風機同時向2個作業的工作麵供風。煤巷掘進工作麵必須實現“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倒台,供電方案有機電科提供,風機自動倒台試驗每班由使用單位進行一次,機電科負責每月至少進行一次風電閉鎖試驗檢查。
15、風機在使用過程中由使用單位進行維護、檢查,保證質量,不允許高壓部位漏風(手掌距離風筒100mm無感覺)、不允許用黃油或樹脂藥品塗在高壓部位,發現一次罰包機人200元。
16、正常情況不允許串聯通風,特殊情況下進行串聯通風的采掘工作麵,必須有經過礦總工程師批準的專項措施,被串聯工作麵的風機前3~5米,必須安設瓦斯斷電裝置,當瓦斯濃度達到0.5%時,立即自動切斷被串聯工作麵巷道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的供電。
二、風筒的管理
1、施工單位應保證各掘進迎頭二節舊風筒(另備二節5米破風筒),以防爆破崩壞風筒或出風口風量過大吹起煤塵;發現爆破掐風筒一次,罰施工單位300元。
2、《掘進作業規程》中應明確規定風筒口到工作麵的距離,煤巷不大於5米,半煤岩巷不大於10m,岩巷不大於15m,早班由通修隊負責延接,中、夜班由施工隊的跟班隊長或班長負責延接,風筒出口距工作麵的距離超過規定,對當班班長罰款100元,在上級檢查中造成嚴重後果的,加重對責任人的處罰。風筒工和瓦斯檢查工每班必須對風筒是否脫節,風機、風筒是否損壞,風筒口到工作麵的距離是否符合《掘進作業規程》的規定等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向生產技術科(調度)彙報,通修隊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處理,否則,對有關責任人處罰100元。
3、風筒的消耗量按如下進行控製:岩巷工作麵不超過35%,煤巷炮掘工作麵不超過20%,煤巷綜掘工作麵不超過10%。備用風筒不小於2天的使用量,在工作麵碼放整齊,不得影響行人和運輸,發現備用風筒由於車軋等人為損壞的,每節除按原值賠償外,對責任單位加罰200元。
4、掘進頭的風筒由施工區隊負責安裝、拆除;凡發現一處風筒被挖洞、刮破或扒開,每處罰責任區隊200元;風筒破壞嚴重,刮破口達100mm以上對責任隊處罰300元/處,刮破口達100mm以下對責任隊處罰100元/處;掘進巷道施工結束5天內施工單位回收或轉移所有風筒,回收交通修隊,轉移有通修隊辦理手續,否則,每拖延一天對施工隊處罰20元/節;施工區隊在三天內撤除風筒吊掛木楔,否則,對責任區隊罰款500元。
5、施工隊要積極與通修隊配合管理好風筒,不準有擠壓和損壞風筒等現象。風筒吊掛由施工隊(岩巷頭)提前在腰線以上1.2m高處(根據現場條件可以調整)每隔5米打一吊掛眼。施工隊不打風筒吊掛眼每處罰50元(指錨噴、砌镟巷道),風筒補過的破口又被人為的撕掉,一個洞對責任區隊罰款500元。發現風筒破口,施工區隊要及時通知通修隊進行處理。
6、風筒吊掛必須平直一條線,逢環必吊,隨巷道起伏合理,彎曲巷道直線段有軌道時與軌道平行取直,無軌道時與巷道彎曲相同。接風筒時要采用雙反壓邊,接頭平緩,不花接(異徑風筒要有過渡節),不逆接,嚴密不漏風,風筒無破口;轉彎巷道要設彎頭,不準拐死彎;風筒彎頭折深不超過100mm,風筒與風機連接處(大小頭)必須加上軟襯墊,做到嚴密不漏風,大小頭直徑略大於風機直徑,長短合適,以減小風流阻力,並用8#鐵絲捆紮三道,每道接頭要錯開,其距離不小於200mm,否則,每發現一條問題罰通風工100元。
三、局部通風機的回撤規定
施工單位在巷道貫通或工程結束的當班必須停掉風機(特殊情況聽從通知),在3天內必須回撤升井交機電科,由機電科安排進行檢修(特殊情況下經分管礦領導批準可以繼續使用),每推遲一天對責任隊罰款200元,對施工區隊機電副隊長或機電負責人罰款100元。
四、局部通風機的檢修及檢驗規定
1、凡是施工隊交回的風機,機修廠必須在10天內檢修完畢,並有檢修記錄,每推遲一天對機修廠罰款100元,累計計算。
2、由機電科做好局部通風機管理台賬,台賬內容包括:井下使用風機台數、型號,地麵待修台數、型號,備用風機型號及台數,每台風機的入井時間、驗收日期、驗收人員、上井時間都必須在台帳上記錄清楚。
3、機修廠檢修好的風機,由機電科組織機修廠、生產科、通修隊進行驗收,驗收人員在驗收單上簽字;驗收內容包括:風機的電流、風量、風壓、高壓部位漏風、防爆等情況。驗收合格的風機由機電科貼上標簽,作為備用風機,驗收不合格,每台罰機修廠300元,驗收後在使用過程中高壓部位漏風,沒有證據證明施工單位有責任的,每台對驗收人員罰款300元。
4、風機入升井運輸要使用平板車,捆綁牢固,裝卸車要輕起輕落,防止損壞風機,否則,對責任區隊罰款500元。
第五節 測風管理製度
1、礦井每十天至少要進行一次全麵測風,采、掘工作麵或其它關鍵地點根據實際需要由總工程師確定隨時進行測風。
2、對於礦井總進風、回風巷道、采煤工作麵進回風巷道、掘進工作麵、全風壓供風硐室中的風量,必須每旬至少測定一次。
3、局部通風巷道的局扇全風壓供風量和出口風量,每旬測定一次,更換局扇和風筒後及時安排測風。
4、對於瓦斯湧出量超過2m3/min的采掘工作麵以及其它關鍵地點的風量,每五天測定一次。
5、對於風筒長度固定的非掘進麵局扇的風量每月進行一次測定。
6、因井下風量調整或主要通風機工況變化等原因,使井下風量發生較大變化時,由通修隊長安排及時進行全麵測定。
7、測風地點必須選擇在斷麵規則且前後10m範圍內無雜物和無拐彎的地方。測風地點的斷麵,測風員每季度要核定一次。
8、測定采煤工作麵風量時要測定工作麵進風量和回風量,對於掘進麵要測定局扇全風壓供風量和風筒出口風量。
9、每次測風必須及時計算風量,並將風量、風速、斷麵、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測量時間、測定人等填寫到測風記錄牌板上,數字要齊全清楚,並與測風記錄保持一致。
10、測風員在風量測定過程中,如發現風速不穩定,應查明原因,將問題處理後重新測定。查不清原因或不能處理的要向生產科彙報。
11、測風員在風量測定過程中,應隨時檢查“一通三防”設施情況。若發現“一通三防”隱患問題,必須立即向生產科彙報。隱患嚴重危及安全時,應立即停止工作,撤出危險區人員,然後彙報處理。
12、風量測定結果每旬報礦總工程師、安全副礦長、副總工程師、生產科,月報報集團公司生產部。
第六節 盲巷管理製度
1、凡長度超過6m不通風或通風不良的獨頭巷道,統稱為盲巷。
2、嚴禁出現任何形式的盲巷。因設計不合理造成的盲巷,對設計人員每次罰款100元;對因施工失誤造成的盲巷,對施工單位每次罰款2000元,巷道不予驗收。
3、施工巷道因其它原因需停止掘進和拆除風筒時,施工單位至少提前一天和生產科聯係,由生產科安排通修隊做好封閉的準備工作;由通修隊在盲巷口5m範圍內設柵欄,掛好“禁止入內”警示牌。需永久封閉的,必須在停風24小時內完成永久封閉;否則,每推遲一小班對通修隊罰款300元。由於對盲巷封閉不及時造成事故的,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對需封閉的盲巷必須提前將設備、材料、管線、軌道等進行回收,做到一切導電體不得進入盲巷,否則一次罰責任單位300元。
4、臨時停風時間超過24小時的地點,要立即斷電撤人,打好柵欄,掛好“禁止入內”警示牌,當停工區內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達到3%或其它有害氣體超過規定,不能立即處理時,必須在24小時內進行永久封閉。 密閉要嚴格按照標準建造,密閉要設檢查牌,定期進行檢查。
5、隻打柵欄的盲巷(臨時停風),其柵欄的位置必須設在距巷道口小於5m的範圍內,並覆蓋巷道全斷麵,柵孔規格不得大於200mm見方,柵欄要釘的牢固可靠,至少應三麵與巷道周圍生根,警標要醒目。一項不合格對通修隊罰款200元。
6、井下所有盲巷都必須編號建立台帳,並填入通風係統圖;對隻打柵欄的盲巷應設置瓦斯檢查點,每班至少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並將檢查處理情況記入台帳。否則,一項對通修隊罰款200元。
7、當掘進巷道接近或需要貫通盲巷時,按巷道貫通的有關規定,地測部門要通知有關部門采取安全技術措施,恢複通風或排放瓦斯工作由通修隊製定安全技術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後實施。
8、掘進施工揭露的盲巷必須在前一天以書麵的形式向生產科彙報,由生產科安排通修隊進行密閉,否則,對有關責任人罰款100元。
第七節 巷道貫通管理製度
1、貫通前,掘進施工單位必須提前在建造通風設施地點做好調道、清理工作,由通修隊構築好通風設施,為貫通時調整通風係統做好準備工作。一般巷道貫通在相距20m(綜掘50m)前,必須停止一個工作麵施工,由生產科編製巷道貫通通風係統調整方案,報通風副總工程師和總工程師批準後進行落實,通修隊負責做好調整通風係統的準備工作。
2、當貫通的兩巷相距20m(綜掘50m)前,由生產科測量組負責下達巷道貫通通知單,由施工單位編製專門的貫通安全技術措施,由生產科(掘進、通風、測量人員)、機電科、生產技術科(調度)、安檢科、通修隊等部門審查,經總工程師批準後執行。施工單位及通修隊必須向工人貫徹措施並有記錄可查,否則不允許施工。
3、巷道貫通剩餘5m時,由生產技術科(調度)組織生產科(掘進或通風主管)、通修隊長(或副隊長)及施工單位隊長(或副隊長)在現場指揮貫通和通風係統調整,且必須在貫通現場會簽單上簽字認可,安檢科要安排一名安檢員在現場監督安全措施的執行情況,至少有一名測風工在現場測定貫通前後的風量及瓦斯,否則不允許貫通。礦生產技術科(調度)和施工現場都要懸掛貫通進展圖,做到班班驗收,及時填寫進度和剩餘長度,準確掌握貫通時間,確保貫通準確無誤。否則,每次對有關責任人罰款100元。
4、被貫通巷道必須保持正常通風,並做好瓦斯檢查,一旦發現瓦斯超限,必須立即處理;掘進工作麵每次爆破前,必須同時檢查停掘頭的瓦斯、通風情況,隻有在兩個頭通風正常,瓦斯都不超限的情況下,才允許通電起爆,否則,每次對有關責任人罰款100元。
5、貫通老巷或采空區時,應先探明老巷和采空區的有害氣體含量和積水情況,由施工單位根據所探情況,製定有針對性的技術措施。
6、巷道貫通當班,按照風流調整方案確定受影響範圍,由生產技術科(調度)通知該範圍內所有工作人員,停止一切工作,通修隊立即調整通風係統,保證貫通巷道有足夠的風量,待風流穩定後,受影響區域的瓦斯濃度符合《煤礦01manbetx 》的有關規定後,方可由生產技術科(調度)通知有關停工地點恢複生產。
7、通修隊要認真做好貫通台帳,記錄貫通時間、貫通前後的風流方向、風量、瓦斯濃度及異常情況的處理等,貫通措施、風流調整方案、貫通會簽單、通知單和現場記錄要妥善保存備查。
8、備采麵通風係統形成後,其配風量為正常回采風量的50%,一般為450~500M3/min。
9、回采結束的工作麵,在撤除設備、材料期間,其風量要控製在350~400M3/min。
第八節 通風設施管理製度
1. 礦井通風設施的位置、種類、要保證通風係統穩定、安全、可靠,便於通風管理,滿足生產要求。通風設施的規格及構築要求等由通風技術人員按照《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評分辦法》的要求設計,並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2、服務時間大於六個月的通風設施應設置永久設施,不得用臨時設施代替永久設施及用風簾代替風門。
3、通風設施要選擇在前後5m範圍內支護良好的巷道中構築。在支護不好的巷道中構築通風設施時,必須對巷道加固後方可施工。
4、凡新建或拆除通風設施,必須經總工程師批準,否則按破壞通風設施嚴肅處理。
5、通修隊要指定專人對通風設施進行檢查、維修,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通修隊必須建立通風設施管理牌板,並及時在通風係統圖上填繪。
7、通修隊根據礦井生產銜接,在月底生產作業計劃中安排永久通風設施建造計劃,並確定建築位置、規格、型號等;臨時通風設施由生產科根據生產變化和通風係統調節需要臨時安排施工。
8、通風設施的建造要按月計劃及時完成,計劃外的通風設施建造由通修隊提出並請示總工程師同意後安排施工。
9、通風設施的建造質量由班組長現場負責,通修隊質量檢查人員隨時進行檢查驗收,完工後由生產科組織進行驗收,凡不符合質量標準化要求的通風設施要重新建造。
10、生產科負責對損壞通風設施的事故進行追查處理。
11、井下直接隊管好用好本工作麵所設置的通風設施,發現問題及時向通修隊彙報,並定期清理雜物。
12、各施工單位在通過風門時,必須愛護風門,在運料過程中,必須有防止撞壞風門的措施。
第九節 通風質量檢查驗收製度
1、由生產科負責礦井通風質量檢查和驗收工作,對礦井通風質量標準化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全麵檢查驗收,並及時向有關礦領導彙報檢查驗收情況。對有關單位進行通風質量標準化驗收檢查時,被驗收單位必須派一名領導參加。
2、采煤工作麵在采煤前,必須經過通風質量標準化驗收,不符合質量標準化要求的,要按標準及時處理。對於缺乏“一通三防”設施的工作麵不準開采。
3、對於“一通三防”設備、設施需要進行移交管理的,由移交單位通知生產科,生產科派檢查人員進行竣工質量驗收。
4、凡涉及到“一通三防”方麵的施工項目完工後,施工單位必須通知生產科組織驗收。
5、對檢查驗收中發現的“一通三防”問題,有生產科下發整改通知單,通修隊要及時落實問題的整改處理情況,並向生產科反饋,請示複查。
6、通風質量檢查驗收中,生產科檢查人員必須認真負責,嚴格按通風質量標準化標準執行。
7、驗收或移交必須有記錄,經參加驗收或移交人員簽字後生效。
第十節 通風設施驗收移交管理製度
一、生產科負責礦井通風設施質量驗收和移交工作,對有關單位進行通風質量標準化驗收和移交時,被驗收單位和接收單位均必須派一名領導參加。
二、采煤工作麵在采煤前,必須經過通風質量標準化驗收,不符合質量標準化要求的,要按標準及時處理。對於“一通三防”設施不完善的工作麵不準開采。
三、對於“一通三防”設備、設施需要進行移交管理的,3天內由施工單位書麵通知生產科組織驗收和移交,生產科在接到書麵通知後3天內組織施工單位、接收單位等進行驗收和移交,施工單位沒有及時提出書麵申請的不予驗收,並且業務科室不予核算工程量,綜合辦不予結算;生產科3天內不予驗收的給予生產科責任人200元罰款。
四、凡涉及到“一通三防”方麵的施工項目完工後,施工單位必須通知生產科組織驗收。
五、驗收得分少於95分的,對單位負責人罰款100元,對檢查驗收中發現的“一通三防”問題,由生產科下發整改通知單,施工單位要按規定時間落實問題的整改處理情況,並向生產科反饋,請示複查,複查仍然存在問題的對單位主要負責人200元/處罰款。
六、通風質量檢查驗收中,生產科等驗收人員必須認真負責,嚴格按通風質量標準化標準執行,不按標準進行驗收的對驗收人員每人罰款100元。
七、驗收或移交必須有記錄,經參加驗收或移交人員簽字後生效,記錄表格由通修隊負責製作和保存,保存最少1年。
八、通風設施的構築質量由班組長現場負責,通風管理人員隨時進行檢查驗收,凡不符合質量標準化要求的通風設施要進行維護或重新構築。
第十一節 反風演習
一、生產礦井每年必須要進行一次礦井反風演習。
二、反風演習前,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生產科、機電科、通修隊等製定反風演習計劃,提前由生產科負責報公司領導審批。
三、反風演習時必須由礦長擔任指揮,總工程師協助,通風、機電、生產科等部門人員密切配合。
四、反風演習前,機電科必須組織對風井的反風設施進行全麵檢查,通修隊必須對井下反風設施進行全麵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五、反風演習計劃內容必須包括:
(一)礦井概況。主要介紹礦井的采掘布局、通風、排水及安全出口情況。
(二)反風演習的依據和目的。《煤礦安全規程》第122條“生產礦井主要通風機必須裝有反風設施,並能在10min內改變巷道中的風流方向;當風流方向改變後,主要通風機的供給風量不應小於正常供風量的40%。”,“每年應進行1次反風演習。”
(三)假想事故處理。
(四)反風方式、反風方法和設備操作順序。機電科必須明確操作責任人和操作步驟。
(五)反風準備。由礦總工程師組織召開專題會議落實反風演習期間的各項工作。明確責任人、責任單位和操作流程。
(六)通修隊負責編製專項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措施必須要有針對性,由礦總工程師負責貫徹落實。禁止使用通用措施。
(七)機電科負責編製專項停送電安全技術措施,措施中必須明確停送電操作順序和責任人,由機電副礦長負責組織實施。
六、礦井反風演習持續時間不少於2h。
七、反風演習開始前和結束後,由生產技術科(調度)負責向新疆公司生產調度室和救護大隊彙報。
八、反風報告必須在反風後20天內由通修隊(生產科)負責組織編寫。
九、反風演習成功結束後,給予項目管理獎20000元,由生產科通風組根據貢獻大小進行造表報總工程師和礦長審批執行。
第十二節 通風儀器儀表管理製度
一、礦井必須配備有足夠數量的通風安全檢測儀表、儀器。
二、風表每半年校驗一次,光學瓦斯檢定器每年必須檢驗一次。
三、光學瓦斯檢定器必須有專人負責維修、管理。
四、光學瓦斯檢定器發放前必須逐個檢查,確保完好。
五、通修隊隊幹每月應對發爆器、光學瓦斯檢定器完好情況抽查一次,每月抽查的台數不少於總數的10%,每季度全麵檢查一次。
六、嚴禁使用不合格的通風安全儀器、儀表。
第十三節 回撤工作麵通風管理製度
一、工作麵回撤前,施工單位必須將局部通風機、風筒安設完畢,並能實現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倒台,嚴格按照局部通風管理相關製度管理,否則不得開始回撤。
二、局部通風機安設在回撤工作麵原進風側,距離回撤口不少於15m,風筒沿巷道高低起伏布置,同時留支架回撤空間。
三、工作麵回撤3台支架後即第三台支架運出工作麵進入順槽後,當班電工開啟局部通風機進行通風,同時施工單位負責人通知生產科和通修隊對工作麵原回風側進行封閉。
四、生產科和通修隊接到通知後,通修隊在3個小班內將設施構築完成,生產科監督完成。
五、工作麵回撤結束後(含所有物件),施工單位回收風筒並上交通修隊。
六、風筒回收結束,施工單位將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通修隊負責對回撤工作麵原進風巷道進行封閉,如果當班不具備條件,在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行後,通修隊必須構築柵欄並懸掛“禁止入內”警示牌,然後進行巷道封閉。
七、凡不按照以上規定執行,一律按照A類一般隱患考核,同時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罰款200元。
第二章 瓦斯管理製度
第一節 瓦斯治理責任製及管理製度
一、建立“瓦斯治理”責任製
(一)礦長對全礦“瓦斯治理”管理工作全麵負責,是“瓦斯治理”工作第一責任者。
1、負責建立健全瓦斯治理機構,配齊瓦斯治理專業隊伍和專業技術人員。
2、定期聽取礦總工程師、經營、通風等部門“瓦斯治理”計劃、資金安排的彙報,保證有足夠的“瓦斯治理”安全費用。
3、每季度召開一次有礦總工程師、安全副礦長、副總工程師、有關業務科室負責人、區隊隊長參加的“瓦斯治理”工作會議,聽取情況彙報、研究工作,解決“瓦斯治理”所需的人力、財力、物力。
4、審閱簽署通風瓦斯日報及瓦斯監控日報,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處理。
5、組織礦有關部門管好、用好現有“瓦斯治理”技術裝備。
6、組織礦有關部門抓好“瓦斯治理”特殊工種的技術業務培訓和定期安全輪訓,提高有關人員的業務技術素質。
(二) 礦總工程師在礦長領導下負責全礦“瓦斯治理”技術業務管理工作,對“瓦斯治理”工作負全麵技術責任。
1、負責組織編製、審批、實施、檢查全礦“瓦斯治理”工作的規劃、“瓦斯治理”安全技措計劃,合理安排“瓦斯治理”工程。
2、審批采、掘作業規程及有關計劃、設計、規程措施時,要嚴格把好“瓦斯治理”措施關。
4、組織編製采區設計及采、掘接替計劃時,必須同時編製“瓦斯治理”措施。
5、每月組織一次“瓦斯治理”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解決。對重大安全隱患及時向礦長彙報進行處理。
6、重點抓好局部通風機停電、停風、瓦斯排放、巷道貫通、盲巷封閉、非正規采煤、通風瓦斯管理等重要環節,嚴防重大瓦斯事故的發生。
7、審閱通風瓦斯日報及瓦斯監控日報,對出現的通風瓦斯問題,應做出明確指示,並要檢查落實執行情況。
8、負責組織編製年度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報集團公司審批,每季度根據實際情況修訂一次,並參加“瓦斯”事故的搶險、救災工作。
(三)安全副礦長對全礦“瓦斯治理”工作的實施情況進行安全監督檢查。
1、定期監督檢查“瓦斯治理”工作規劃、計劃的落實情況,定期監督檢查作業規程和技術措施的編製、審批、落實情況,並對供應、安全費用、儀器、儀表、人員配備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2、負責全礦“瓦斯治理”工作的安全監督檢查,監督“瓦斯治理”隱患的整改落實情況。
3、協助礦長做好“瓦斯治理”事故的搶險、救災工作。
(四)機電副礦長對分管範圍內的機械和電氣設備安全運轉負責
1、負責維持主要通風機、機電係統、防塵供水係統的的正常運轉。
2、負責井下機械設備正常運轉,不產生機械火源,電氣設備杜絕失爆。
3、負責實現掘進安全裝備係列化。
4、負責組織分管科室(隊)做好“瓦斯治理”業務保安工作。
5、協助礦長做好“瓦斯”事故的搶險、救災工作。
(五)生產副礦長對分管範圍內生產係統的“瓦斯治理”管理工作負責。
1、協助礦長定期檢查生產係統各單位“瓦斯治理”工作進展情況。
2、負責處理生產過程中的“瓦斯治理”問題和事故隱患。
3、負責組織實施有關“瓦斯治理”工作中的重大工程。
(六)經營副礦長對“瓦斯治理”工作所需的器材、資金和人員配備負責。
1、按時供給“瓦斯治理”工程所需的器材和資金。
2、定期檢查“瓦斯治理”資金的使用情況。
3、保證“瓦斯治理”工程有充足的人員,並隨生產的發展及時補充、調整。
(七)通風安全副總工程師協助總工程師對礦井“瓦斯治理”的技術業務工作負責。
1、協助總工程師組織、編製、審批全礦“瓦斯治理”工作規劃、計劃和措施。
2、定期召開“瓦斯治理”工作技術會議,不斷提高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
3、及時03manbetx “瓦斯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從技術上采取措施處理。
4、負責組織學習“瓦斯治理”工作的先進經驗,推廣使用先進裝備、技術。
(八)生產科對生產科業務範圍內“瓦斯治理”的技術業務工作負責。
1、負責編製、審批、實施“瓦斯治理”技術業務的規劃、計劃、設計、規程和措施。
2、負責組織礦井“瓦斯治理”月底檢查、工程質量驗收。
3、及時03manbetx “瓦斯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4、負責全礦井“瓦斯治理”的技術管理工作。
5、編製礦井年度、月度生產計劃時,必須同時考慮礦井(采區)“瓦斯治理”工作。
6、負責推廣應用“瓦斯治理”的先進經驗、技術和裝備。
7、負責編製年度“瓦斯治理”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組織年度瓦斯等級鑒定及編製總結報告。
(九)安檢科對全礦“瓦斯治理”工作的安全檢查監督負責。
1、在安全副礦長的領導下,定期或不定期對全礦“瓦斯治理”工作的規劃、計劃、設計、規程和措施的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2、負責協助全礦“瓦斯治理”隱患的排查、處理及整改落實。
3、製止“瓦斯治理”工作中的各種“三違”現象,追查處理“三違”人員。
4、參加“瓦斯治理”工作的安全質量檢查。
5、負責巷道貫通、排防瓦斯、等“瓦斯治理”工作中的安全檢查監督。
(十)生產技術科(調度)對礦井生產調度業務範圍的“瓦斯治理”工作負責。
1、負責礦井“瓦斯治理”的調度聯絡工作,及時掌握巷道貫通、瓦斯排放等工作的進展情況及規程措施落實情況,做好“瓦斯治理”的組織協調工作。
2、負責“瓦斯治理”工作所需材料的下井調度工作。
3、熟悉掌握“瓦斯治理”進展情況,發生瓦斯重大事故時,能夠全員指揮得當。
4、協助安檢科、生產科做好全礦“瓦斯治理”隱患的排查、處理及整改落實。
(十一)機電科對機電係統業務範圍內“瓦斯治理”的技術業務工作負責。
1、負責編製、審批、實施業務範圍內“瓦斯治理”的規劃、計劃、設計、規程和措施。
2、對局部通風機的供電,風電、瓦斯電閉鎖的連續可靠運轉在業務技術上負責。
3、負責抓好機電設備的檢修、管理,杜絕電器設備失爆,防止機械摩擦、碰撞產生引爆火源。
4、負責風電閉鎖裝置的斷電功能測試管理工作。
(十二)監控中心負責瓦斯監控係統的正常運行負責
1、負責瓦斯電閉鎖裝置的安裝管理工作。
2、負責瓦斯電閉鎖裝置的斷電功能測試管理工作。
3、負責瓦斯監控日報的打印,並報送總工、礦長審閱簽字。
4、負責瓦斯監控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十三)企管科對全礦範圍內的“瓦斯治理”所需材料供應負責。
1、負責按時供給礦井“瓦斯治理”所需的材料、設備、儀器、儀表等。
2、負責發生重大瓦斯事故時所需材料的供應。
(十四)通修隊對本隊業務範圍內的“瓦斯治理”管理工作負責。
1、在總工程師的領導下,具體抓好業務範圍內的“瓦斯治理”管理工作,包括瓦斯檢查及“瓦斯治理”技術資料管理。
2、協助生產科做好全礦“瓦斯治理”日常管理。
3、負責全礦瓦斯的日常檢查、調度管理工作,杜絕瓦斯事故發生。
4、協助安檢科、生產科做好全礦“瓦斯治理”隱患的排查、處理及整改落實。
5、負責編製恢複通風、排放瓦斯技術措施,並做好瓦斯排放工作。
6、做好全礦“瓦斯治理”各種基礎技術資料的編製與報批,重點是瓦斯日報編製與報批,瓦斯日報至少保存一年。
7、負責管理、調試、校驗便攜式光學甲烷檢測儀、便攜式甲烷檢測儀。
8、負責本隊職工“瓦斯治理”業務知識及搶險、救災知識的培訓、教育。
(十五)采掘隊隊長對本隊生產範圍內的“瓦斯治理”管理工作全麵負責。
1、對本隊生產管理區域瓦斯監測設備、斷電儀的使用和管理負責。
2、負責搞好生產區域的“瓦斯治理”所安裝設施的管理。
3、做好本隊排放瓦斯管理工作
4、負責本隊職工“瓦斯治理”業務知識及搶險、救災知識的培訓、教育。
5、對生產區域內電氣、機械設備運轉要保證不產生引爆火源,對產生的此類事故負責。
6、配合有關科室做好本隊責任區內的“瓦斯治理”隱患的排查、處理及整改落實。
(十六)機運隊隊長對生產管理區域內的“瓦斯治理”工作負責。
1、對生產管理區域內的“瓦斯治理”設施的管理工作負責。
2、負責業務範圍內“瓦斯治理”設備、材料的安全運輸工作。
3、對本單位人員造成“瓦斯治理”設施的損壞、丟失負責,並參加事故的追查。
4、負責本隊所有職工“瓦斯治理”業務知識及搶險、救災知識的培訓、教育。
第二節 瓦斯巡回檢查製度
1、安檢科每月按檢查瓦斯區域製定瓦斯巡回檢查圖表,圖表必須規定瓦檢員的檢查路線、檢查地點、檢查次數、檢查內容、檢查時間、彙報時間、彙報次數、交接班地點等內容。對瓦斯湧出異常的掘進頭,由通修隊編製有針對性的瓦斯管理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必須設專職瓦檢工,並實行現場交接班。
2、瓦斯巡回檢查圖表由安檢科科長、技術人員、瓦檢班(組)長共同協商編製,並隨著井下生產變化情況及時修改。瓦斯巡回檢查圖表應報礦總工程師審查、簽字批準,另報總工程師、生產科、安檢科備查。瓦檢員必須在井下指定地點交接班。不在指定地點交接班,一次罰責任人200元。
3、瓦檢員要嚴格按照安檢科編製的瓦斯巡回檢查圖表進行瓦斯巡回檢查,每班不小於二次,二次檢查的時間間隔不超過4小時,嚴禁瓦斯檢查中的“空班、漏檢、假檢”現象發生,並做到井下記錄、檢查手冊及地麵瓦斯調度記錄三對照,每旬由生產科對瓦斯檢測的“三對照”的情況進行一次檢查,每發現一次不對照罰責任人200-500元,並進“三違”學習班學習。
4、采掘工作麵每次檢查瓦斯不小於4個點,采煤工作麵檢查進風流、工作麵風流、上隅角、回風流;掘進工作麵進風流(局部通風機附近)、工作麵風流、回風流、局部冒高處。
5、發現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或瓦斯超限,要及時撤出工作麵所有人員,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掛上“禁止入內”警示牌,並彙報礦生產技術科(調度),否則,每次罰跟班隊長、班長每人500元。
6、瓦檢員要對本班分管區域的通風設施、甲烷傳感器、局部通風的管理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向礦生產技術科(調度)彙報;凡上級領導檢查出的問題,而瓦檢員未提前彙報,一次對瓦檢員罰款50元。
7、瓦檢員除檢查有害氣體和空氣溫度外,每次巡回檢查必須檢查“一通三防”設施,發現問題,及時向礦生產技術科(調度)彙報,由礦總工程師負責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第三節 瓦斯檢查交接班製度
1、交接地點:巡回瓦斯檢查人員必須在井下指定地點進行交接班。如工作麵設專職瓦斯檢查員,其交接班地點在該工作麵懸掛瓦斯牌板處。
2、交接內容:交待清楚當班的通風、防瓦斯、防火、防塵情況及“一通三防”設施的完好情況,並用電話向礦生產技術科(調度)進行雙人彙報,礦生產技術科(調度)應認真作好記錄,記清。
3、交接要求:
(1)瓦斯檢查員必須按規定的時間、地點交接班。
(2)交接班要做到“手對手”、“口對口”,把遺留的問題交接清楚,雙方簽字。
(3)交接班雙方在指定地點交接完畢後,就地用電話向礦生產技術科(調度)彙報,調度員要做好彙報記錄,隨後調度回撥電話,以確定瓦斯檢查員是否在規定地點彙報。
(4)填寫“交接記錄”要字跡清晰,交接時間、地點、交接人、現場存在問題等要填寫清楚。
4、凡不按規定要求交接班的,對責任人每次罰款100元。
第四節 瓦斯報表審批製度
1、安檢科應指定具有一定業務技術水平的人員編製、上報、回收瓦斯日報表,並永久保存。
2、在瓦斯彙報記錄中的當天各最大CH4、CO2濃度、空氣溫度等數據及最大值中選取較為重大的“一通三防”問題,編入瓦斯日報表。
3、每天的瓦斯日報表,由安檢科科長審查數據是否正確、重點內容是否齊全,審核簽字後,送礦總工程師審簽,然後分別報送安全、生產副礦長、礦總工程、礦長。安檢科對審簽過的瓦斯報表必須存檔保存。
第五節 瓦斯排放管理製度
1、嚴格瓦斯排放管理製度。凡是停風的采掘工作麵,都必須按瓦斯排放措施進行瓦斯排放,嚴禁無措施排放瓦斯。
2、瓦斯排放實行分級管理。
臨時停風時間短,瓦斯濃度不超過3%的采掘工作麵,由通修隊長和瓦斯檢查員負責采取措施就地排放;瓦斯濃度超過3%時,必須製定瓦斯排放措施,經礦總工程師批準後,由安檢科科長現場指揮,礦山救護隊負責排放。
3、瓦斯排放措施的主要內容:
1)計算排放的瓦斯量、供風量及排放時間,製定控製排放量的方法,嚴禁“一風吹”。排放風流與全風壓風流彙合處的瓦斯濃度必須小於1.5%。
2)確定排放瓦斯風流流經路線和方向,明確斷電撤人範圍和警戒點位置,繪製排放瓦斯區域完整的通風係統圖,並在圖上明確標定排放風流所經路線的方向,風流控製設施位置,電器設備及電話位置,瓦斯檢測儀位置和警戒,做到文圖齊全。
3)明確電器設備檢查管理及停送電負責單位(或個人),嚴格按程序停送電,明確局部通風機在開啟前的瓦斯檢查。
4)製定排放前後及排放過程中的瓦斯檢查、聯絡方法及其安全措施。
5)排放串聯通風地區瓦斯時,必須嚴格遵守排放次序,首先應從進風方向第一台局部通風機開始排放,隻有第一台局部通風機排放瓦斯結束後,後一台局部通風機方準送電排放瓦斯。
6)嚴格排放瓦斯措施的貫徹執行。由礦總工程師組織參加排放瓦斯人員認真學習排放瓦斯措施,並簽字後才能下井,安檢科監督排放瓦斯措施的現場執行情況,發現違章,立即令其停止排放,並追查責任,通修隊負責建立好排放瓦斯記錄,保管備查。
第六節 瓦斯異常及時彙報調度製度
為加強瓦斯管理,樹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落實各單位、科室的管理責任和提升防範事故的能力,杜絕瓦斯事故,特製定《潘津工業煤礦瓦斯異常及時彙報調度製度》。
一、嚴格貫徹落實《煤礦安全規程》有關瓦斯管理規定
1、采區回風巷、采掘工作麵回風巷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0.8%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2、采掘工作麵及其他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時,必須停止用電鑽打眼;爆破地點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時,嚴禁爆破。
3、采掘工作麵及其他作業地點風流中、電動機或其開關安設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4、采掘工作麵及其他巷道內,體積大於0.5m3的空間內積聚的瓦斯濃度達到2.0%時,附近20m內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5、對因瓦斯濃度超過規定被切斷電源的電氣設備,必須在瓦斯濃度降到0.8%以下時,方可通電開動。
二、瓦斯異常彙報程序
1、生產技術科(調度)監控中心、井下采掘工作麵及其他有人員作業地點發生瓦斯超限的,要立即查明原因並向礦生產技術科(調度)彙報。
2、礦生產技術科(調度)接到瓦斯超限彙報後,必須按下列要求向有關領導彙報:
(1)凡發生瓦斯超限達到0.8%及以上、小於1.5%的,必須立即向生產技術科(調度)值班主任、值班礦領導、生產科、安檢科、通風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彙報。要求發生瓦斯超限地點立即停止生產,查明現場超限原因。
(2)凡發生瓦斯超限達到1.5%及以上的,必須立即向生產技術科(調度)值班主任、值班礦領導、生產科、安檢科、通風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生產副礦長、安全副礦長、礦長彙報。並要求瓦斯超限地點立即停止生產、撤出人員、查明現場超限原因。
(3)發生瓦斯超限後,生產技術科(調度)要在下列時間內報告新疆公司調度室:瓦斯濃度≥3%的10分鍾內,瓦斯濃度<3%的30分鍾內。
3、所有瓦斯超限必須進行統計記錄。井下各工作地點預計可能造成超限的,必須編製措施報礦生產技術科(調度),由生產技術科(調度)填報瓦斯超限計劃申請單,經礦長簽字批準,提前向新疆公司調度室傳報,否則均視為無計劃超限。生產技術科(調度)每周必須對瓦斯超限進行統計彙總,並在每周五下午5點之前報新疆公司生產技術部。
三、瓦斯異常彙報、記錄內容規定
1、生產技術科(調度)接到彙報和向上彙報瓦斯超限情況時,必須認真填寫瓦斯超限記錄,並保存備查。
2、瓦斯檢查工彙報內容包括:瓦斯超限地點、超限時間、超限濃度、彙報人姓名等。
3、生產技術科(調度)接受瓦斯檢查工、監控信息中心值班員彙報後,做好彙報記錄:瓦斯超限地點、超限時間、超限濃度、彙報人姓名;向上彙報及領導安排記錄:彙報時間、接受彙報人姓名、瓦斯超限情況、瓦斯治理措施、瓦斯治理結果、恢複供電和恢複生產情況等。
4、監控信息中心值班人員記錄包括:瓦斯超限傳感器地點、超限時間、超限濃度、斷電時間、複電時間等。
四、瓦斯異常或超限的界定
屬下列情況之一的都應按照瓦斯異常統計:
(1)采掘工作麵、上隅角及回風巷風流瓦斯濃度≥0.8%;
(2)采區回風巷風流瓦斯濃度≥0.8%;
(3)被串工作麵進風流瓦斯濃度≥0.5%;
(4)打鑽鑽孔施工點回風側5m內瓦斯濃度≥0.8%;
(5)礦井總回風巷或一翼回風巷中瓦斯濃度≥0.75%;
(6)有計劃排放瓦斯,第一彙風點下風側10m處瓦斯濃度≥1.5%;
(7)其它地點瓦斯濃度達到或超過《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範圍。
第七節 光學瓦斯檢定儀、便攜儀使用製度
一、便攜儀的使用範圍
礦長、礦技術負責人、爆破工、采掘區隊長、通風區隊長、工程技術人員、班長、流動電鉗工下井時必須攜帶便攜式甲烷檢測儀。
二、瓦斯檢查工下井時必須攜帶光學瓦斯檢測儀。
三、便攜儀使用管理製度
(一)辦理儀器領用牌:由各單位統一到安檢科辦理,各單位要將使用人的單位、姓名、從事工種或職務和一寸照片交到安檢科,由安檢科統一辦理,辦證時要做到使用人、照片和單位三者相符。
(二)使用人轉崗或調動單位必須在調令下達的三日內將舊牌交回安檢科,需繼續使用的由安檢科重新登記辦理,否則,對使用人調出單位處以100元/人次罰款。
(三)使用者要對證牌進行妥善保管,使用人出現證牌丟失要立即向安檢科掛失並由所在單位開具證明重新補辦,否則造成儀器丟失對責任人處以1000元罰款。證牌丟失人員在通修隊掛失後,由於發放員不負責任造成儀器丟失的對發放員罰款500元/次。證牌出現水洗,進水等不能正常使用的,發放員有權拒絕發放儀器,責令使用人重新補辦或由所在單位和安檢科開具雙重證明領取,同時對使用人罰款20元/次。
(四)使用人在持證領取儀器時,必須人證相符,不能代領,若人證不符或代領,發放員將不予發放並追罰相關責任人 50 元/次;嚴禁轉借儀器,發現一次使用人、轉借人各 100 元,發放員嚴禁無牌發放儀器,否則按相關製度執行。
(五)使用人在持證領取儀器時,要認真檢查儀器的使用性能,隻有確認儀器的使用性能完好後,方可交證簽名領取儀器,儀器領走後,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問題由使用人承擔。
(六)使用人在升井後必須及時(必需當班)將儀器交回儀器室 ,經發放員檢驗合格後將儀器收回,發放員做好記錄並發還使用人證牌。凡不按規定在當班交回儀器者,每超過一班罰使用人50元 ,累計計算。
(七)凡因使用過程中造成儀器進水或損壞的、拆卸儀器的罰款800元,丟失儀器者罰款1000元,由安檢科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
(八)便攜儀和光瓦必須定期送有資質的安全儀器檢定單位進行檢定校驗,經檢定合格的儀器方可投入使用。
(九)儀器發放員必須做好發放記錄(包括領取人姓名、單位、領取時間、機號、交還時間),發放儀器時要仔細檢查儀器的工作狀態,嚴禁發放不完整、損壞的儀器,否則,將給予發放員100元/次罰款。
(十)儀器校驗員必須按規定時間對便攜儀和光瓦進行調校,及時對損壞儀器進行維修,保證每台儀器性能完好,並認真做校驗記錄。
(十一)罰款由安檢科造表,每月一次,經安檢科科長或通風副總簽字後報綜合辦從處罰人當月工資中扣除。
第八節 防止瓦斯檢查空班漏檢製度
一、加強勞動紀律,嚴格請銷假製度
(一)由於班前飲酒而造成無法上班的,即使補辦請假條,也要扣除前一天的出勤並加罰100元,否則停工並按曠工處理。
(二)嚴禁每班瓦檢員出勤人數少於井下分區數。沒有特殊情況不得批準休班,捎假、電話請假均視為曠工。
(三)如果當班出勤人數少於井下分區數,值班隊長必須提前安排其他班或替補瓦檢工替班,凡拒不執行者,一律停工。
(四)對不請假,私自休班的人員,每人每天罰款200元並累加。
(五)嚴格按照早班8點,中班16點,夜班0點交接班(±30min),不交接班的按“三違”處理(具體交接班時間按照礦有關要求進行)。
二、嚴格井下、班中彙報製度
(一)嚴格井下彙報時間,規定下井後現場交接班並向值班隊幹回電話,現場交接班彙報時間:
早班原則上8:20之前必須彙報結束;
中班原則上16:20之前必須彙報結束;
夜班原則上0:20之前必須彙報結束。
(具體交接班時間按照礦有關要求進行)
(二)嚴格班中彙報製度
瓦斯檢查工在第一遍瓦檢一半時必須向安檢科彙報一次,當第一遍瓦檢全部結束,必須向礦調度彙報登記數據。且彙報時間早班不得遲於13:00,中夜班順延8小時。第二遍一半時向安檢科進行第二次彙報,當第二遍結束後,向礦調度彙報登記數據。這樣多次彙報,確保井下瓦檢員按照自己的路線檢查,不出現空班漏檢現象。
(三)嚴格井下現場交接班時間
嚴格井下現場交接班,確保井下瓦檢的連續性,並將本班的情況一一的交接下一班,兩個人手對手簽字交接後才算結束本班瓦檢任務。這樣為防止空班漏檢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跟班隊長隨機檢查製度
跟班隊長在井下負責本班的安全和生產外,在自己來回走動的時間內必須對瓦檢牌版進行檢查,如果發現空班漏檢按嚴重“三違”處理本區域瓦檢人員,確保瓦檢工將本區域的瓦斯檢查點全部檢查。
四、設施、局部通風等問題反饋
安檢科要求每位瓦斯檢查工將本區域的通風設施、風筒、瓦斯探頭、風速傳感器以及無計劃停風、微風、無風等各種特殊情況彙報。通過對異常情況的彙報來確定瓦斯檢查工的行走路線,並可以通過彙報的早晚和其他人的彙報時間對照,同時也利於隊內部及時處理隱患。
五、檢查證件和儀器等
(一)瓦檢員必須培訓合格、持證上崗,在上崗前加強實習,確保熟悉井下瓦斯巡檢路線,能夠正確的操作光瓦,正確的選擇瓦檢點和具體瓦檢位置。
(二)由分管隊長不定期的抽查光瓦的完好情況,對於光瓦不能正常使用而帶入井下的認定為空班漏檢。
六、安檢員督察
安檢科監督檢查瓦檢員現場瓦斯檢查情況,包括是否按照要求操作光瓦,是否選擇合適的測點等。這樣來杜絕空班、漏檢現象發生。
七、人員定位查詢
監測監控中心通過人員定位係統來確定瓦斯檢查員是否進入工作麵進行瓦斯檢查等。
通過采取以上措施來確保瓦斯檢查工能夠按時、按路線、按要求的檢查各個工作麵和瓦檢點的瓦斯,從而確保我礦的瓦斯檢查規範,確保瓦斯檢查無空班漏檢現象的發生。
第九節 瓦斯超限管理製度
一、瓦斯超限報告處理製度
凡出現瓦斯傳感器報警,無論是瓦斯超限還是誤報警(瓦斯傳感器示值超限情況分類表見表1),必須嚴格按照以下製度進行處理:
(一)當采掘工作麵及其它工作地點瓦斯超限,即瓦斯傳感器或便攜式瓦斯檢測報警儀報警時,工作地點必須立即停止作業,由跟班隊長或班組長組織,將人員撤出工作地點到新鮮風流中,同時安排機電工依次對各設備的開關停電打閉鎖,直到配電點饋電位置,切斷工作麵電源,並及時向礦生產技術科(調度)、本隊值班隊長彙報。並派人在通往超限區域的所有入口處設立警戒,防止其他人員進入超限區域。
警戒區內,在未查明瓦斯超限報警的原因、瓦斯超限未得到處理前,除瓦檢員、現場跟班隊長、班組長外,其他人員未經生產技術科(調度)允許嚴禁入內。
(二)地麵監控係統發出瓦斯報警信息後,中心站值班監測工必須立即向礦值班領導彙報。
(三)值班調度員報告後,必須立即向通風副總、總工程師及值班礦領導彙報,並通知通修隊安排專職瓦檢員趕赴現場查明原因,同時通知井下施工單位做好組織撤人、斷電工作,通修隊做好處理瓦斯超限的準備工作。
(四)發生瓦斯超限報警後,報警區域現場跟班隊長、班組長必須協助安檢科專職瓦檢員共同查明瓦斯超限原因。
(五)瓦檢員到達瓦斯報警超限地區後,應對瓦斯報警超限地區進行全麵瓦斯檢查,在查明瓦斯的具體情況和報警原因後,及時向礦生產技術科(調度),請示現場處理方案。瓦斯超限報警現場處理方案由礦總工程師確定。
(六)值班調度員向井上下各單位傳達瓦斯超限報警現場處理方案,井下施工地區由跟班隊長或班組長組織現場人員按照礦生產技術科(調度)的指示統一行動,所有人員必須服從指揮。
(七)瓦斯超限處理結束後,恢複送電前必須由瓦檢員對瓦斯超限區域及局部通風機開關附近10m內的瓦斯濃度進行檢查,符合送電條件後向變電所及生產技術科(調度)彙報,由生產技術科(調度)通知變電所確認後方可送電。變電所未接到生產技術科(調度)的送電通知前,不準擅自向停電區域送電。
(八)接受彙報和向上級彙報瓦斯超限時,必須填寫瓦斯超限記錄,並保存備查,瓦斯超限記錄應包括:瓦斯超限起止時間、超限地點、超限濃度、治理措施、現場指揮人、處理結果等。
(九)正常的甲烷超限斷電閉鎖測試試驗必須通知監控中心,按《甲烷超限斷電閉鎖測試試驗製度》執行,不按瓦斯超限處理。
二、瓦斯超限事故追查、處理製度
(一)瓦斯超限事故追查製度
1.發生瓦斯超限後,安檢科必須立即組織有關單位和人員成立瓦斯超限追查小組,並組織小組成員召開追查分析會。
2.追查分析會應當通知現場有關人員、業務科室領導參加,查明發生瓦斯超限的經過、原因及事故責任者,提出事故處理意見和防範措施,寫出調查報告。
3.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礙、幹涉追查小組的正常工作。
4.追查小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和防範措施,由責任單位及其業務科室負責處理、落實。同時對有關責任人及責任單位的處理經礦安全辦公會議通過後執行。
5.采掘工作麵或其他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1.5%時,由安檢科負責組織追查,生產科、通修隊參加。
6.采掘工作麵或其他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大於1.5%且小於3.0%時,由礦總工程師組織追查,安檢科、生產科、通修隊參加。
7.采掘工作麵或其他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3.0%或超限時間大於30min時,必須向礦長、總工程師報告,並由礦向上級有關部門彙報共同組織追查,礦相關部門參加。
(二)瓦斯超限事故處理製度
1.采區通風不良、風流瓦斯超限或瓦斯積聚造成停產3晝夜以上的按一級非傷亡事故處理。
2.采掘工作麵通風不良、風流瓦斯超限或瓦斯積聚造成停產2小時以上的按二級非傷亡事故處理。
3.通風不良或局扇無計劃停運,使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限時間大於30分鍾或局部瓦斯積聚濃度超過3%以上的按三級非傷亡事故處理。
4.采掘工作麵或其他作業地點瓦斯濃度超過0.8%,達不到等級事故的,無論何種原因對責任單位給予2000元/次罰款,給予責任單位主管隊長1000元/次罰款。
5.因區隊瓦斯傳感器管理不善(進水、爆破崩壞)等原因造成瓦斯誤報警,對責任區隊給予1000元/次罰款。
表1 瓦斯傳感器示值超限情況分類表
人為責任引起的誤報警監控係統本身技術缺陷引起的誤報警
1.檢修線路時,接線震動頻率與瓦斯值頻率相同,出現報警。
2.瓦斯傳感器受熱蒸汽影響,出現報警。
3.瓦斯傳感器進水,出現報警。
4.瓦斯傳感器受到摔、碰、爆破衝擊波等強烈震動後,出現報警。
5.采用物品包裹瓦斯傳感器致使其透氣性不好,出現報警。
6.鬆香水等碳氫物質濃度超標,出現報警。1.係統電源故障使瓦斯傳感器處於供電時好時壞狀態,傳輸某一種頻率信號,出現報警。
2.電橋電阻無故斷開,出現報警。
3.轉換電路運行當中無故損壞,出現報警。
4.瓦斯傳感器航空插頭長時間使用後鬆動,風吹震動頻率400-1000赫茲時,出現報警。
5.係統采集瓦斯傳感器剛通電時的瓦斯顯示值,出現報警。
6.主傳輸線路接線盒接觸不好,震動出現瓦斯值頻率,出現報警。
7.當線路受到幹擾的頻率或次頻率為400-1000赫茲之間時,出現報警。
8.出現以上情況由監測監控中心寫出追查報告,並及時與廠家聯係,弄清原因,製定防範措施,報生產科備案。
6.有計劃的停電、停風造成的瓦斯超限不做為瓦斯超限事故處理;有計劃的采取釋放瓦斯措施造成的瓦斯超限,持續時間不超過3min時,不做為瓦斯超限事故處理。
7.因瓦斯傳感器自身原因造成的誤報警,由生產科、機電科、安檢科、監控中心共同查明原因,視不同情況給予處理。
8.在發生瓦斯超限後隱瞞及謊報、故意延期遲報或者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調查、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對責任單位罰款1000元、責任人罰款500元。
第十節 電氣焊管理製度
一、電氣焊安全技術措施的編製要求
(一)井下使用電氣焊必須由施工單位編製安全技術措施,措施必須有封皮、有審批簽字頁,有審批意見欄、措施執行確認欄(內容包括:措施審批後是否按規定執行,未執行的審批措施要注明原因)。
(二)不準一份電氣焊安全技術措施多處施工;電焊、氣割(或氣焊)安全技術措施必須分開編製,不得一份措施中同時出現電焊、氣割(或氣焊)。
(三)一個地點同時需要電焊、氣割(或氣焊)時,必須分開時段施工,時間上嚴禁重疊(在措施中寫清時段)。電焊施工時,氣瓶距離施工地點必須大於10m。
(四)電氣焊一般要求在一個班內進行完畢,總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施工完畢當班必須將電氣焊所用的工具、氣瓶等升井。
(五)編製內容
1.寫明使用電氣焊的單位、編製人、使用地點、施工時間、施工負責人、施工人員、單位負責人,其中編製人及單位負責人必須手寫簽字,不允許打印。
2.闡明必須使用電氣焊的理由或原因。
3.闡明施工地點所處的環境(周圍設備布置情況及巷道支護情況、施工地點處在進風流還是回風流、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等)。
4.每一項工作都必須在措施上明確責任人。
5.使用電氣焊的技術措施。
如根據施工地點的環境需提前采取防止引燃施工地點周圍的物品或材料的措施;電氣焊所使用的器具規格型號、技術參數(電焊用的電源線必須使用規格不小於MY3×4+1×2.5耐壓等級660V的電纜);對電氣焊所用器具(尤其是氣瓶)的要求;電焊所用電源的具體規定等(明確開關的具體位置,必要時畫出供電係統圖)。
6.使用電氣焊的安全措施。
電氣焊安全技術措施要有針對性,對不同的作業、施工地點、作業環境特點、施工方案方法等製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嚴禁雷同。
(六)電氣焊措施的編製必須按礦要求的統一格式編製,統一格式見附件1。
二、電氣焊措施的審核與批準
(一)施工單位編寫好電氣焊措施後,由機電科、安檢科、生產技術科(調度)、通修隊主要負責人進行會審,分管礦領導和總工程師必須簽署會審意見,最後由礦長批準。電氣焊措施必須至少提前一天審批完畢。
(二)礦長不在礦時,由礦長委托其他礦領導批準。礦長回礦後,必須對已經批準的措施進行補簽。
三、有關單位職責
(一)施工單位
1.負責電氣焊措施的編製。
2.負責使用的電焊機、電纜、電焊鉗、氣瓶、減壓閥、氣壓表、氣管、割炬等器具的檢查,確保完好。
3.電焊機下井前必須仔細檢查,保證外觀完好,電流調節裝置靈活可靠,調節準確,帶電部分與外殼的電阻應不小於1MΩ。
4.電焊機電源電纜要求無受傷,無破損,相間絕緣電阻不應小於2MΩ,對地絕緣電阻不小於0.5MΩ。電焊機電源電纜應接在能單獨停送電的開關的負荷側,不允許接在其它部位。電焊作業時,零線必須直接牢固搭接在被焊接物件上,焊機外殼應裝接地線且接地必須牢固可靠。
5.使用氣割時,氣瓶距火源必須在10m以上,且氧氣瓶與乙炔瓶間距不應小於10m。氣瓶距電器設備必須在10m以上。氣瓶必須放置在施工地點的上風側。
6.施工人員離開電氣焊作業現場時,必須切斷電焊機電源或關閉氣瓶閥門,並作明顯標記警示,由專人負責看管。
7.作業人員在規定時間內完工後,必須及時切斷電焊機電源,收好焊把、焊線或關閉氣瓶閥門,且兩種氣瓶應至少相距10m,暫時存放在安全可靠處,由專人負責看管。電焊機或氣瓶使用完畢後,必須當班升井。
8.對有預應力構件實行電氣焊時,必須提前采取可靠技術措施進行處理。避免在電氣焊過程中應力釋放造成事故。
9.氧氣瓶、乙炔瓶不能在同一輛礦車內運輸,同罐時應分層放置。氧氣瓶、乙炔瓶的運輸由機運隊負責,運到指定地點後必須與施工單位現場交接。
10.電焊需要接電源時應嚴格執行停送電製度。
11.施工負責人須及時向生產技術科(調度)彙報電氣焊措施的執行情況,主要指開始施工時的請示及施工完畢後的彙報。
(二)機電科
負責電氣焊措施在分管業務範圍的審核。
1.審核是否必須使用電氣焊。
2.審核有關的設備、設施是否能進行電氣焊。
3.審核電焊所用電源是否可行。
(三)安檢科
1.負責電氣焊安全措施的審核。
2.負責施工現場施工條件與措施規定是否一致的確認工作。
3.負責安排專職安檢員監督措施執行過程中各環節是否按措施規定執行。
(四)生產技術科(調度)
1.負責審核措施中施工時間的安排是否可行。
2.負責在調度台建立電氣焊記錄並按要求做好其他有關記錄。
3.負責措施執行前和結束後的確認工作,做好有關的調度工作。
(五)通修隊
負責協調安排瓦斯檢查員進行電氣焊過程中的瓦斯檢查工作。
(六)企管科
負責審查氣瓶充裝單位的資質、是否履行了有關義務,把好氣瓶入口安全關。
(七)機運隊
1.負責電焊機、氣瓶在井口、井下運輸管理。
2.嚴把電焊機、氣瓶、火種入井關,嚴禁無措施入井。
3.負責電焊機、氣瓶的現場交接工作。
四、使用電氣焊安全注意事項及要求
(一)進行電氣焊工作前,必須由瓦斯檢查員對電氣焊工作地點附近20米範圍內風流中及巷道頂部的瓦斯進行檢查,當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進行電氣焊作業;電氣焊過程中瓦斯檢查員要每隔20分鍾檢查一次施工地點瓦斯濃度並必須在現場施工措施上簽字,做好檢查記錄。
(二)工作中若遇停風、微風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查明原因,經檢查待風流正常後方能重新開始工作。
(三)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由施工負責人攜帶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並將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懸掛在施工地點的進風側5米範圍內,當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報警時必須停止作業,切斷電源或關閉氣瓶閥門。
(四)電焊機在運輸過程中及停放地點要避免水淋,電氣焊工作地點也要避免水淋,運輸過程中應避免碰撞現象發生。
(五)工作前應將工作地點及附近前後10m井巷範圍內的易燃易爆物品進行清理,施工地點應盡量遠離電纜,若受條件限製,應采取隔離等防護措施。
(六)電氣焊等工作地點的前後兩端各10m的井巷範圍內,應針對其設備布置和巷道支護的具體條件,采取具體措施進行處理,並應有專門的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灑水。工作地點應至少備有兩個幹粉滅火器和一個水桶。電氣焊施工過程中,要用不燃材料在施工地點下方接收熔渣、火星,割掉部分要提前用鐵絲(或鋼絲繩套)留繩。
(七)電氣焊等工作完畢後,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並指派專人在工作地點監視檢查1小時,發現異常現象,立即處理。
(八)操作人員作業時,必須持證上崗,穿戴好防護用品,並設專人監護。
(九)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安檢員、瓦斯檢查員、施工負責人同時在現場。安檢員負責在施工前及施工過程中檢查監督措施的執行情況,瓦斯檢查員負責按措施檢查工作場所的有害氣體情況,並認真作好記錄,施工負責人指導施工人員按本措施執行並對現場施工安全負責。
(十)電氣焊作業前,必須將審批後的措施帶到施工現場,在施工人員、施工負責人、瓦斯檢查員、安檢員等人員到齊後,由安檢員對現場是否符合電氣焊的條件進行確認,確認符合電氣焊條件後,安檢員在施工措施上簽字後,由施工負責人向礦生產技術科(調度)彙報現場情況,經生產技術科(調度)同意後,方可按措施開始施工。
(十一)電氣焊施工完畢,由施工負責人向生產技術科(調度)彙報,經生產技術科(調度)允許後,方可將人員撤離現場。
(十二)電氣焊施工中嚴禁違章指揮,嚴禁違章作業,並嚴格按照《電氣焊01manbetx 》作業。
(十三)接電源和拆除電源時,嚴禁帶電作業,並保證供電設備不失爆。
(十四)電焊機、氣瓶當班使用當班下井,施工結束後立即升井。井口把鉤工嚴把電焊機、氣瓶入井關,嚴禁無電氣焊措施入井。把鉤工要在電氣焊措施上簽字確認,並注明電焊機或氣瓶入井、升井時間。
(十五)電焊機、氣瓶由施工單位裝車,在副井口交給機運隊,到井底後,由機運隊交給機運隊,最後由機運隊負責運至施工地點,交給施工單位。
(十六)氧氣瓶、乙炔瓶嚴禁裝在同一輛礦車內,且間距大於10m,同罐運輸時要分層放置。
(十七)氣割(或氣焊)用的點火物品隻能使用火柴,由施工負責人攜帶入井,井口把鉤工要嚴格把關,無氣割(或氣焊)措施嚴禁帶火柴下井。施工結束後,由施工負責人攜帶火柴升井,並經井口把鉤工確認後在氣割措施上簽字。
(十八)高空電焊、氣割(或氣焊)作業時,必須佩戴保險帶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
五、其它要求及說明
(一)本製度所述電氣焊作業包括:電焊、氣焊、氣割和使用噴燈作業。
(二)電氣焊措施必須一式五份,通修隊、安檢科、機電科、施工單位(現場操作人員必須手持一份)、礦生產技術科(調度)各一份;各相關科室必須各存檔一份相同措施,相互間必須對應一致。執行後的措施由安檢科、生產技術科(調度)各存檔一份。存檔期限不得少於1年。
(三)執行措施必須有貫徹人、被貫徹人、相關執行人等本人的簽字與確認,嚴禁他人代簽。
(四)生產班全礦每班進行電氣焊施工地點不準超過一處,檢修班全礦電氣焊施工地點不準超過兩處。
(五)電氣焊施工時,施工負責人必須由副隊長及以上幹部擔任。
(六)主要回風井巷及回采、掘進工作麵,嚴禁進行電氣焊作業。
(七)地麵單位在高溫、高壓、易燃、易爆等危險場所和地點進行電氣焊時,必須製定有針對性的專項安全技術措施,並認真貫徹執行,其它場所和地點應采用常規安全技術措施。
附件2-1 (封皮)
χχχ地點電焊(氣焊、氣割或噴燈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編 製 人:
單位負責人:
施工單位:
編製日期:
審批意見
機電科
通修隊
安檢科
生產技術科
分管礦領導
總工程師
礦長
措施執行情況
一、把鉤工簽字:
電焊機、氣瓶入井時間: 把鉤工:
電焊機、氣瓶升井時間: 把鉤工:
火種入井時間: 把鉤工:
火種升井時間: 把鉤工
二、施工現場簽字:
施工負責人(簽名): 安檢員(簽名):
施工人員(簽名):
時間
CH4濃度%
瓦檢員簽名
三、措施執行情況:
(一)開始時間: 彙報人: 被彙報人(調度台):
(二)結束時間: 彙報人: 被彙報人(調度台):
(三)施工結束1小時後現場檢查情況:
檢查人:
(措施正文)
一、施工地點
二、施工時間
三、概述:
(一)闡述必須使用電氣焊的原因。
(二)闡述施工地點的環境 :周圍設備布置情況及巷道支護情況、是否有可燃物,施工地點處在進風流還是回風流等。
四、技術措施
確保電氣焊正常施工的技術措施。
五、安全措施
確保電氣焊正常施工的安全措施。
第三章 綜合防塵管理製度
第一節 綜合防塵係統管理製度
1、井下必須有完善的防塵係統。所有膠帶機巷及刮板輸送機巷內的防塵管路每隔50m設置一個三通閥門,其它巷道每隔100m設置一個三通閥門。采掘工程驗收時要對三通閥門、淨化水幕的安裝是否符合要求一並驗收;井下輸送機、裝煤機、耙矸機和所有轉載點都必須有完善的噴霧灑水裝置,噴霧要覆蓋煤流,噴嘴之間的距離為300mm;若煤體比較濕潤且沒有煤塵飛揚,可以不打開噴霧,否則,必須打開噴霧進行降塵。主要進、回風大巷及采區進、回風巷每隔400-500m安裝一道淨化水幕,並做到正常使用;采煤工作麵進、回風巷及掘進工作麵至少安裝二道淨化水幕,第一道距工作麵30-50m(綜采麵80m),第二道距工作麵80-100m(綜采麵130m),采掘機工作時或爆破前必須正常開啟,噴條距頂板50mm,兩噴頭之間的距離為400-500mm。所有淨化水幕迎向風流,噴頭與頂板成30度夾角,要能夠封閉全斷麵、靈活可靠且霧化效果要好,在檢查時發現違反規定,每處/次對責任區隊罰款200元,對隊長及技術負責人各罰款100元。
2、采掘工作麵的采掘機必須有內外噴霧裝置,霧化效果要好,能覆蓋滾筒並堅持正常使用,無水或噴霧裝置損壞必須停機;實行爆破作業的采掘工作麵應采用濕式打眼和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後要灑水滅塵,杜絕煤塵堆積和飛揚。檢查發現不符合規定,每次對跟班隊長、班長各罰款100元。
3、各采掘工作麵防塵設施實行誰安裝、誰管理、誰維修。主要進風大巷及采區進風巷的淨化水幕由生產科組織驗收後交機運隊使用和管理,每班要開啟示1-2小時,發現問題以書麵形式向生產科彙報;主要回風大巷及采區回風巷的淨化水幕由通修隊安裝、使用、維護。所有淨化水幕及裝卸載點噴霧裝置必須懸掛管理責任牌,並寫明責任人。凡檢查發現一處淨化水幕或噴霧裝置霧化效果不好,對責任人罰款100元。
4、巷道衝塵管理:采掘工作麵的浮塵清理工作由各施工隊負責,綜采隊每旬要對進回風巷的積塵衝洗一次;各掘進施工單位每旬至少要對後巷積塵衝洗一次;主要膠帶運輸大巷及采區膠帶集中巷內的積塵(煤塵厚度達到2mm連續長度達到5m認為煤塵堆積)由機運隊衝洗;其餘巷道的衝刷由通修隊負責。大巷刷白每年要進行一次(由生產科列入生產經營計劃);對管線上的積塵,由各責任單位定期清理。凡檢查發現有積塵超過1mm的巷道,每處/次對責任單位罰款200-500元。所有積塵衝洗要有記錄備查。
5、主要軌道運輸大巷的水管發生漏水時由機運隊及時處理,否則,每拖延一天罰款50元。
6、個體防護規定:所有采掘機司機、支架工、噴漿作業人員必須佩戴防塵口罩,若檢查發現違反規定者,每次對施工人員、跟班隊長分別罰款20元、50元。
7、通修隊要根據采掘工作麵的情況合理分配風量,選擇適宜的風速,並不得超過《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以利於除塵;同時要做好粉塵測定工作,按要求測定全塵和呼吸性粉塵,並把測定結果及時上報總工程師和生產科,否則,違反規定每次對責任人罰款100元。
8、防治粉塵工作的日常檢查工作由通修隊防塵工負責,每班至少對井下的防塵設施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或上報,如有空班漏檢或發現問題不報者,每次對防塵工處罰50元。
9、井下每個產塵點每半月測定一次,每季度進行一次全工班連續粉塵測定;每季度對粉塵分散度測定一次;每半年對粉塵中遊離二氧化矽含量測定一次,煤層、岩層采掘工作麵有變動時應及時進行測定。
10、通修隊每半月向礦領導報送一份測塵報表,以便各級領導掌握粉塵情況和采取對策。
11、防塵係統的規劃、設計及投產驗收等應有通風部門人員參加。
12、通修隊應按時填製防塵係統圖及防塵設施管理牌板,做好測塵記錄。
13、各單位要做好隔爆設施記錄、衝洗巷道記錄,做到整齊、清楚、數字準確與現場相符。
第二節 巷道衝洗、刷白製度
一、主要進風大巷由生產科列入生產經營計劃,每年至少刷白一次。
二、主要膠帶運輸大巷(回風巷)及采區膠帶上山(回風巷)由機運隊負責每10天至少衝洗一次。
三、主要軌道運輸大巷(進風巷)及采區軌道上山(進風巷)由機運隊負責每月至少衝洗一次。
四、具體要求
(一)采煤工作麵
1.軌道順槽距離工作麵拐點20m範圍內每天至少衝洗一次;
2.軌道順槽20m以外每月至少衝洗一次;
3.膠帶順槽全斷麵水幕網到工作麵拐點每班至少衝洗一次;
4.膠帶順槽全斷麵水幕網向外至300m位置每天至少衝洗一次;
5.膠帶順槽300m以外每旬至少衝洗一次;
6.膠帶順槽機頭、機尾周圍20m每班至少衝洗一次。
(二)掘進工作麵
1.距工作麵30m範圍內的巷道每班至少衝洗一次;
2.距工作麵30m~300m範圍內的巷道每天至少衝洗一次;
3.距工作麵300m以外巷道每旬至少衝洗一次;
4.機頭、機尾周圍20m每班至少衝洗一次。
五、管線上的積塵由各責任單位清理,進風巷內每半月至少清理一次,回風巷內每周至少清理一次。
六、機運隊負責的膠帶機頭、機尾硐室附近30m範圍內指派專人班班進行衝洗。
七、個別產塵大的地點按安檢科每月劃分責任區域的管理單位指派專人班班進行衝洗。
八、所有巷道衝刷和巷道刷白要有記錄可查,各責任單位每月將記錄升井存檔,存檔時間不得少於1年。
九、所有巷道必須保證無粉塵堆積(粉塵厚度達到2mm連續長度達到5m認為粉塵堆積),發現有粉塵堆積必須在當班衝洗。
十、其他巷道按安檢科每月責任區域劃分的責任單位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巷道衝塵。
十一、衝刷巷道過程中要加強對電氣設備的防護,並將電氣設備上的水及時擦幹。
十二、凡不按照以上規定進行巷道衝塵的單位對單位負責人按200元/(次·處)進行罰款,對於屢次出現的問題將加倍處罰。
第三節 綜采工作麵防塵管理製度
一、工作麵作業規程中必須詳細製定出本工作麵的綜合防塵措施,畫出本工作麵的綜合防塵係統圖,標出防塵設施、設備的相對位置。
二、工作麵兩巷必須按標準要求設置防塵灑水管路,吊掛平直不漏水,軌道巷每100米、皮帶運輸巷每50m設置一個“三通閥門”和管接頭,並配備25m軟管。
三、工作麵兩巷安全出口50m內安裝淨化水幕,對工作麵進、回風流實行淨化,要求靈敏可靠,使用正常,並能封閉全斷麵。各道水幕水壓不低於0.4 MPa,每個噴嘴流量不小於2L/min,水幕堅持停機則停,開機則開。進入噴霧的水必須經過有效的過濾淨化。
四、液壓支架應安裝自動噴霧係統。降架、移架或落煤時能實現噴霧,移架時,能打開上風流側噴嘴,形成淨化水幕,否則不得移架。采煤機下風側應每隔10架有意識專門降落一架,致使實現噴霧。
五、采煤機應有齊全完好的內外噴霧裝置(原無內噴霧的除外),霧化程度高,使用正常,水壓不得低於0.4 MPa,每個噴嘴的流量不得小於5 L/min,進入采煤機噴霧及冷卻係統的水必須經過過濾器淨化,確保水質清潔,噴嘴完好不堵塞,對損壞的噴嘴要及時更換。
六、采煤機截齒要及時更換,采煤機組的牽引速度和滾筒的轉速應調到產塵量最低的最佳匹配位置。
七、各轉載點和破碎點必須有完好的噴霧灑水裝置,位置要固定,並有專人負責,使用正常。各轉載點水壓不低於0.4 MPa,每個噴嘴流量不得小於15L/min,每個轉載點噴霧不少於2個噴嘴。
八、定期衝刷積塵,軌順每月衝刷一次,皮順300米以外每旬衝刷一次,300米以內每天衝刷一次,機尾附近班班衝洗。有積塵的地方及時進行衝洗。
清掃:把沉積在巷道幫、底板和支架設備表麵的煤塵清掃幹淨,將掃落的煤塵集中起來運走。
九、工作麵以及回風巷工作人員必須佩戴防塵口罩。
十、綜采工作麵移交生產前,綜合防塵設施必須齊全完好,否則不準生產。
十一、綜采隊工作職責與範圍:所屬綜采工作麵兩順槽,其中包括該區域內風門前後各5m內保持巷道支護良好,無雜物、積水、淤泥。負責所轄區供水管路日常維護、維修,以兩巷管路與軌道巷主管路三通閥門為界(不包括三通閥門)。
第四節 綜掘工作麵綜合防塵管理製度
一、掘進作業規程中必須詳細製定本工作麵的綜合防塵措施,畫出本工作麵的綜合防塵係統圖,並標出各類防塵設施、設備的相對位置。
二、巷道內按規定鋪設防塵灑水管路,吊掛平直,接頭嚴密不漏水,每隔50m設置一個“三通閥門”和管接頭,並配備25m軟管。
三、供水管路係統中還必須按要求安設過濾裝置。
四、綜掘機必須有齊全完好的內、外噴霧,霧化程度高,使用正常。
五、各轉載點必須有完好的噴霧灑水裝置,位置要固定,使用正常,各轉載點水壓不低於0.4 MPa,每個噴嘴流量不得小於15L/min,每個轉載點噴霧不少於2個噴嘴。
六、淨化水幕要求靈敏可靠,霧化效果好,使用正常,並能封閉全斷麵,並做到停機則停,開機則開。水幕水壓不低於0.4 MPa,每個噴嘴流量不小於2 L/min,噴嘴間距不大於500mm。
七、定期衝刷積塵。巷道300米以外要做到每旬衝洗一次,300米以內每天衝洗一次,工作麵30m範圍(第一道水幕前)要班班衝洗。
八、掘進機司機必須佩戴防塵口罩。
九、新開工的綜掘工作麵,防塵係統不完善,防塵設施不齊全,不得投產。
十、綜掘隊工作職責與範圍:整條巷道要保持支護完好、無雜物、積水、淤泥。負責所轄區內的供水管路安裝(永久性管路)及日常維護、維修,直至撤離所轄責任區。
第五節 炮掘工作麵綜合防塵管理製度
一、作業規程中必須詳細製定本工作麵的綜合防塵措施,畫出本工作麵的綜合防塵係統圖,並標出各類防塵設施、設備的相對位置。
二、工作麵打眼時必須采用濕式打眼,使排出的煤粉呈糊狀,嚴禁幹打眼。
三、爆破時必須使用水炮泥,嚴格水炮泥裝填規定。
四、爆破前後對工作麵30m範圍內巷道周邊進行衝洗。裝煤(岩)時,必須進行灑水濕潤煤(岩)。
五、各轉載點必須有完好的噴霧灑水裝置,位置要固定,使用正常。
六、距工作麵20m內必須安設爆破噴霧,做到爆破時正常開啟,霧化好,能封閉全斷麵,距回風口20m處安設一道淨化水幕。
七、巷道內按規定鋪設防塵灑水管路,吊掛平直,接頭嚴密無漏水,每50m設置一個“三通閥門”和管接頭,並配備25m軟管。
八、定期衝刷積塵。巷道做到每旬衝洗一次,工作麵30m範圍要班班衝洗。
第六節 粉塵測定管理製度
一、礦通修隊配備專職測塵員從事全礦井測塵工作,業務由生產科負責領導管理,測塵人員和儀器配備必須滿足礦井測塵工作需求。
二、測塵員應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同時還必須接受專門的測塵技術培訓,經考試取得職業危害因素監測工操作證後,方可獨立從事測塵工作。
三、按以下規定開展測塵工作。
(一)總粉塵:作業場所的粉塵濃度,井下每月測定2次,每月9日~12日測定第一次,每月19日~22日;粉塵分散度,每年6月、12月各測定1次。
(二)呼吸性粉塵:每班次個體呼吸性粉塵監測,采、掘工作麵每季度末一個月隨第一次全塵測定時至少測定1次,其他工作麵或作業場所6月和12月各隨測定全塵時至少測定1次。每個采樣工種分2個班次連續采樣,1個班次內至少采集2個有效樣品,先後采集的有效樣品不得少於4個;定點呼吸性粉塵監測每月隨第一次測全塵時測定1次。
(三)粉塵中遊離SiO2含量,每年6月、12月各測定1次,在變更工作麵時也必須測定1次;各接塵作業場所每次測定的有效樣品數不得少於3個。
四、測塵所用的儀表必須符合國家規定要求,並按規定及時維修、定期校正,並有詳細記錄可查,並按期進行計量檢定。
五、每次測塵結束後第3天將測塵數據形成報表,向總工程師、通風副總、生產科各提供一份測塵報表。以便各級領導及時掌握防塵、測塵情況和采取對策。
六、測塵必須有記錄,並建立台賬,記錄、台賬保存不少於1年。
七、測塵員要在測定過程中對測定地點及其周圍防塵設施的安設和使用情況進行檢查,有權進行監督和責令有關單位安設及正常使用,對拒不聽從者有權向有關部門和領導彙報,直至停止施工單位繼續作業。
八、對於不能按要求進行測塵的對通修隊技術負責人罰款100元/次,測塵員罰款50元/次。不能按時上報測塵報表的對通修隊技術負責人罰款100元/次,每推遲一天加倍處罰。
第七節 隔爆設施管理製度
一、隔爆設施的管理責任:
(一)礦井兩翼的進、回風巷、各采區的進、回風巷等分別由通修隊負責製作、安裝,經驗收合格後移交責任區隊進行管理。
(二)生產科對隔爆設施的安裝進行指導和驗收,通修隊負責驗收表格的保存工作。
二、隔爆設施的安設標準:
(一)礦井兩翼的進回風巷,各采區的進回風巷,采煤工作麵進回風巷道,采區內的煤和半煤岩掘進巷道應安設隔爆設施。
(二)隔爆設施應指定專人負責,實行掛牌管理(牌板統一到通修隊領取),水袋無丟失、損壞、脫勾或水量不足等現象。采煤工作麵兩巷和掘進工作麵的隔爆設施,要按規定及時移動或安設,確保首列水棚距工作麵距離始終在60~200m範圍內。
(三)水棚應設置在巷道的直線段,與巷道交岔口、轉彎處、變坡處不得小於50m。
(四)水棚組的用水量按巷道斷麵積計算,輔助隔爆棚的用水量不小於200L/m2,主要隔爆棚的用水量不小於400L/m2。
每排水棚中的水袋,所占據巷道寬度之和與巷道最大寬度的比例:巷道淨斷麵 <10m2,至少為35%;巷道淨斷麵10~12m2,至少為50%;淨斷麵>12m2,至少為65%。
水袋之間的間隙與水袋通支架或巷道壁之間的間隙之和不大於1.5m,特殊情況下不超過1.8m,兩個水袋之間的間隙不得大於1.2m。
(五)輔助隔爆棚的棚區長度不小於20m,主要隔爆棚的棚區長度不小於40m。
(六)水棚距頂梁、兩幫的間隙不小於100mm,距巷道軌麵不小於1.8m,棚組內各排水棚的安裝高度應保持一致。
(七)采煤工作麵進回風巷道,采區內的煤和半煤岩掘進巷道使用40L水袋,每袋實際盛水量不得小於35L。兩架水棚之間(邊對邊)距離為2m(誤差±10mm)。兩個水袋之間的間隙不得小於100mm,水袋底部至頂板(或頂梁)的垂直距離不得大於1.6m。

附圖3-1 隔爆水袋的設置圖
(八)隔爆設施的架子采用8#鐵絲吊掛,並至少吊掛四點。保持水袋的上沿水平,以保證盛水量最大。
(九)隔爆設施的架子框架用1 寸鋼管或廢棄錨杆焊接而成,掛鉤用Φ4~8mm的鋼筋製作,與框架焊接。掛鉤與掛鉤要對正,每對掛鉤的方向要相向布置(鉤尖與鉤尖相對),掛鉤角度為75°,彎鉤長度為20mm(誤差±5mm)。(參考附圖3-1、3-2)

圖3-2 隔爆水棚架子圖
說明:附圖僅供參考,具體可根據巷道的寬度加寬架子。
三、隔爆設施的驗收檢查:
(一)隔爆設施的架子由使用單位申請製作,機運隊負責加工。機運隊加工好架子後書麵申請生產科組織驗收,生產科組織施工單位、通修隊、機運隊四家共同驗收,驗收表格通修隊負責準備、並保存,複印送機運隊一份,施工單位一份。
(二)隔爆設施的安設位置和質量有施工單位構築完成後,書麵申請生產科組織驗收,生產科組織施工單位、通修隊三家單位共同驗收,驗收表格通修隊負責準備、並保存,複印送施工單位一份。
(三)隔爆設施由使用管理單位至少每周全麵檢查一次,檢查有記錄(通修隊設計記錄本月初發放各單位,月底回收存檔),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生產科對全礦井的隔爆設施進行不定期檢查,發現吊掛質量、水量不足的要責令有關單位限期整改,並納入“一通三防”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凡是拒不整改的單位,罰單位負責人500元/次,並對隱患升級處理。
第八節 綜合防塵檢查驗收製度
一、每月檢查時,對被檢查單位必須由各單位的防塵負責人參加,月驗收被檢單位必須由隊長參加。
二、各單位每天在檢修機電設備的同時,必須檢查維修防塵設施及儀器儀表,並對容易積塵的地點進行衝洗。
三、新開掘的巷道,必須同時完善防塵設施,否則不準開工。
四、井下必須及時清理巷道的浮煤,對煤塵大的地段進行衝洗。
五、冬季要做好防塵管路的防凍工作。
六、回采工作麵在投產前驗收時,必須同時按標準驗收防塵設施、設備、隔爆設施的完好情況,否則不準投產。
第九節 個體防護製度
井下降塵設施使用及防塵口罩佩戴標準
單 位作業類別降塵設施個人佩戴防塵口罩
采煤隊割、炮(出)煤期間開啟煤機內外噴霧,采麵(支架)水幕布,下風側巷道2道水幕及各轉載點噴霧工作麵及下風側範圍人員佩戴口罩
移架期間開啟采麵(支架)水幕和下風側巷道2道水幕布工作麵及下風側範圍人員佩戴口罩
開拓隊打眼期間濕式打眼打眼人員佩戴口罩
出矸期間出矸前對矸石灑水降塵,出矸時開啟耙矸機卸載口上方噴霧(矸石濕無粉塵時可不用)出矸人員佩戴口罩
噴漿期間開啟回風流2道水幕回風流內人員佩戴口罩
掘進隊割、炮(出)煤期間開啟掘進機內外噴霧,各轉載點噴霧及回風流2道水幕,回風流內人員佩戴口罩
打眼期間濕式打眼打眼人員佩戴口罩
機運隊皮帶運轉(生產)期間開啟各轉載點噴霧和淨化水幕所有在回風流作業人員佩戴口罩
通修隊在上述期間、上述範圍內、作業的人員
備注:1、個人佩戴口罩:主要指(區隊)井下作業人員。
2、對不按規定執行者,給予責任人罰款100元/次。
第十節 防滅火係統
一、礦井采區上、下山的主供水管路管徑不小於150mm(6寸)。
二、采煤工作麵上、下巷和掘進巷道內管徑不小於108mm(4寸)。
三、消防水管主管路末端與采煤工作麵上、下拐頭和掘進工作麵迎頭的距離不得大於30m。
四、采掘工作麵供水管路末端水壓不低於0.6MPa,流量不低於10L/S。
五、消防管路的下列地點必須設置支管和閥門:平硐井口;井底車場附近的主要硐室內;井底車場、主要石門、大巷、傾斜巷道、采區和其它巷道每隔100m;皮帶運輸巷道每隔50m,皮帶機頭、機尾附近15m以內;采用可燃性支護材料的巷道內每50m處;回采工作麵進、回風巷口40m以內;掘進工作麵進風口處;其它易發生火災的地點。
第四章 防滅火管理製度
1、各單位必須嚴格按照《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中有關防滅火措施認真貫徹執行。
2、副井口、主井口及主要通風機房20m範圍內,嚴禁煙火,不得在井口存放易燃材料,井口應配備防火材料,在井口設置消防管路閥門,以備井口或井筒發生火災時急用。
3、井下各機電硐室、爆炸材料庫、配電站必須按規定配備滅火器材,消防沙箱儲沙量不小於0.3m3,並配備撒沙工具。每個硐室應按規定配備滅火器,由所屬單位領取、儲存、保管、使用,並懸掛管理牌;不按規定配備消防器材,每缺小一項罰責任人50元。
4、井下清洗設備使用過的棉紗、布頭必須存放在帶蓋的鐵桶內,定期送到地麵,不得亂扔、亂放。
5、副井口必須嚴格執行井口上、下驗身製度,嚴禁攜帶煙火、易燃品入井。
6、井下各區隊所使用的膠帶輸送機必須遵守以下規定,阻止膠帶著火事故發生:
1)必須裝設驅動輪防滑保護、煙霧保護、溫度保護和堆煤保護裝置。
2)液力偶合器不準使用可燃性傳動介質。
3)必須設置灑水裝置和防跑偏裝置。
4)膠帶輸送機的前後兩端各20m範圍內,必須采用不燃性材料支護。
7、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從事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須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進風井井巷和井口房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工作,施工單位每次必須製訂安全措施,必須由礦長和總工程師批準,同一個措施連續使用不得超過48小時。通修隊、安檢科派專人在現場監督檢查。井下未實行全風壓通風的巷道中禁止從事電、氣焊工作,煤層中未采用砌镟或噴漿封閉的主要硐室和主要進風大巷中,不得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
8、井下所有消防主管路及消防栓的安裝、檢修、維護,由機電一隊負責。井下消防防塵係統圖由機電科每季度更改一次。
9、井下硐室必須保持整潔衛生,不允許存放荊芭、木料等可燃性材料,硐室必須采用不燃性材料支護,防火門必須安全可靠。
10、以上製度由生產科、安檢科、通修隊負責監督檢查各有關單位執行情況,對違反單位或個人由安檢科追查落實,並給予處罰。
第五章 爆破管理製度
第一節 爆破工入井前準備工作
1、領取雷管箱必須檢查箱體、箱鎖及鎖鼻完好情況。箱內不準有雜物。
2、領取發爆器時詳細檢查外殼、接線柱、固定螺絲、氖燈等是否完好,技術參數必須符合規定。發爆器鑰匙必須隨身攜帶。
3、檢查爆破母線,爆破母線采用銅芯絕緣線,母線長度應大於警戒距離,母線的接頭數不得超過兩個,嚴禁明接頭。
4、領取瓦斯檢查儀,並檢查完好情況。
5、檢查爆破用具是否齊全,爆破用具包括:雷管箱、光學瓦檢儀、發爆器、發爆器鑰匙、爆破母線、爆破工作業證、特殊工種操作證、爆破材料消耗單、警戒牌和警戒繩、爆破三人交換牌(爆破警戒牌)、竹木簽、口哨、水炮泥、防水套、絕緣膠布、筆、一炮三檢記錄本、導通儀、連接線。
第二節 炸藥、電雷管的領取、運送、貯存、退庫
1、領取炸藥、電雷管嚴格按要求領取爆破材料,必須仔細檢查炸藥、電雷管的質量、數量、品種、段別、編號是否符合要求;不同廠家生產的或不同品種的電雷管及炸藥,不得摻混使用;電雷管腳線末端必須扭結短路;將炸藥、電雷管分別裝入專用箱並加鎖,嚴禁裝在同一容器內:嚴禁將發爆器、瓦檢儀、導通儀金屬等物品裝入炸藥、雷管箱內。
2、爆破工接到使用單位的爆破材料領退單後,必須審查單據填寫是否合格,若不合格退回,由施工單位重新填寫,由此造成的影響由施工單位承擔,每次對負責人處罰100元。審查合格後由爆破工填寫實領炸藥、雷管數量,並簽上本人姓名和具體時間。爆破工攜帶爆破資格證和經跟班隊長(或跟班隊長授權的班組長)簽章後的領退單,與領藥工一同到爆炸材料庫領取爆炸材料。領藥工必須是使用單位跟班隊長(或班長)指定的專人。
3、爆炸材料庫庫管員接到領退單後,應首先審核爆破工簽字、爆破工本人以及爆破資格證三樣必須相符,然後按單據上填寫的實領品種數量發放雷管、炸藥。爆破工領到雷管時,首先核對各段雷管數量、檢查雷管外觀是否有破損、雷管上的打號是否為本人的編號等,確認無誤後裝入自己攜帶的雷管箱內並上鎖。在和領藥工檢查核對炸藥質量和數量(領藥工協助爆破工檢查核對),確認無誤後裝入由領藥工保管的炸藥箱內,並由爆破工上鎖。雷管箱和炸藥箱鑰匙均由爆破工保管。最後由爆破工親自拿有區隊蓋章的領退單在庫管員的台帳上簽名登記,確認所領爆炸材料無誤。此時,一次爆炸材料領取程序結束。
4、爆炸材料領好後,雷管箱和炸藥箱應該都是鎖好的,並且鑰匙和領退單均由爆破工保管。雷管箱由爆破工親自背到使用地點,炸藥箱在爆破工的監護下由領藥工背到使用地點。到達使用地點並確認箱子和鎖的狀況均完好後,由爆破工看護爆炸材料箱(領藥工協助看護),爆破工在征得跟班隊長或班長的同意後可以裝配起爆藥卷。
5、運送炸藥、電雷管
(1)電雷管必須由爆破工親自運送;炸藥應在爆破工監護下由熟悉爆破材料性能和《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的人員運送;單人背藥量不得超過25kg。背藥人員應作風正派、誠實可靠、體格健康,並在井下爆炸材料庫備案,背藥人員每次都在爆炸材料領退單上簽字。每旬由安檢科牽頭,企管科、通修隊參與對背藥人員簽字情況抽查一次。
(2)運送電雷管的爆破工和運藥人員不得並排同行,且爆破工必須在後麵15米左右。
(3)運送途中,應輕拿輕放,不準衝撞和敲打。
(4)運送途中,嚴禁奔跑或逗留;中途行走和休息,都要注意避開行人、帶電體和導電體,運送時間根據距離由施工單位跟班隊幹確定,一般不得超過50分鍾。
(5)嚴禁用膠帶輸送機、刮板輸送機、礦車等運送爆破材料。
6、貯存炸藥、電雷管的炸藥箱、雷管箱必須存放在頂板完好、支架完整,避開機械、電器設備、無淋水、爆破地點附近或警戒線以外的安全地點。炸藥若需臨時存放,而爆破工因工作不在火藥存放地時,責任區隊應派專人看護。
7、每次爆破工作完成後,爆破工必須在施工隊負責人(或授權的班組長)監督下,將剩餘的所有爆炸材料收拾幹淨,進行清點,確認無誤後分別存入炸藥箱、雷管箱並上鎖。如本班需再次爆破作業,則重複上述相關工序;如確認本班不再爆破作業,則以上工作完畢後半個小時內,當班跟班隊長(或跟班隊長授權的班組長)必須在爆炸材料領退單上按實耗數量當場簽上本人姓名和具體時間。
8、需退回的爆炸材料都必須在爆破工的監護下分別放入炸藥箱、雷管箱並都上鎖,鑰匙和領退單仍由爆破工保管。爆破工攜帶雷管箱監護領藥工運送炸藥箱到爆炸材料庫辦理退庫手續。
9、辦理退庫手續時,爆破工首先向庫管員出具領退單,庫管員核對領退單上的實領數量、實耗數量、跟班隊長或班長簽名、簽字時間,核對簽名與本人照片等項目,全部無誤後,在領藥工的監護下吩咐爆破工打開炸藥箱和雷管箱,進行清點並收回剩餘的爆炸材料。上述手續正確完成後,由爆破工監護,庫管員分別在領退單和“一炮三檢”本上簽上本人姓名和具體時間,簽字後的領退單和“一炮三檢”本分別由庫管員和爆破工保存。此時退庫手續完成。
第三節 裝藥前準備工作
1、施工單位現場第一責任人及爆破工必須做好第一次安全檢查。
(1)檢查上一班是否留有拒爆(殘爆)。
(2)檢查工作麵地質條件、支護形式、巷道斷麵是否與措施相符。如有改變或拉底、維修,施工車場、峒室等,必須有補充措施。
(3)檢查施工牌板內容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時必須改正。
(4)檢查爆破地點附近20m範圍內是否有礦車,未清除的煤、矸或其它物體堵塞巷道斷麵1/3以上。
(5)檢查采麵上、下出口是否暢通。
(6)檢查風筒末端到工作麵距離是否符合措施規定,是否有脫節、對接、花接、落地、大破口等現象,工作麵風量是否充足。
(7)檢查工作麵頂板、支架完好情況,以及傘簷是否超過規定。
(8)檢查空頂距是否符合作業規程規定。
(9)檢查工作麵是否有炮棍,嚴禁用塑料管或金屬管作炮棍。
(10)炮掘巷道貫通相距20m時,詢問待貫通巷道是否停止掘進。
(11)詢問本茬炮應裝藥的炮眼數目,並核對是否符合作業規程規定。
2、爆破工裝配起爆藥卷規定
(1)裝配起爆藥卷隻能由爆破工親自操作,其它人員不準代替或幫助。
(2)裝配起爆藥卷必須在頂板完好、支架完整,避開機械、電器設備和導電體的爆破工作地點附近或警戒線之外的炸藥、雷管箱處進行。
(3)裝配起爆藥卷期間,周圍不準有閑雜人員。
(4)嚴禁坐在爆炸材料箱上裝配起爆藥卷。
(5)爆破工打開炸藥箱取出適量炸藥。裝配起爆藥卷數量以當時該茬炮的數量為限。
(6)用竹、木簽逐個在藥卷平頭端中心紮孔,孔眼略大於電雷管直徑及長度,不準用電雷管代替竹、木簽紮孔。
(7)爆破工打開雷管箱取出成束的電雷管。
(8)將電雷管順好,掛在非導電體上,一隻手握著成束的管體和腳線末端,另一隻手將單個電雷管握在手心,拇指、食指、中指捏緊電雷管前瑞腳線均勻用力抽出。並將抽出的單個電雷管腳線末端扭結短路。抽單個電雷管時,不準硬拉、硬拽。
(9)將電雷管全部插入藥卷平頭端孔內,腳線在插入端繞扣緊鎖,剩餘腳線纏在藥卷另一端,並保持腳線末端扭結短路。
(10)裝配起爆藥卷時,嚴禁插入電雷管後不繞扣緊鎖、嚴禁將電雷管插入藥卷聚能穴端、嚴禁將電雷管斜插在藥卷中部、嚴禁將電雷管直接綁在藥卷上。
(11)一個起爆藥卷隻能插入一個電雷管。
(12)裝配起爆藥卷時,必須防止電雷管受震動或衝擊,防止折斷電雷管腳線或損壞腳線絕緣層。
(13)起爆藥卷裝配完後,應清點數目並妥善保存。
(14)起爆藥卷必須單獨存放,不得同其他炸藥或電雷管混放。
(15)起爆藥卷裝配完後,將剩餘的炸藥、電雷管(腳線末端扭結短路)及時放回各自專用箱內並加鎖。
3、準備工具、材料
(1)由施工單位第—負責人指定人員製作炮泥。炮泥用料必須符合規定,鬆軟合適,不得摻入煤岩粉。
(2)班組長在和爆破工一起清點完爆破孔後,班組長下達裝藥命令。
(3)班組長將炮棍、炮泥、水炮泥移到工作麵。
(4)爆破工將所需的起爆藥卷和炸藥連同專用箱一起搬運到工作麵,但每次隻準從箱內取出1包起爆藥卷和1包炸藥。
4、施工單位現場第一責任人及爆破工做好第二次安全檢查
(1)複查第一次安全檢查中安全隱患處理情況。
(2)檢查瓦斯探頭、設備、工具、管線是否掩護好或按規定距離撤出工作麵。
(3)檢查炮泥、水炮泥數量、質量。
(4)爆破工用炮棍逐個檢查各炮眼的角度、深度、數量、質量是否符合規定。
(5)炮眼深度小於0.6m的淺孔爆破,必須製定有專門安全措施,否則,不得裝藥放炮。
(6)清除炮眼內的煤、岩粉和水。
(7)檢查班組長、安全員是否按“爆破三人負責製”規定到工作麵,並要求出示各自的交換牌。
(8)檢查裝藥地點20m範圍內風流中瓦斯濃度,並按規定填寫“—炮三檢”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檢查時間和瓦斯濃度。瓦斯濃度達到1%時嚴禁裝藥;瓦斯濃度達到1.5%時,施工區隊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5、爆破工敷設爆破母線
(1)從工作麵向後敷設爆破母線。
(2)爆破母線與電纜、電線、信號線應分別掛在巷道的兩側。如果必須掛在同一側或相互交叉時,爆破母線必須掛在電纜下方,並應保持0.3m以上的距離。爆破母線不得隨意敷設在巷道上,不得敷設在水中、淤煤或淤泥中,更不得受到任何外物擠壓或高溫烘烤。
(3)爆破母線接頭和破損處必須用絕緣膠布包好,嚴禁明接頭,兩根母線的接頭必須錯開一定的距離。
(4)巷道掘進時,爆破母線應隨用隨掛,不準使用固定母線。
(5)隻準采用絕緣母線單回路爆破,嚴禁用軌道、金屬管、金屬網、水或大地等當作回路。
(6)爆破前,爆破母線兩端都必須扭結短路並懸空。
(7)爆破母線應采用標稱截麵1~2.5mm2銅芯絕緣線,嚴禁使用鋁線和裸線。
(8)嚴禁用兩根材質規格不同的導線做爆破母線。
(9)母線升井後要進行幹燥,在井下要放在幹燥安全的地點,並定期做電阻測定和絕緣性能測定。
6、施工單位班組長設置警戒
(1)由班組長負責指派專人,按作業規程規定在可能進入爆破地點的所有通道上以及相距20m以內的貫通或鄰近巷道內設置警戒,由爆破工監督,必須嚴格堅持“去二回一”製度,爆破工不準擔任警戒員。
(2)最短警戒距離:
回采工作麵:上撤50m:下撤50m。
掘進工作麵:
煤巷:直巷100m;拐彎巷道80m,並且拐彎後不少於5米。
岩巷:直巷120m:拐彎巷道100m,並且拐彎後不少於5米。
(3)各警戒地點都必須做到人、繩、牌“三保險”。
(4)凡需設置二處及二處以上警戒時.班組長必須設置專職聯絡員。
(5)除裝藥人員、檢查人員外,警戒區內的其他人員必須撤到各警戒線之外。
第四節 裝藥與封泥規定
1、裝藥規定
(1)每次裝藥前,施工單位必須將迎頭的水排淨,且必須停掉工作麵20米範圍內電器電源,以防止雜散電流引爆雷管(對迎頭湧水較大的工作麵,可以製定不停排水電源的專項安全措施)。
(2)施工單位可派1~3名熟悉爆破材料性能和有關規程規定的人員作為裝藥助手協助爆破工裝藥,裝藥助手具體負責觀察、傳遞炸藥和裝填炮泥、扶梯子等工作。同時班組長、安全員必須在現場嚴格執行“爆破三人負責製”。班組長起監護作用,爆破工必須在現場指導裝藥(責任歸爆破工)。
(3)采用毫秒爆破時,岩石巷道宜采用反向起爆,煤及半煤岩巷宜采用正向起爆,當采掘工作麵瓦斯濃度≥0.5%時,嚴禁采用反向起爆。必須製定安全技術措施。掘進工作麵應全斷麵一次起爆,特殊情況下,不能全斷麵一次爆破的必須製定安全措施。
(4)爆破工必須依照爆破說明書進行爆破作業。
(5)裝藥前,起爆藥卷中的電雷管腳線必須保證扭結短路。
(6)裝藥順序:先上部眼、後中部眼、再下部眼,依次進行。
(7)裝藥時,必須將每眼應裝的全部用量的藥卷及起爆藥卷依次緊挨裝入眼口,然後輕輕送入眼底。
(8)裝填藥卷時,不準用力衝撞或搗實。
(9)一個炮眼隻準裝入一個起爆藥卷,嚴禁使用雙起爆藥卷。
(10)嚴禁使用墊藥或蓋藥。
(11)工作麵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自由麵時,最小抵抗線:煤層中不得小於0.5米;岩層中不得小於0.3米;淺眼裝藥爆破大岩塊時,不得小於0.3米。
(12)仰角大的炮眼裝藥時,將全部藥卷一次送入眼口後,再裝入一卷炮泥,隨藥一起送到眼底,用炮棍輕搗幾下,使炮泥卡住藥卷。
2、封泥規定
(1)藥卷裝入後,要先裝一至二卷炮泥,再裝水炮泥。
(2)水炮泥外剩餘的炮眼部分必須用炮泥封填,前兩卷炮泥要慢用力,輕搗動,以後的炮泥必須依次用力搗實。
(3)搗炮泥時,需要用手拉住電雷管腳線,要拉直,但也不要過緊,並使腳線緊貼炮眼側壁。
(4)炮眼封泥長度及水炮泥用量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①炮眼深度小於0.6米的淺孔爆破,炮泥必須封滿。
②炮眼深度為0.6米~1米時,封泥長度不得小於炮眼深度的1/2,使用1個水炮泥。
③炮眼深度超過1米時,封泥長度不得小於0.5米,使用2個水炮泥。
④炮眼深度超過2.5米時,封泥長度不得小於1米,使用3個水炮泥。
⑤光麵爆破時,周邊光爆炮眼應用炮泥封實,且封泥長度不得小於0.3米。
⑥爆破大岩塊時,必須有專項安全措施,封泥長度不得小於0.3米。
(5)嚴禁用煤粉、塊狀材料或其它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
(6)封泥後,必須將電雷管腳線盤好在眼口,並保持腳線末端扭結短路且懸空,避免與導電體相接觸。
(7)一茬炮全部裝完藥後,爆破工必須先將剩餘炸藥放回專用箱內,然後清點、核對一次雷管、炸藥消耗量。
第五節 聯接爆破網路規定
1、爆破母線和連接線的聯接工作,隻能由爆破工一人獨立完成。連接線和電雷管腳線、腳線和腳線之間的聯接可以由班組長或班組長指定專人協助連接,但安全責任歸爆破工。
2、一般采用串聯方法聯接。
3、爆破母線和連接線、連接線和電雷管腳線、腳線和腳線之間的接頭必須相互扭緊並懸空,不得虛接。不得與軌道、金屬網、金屬管、鋼絲繩、刮板輸送機等導電體相接觸。
4、聯接爆破網路時,電雷管腳線的接頭方式應采用並頭繞鼻連接。
5、接頭有鏽或汙物必須清除掉。
6、眼深大於電雷管腳線長度需延長腳線時,接頭要錯開,並用絕緣膠布包好。延長腳線應采用與腳線相同的導線或標稱截麵積0.2~0.4mm2的多股銅芯絕緣線。
7、爆破網路聯接到最後,剩餘的兩根電雷管腳線必須也聯接在一起,使之形成閉合回路。
8、所有腳線連好後,爆破工和班組長應分別確認已連線的雷管數量,隻有兩人清點出的已連雷管數量相等且剩餘引藥數量相符時,才能進行腳線與母線的連接工作。
9、爆破工和施工單位第一責任人最後共同再仔細檢查一遍爆破網路,以防漏聯、錯聯、短路、接地等。
10、檢查爆破地點附近20m範圍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並按規定填寫一炮三檢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檢查時間和瓦斯濃度。瓦斯濃度達到1%時,放炮員要停止爆破作業;瓦斯濃度達到1.5%時,施工單位要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切斷電源,立即彙報生產技術科(調度),同時按礦規定進行處理。
l l、按“爆破三人負責製”要求順序進行換牌,並且三入必須按規定在“一炮三檢”記錄本上簽字。換牌順序:爆破工將爆破警戒牌交給班組長,由班組長設警戒,班組長將爆破命令牌交給安全員,安全員及爆破工共同檢查瓦斯無異常時.安全員將爆破牌交給爆破工。安全員由跟班隊長或班組長選定,要責任心強、誠實可靠,並相對固定。
12、吹一長聲口哨,撤出班組長、瓦檢工及其他裝藥人員。
13、將炸藥箱、雷管箱移到警戒線之外的安全地點。
第六節 通電起爆規定
1、爆破網路與爆破母線聯接後,爆破工負責檢查所有連好的腳線接頭、母線與腳線的接頭以及所有露出芯線的腳線和母線都不允許沒入水中、淤煤、淤泥中,所有炮眼口都不能沒入水中,腳線不能有水浸泡、淤煤、淤泥掩埋等,爆破工必須最後撤出工作麵。
2、爆破工最後撤到警戒線外起爆地點,並監督警戒員拉好警戒繩,掛好警戒牌。
3、爆破工用歐姆表對爆破網絡做全電阻檢查。
4、詢問班組長各處警戒是否設好、清點人數情況、聯絡員是否返回,並要求聯絡員和施工單位第一責任人(或授權的班組長)簽字。
5、詢問班組長是否可以起爆,由班組長下達起爆命令。
6、吹兩長聲口哨。
7、爆破工把扭結的母線末端分開,接到發爆器接線柱上並擰緊。
8、將發爆器鑰匙插入毫秒開關,並扭到充電位置,開始充電。再吹三長聲口哨。
9、至少再等5秒鍾且待發爆器氖燈發亮,閃光穩定後,回頭望一下工作麵,無異常情況方可通電起爆。
10、通電起爆後,拔出發爆器鑰匙,並隨身攜帶。
11、將兩根爆破母線從發爆器接線柱上摘下,扭結短路。
12、爆破工按規定在記錄本上填寫起爆時間(24小時製,具體到分鍾)。
第七節 驗炮規定
1、待工作麵炮煙吹過警戒線、炮響15分鍾之後,確認放炮無誤,班組長、爆破工、安全員三人必須首先進入爆破地點驗炮,爆破工在前邊走邊檢查瓦斯,班組長對頂板情況進行檢查。
2、將爆破母線前端扭結短路。
3、檢查爆破地點20m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並按規定填寫“一炮三檢”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檢查時間和瓦斯濃度。如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停止驗炮工作,組織處理;如瓦斯濃度達到1.5%時,應立即停止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4、再檢查工作麵通風、煤塵、頂板、支架、拒爆、殘爆等情況,如有危險情況,必須立即處理。
5、按“爆破三人負責製”要求換回各自的交換牌後,班組長必須在爆破工的“一炮三檢”記錄上簽字。
6、撤除警戒工作必須由布置警戒的班組長親自指派聯絡員撤除警戒。
7、若當班爆破任務沒有結束,仍需爆破時,爆破工應從“裝配引藥”工序開始,重新進行下一循環爆破工作。
8、特殊情況下,當班裝藥炮眼未放完者,爆破工必須經過通修隊值班隊幹同意後,在現場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接清楚並履行交接班簽字手續。
第八節 處理拒爆規定
1、若通電後沒有起爆,必須先拔出發爆器鑰匙,並隨身攜帶。摘掉爆破母線,並扭結短路。延期電雷管至少等15分鍾後,方可由爆破工一人沿線路查找不起爆原因。
2、首先檢查爆破母線及網路,若為斷路、短路、虛接等原因,處理後重新按上述程序起爆。
3、若仍不起爆,證明非線路原因,但又不能確定拒爆炮眼位置,則采取先兩兩並聯再串聯的方法重新聯接後,再次起爆;再次起爆後仔細找出所有拒爆炮眼的準確位置。
4、對於放炮後,現場的主要可疑情況要引起高度重視,如:炮後工作麵沒有達到預想效果(特別是欠挖的原因)、現場遺留有完好的炮眼內的腳線、拉底時炮後底板形成台階過大等,必須認真檢查,嚴格按照規定處理。
5、處理拒爆、殘爆工作必須在施工區隊班組長親自指導下,相應的打眼工、裝藥工、放炮員都到場時嚴格按安全技術措施規定進行。
6、由班組長和打眼工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與其平行的新炮眼,眼深略大於拒爆炮眼.打眼時應在拒爆炮眼外口插入炮棍做為導向標誌。
7、按有關工序重新裝藥起爆。
8、嚴禁手拉、鎬刨;嚴禁用壓風吹、水管衝拒爆(殘爆)炮眼:嚴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藥;嚴禁繼續加深炮眼殘底(無論眼內有無殘藥)。
9、處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後,爆破工必須詳細檢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電雷管。
10、在拒爆處理完畢之前,嚴禁在該地點進行與處理拒爆無關的工作。
11、當班的拒爆(殘爆)必須由現場第一負責人及爆破工負責當班處理完畢,嚴禁將隱患交下一班。
第九節 其它規定
1、對發爆器的領用要求
(1)發爆器在處理拒爆(殘爆)時應挎在爆破工身上,並取下鑰匙:特殊情況下可掛在附近支架上.但必需隨身攜帶鑰匙。
(2)領退藥管、裝配引藥、裝藥、連線等重要環節,發爆器必須放在爆破工附近或掛在支架上。不準接近炸藥、電雷管。
(3)嚴禁在一個采煤工作麵使用2台發爆器同時進行爆破。
(4)嚴禁在井下用發爆器打火的方法實驗爆破母線或爆破網路是否導通。
(5)發爆器出現故障,必須送交專職維修工修理,無論井上、井下,嚴禁私自拆卸或拍打。
2、爆破處理卡在溜煤眼中的煤、矸等物時,必須製定專項安全措施並遵守下列規定:
(1)必須使用煤礦許用剛性被筒炸藥或不低於該安全等級的煤礦許用炸藥。
(2)每次爆破隻準使用1個煤礦許用電雷管,最大裝藥量不得超過450克。
(3)爆破前必須檢查溜煤眼內堵塞部位上、下部空間的瓦斯。
(4)爆破前必須指派專人按措施規定在溜煤眼上下各通道上設置警戒,並設專職聯絡員。
(5)爆破時,必須打開溜煤嘴。
(6)如果溜煤眼下方停放有礦車時,嚴禁站在礦車內觀察溜煤眼內堵塞情況。
3、爆炸材料庫附近30米範圍內,嚴禁爆破作業。
4、炸藥、雷管箱必須使用非金屬材料製作,而且耐壓、抗衝擊、防震、防靜電。
第十節 爆炸材料及爆破管理處罰製度
1、安檢科庫管員在雷管打號後,必須用電雷管檢測儀逐個做全電阻檢查,每天有一名有檢查資格的安檢員到爆炸材料庫對雷管測試和爆炸材料發放情況進行檢查。安檢科牽頭,生產科、企管科、通修隊參與,每旬對爆炸材料庫檢測過的電雷管進行隨機抽查測試,每次抽查1~2名爆破工庫存的電雷管,發現不合格的電雷管必須及時撿出,並對責任人處罰300元/發。測試的場所、儀器的配備及儀器日常維護保管由爆炸材料庫庫管員負責。爆破工或抽查人員測試完畢後,及時填寫測試台帳,將測試結果和出現的問題及時向礦生產技術科(調度)反饋,由生產技術科(調度)向有關礦領導彙報。
2、通修隊建立台帳,詳細記錄井下爆破作業存在的問題。每月及時上報企管科,由企管科向有關領導彙報。
3、爆破工有責任對工作麵炮眼進行檢查,施工單位現場第一負責人必須對爆破工的驗孔、裝藥、聯線、爆破、處理拒爆(殘爆)進行全過程監督,並且在執行好每一個環節後在爆破工“一炮三檢”本上簽字認可。施工單位拒不執行,爆破工可以拒絕爆破。不按規定執行,對責任人處罰100元/次。
4、爆破全過程由現場第一負責人與爆破工共同負責;每次爆破後施工地點的第一負責人必須與爆破工共同在現場認真檢查爆破情況,發現拒爆(殘爆)必須立即處理,在拒爆(殘爆)沒有得到徹底處理完之前不得進行與處理拒爆(殘爆)無關的任何工作。確認無拒爆(殘爆)後,當班現場第一負責人(或授權的班組長)簽字後爆破工方可離開。施工單位不配合進行驗炮。一經爆破工舉報,由生產技術科(調度)組織施工單位、通修隊、安檢科進行追查,一次對責任人處罰200元。
5、各區隊必須合理調整生產工序,合理組織施工循環,爆破工作原則上在當班的以下時間完成:
早班15:00前、中班23:00前、零點班7:00前,以便留出充足的時間出碴及爆破工與班組長一起共同檢查爆破情況。原則上當班裝好藥的炮眼不允許交下班,不允許當班放炮後不進行臨時支護交下班;特殊情況下,裝好藥的炮眼交下班,必須征得生產技術科(調度)、安檢科、通修隊同意,現場由兩班班長(或跟班隊長)、安檢員、爆破工同時在現場進行交接,生產技術科(調度)負責做好記錄。否則,不按規定執行對施工區隊處罰300元。
6、如施工區隊當班沒有進行爆破,在出碴過程中發現拒爆(殘爆),施工區隊必須設置好警戒,彙報生產技術科(調度),由生產技術科(調度)安排通修隊.由通修隊就近調配爆破工,任何一個爆破工都有責任無條件按安全技術措施處理拒爆(殘爆);爆破工沒有到達地點處理拒爆(殘爆)之前施工區隊必須停止一切作業,並作好配合爆破工處理拒爆(殘爆)的各項準備,爆破工接到通知後必須及時趕到,和區隊班組長共同對拒爆(殘爆)進行認真處理。否則,發現一次對責任入處罰300元。
7、施工區隊的當班責任人現場交接班時,必須把有無拒爆(殘爆)作為交接班的—項重要內容。否則,發現—次對責任人處罰200元。
8、施工單位每班計劃炸藥量不得超過實際用量的1.2倍,超過時給予計劃人員100元的處罰,通修隊每月對每一個施工區隊的爆破計劃執行情況進行統計向生產科提供,作為“一通三防”質量標準化考核內容。
9、施工區隊爆破時實際裝藥量與作業規程規定裝藥量不符時.裝藥量不得超過規定藥量的20%.若裝藥量超過20%,施工區隊必須及時製定補充措施。通修隊按補充措施執行。不按規定執行,一次對責任人處罰300元。
10、特殊爆破地點、零星工程當班爆破,施工單位必須當班把碴出淨,以便及時驗炮和處理拒爆(殘爆)。施工區隊爆破應以當班能夠出完碴為限,爆破工負責彙報,安檢科負責監督。岩巷掘進巷道扒矸機以後及煤巷掘進巷道滯後30米以外的零星工程(如挑頂、拉底、鑽窩、泵窩),必須製定措施。零星工程需爆破時,必須在措施中編製爆破圖表,並明確炮眼數量及每眼裝藥量。零星工程爆破裝藥和連線隻準爆破工一人操作,裝藥和連線的檢查由爆破工和現場負責人共同進行。不按規定執行,一次對責任人處罰300元。
11、凡是動用風鎬的施工場所(施工小井、水溝、鑽窩、泵窩等),放炮後首先檢查附近有無殘眼、殘藥、殘管,確認無誤後方可動用風鎬。不按規定執行,一次對責任人處罰200元。
12、由於拒爆(殘爆)影響生產90分鍾以上,由施工單位向生產技術科(調度)彙報,由生產技術科(調度)組織追查,一次對責任人處罰300元。
13、對崩掉的直徑大於500mm的大塊矸石及工作麵凸出的可疑地點是驗炮的重點,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否則每次對責任人處罰300元。
14、在施工現場,一旦發現施工單位辱罵、毆打爆破工,一經查實對跟班隊長(或班組長)處罰500元,並停工到安檢科學習。爆破工必須嚴格按技術措施或作業規程規定進行裝藥、放炮,嚴禁刁難、違章操作等影響正常安全生產的現象發生,一經發現按嚴重“三違”處理。
15、安檢員必須對所負責區域的爆破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檢查,若發現安檢員對所負責區域的爆破工作不管不問,每次對安檢員處罰200元,並追究事故後的管理責任。
第六章 礦井安全監控係統
安全監控係統的運行狀況關係到全礦職工的生命安全,任何區隊和個人均有責任和義務協助管理部門做好設備維護工作。為規範潘津工業煤礦安全監控係統有關管理工作,約束安全監控係統方麵的各種行為,避免“有硬件而無軟件、有設備而無人員、有人員而無培訓、重裝備而輕維護”的現象發生,保證安全監控係統能夠正常穩定運行,使安全監控係統能夠充分發揮安全保障作用,特編製該管理規定。
第一節 安全監控管理機構和職責
一、由總工程師負責對安全監控係統進行全麵管理,成立監測監控中心,並配備足夠的(通風安全)監測工。
二、礦井監測監控係統是礦井瓦斯災害預防的重要設施之一,係統涉及通風、監測監控、煤礦電氣等多個專業領域,監測監控中心是安全監控係統的主要施工管理部門,生產科、安檢科、機電科等單位對監測監控係統負有共同管理的責任。
(一)監測監控中心應根據年度采掘作業計劃編製安全監控係統裝備計劃,並列入年度安全費用計劃;負責全礦安全監控設備的設計、安裝;負責傳感器的送檢、檢修、調校、測試工作;負責監測監控係統硬件、軟件升級改造工作;負責監測監控中心站的管理工作。
(二)生產科應對采掘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中的安全監控設備的種類、數量、安裝位置、報警點、斷電點、複電點的設置是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及《煤礦安全監控係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範》進行審核。
(三)安檢科應對使用各類監控設備的單位、現場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四)機電科應對礦井開拓巷道及采區上山巷道等主要巷道的監測監控和通信電纜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安排施工、統一管理,並為分站電源箱提供供電電源及斷電控製器的接點位置。
(五)生產技術科(調度)應對收集到的信息做好分析處理工作,並對礦領導和上級單位做好信息傳遞工作。
三、(通風安全)監測工必須經上級資質單位或部門安全培訓中心培訓取得資格證後,方可上崗工作。
四、 監測監控中心必須建立健全監測監控人員的崗位責任製、01manbetx 和考核辦法,並嚴格執行。
第二節 安全監控設備設計安裝、更改及拆除程序
一、安全監控設備設計、安裝程序
(一)在生產科或機電科向各施工單位下達編寫作業規程通知單後(開工前20天),施工單位在2天內必須以書麵的的形式向監測監控中心提交《安全監控設備設計安裝申請單》,並提供施工地點的供電係統圖和通風係統圖。
(二)監測監控中心在接到施工單位的《安全監控設備設計安裝申請單》2天之內,根據采掘工作麵、機電硐室等地點的通風、供電情況對安全監控設備的種類、數量、位置、信號電纜與電源電纜的、斷電區域等做出明確規定並繪製布置圖和斷電控製圖再提供給各施工單位,寫入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
(三)監測監控中心在采掘工作麵開工、機電硐室設備通電運行前5天完成《安全監控設備安裝通知單》,經生產科、機電科、通風副總、總工程師審批後,下發施工單位。施工單位必須根據通知單內容,及時完成安全監控設備的領取以及信號電纜、電源電纜的敷設。
(四)分站、傳感器、遠動開關的接線由監測監控中心負責,電源線、控製線與饋電開關的搭接,必須由施工單位專職電工進行連接,在接線時必須有監測工在現場配合,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接線。
(五)安全監控係統正常運行後,由監測監控中心牽頭,機電科、安檢科、生產科、施工單位參加,對安全監控係統進行驗收,由監測監控中心給使用單位下達移交通知單,當施工單位發生變化時,由監測監控中心對設備辦理移交手續。
二、安全監控設備的更改、拆除程序
(一)當采掘工作麵、采區回風巷、一翼回風巷、總回風巷等回風流中機電設備的增加或者改變時,在機電設備投入運行前5天,施工單位必須以書麵的形式(《安全監控設備設計安裝申請單》)向監測監控中心提交增加或改變機電設備的位置,與原供電係統的連接關係。監測監控中心根據實際情況對安全監控設備及斷電控製區域進行修改並以《安全監控設備安裝通知單》的形式下發施工單位。如施工單位違反程序造成監控設備不齊全、斷電控製範圍不符合要求,一經發現,上報安檢科按“重大隱患”對施工單位進行考核。
(二)與監測監控設備關聯的電氣設備、電源線和控製線在改線或拆除時,檢修與安全監控設備關聯的電氣設備需要安全監控設備停止運行時,必須事前和監測監控中心取得聯係,共同處理。因私自改變、停用或拆除監測監控設備產生的安全隱患由使用單位承擔並對隨意停止運行監測監控設備的責任單位。
(三)因工作麵貫通、停止掘進等原因導致通風係統改變或回采結束需拆除安全監控設備時,由監測監控中心填寫《安全監控設備拆除通知書》,經生產科、機電科、通風副總和總工程師批準後下發給各施工單位,由施工單位在24小時內完成拆除工作,拆除的設備及電纜由使用單位負責升井。
第三節 安全監控設備的檢修調校程序
一、安全監控設備檢修調校
(一)安全監控設備入井前,監測監控中心必須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測試、調校,並在地麵連續穩定運行24h-48h,合格後方可入井安裝,監測監控中心必須向使用單位出具入井前測試記錄。
(二)井下使用在岩巷、煤巷、半岩煤巷(炮掘)工作麵的瓦斯傳感器,每月要升井檢修1次;使用在采煤工作麵的瓦斯傳感器,每季度要升井檢修1次;使用在其他地點瓦斯傳感器每半年升井檢修1次。
(三)安全監控設備(除甲烷傳感器)在井下連續使用6-12 個月必須升井檢修,使用單位在接到監控中心書麵通知後,在通知時間內到監測監控中心領取完好設備,並將待檢修設備升井交付監控中心進行檢修。
(四)井下使用瓦斯傳感器必須每7天由監測監控中心調校1次並進行瓦斯電閉鎖測試實驗,調校方法必須按照《低濃度甲烷傳感器調校方法》(AQ1029-2007附錄1)進行調校,其他傳感器按照產品說明書由監測監控中心進行調校。
(五)甲烷傳感器黏貼《甲烷傳感器校驗合格證》,合格證在試驗前一天必須填寫好日期等內容,由監測監控中心負責人逐一審核簽字,合格證黏貼後嚴禁塗改,否則對責任人給予100元罰款。兩次校驗期間出現合格證脫落、損壞使用單位必須及時更換,否則,對責任人給予100元罰款/次。
二、瓦斯電閉鎖功能測試製度
(一)監測監控中心每7天必須對井下瓦斯超限斷電閉鎖功能進行一次測試。
(二)測試前1天由監測監控中心通知各個單位。
(三)相關單位必須安排好電工進行配合,試驗結束後雙方在試驗原始記錄上共同簽字。
(四)試驗期間,區隊必須安排電工進行全程配合,監測工方可進行試驗,否則,因區隊不配合或沒有人員陪同產生的後果由區隊承擔,並對單位負責人罰款200元。
第四節 安全監控設備的使用、維護
井下分站、電源箱、傳感器、斷電控製器及監控電纜等由使用區隊的區隊長或班組長負責使用和管理,各單位要在《“一通三防”管理體係》中明確監測監控設備的管理人和維護人,必須製定監測監控設備的維護製度。
使用單位每班應對安全監控設備進行擦拭除塵,保持清潔。
主要運輸大巷、軌道上山運輸大巷所敷設的電纜由監測監控中心懸掛電纜走向標識牌,標識牌的距離應符合機電管理有關要求;監測監控分站引出的電纜應在出線口處懸掛電纜走向標識牌,由各使用單位負責。
一、甲烷傳感器使用規範
(一)甲烷傳感器的位置
1.掘進工作麵:吊掛在風筒的對側,距離工作麵迎頭不超過5m。耙矸機作業時將甲烷傳感器移至耙矸機導向輪上方。
2.采煤工作麵:距離工作麵回風側煤壁不超過10m,距頂板(或頂梁)不得大於300 mm,距巷道側壁不得小於200 mm,且應垂直懸掛。
3.采煤工作麵回風隅角:距老塘、切頂柱及巷道上幫不大於800mm,不小於200mm,距頂板不大於300mm。
4.采掘工作麵回風側吊掛位置:距回風口10~15m處(有車場的距車場交叉口10~15m處)、有新鮮風流彙入處必須在風流交叉口前10~15m處增加瓦斯傳感器。
5.回風流中機電設備處甲烷傳感器安裝位置:
單台設備:甲烷傳感器安裝在機電設備風流上風側10~15m處。
多台設備處:設備集中放置長度不超過20m的安裝一台甲烷傳感器,安裝在迎風側第一台設備上風側5~10m處;集中放置長度超過20m的,增設一台甲烷傳感器,安裝位置為20m後第一台設備上風側10~15m處。
6.甲烷傳感器的吊掛距離頂板不超過300mm,距離巷幫不小於200mm,拱形巷道吊掛在巷道拱基線上方不少於1m的位置,距離吊掛處不超過300mm,距離巷幫不小於200mm,並且垂直懸掛(特別規定的除外)。
(二)甲烷傳感器的使用
1.甲烷傳感器的安裝必須與生產同步進行,甲烷傳感器沒有按要求安設,一律不得生產。
2.衝洗巷道積塵時嚴禁水流直對監控電纜接線盒、傳感器、分站等監控設備進行衝洗。
3.工作麵頂板有淋水時,應製作傘型裝置進行遮擋,嚴禁用塑料袋、編織袋等物品包裹。
4.甲烷傳感器的顯示屏應迎著巷道風流吊掛,嚴禁對著巷幫或老塘側,應便於現場人員觀察。
5.甲烷傳感器上必須吊掛管理牌,字跡要清晰,不得私自塗改。
6.甲烷傳感器的航空插頭必須按照(圖3-3)標準使用尼龍紮帶固定,固定時不得使航空插頭接口部分明顯受力。
(三)甲烷傳感器的移動
1.巷道噴漿作業時應將工作麵瓦斯傳感器移至不噴漿的地點(至少遠離噴漿作業10~15m)。在噴漿作業完成後,應及時將瓦斯傳感器吊掛恢複到正確位置。
2.爆破作業時應移到安全防護地點(距離爆破地點不少於50m,並加以保護,若甲烷傳感器外殼有明顯的凹陷等痕跡,視為沒有移動到安全地點),爆破後及時恢複到正確位置。
3.移動瓦斯傳感器時,必須提前向監測監控中心彙報,征得同意後方可進行。
四、罰則
對於以上問題,如果不符合要求,對單位主要負責人每次處罰款200元,如果沒有與機電設備安設(或生產)的同時安設甲烷傳感器,將按照缺少甲烷傳感器進行考核(重大隱患)。

圖3-3 甲烷傳感器吊掛圖
二、風門傳感器的使用規範
(一)本著屬地和就近管理及“誰使用、誰管理”原則。風門傳感器及所屬聲光報警器、纜線等由生產科每月月初劃分的風門管理單位使用和管理。
(二)風門傳感器的感應部分必須固定在風門門框上,磁體部分固定在風門上。風門傳感器電纜必須每隔300mm進行一處固定,電纜應橫平豎直,嚴禁電纜胡亂掛在風門牆垛上。風門傳感器的感應部分和磁體部分的上沿距離風門橫梁或者風門搖頭下沿200mm(±10mm),如果遇到風門角鐵,則傳感器下沿距離風門角鐵5mm位置開始固定。風門傳感器的磁體部分和感應部分的橫向間距為10mm~50mm,縱向應對齊(±20mm)。風門傳感器的固定必須使用木螺絲,並且四腳全部固定,木螺絲外露不得超過5mm,不得有明顯的鬆動。
(三)監測監控中心和使用單位每30天進行一次風門傳感器聲光報警功能試驗,試驗前1天,由監測監控中心通知使用單位參與。具體方法為:1.將兩道風門磁體部分取下,觀察語音報警裝置是否發出報警信號;2.詢問監測監控值班人員地麵聲光報警是否正常。3.若正常,雙方共同簽字,若不正常,由監測監控中心負責處理;4.處理好後,重新按照1~3步進行。
(四)使用單位發現問題及時通知監測監控中心進行維護, 否則對單位進行“一通三防”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
(五)以上規定每處不符合要求對使用單位主要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各罰款100元。
第五節 中心站管理
一、監測監控中心負責對中心站的運行和係統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處理。重大問題(瓦斯超限報警等)按規定程序及時向礦生產技術科(調度)、監測監控中心負責人、分管“一通三防”副總、總工程師等有關領導彙報,彙報處理結果記錄備案。
二、監測監控中心站必須實行24小時值班製度,與生產調度員聯合職守。值班人員應認真監視監視器所顯示的各種信息,接收上一級網絡中心下達的指令並及時處理,詳細記錄係統各部分的運行狀態,填寫中心站運行日誌,打印安全監控日報表,報礦長和礦總工程師審閱。
三、監測監控中心站值班人員若發現某地點瓦斯傳感器顯示值變化較大,達到0.5%時,應向分管一通三防的副總工程師和總工程師彙報,並及時和施工單位、通修隊聯係查明原因;如果瓦斯傳感器顯示值達到0.8%,應向總工程師和礦長彙報,按照瓦斯超限標準執行。
四、監測監控中心站監控主機的主機和備機必須狀態完好,並均不得兼作他用,聯網主機必須全部安裝正版係統和應用軟件,並必須安裝正版可更新防病毒軟件,每三天進行更新和查殺病毒,禁止登陸無關網站和開設共享功能,以免感染病毒。
五、監測監控係統使用的原廠家安裝的操作係統平台、係統軟件及應用軟件不得隨意更換。如係統存在問題,需要更換時,必須請示總工程師。
六、係統增加、修改測點配置,必須經過監測監控中心負責人同意後方可執行。
七、對現場已拆除的分站和傳感器,當班人員在監測監控主機上刪除其端口設置,刪除端口必須保留曆史數據。
八、任何人不得隨意對監測監控係統的主控機、服務器及其他輔助設備進行開、停操作。
第六節 安全監控設備的故障處理
一、監測監控人員接到斷電、故障等係統運行不正常信號,或發現監測監控係統異常情況時,應及時查明原因,同時要向生產技術科(調度)、監控中心負責人進行彙報。
二、井下現場安全監控係統維護人員,發現各類傳感器、係統線路等存在問題或不安全隱患時,應當立即進行處理。
三、監測監控係統出現的各類故障,必須及時(原則上8h內)處理,在故障期間必須有安全措施。因瓦斯傳感器延線、回撤造成的信號中斷不得超過15min,否則,對責任人罰款100元。
四、瓦斯傳感器在使用中頻繁出現斷線或數值無規律瞬時增大或減小時(確認現場非瓦斯異常湧出)的故障處理:
首先要判定分站和傳感器是否完好,檢查方法:查看在相同分站其它傳感器運行記錄是否正常,在同一時間內是否有斷線記錄,是否存在相同故障;如果故障相同,就要檢查分站18V 、12V電源、係統通信、內部接口電路、主板供電、航空插頭是否接觸不良等情況,也可以用端口代換法直接判斷故障點。
當故障出現在某一條線路或某一采掘麵,如傳感器完好,要首先檢查通訊線路外觀有無損傷、擠壓、斷開。其次要重點檢查接線盒,查看其是否鬆動、周圍是否有淋水。每個接頭接線時工藝要規範,線頭的氧化層要用砂紙處理幹淨,壓接要牢固,嚴禁接線過程中線頭短接。接線盒處應留適當餘線。
五、因井下非瓦斯超限引起的瓦斯斷電閉鎖裝置動作切斷被控開關電源導致生產中斷的處理方法:
檢查分站供電電源本安輸出模塊是否正常;
若供電正常,將分站所接傳感器全部去掉,觀察分站是否反複重啟,若反複重啟,更換分站板;若分站正常,將所接傳感器一一重新接入分站,每接入一個傳感器,觀察分站是否有反複重啟現象,若有,檢查分站至傳感器之間的線路、傳感器是否完好。
恢複正常後,由使用單位到變電所聯係送電事宜。
第七章 其他製度彙編
第一節 通風牌板管理
一、通風牌板種類包括風門管理牌,密閉管理牌,瓦斯檢查牌,測風記錄牌,局部通風管理牌等。
二、通風牌板型號為400mm×600mm。
三、通風牌板吊掛標準:(1)通風設施(風門、柵欄、密閉等)附近牌板吊掛標準:統一固定在設施的左側(沿進風側看)距離設施500mm(含裙邊),牌板下沿距離腰線300mm(巷道無腰線,則距底板1300mm)。遇到巷道左側有電纜吊掛可以吊掛在巷道右側,標準不變。(2)機電設備瓦斯檢查牌板吊掛在機電設備下風側3m範圍內,牌板下沿距離腰線300mm(巷道無腰線,則距底板1300mm)。工作麵二次性瓦斯檢查牌板距離工作麵50~80m。
四、井上、下通風管理牌板必須保持幹淨整潔。
五、凡每處不合要求對責任單位負責人處罰100元。
第二節 通風例會製度
一、例會時間安排:
瓦斯防治專業例會在月初召開
“一通三防”例會和瓦斯治理綜合分析例會合並在月末召開
其他緊急會議根據礦井生產情況由總工程師組織隨時召開
二、主持人:礦總工程師
三、組織單位:生產科
四、例會主要圍繞以下內容開展
“一通三防”例會
(一)生產科通報本月的“一通三防”檢查問題情況。
(二)生產科通報本月的“一通三防”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情況和下月“一通三防”生產計劃。
(三)通修隊彙報當月“一通三防”存在問題及需礦解決的問題。
(四)各區隊彙報本單位發生的“一通三防”問題及需礦解決的問題。
(五)副總工程師安排相關技術、通風管理工作。
(六)總工程師對本月“一通三防”管理工作進行總結,解決“一通三防”所需人、財、物方麵的投入。
(七)學習上級、公司等與“一通三防”有關的文件規定及相關標準、規範等知識。
瓦斯防治專業例會
(一)通報上月的瓦斯防治情況。
(二)針對上月的瓦斯防治情況,分析原因,查找根源。
(三)製定本月防治瓦斯的專項措施。
(四)學習瓦斯防治新技術和國家、集團公司下發的關於瓦斯治理的文件。
瓦斯治理綜合分析例會
(一)對本月瓦斯防治工作進行總結。
(二)對下月瓦斯災害分析,要求逐頭逐麵。
(三)針對瓦斯災害分析相關科室製定瓦斯災害防治計劃。
(四)下月通風設施的責任劃分區域。
五、會議紀律規定
參加會議必須簽到,無故不參加會議者,罰單位主管隊長(或技術負責人)100元,遲到、早退、會議期間手機響鈴,罰責任人50元,罰款由生產科開罰款單,綜合辦執行。
第三節 職業危害防治管理製度
為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預防、控製和消除煤塵、矽塵、噪音等職業危害,保護職工身體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依據《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要求,特製定《潘津工業煤礦職業危害預防管理製度》:
一、成立職業病防治領導小組
組 長:礦長
副組長:副總、副礦長
成 員:綜合辦主任、安檢科科長、生產科科長
領導小組下設職業病預防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綜合辦,主任由綜合辦主任兼任,成員為相關參與人員。
二、加強職工職業病防治教育培訓工作
(一)定期組織職工學習有關勞動衛生知識、防粉塵、防毒、防噪音、防止工業有害氣體對人體的損害等職業病的防治知識。
(二)由礦醫院、生產科指定專人,綜合辦培訓辦安排時間,結合不同工種,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學習培訓,全麵提高職工的自我健康保護意識。
(三)學習培訓結束後對職業病防治知識進行考試,不合格者不準上崗。
(四)綜合辦結合生產實際,利用黑板報、宣傳欄、廣播等定期對職工進行有關職業衛生知識宣傳,使職工了解和掌握職業病防治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五) 綜合辦必須要定期對職工進行身體健康檢查。
三、塵、矽肺病預防管理製度
(一)礦井井下建立完善的防塵供水係統、防塵設施台帳和管理製度,沒有防塵供水管路的采掘工作麵不得組織生產。
(二)掘進巷道必須采取濕式打眼,爆破、裝岩(煤)必須采取灑水和淨化水幕等防塵設施,並有專人負責管理和使用。
(三)炮采工作麵應采取濕式打眼,爆破使用水炮泥,出煤時必須進行灑水降塵。綜采工作麵采煤機必須具備完整的內外噴霧裝置,移架子時必須打開架下水幕。
(四)井下煤倉放煤口、輸送機轉載點等必須安設噴霧裝置,作業時進行噴霧降塵。
(五)在煤岩層中鑽孔必須采取濕式打眼。在難以使用濕式鑽機時,可采取幹式鑽孔,但必須采取捕塵、降塵措施,作業人員必須佩戴防塵口罩。
(六)通修隊必須建立粉塵監測台帳,全塵每月測2次,粉塵分散度和遊離SiO2每6個月測1次,有呼吸性粉塵的采掘工作麵每3個月測1次,其它巷道每6個月測1次。一旦發現粉塵濃度超限,立即向礦總工程師彙報。
(七)相鄰兩個掘進頭由於沒有建立獨立通風係統而采取串聯通風時,被串工作麵的進風巷應設置淨化水幕等降塵裝置,以降低粉塵濃度。
(八)采煤機、掘進機作業必須安裝內、外噴霧裝置,割煤時必須打開噴霧降塵。
(九)岩巷或半煤岩巷噴漿拌料時,必須開啟噴霧灑水裝置,作業人員必須佩戴防塵口罩。
(十)施工單位必須及時清除巷道中的浮塵,定期清掃或衝洗巷道中的沉積煤塵。同時對主要大巷必須定期進行刷白。
四、噪音危害預防管理製度
(一)定期對主要噪音場所進行監測,作業場所噪音不應超過85dB,大於85dB時需配備個人防護用品,大於或等於90dB必須製定和實施降低噪音的具體措施。
(二)用吸音材料將產生噪音的設備密閉,減少產生噪音設備的震動,或在噪音較大設備廠房中設立隔音操作間。
(三)對受噪音危害的職工必須發放佩戴耳塞,職工進入噪音場所必須佩戴耳塞。
(四)對受噪音危害的職工必須定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一旦發現職工健康受到影響,應及時安排職工休息、療養或更換工作崗位。
五、管理製度落實方案
(一)每月至少組織2次防塵檢查,由生產科、安檢科負責。
(二)每月對全塵測定2次,由生產科、通修隊具體負責。
(三)井下各掘進頭的灑水管路及噴霧裝置的完好情況由通防工負責檢查、記錄和彙報,通修隊具體負責。
(四)對井下各采煤工作麵的灑水管路及噴霧裝置的完好情況,由各班的瓦檢員負責向生產技術科(調度)進行彙報,生產技術科(調度)再向通修隊隊長彙報。
(五)對井下各煤倉、轉載點的噴霧、灑水等防塵裝置的完好情況每10天一次巡檢,由通修隊隊長具體負責。
(六)每月對粉塵測定結果進行核定分析,由生產科、通修隊具體負責。
(七)對職工的勞動防護用品使用定期進行督促落實,由安檢科、綜合辦、綜合辦具體負責。
(八)加強職業病防治法及綜合防塵方麵的宣傳教育,每月至少出一期關於職業病防治方麵的板報,盡快提高職工的個人防護意識,由綜合辦、醫院、生產科具體負責。
第四節 專業隱患排查製度
一、每月由分管礦領導組織2次“一通三防”、爆破專業隱患排查。
二、“一通三防”、爆破專業隱患排查由分管礦領導、生產科、通修隊、企管科、安檢科、機電科及有關生產單位人員參加。
三、“一通三防”、爆破專業係統隱患排查,主要是著眼於大係統的安全隱患。
四、“一通三防”、爆破專業係統隱患排查主要由生產科負責組織。
五、“一通三防”、爆破專業係統隱患排查要有記錄,具體工作由生產科負責。
六、排查出的隱患按照“五定”原則落實整改,同時,由安檢科建立重大事故隱患管理台賬,對重大隱患進行跟蹤管理。
七、對“一通三防”、爆破專業係統無法治理整改的隱患,由分管礦領導牽頭,生產科整理後(報送安檢科)提交礦井綜合隱患排查治理會議。本礦不能治理的隱患,由生產科上報公司生產部解決。
八、生產科要將每次的係統隱患排查及整改情況及時報送安檢科。
第五節 “一通三防”安全技術審批製度
為規範“一通三防”技術管理,明確責任,防止事故發生,依據《煤礦安全規程》、新疆公司《“一通三防"安全技術措施審批製度》等製定本製度。
一、通風係統改造設計。礦井改建、擴建、增減風井、改變總回風巷、調整風機能力、改變一翼或一個水平的通風係統,必須由具有資質的設計單位編製設計及安全措施,經新疆公司總工程師審批;改變一個采區通風係統,由礦編製通風設計及安全措施,經新疆公司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審批;采區內局部地點通風係統改變,由礦作出設計及安全措施,由礦總工程師審批。
二、串聯通風措施。采掘工作麵應實行獨立通風,對於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串聯通風,必須編製安全措施經礦總工程師批準。
三、礦井通風能力核定。由礦編製報告,報新疆公司審查確定後上報省煤炭工業局審批。
四、礦井反風技術措施。由通修隊編製,經有關科室會審、礦總工程師審批,報生產科通防組備案。
五、巷道貫通措施。由施工單位編製,經有關科室會審、礦總工程師審批。
六、瓦斯排放措施。由通修隊編製,經有關科室會審、礦總工程師審批。
七、礦井安全監控係統的改造。由礦信息監測中心編製改造設計和係統改造期間的安全技術措施,經有關科室會審、礦總工程師審批。
八、局部通風設計。由施工單位在作業規程中編製,經有關科室會審後,由礦總工程師審批。
九、井下電、氣焊。由施工單位按《煤礦安全規程》要求編製安全技術措施,經機電科、通修隊、安檢科、生產科會審後,並明確措施的執行人員,由礦總工程師審簽、礦長審批。
十、礦井防滅火安全技術措施。由通修隊編製,礦總工程師批準。
十一、“一通三防”責任製。礦各級領導、各部門、一通三防各工種責任製,由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編製,礦長審批。
十二、各單位必須按上述規定權限做好各類技術措施的審批和上報工作。違反上述規定,必須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第三篇
技術資料管理
第一章 “一通三防”資料明細表
1、礦井通風係統圖20、串聯通風措施
2、礦井通風月報表21、井下電氣焊措施
3、瓦斯日報表22、月礦井通風質量檢查記錄
4、瓦斯監測日報表23、礦井綜合防塵管理製度
5、瓦斯檢查記錄(瓦檢手冊)24、測塵報表
6、“一炮三檢”記錄本25、防塵設施、管理檢查記錄
7、礦井測風記錄26、防塵管路台帳
8、通風設施檢查記錄27、儀器儀表維修記錄
9、礦井反風演習報告28、礦井綜合防塵係統圖
10、瓦斯鑒定報告29、礦井監測係統圖
11、安全技術措施30、儀器儀表使用、維修台帳
12、通風年度、月度計劃或總結31、傳感器使用管理台帳
13、采掘工作麵作業規程32、礦井監測月報表
14、礦井月生產作業計劃
15、礦及上級“一通三防”文件
16、瓦斯排放記錄及排放措施
17、巷道貫通記錄及措施
18、通風係統調整方案及措施
19、設備、儀器台帳
第二章 “一通三防”技術管理
一、生產科負責“一通三防”技術資料的保管工作(非業務範圍內的除外)。
二、設置“一通三防”技術資料專用櫃,並實行分類、分項、分盒按一定的順序統一貼標簽管理。可實行多盒存放,但標簽必須一致。根據需要,各種資料至少保存一年以上。
三、建立“一通三防”技術資料管理台帳和管理製度,詳細記錄每份資料的存放地點和存放份數,技術資料明確管理人員,對需要保存或新建的資料,按業務範圍責任落實到人。由生產科每月對通風各種報表、台帳、圖紙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改正。通修隊長要定期對技術資料的存放進行檢查,確保“一通三防”技術資料的完整。
四、要按照通風質量標準化標準完善各種圖紙、牌板,每季度更新一次圖紙,並及時上報。
五、各種報表要做到準確無誤,且報送及時。
第三章 “一通三防”資料報送
一、通風旬報和測塵報表每次測風、測塵後順延2天必須報總工程師、通風副總、生產科。
二、通風月報表每月下旬測風結束後順延5天報總工程師、通風副總、生產科。
三、“一通三防”各工種培訓計劃每月25日前報生產科備案。
四、瓦斯檢查點設置計劃次月3日前報生產科備案。
五、各單位“一通三防”領導小組每季度更新,每季度第一個月5日前報生產科。並且蓋單位公章。
六、各單位消防設施明細台賬每季度最後一個月25日前電子版報生產科。
七、各單位防(衝)塵記錄、隔爆水棚檢查記錄必須齊全,生產科每季度組織檢查一次。
八、其他礦領導臨時安排的各種內業資料,必須按照要求及時報送。
九、報送不及時的單位給予單位負責人500元罰款、技術負責人300元罰款、負責人200元罰款。
第四章 “一通三防”報表審閱製度
為了做好“一通三防”報表上報工作,強化礦井“一通三防”技術和信息管理,保障礦井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根據我礦實際情況,特製定潘津工業煤礦“一通三防報表審閱製度。
一、“一通三防”報表係指以下報表:
(一)礦井通風月報表有:通修隊人員配備情況表、礦井通風質量檢查評比彙總情況表、通風儀器儀表使用情況表、采掘工作麵通風瓦斯防塵情況表、通風設施情況表、各風井係統通風情況月報表、采煤工作麵通風情況表、各風井係統礦井配風情況表、礦井粉塵濃度月報(全塵、呼吸性粉塵)。
(二)瓦斯日報表
(三)礦井測塵報表
(四)粉塵分散度及遊離二氧化矽化驗報表
(五)礦井監測瓦斯日報
(六)礦井測風旬報表
二、礦井通風月報表每月底由通修隊技術人員收集相關資料,進行認真編製,由通修隊技術副隊長、通修隊長、礦通風副總工程師、礦總工程師、礦長審閱簽字。同時通修隊將審批後的通風月報送礦通風副總工程師、礦總工程師。
三、礦井瓦斯日報表由一定業務技術水平的瓦檢員每天進行認真編製、上報,月末交由安檢科進行永久保存。
四、填寫瓦斯日報時,填表人員必須在瓦斯彙報記錄中篩選當天各地點最大的瓦斯濃度、二氧化碳濃度、空氣溫度等數據及最大值中選取較為重大的“一通三防”問題,編入瓦斯日報表。
五、瓦斯日報表每天必須先由安檢科科長審核簽字後及時報送礦總工程師、礦長審核簽批,由礦總工程師、礦長簽閱後的報表及時返回安檢科,安檢科必須立即落實礦總工程師、礦長的審批意見。
六、礦井測塵報表由通修隊測塵員每半月填報一次,經通修隊技術副隊長、隊長審核後,報送礦通風副總工程師、礦總工程師審閱,發現粉塵異常時,要及時安排相關單位進行解決、處理。
七、礦井監測瓦斯日報表由信息監測中心值班員每天早晨製作,由計算機篩選各地點上一天最大的瓦斯數據並生成報表直接打印,經信息監測中心主任審核簽字後,報礦總工程師、礦長審簽。審簽後的礦井監測瓦斯日報表及時返回信息監測中心,信息監測中心必須及時處理礦總工程師、礦長的簽批意見。
八、礦井監測月報表由信息監測中心技術員每月填報一次,報表內容應包括監測裝備的種類、型號、數量、安裝地點。礦井監測月報表經信息監測中心主任審核,報礦總工程師、礦長審簽後,報送新疆公司通風處。
九、礦井測風旬報表由通修隊測風員每旬末收集測風記錄進行填報,經通修隊技術副隊長、隊長審核簽字後,報送生產科、礦通風副總工程師、礦總工程師。通修隊根據測風情況及時調整通風係統,保證各地點風量充足。
十、通修隊、信息監測中心必須按要求的時間及時報送各種報表,否則每遲一天,對相關責任人罰款50元;公司通報不進行報送的,一次對相關責任人l 00元。
第五章 “一通三防”繪圖規範
序號圖例 名稱顏色說明
1

軸流式主要通風機藍色 2

局部通風機藍色 3

進風紅色 4

回風藍色 5

普通風門(不帶調節風窗)(通風係統示意圖)藍色 6

調節風門(通風係統示意圖)藍色 7

調節風門(1:5000)藍色 8

普通風門(1:5000)藍色 9

永久密閉紅色 10

調節風窗橙色 11

測風站橙色 12

風橋藍色 13

柵欄橙色 14

無壓風門橙色 15

避水災路線藍色 16

避火、瓦斯、煤塵災害路線紅色 17



隔爆水棚紅色 18

隔爆岩粉棚黑色 19

淨化水幕藍色 20

轉載點噴霧藍色 21

DN150閘閥綠色 22

DN100閘閥紅色 23

DN50閘閥藍色 24

DN25閘閥洋紅色 25

三通閥門藍色 26

自動水幕(光控)藍色 27



風筒藍色
說明:黑白打印時不作顏色區分,彩色打印時必須按照要求進行顏色區分。
第四篇
精細化考核
潘津工業煤礦“一通三防”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評定細則
第一條 責任範圍劃分:各單位“一通三防”責任範圍,本著屬地和就近管理及“誰使用、誰管理”原則。
(一)基本原則:按照屬地就近原則,每月月初由生產科劃分。
(二)係統測風、測風站建立與維護、礦井風量分配、巷道密閉等由通修隊負責。
(三)局部通風:局部通風機由施工單位負責安裝、維護、拆除等工作;風筒吊掛和維護責任劃分為由施工單位負責,通防工人員負責監督協助;施工單位必須做好打吊掛眼工作並對風筒做好保護工作。
(四)通修隊負責各個工作麵的瓦斯巡檢,將瓦斯檢查情況填寫在瓦斯檢查牌板上,並告知工作麵班組長,瓦斯傳感器按照監測監控中心製定的標準執行。
(五)通風設施:各種通風設施(風門、擋風牆、密閉牆等)的構建由通修隊負責施工,竣工驗收後書麵申請生產科組織驗收,驗收合格後按屬地就近原則由使用單位負責管理,通修隊負責日常維護,生產科、通修隊監管。
(六)防塵:防塵及隔爆設施的安裝、使用、維護由施工單位負責,各個巷道的衝塵工作由責任單位負責,通修隊負責粉塵濃度的測定工作。
第二條 考核對象:通修隊、采煤隊、掘進隊、開拓隊、機運隊。
第三條 考核主體:生產科負責具體考核。
第四條 考核方式:日常檢查和“一通三防”專項檢查相結合。
日常檢查:日常檢查以礦生產科具體分管通風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為主進行檢查,其他人員輔助檢查,安檢科每日安全隱患通報作為日常檢查內容,查出問題以書麵的形式發給施工單位限期整改。
專項檢查每月進行二次,評分標準見附表(附表4-1-1至4-1-6)。
第五條 各單位所轄區域均納入檢查範圍,有多處責任區的可以采用抽查和全部檢查相結合的辦法,但檢查結果都計入總分。
第六條 評分辦法
(一)專項檢查按照各區隊“一通三防”安全質量標準和評定辦法進行考評(附表4-1-1至4-1-6)。
(二)“一通三防”安全質量標準化日常檢查情況、全月罰款額在月末統計,一條一般隱患扣總分0.5分,A類一般隱患扣總分1分,重大隱患扣總分2分。對查出的問題不按規定時間整改的單位,按相應規定給予2倍處罰。
(三)“一通三防”隱患被礦及上級領導檢查發現一條一般隱患扣總分1分,A類一般隱患扣總分2分,重大隱患扣總分4分,獲得表揚加4分。
(四)檢查中每發現一次在“一通三防”方麵出現嚴重“三違”現象扣總分3分,一次一般“三違”扣總分1分。
(五)施工單位不按時、不按要求參加檢查扣總分2分;各單位不按時、不按要求參加“一通三防”會議,扣總分2分;各單位內業資料報送不及時或者不按規定進行記錄,每處(次)罰單位主管隊長500元、技術負責人300元、負責人200元,同時扣總分2分,累計計算。
(六)私自構築(拆除)通風設施或者占用主要通風巷道斷麵1/3以上的單位,給予單位扣總分2分,同時罰單位責任人1000元。
(七)迎接礦以上級別的“一通三防”檢查給予“一通三防”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總分加2分,但問題仍納入“一通三防”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
(八)各單位必須有主管“一通三防”的領導,各單位必須建立“一通三防”管理機構,責任到人。單位無主管“一通三防”領導或者無“一通三防”管理機構的在其總分中各扣2分。
(九)總分計算:
月總分=二次專項檢查平均分-日常檢查扣分-“三違”扣分 +各種獎勵分
第七條 檢查人員必須認真按規定程序檢查,做好有關記錄,建立健全台帳,不得弄虛作假,一經發現,按《河南煤化集團員工獎懲暫行規定》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理。
第八條 獎懲辦法
本考核采用月度考核,月度兌現。
(一)潘津工業煤礦“一通三防”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得分與被考核單位的安全結構工資掛鉤,礦經所有考核對象進行“一通三防”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根據考核成績進行排名,前二名獎勵雙基分,後二名處罰雙基分,具體考核結果應用見附表4-1-8。
(二)月度考核結果由生產科形成考核結果表,分管礦領導審批後,送安檢科執行。
附表4-1-1
綜采(炮采)工作麵“一通三防”安全質量標準及評定辦法
工作麵名稱: 施工單位: 檢查日期:
考核
項目 考核內容標準分扣分原因實得分
通
風
管
理1、風門或密閉牆前後5m範圍內無堆放材料、雜物、積水和淤泥,發現一項扣2分;2、風門連鎖繩保持完好,破壞一次扣1分;3、風門(包括小風門)保持完好,破壞一次或兩道門同時打開扣2分,風門(包括正反向風門)一道不關閉扣1分;4、私自從風門牆上挖洞過管線(應急情況除外),發現一次扣2分;5、風門或密閉前5m範圍內巷道支護完好,片幫、掉頂要及時處理,不能處理時要及時向生產科彙報,否則,發現一次扣1分;6、嚴禁任何人私自調節風量,否則,發現一次扣2分;7、工作麵上下端頭使用好擋風簾,工作麵上下端頭不落後工作麵,一處不符合要求扣1分。20
綜
合
防
塵1、軌順和皮順按標準各安設兩道淨化水幕,且安裝位置正確、質量符合要求,並掛牌管理,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缺一道水幕扣3分;2、軌順內防塵管路每隔100m安設一個三通閥門,皮順每隔50m安設一個三通閥門,每少一個三通扣1分,一個閥門不靈活扣1分,管路一處漏水扣1分;3、每10台綜采支架安設一道“架間噴霧”,每缺少一道噴霧扣1分,出煤時及時開啟“架間噴霧”,否則,發現一次扣1分;4、綜采機割煤時,及時開啟內外噴霧,否則發現一次扣1分;5、皮順積塵每10天衝洗一次(有衝洗記錄),並杜絕煤塵堆積飛揚(煤塵厚度達到2mm連續長度為5m就認為煤塵堆積),無記錄扣2分,煤塵堆積一處扣2分;6、工作麵機頭及皮順機頭必須按標準安設噴霧裝置,當煤流較幹燥、有煤塵飛揚時要開啟噴霧降塵,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7、工作麵作業人員要戴防塵口罩,發現一人/次未戴口罩扣0.5分;8、隔爆設施的管理符合礦有關規定(有管理牌板,檢查記錄,無缺水、缺吊環、掛鉤和用繩子係等),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缺一處隔爆設施扣5分。40
瓦
斯
管
理1、工作麵甲烷傳感器按標準安裝、吊掛,並保證完好、正常工作,否則,缺一處扣5分,位置吊掛不符合要求,不完好,不能正常工作,一項扣2分;2、瓦斯檢查記錄牌板保持完好且懸掛位置正確,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3、綜采機上甲烷傳感器要保證完好、正常工作,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2分;4、進入工作麵的班隊長、電鉗工必須隨身佩戴瓦斯報警儀,否則,發現一人/次未戴扣1分;5、杜絕電器失爆,每查出一台電器失爆扣5分;6、工作麵回風隅角懸掛便攜式瓦斯檢測報警儀,未正確使用及不懸掛,扣2分。30
防
滅
火1、按規定安設滅火器具,每處少一台滅火器具或使用過期的滅火器扣1分;2、所有工作人員熟悉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存放地點,否則,發現一人/次扣1分;3、井下電氣焊時製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並嚴格執行,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4、缺少消防管理牌版,扣2分,填寫不規範,扣1分。10
合計 100
備注:通風設施指責任區內的
檢查人: 區隊陪檢人:
附表4-1-2
綜掘工作麵“一通三防”安全質量標準及評定辦法
工作麵名稱: 施工單位: 檢查日期:
考核
項目考核內容標準分扣分原因實得分
通
風
管
理1、風門或密閉前後5m範圍內無堆放材料、雜物、積水和淤泥,發現一項扣2分;2、風門連鎖繩保持完好,破壞一次扣1分;3、風門(包括小風門)保持完好,破壞一次或兩道小門同時打開扣2分,風門(包括正反向風門)一道不關閉扣1分;4、私自從風門牆上挖洞過管線(應急情況除外),發現一次扣2分;5、風門或封閉前5m範圍內巷道支護完好,片幫、掉頂要及時處理,不能處理時要及時向生產科彙報,否則,發現一次扣1分;6、嚴禁任何人私自調節風量,否則,發現一次扣2分。10
局
部
通
風1、局部通風機安裝位置符合作業規程規定,風機前後5m範圍內無堆放材料、雜物等,風機高壓部位嚴密不漏風並掛牌管理(由當班班長負責),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2分;2、局部通風機保證連續運轉,任何人不得隨意停開,發現一次無計劃停風、停電扣2分;3、風筒每刮破一個100mm長的破口或每挖一個洞扣1分,每刮破一個100mm長以下的破口或每挖一個洞口0.5分;4、風筒出口到工作麵迎頭的距離符合作業規程規定,否則發現一次扣1分;5、每天由施工單位負責進行自動倒台試驗,並有記錄可查,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2分。20
綜
合
防
塵1、巷道內按標準安設兩道淨化水幕,且安裝位置正確、質量符合要求並掛牌管理,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其中缺少一道扣3分;2、巷道內防塵管路每隔50m安設一個三通閥門,每少一個三通扣1分,一個閥門不靈活扣1分,一處漏水扣1分;3、綜掘機工作時,及時開啟內外噴霧,噴嘴霧化效果好,否則,發現一次扣1分;4、巷道內積塵每10天衝洗一次(有衝洗記錄),並杜絕煤塵堆積飛揚(煤塵厚度達到2mm連續長度5m就認為煤塵堆積),無記錄扣2分,煤塵堆積一處扣2分;5、各轉載點及皮帶機頭必須按標準安設噴霧裝置,並有管理牌板,當煤流較幹燥、有煤飛揚時要開啟噴霧降塵,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6、工作麵作業人員必須隨身戴防塵口罩,發現一人/次未戴口罩扣1分;7、噴嘴不出水或霧化效果不好,扣1分;8、淨化水幕不能封閉全斷麵,扣2分;9、隔爆設施的管理符合礦有關規定(有管理牌板,檢查記錄,無缺水、缺吊環、掛鉤和用繩子係等),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缺一處隔爆設施扣5分。30
瓦
斯
管
理1、工作麵甲烷傳感器按標準安裝、吊掛,並保證完好、正常工作,否則,缺一處扣5分,位置吊掛不符合要求,不完好,不能正常工作,一項扣2分;2、瓦斯檢查記錄牌板保持完好且懸掛位置正確,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3、進入工作麵的班隊長、電鉗工必須隨身佩戴便攜式瓦斯檢測報警儀,否則,發現一人/次未戴扣1分;4、杜絕電器失爆,每查出一台電器失爆扣5分;5、必須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第136、138、139、141條規定執行,發現一次瓦斯超限作業扣5分;無措施私自排放瓦斯一次扣5分。20
防
滅
火1、按規定安設滅火器具,每處少一台滅火器具或使用過期的滅火器扣1分;2、所有工作人員熟悉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存放地點,否則,發現一人/次扣1分;3、井下電氣焊時製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並嚴格執行,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4、缺少消防管理牌版,扣2分,填寫不規範,扣1分。20
合計 100
備注:通風設施指責任區內的
檢查人: 區隊陪檢人:
附表4-1-3
炮掘工作麵“一通三防”安全質量標準及評定辦法
工作麵名稱: 施工單位: 檢查日期:
考核
項目考核內容標準分扣分原因實得分
通
風
管
理1、風門或密閉前後5m範圍內無堆放材料、雜物、積水和淤泥,發現一項扣2分;2、風門連鎖繩保持完好,破壞一次扣1分;3、風門(包括小風門)保持完好,破壞一次或兩道小門同時打開扣2分;風門(包括正反向風門)一道不關閉扣1分;4、私自從風門牆上挖洞過管線(應急情況除外),發現一次扣2分;5、風門或封閉前5m範圍內巷道支護完好,片幫、掉頂要及時處理,不能處理時要及時向生產科彙報,否則,發現一次扣1分;6、嚴禁任何人私自調節風量,否則,發現一次扣2分。10
局
部
通
風1、局部通風機安裝位置符合作業規程規定,風機前後5m範圍內無堆放材料、雜物等,風機高壓部位嚴密不漏風並掛牌管理(由當班班長負責),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2、局部通風機保證連續運轉,任何人不得隨意停開,發現一次無計劃停風停電扣2分;3、風筒每刮破一個100mm長的破口或每挖一個洞扣1分,每刮破一個100mm長以下的破口或每挖一個洞口0.5分;4、風筒出口到工作麵迎頭的距離符合作業規程規定,否則發現一次扣1分;5、每天由施工單位負責進行自動倒台試驗,並有記錄可查,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2分。20
綜
合
防
塵1、巷道內按標準安設兩道淨化水幕,且安裝位置正確、質量符合要求並掛牌管理,水幕水管不得挪作他用,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其中缺少一道水幕扣3分;2、巷道內防塵管路每隔50m安設一個三通閥門,每少一個三通扣1分,一個閥門不靈活扣1分;管路一處漏水扣1分;3、工作麵爆破使用水炮泥,否則發現一次扣1分;4、巷道內積塵每10天衝洗一次(有衝洗記錄),並杜絕煤塵堆積飛揚(煤塵厚度達到2mm連續長度5m就認為煤塵堆積),無記錄扣2分,煤塵堆積一處扣2分;5、皮帶機頭必須按標準安設噴霧裝置,當煤流較幹燥、有煤飛揚時要開啟噴霧降塵,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6、工作麵作業人員要戴防塵口罩,發現一人/次未戴口罩扣0.5分;7、噴嘴不出水或霧化效果不好,扣1分;8、水幕不能封閉全斷麵,扣2分;9、隔爆設施的管理符合礦有關規定(有管理牌板,檢查記錄,無缺水、缺吊環、掛鉤和用繩子係等),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缺一處隔爆設施扣5分。30
瓦
斯
管
理1、工作麵甲烷傳感器按標準安裝、吊掛,並保證完好、正常工作,否則,缺一處扣5分,位置吊掛不符合要求,不完好,不能正常工作,一項扣2分;2、瓦斯檢查記錄牌板保持完好且懸掛位置正確,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3、進入工作麵的班隊長、電鉗工必須隨身佩戴瓦斯報警儀,否則,發現一人/次未戴扣1分;4、杜絕電器失爆,每查出一台電器失爆扣5分;5、必須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第136、138、139、141條規定執行,發現一次瓦斯超限作業扣5分,無措施私自排放瓦斯一次扣5分。15
爆
破
管
理1、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及“三人連鎖爆破製”,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2分;2、爆破材料管理符合有關規定,藥箱必須上鎖,嚴禁炸藥亂丟、亂放,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3、爆破時必須使用水炮泥,否則發現一次扣2分。15
防
滅
火1、按規定安設滅火器具,每處少一台滅火器具或使用過期的滅火器扣1分;2、所有工作人員熟悉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存放地點,否則,發現一人/次扣1分;3、井下電氣焊時製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並嚴格執行,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4、缺少消防管理牌版,扣2分,填寫不規範,扣1分。10
合計 100
備注:通風設施指責任區內的
檢查人: 區隊陪檢人:
附表4-1-4
開拓工作麵“一通三防”安全質量標準及評定辦法
工作麵名稱: 施工單位: 檢查日期:
考核
項目 考核內容標準
分扣分
原因實得分
通
風
設
施1、風門或密閉前後5m範圍內無堆放材料、雜物、積水和淤泥,發現一項扣1分;2、風門連鎖繩保持完好,破壞一次扣1分;3、風門(包括小風門)保持完好,破壞一次或兩道小門同時打開扣2分;風門(包括正反向風門)一道不關閉扣1分;4、私自從風門牆上挖洞過管線(應急情況除外),發現一次扣2分;5、風門或封閉前5m範圍內巷道支護完好,片幫、掉頂要及時處理,不能處理時要及時向生產科彙報,否則,發現一次扣1分;6、嚴禁任何人私自調節風量,否則,發現一次扣2分。10
局
部
通
風1、局部通風機安裝位置符合作業規程規定,風機前後5m範圍內無堆放材料、雜物等,風機高壓部位嚴密不漏風並掛牌管理(由當班班長負責),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2、局部通風機保證連續運轉,任何人不得隨意停開,發現一次無計劃停風停電扣2分;3、風筒每刮破一個100mm長的破口或每挖一個洞扣1分,每刮破一個100mm長以下的破口或每挖一個洞口0.5分;4、風筒出口到工作麵迎頭的距離符合作業規程規定,否則發現一次扣1分;5、每間隔5m在中腰線上1m處打一吊掛眼,每少一個眼扣0.5分;6、每天由施工單位負責進行自動倒台試驗,並有記錄可查,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2分。20
綜
合
防
塵1、巷道內按標準安設兩道淨化水幕,且安裝位置正確、質量符合要求並掛牌管理,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其中缺少一道扣3分;2、巷道內防塵管路每隔100mm安設一個三通閥門,每少一個三通扣1分,一個閥門不靈活扣1分,管路一處漏水扣1分;3、巷道內積塵衝洗必須有衝洗記錄,並杜絕煤塵堆積飛揚(煤塵厚度達到2mm連續長度5m就認為煤塵堆積),無記錄扣2分,煤塵堆積一處扣2分;4、工作麵作業人員要戴防塵口罩,發現一人/次未戴口罩扣0.5分;5、堅持使用濕式打眼,否則,發現一次扣1分;6、噴嘴不出水、漏水或霧化效果不好,扣1分;7、水幕不能封閉全斷麵,扣2分,風筒上發現一處有噴漿料未清理扣1分。30
瓦
斯
管
理1、進入工作麵的班隊長、電鉗工必須隨身佩戴瓦斯報警儀,否則,發現一人/次未戴扣1分;2、杜絕電器失爆,每查出一台電器失爆扣5分;3、必須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第136、138、139、141條規定執行,發現一次瓦斯超限作業扣5分;無措施私自排放瓦斯一次扣5分。15
爆
破
管
理1、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及“三人連鎖爆破製”,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2分;2、爆破材料管理符合有關規定,藥箱必須上鎖,嚴禁炸藥亂丟亂放,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3、工作麵爆破要使用水炮泥,否則發現一次扣2分。15
防
滅
火1、按規定安設滅火器具,每處少一台滅火器具或使用過期的滅火器扣1分;2、所有工作人員熟悉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存放地點,否則,發現一人/次扣1分;3、井下電氣焊時製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並嚴格執行,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4、缺少消防管理牌版,扣2分,填寫不規範,扣1分。10
合計 100
備注:通風設施指責任區內的
檢查人: 區隊陪檢人:
附表4-1-5
機運隊“一通三防”安全質量標準及評定辦法
檢查地點: 檢查日期:
考核
項目考核內容標準分扣分原因實得分
通
風
設
施1、風門或密閉前後5m範圍內無堆放材料、雜物、積水和淤泥,發現一項扣1分;2、風門連鎖繩保持完好,破壞一次扣1分;3、風門(包括小風門)保持完好,破壞一次或兩道門同時打開扣2分;風門(包括正反向風門)一道不關閉扣1分;4、私自從風門牆上挖洞過管線(應急情況除外),發現一次扣2分;5、風門或封閉前5m範圍內巷道支護完好,片幫、掉頂要及時處理,不能處理時要及是向生產科彙報,否則,發現一次扣1分;6、嚴禁任何人私自調節風量,否則,發現一次扣2分。30
綜
合
防
塵1、主要軌道運輸巷(包括采區軌道巷)的淨化水幕保持完好,破壞一道水幕扣2分;每班必須開啟所轄範圍內的水幕進行降塵,否則發現一次/處扣0.5分;噴頭霧化效果不好或噴頭不噴水要及時處理,否則每次/處扣0.5分;2、隔爆設施的管理按礦有關規定執行,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缺少一組隔爆設施,扣5分;3、在測風站前後10m之內不得停放任何車輛,否則,發現一次礦車扣1分;4、責任區範圍內的巷道衝塵必須按礦有關規定執行,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發現一處積塵扣2分。35
瓦
斯
管
理1、硐室內瓦斯檢查記錄牌板保持完好且懸掛位置正確,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2、杜絕電器失爆,每查出一台電器失爆扣5分;3、經常檢測機電硐室的溫度,當發現溫度超過規定時,及時向生產技術科(調度)彙報,否則,扣1分。15
防
滅
火1、按規定安設滅火器具,每處少一台滅火器具或使用過期的滅火器扣1分;2、所有工作人員熟悉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存放地點,否則,發現一人/次扣1分;3、井下電氣焊時製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並嚴格執行,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4、缺少消防管理牌版,扣2分,填寫不規範,扣1分;5、滅火沙箱按規定設置,否則,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20
合計 100
檢查人: 區隊陪檢人:
附表4-1-6
通修隊“一通三防”安全質量標準及評定辦法
檢查地點: 檢查日期:
考核
項目考核內容標準分扣分原因實得分
通
風
係
統1、嚴格按生產科的通知施工通風設施,保證通風係統合理、穩定、可靠,通風設施施工結束要做到工完料淨,並及時書麵通知生產科,由生產科組織相關科室人員驗收,設施驗收必須達到合格(80分以上),否則,發現一處扣2分;2、需要調整通風係統時,必須按生產科製定的方案進行,嚴禁任何人私自調節風量,否則,發現一次扣2分;3、由於工作失誤造成局部通風機發生循環風,發生一次扣2分;4、各采掘工作麵嚴格按照作業規程的規定進行配風,發現一處風量不符合規定扣2分;5、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每旬進行一次全麵測風,發現一處未測風扣1分。20
局
部
通
風1、風機與風筒的連接部位必須加上軟襯墊,且嚴密不漏風,每發現一台風機連接部位漏風扣1分;2、風筒吊掛平直一條線,逢環必吊,接頭采用雙反壓邊且嚴密不漏風,拐彎時要設彎頭,不準拐死彎(折疊深度超過100mm),每發現一個問題扣0.5分;3、風筒破口要及時粘補(迎頭兩節風筒除外),每發現一個破口扣0.5分;4、風筒出口到工作麵迎頭的距離符合作業規程規定,否則每發現1次扣1分;5、風機後3m內要懸掛管理牌,且位置明顯、內容齊全,每發現一個問題扣1分。25
瓦
斯
管
理1、瓦檢工要嚴格按照巡回檢查圖表進行瓦斯檢查,並做到三對照,凡發現一次空班、漏檢扣2分;2、各類瓦檢儀調校要及時,並有記錄可查,否則,發現一台/次扣0.5分(因儀表質量問題除外);3、爆破工要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爆破製”,否則發現一次扣1分;4、排放瓦斯必須編製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並嚴格貫徹落實,否則一次扣2分;私自排放瓦斯一次扣2分。25
通
風
設
施1、所有風門必須達到“三化”標準要求,即標準化、自動化、連鎖化,一處不符合要求扣0.5分;2、所有盲巷要按規定進行封閉,並在封閉牆前打上柵欄,一處不符合要求扣0.5分。20
管
理
製
度1、所有通風報表(瓦斯日報、測風旬報、通風月報)報送及時,否則一次扣1分,一處錯誤扣0.5分;2、地麵所有管理牌板、台帳、記錄填寫符合規定(由生產科一月一檢查),否則,缺少一種記錄或台帳扣1分,一處錯誤扣0.5分。10
合計 100
檢查人: 區隊陪檢人:
附表4-1-7
潘津工業煤礦“一通三防”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統計表
年 月 日
項 目
區 隊得分合計備注
第一次第二次
采煤一隊
采煤二隊
掘進隊
開拓隊
機運隊
通修隊
附表4-1-8
潘津工業煤礦“一通三防”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結果應用表
單位考核結果應用
6個區隊 第一名獎勵雙基5分
第二名獎勵雙基3分
第三名不獎不罰
第四名不獎不罰
第五名處罰雙基1分
第六名處罰雙基2分
備注因生產需要,礦對現有區隊編製增加或減少時,二次分配獎勵標準由生產科進行隨時調整獎勵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