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井春:改進管理手段是保正整改效果的有效措施
在安全生產檢查中,有時候會出現這樣尷尬的情況:受檢方被檢查時整改態度堅決,但檢查人員一走就將整改要求拋之腦後;或者被查出問題後立即整改,但在後續生產中同類問題依舊出現,檢查的效果也大打折扣,這種情況就是整改但未“真改”。
“整改”卻不“真改”大致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是生產單位強調其他方麵的工作量很大,沒有時間整改;另一方麵是管理者對發現的安全問題不重視,存有僥幸心理。但是從根本上說都是不重視安全生產的思想在作祟。
要摒除這種思想,除了要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安全教育外,還應該加強安全生產的製度建設,提高安全管理的執行力度。從製度上明確管理者和直接操作者在安全生產和安全問題整改中的具體職責,防止出現“責任真空”,職責不明,以及由此帶來的部分工作沒人管、出現問題沒人擔的現象。同時,企業還可以從增加違反安全作業相關規定人員的違規成本上入手,讓生產管理者和直接操作者意識到違規必然要付出慘痛代價,從而提高安全管理人員和一線工人的安全生產意識。
不斷創新管理措施也同樣重要。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當前高度發達的信息科技,在重大安全風險源處裝配安全生產遠程監控係統。同時,在完成對基層單位的檢查後,還可以要求相關責任人,將整改情況拍下照片或錄像,通過網絡傳輸給檢查人員。這樣既可以防止弄虛作假、屢改屢犯的情況出現,也可以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提高管理效率。
改進管理手段也是保證整改效果的有效措施。要搞清楚整改效果究竟如何,檢查人員除了“明察”還要“暗訪”。要在不提前通知的情況下,對整改項目進行突擊檢查,以保證檢查人員“看到的”和基層單位實際“做到的”相符。
缺少了監督,任何管理製度都很難得到有效落實。因此,無論從製度上還是管理手段和管理措施上,加強對基層單位的安全生產監督,並不是對基層單位管理和生產人員的不信任,而是當前保證安全生產製度得到實實在在落實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徐井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