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旭:樸實無華 綻放光芒
在采訪中和崔銀葉接觸過幾次,她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那句“其實我也沒做什麼,還有很多人都比我做得好很多”。在說著還有咱們公司的某某某的過程中,開始了我們的訪談。
從中專畢業的崔銀葉被分配到了晉城麵粉廠工作,當時的麵粉廠在當地的效益還算不錯,崔銀葉那時候也是個高材生,正當崔銀葉準備施展抱負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的時候,1996年晉城麵粉廠受到經濟杠杆的影響,效益急轉直下工人們半年幾乎都發不到工資,下崗的命運無情的落到了崔銀葉和她愛人的頭上。眼看著才準備施展抱負的天地就這麼從眼前消失了,這種打擊簡直讓她懵了頭。
和愛人一起下崗後一切都成為了問題,吃住都要靠著父母,這以後的生活還怎麼繼續,剛露出曙光的生活就這麼被沉悶的烏雲擋的尋不見了方向。經過幾個月的商量,夫妻倆決定由愛人先到廣東尋找再就業的機會,崔銀葉自己在家照顧著不滿周歲的孩子。
當得知愛人在廣東穩定了下來,廠裏也有用工的需求時,在家呆了近一年的崔銀葉坐不住了,收拾了行囊,追隨丈夫來到了廣東。
工廠的一切和她當初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流水線上都是些她不認識的英文字母和代號,南方的工作方式和北方也完全不同,從早上開始站在生產線上,一站就是將近10個多小時,連吃飯也幾乎是在生產線上完成的。一個星期下來,腿腫了,眼睛也哭腫了;而生活卻不允許她就這麼放棄,在丈夫的安慰鼓勵下,崔銀葉又鼓起了工作的勇氣。她把流水線上用到的英文字母和代號都貼到了上鋪的床板上,在流水線上下來的時候她都要背幾遍才肯休息,流水線上她加班的身影也漸漸的多了起來,在這種環境下崔銀葉成長成了這條流水線的組長,而在艱苦的環境下也鑄就了她堅韌的品格。
雖然在打工的地方夫妻倆站住了腳跟,而哪個母親不想兒,孩子成了他們的牽掛,雖說孩子在奶奶家生活上不用發愁,可每次和兒子通完電話心中的淚水都會從眼裏留下來幾滴。盡管崔銀葉漸漸熟悉了這裏的道路,熟悉了這裏的風土,也開始有一些好朋友在這個城市,但她在這個城市裏始終沒有那種歸屬的感覺;就這樣帶著對孩子的思念,和在外漂泊的感覺在這裏一呆就是十年。
2007年8月感受企業關懷的崔銀葉來到了長平公司,帶著回家的喜悅,結束了她在外長達10年的打工漂泊生活。被分配到長平公司通風隊的她,成為了儀器房一名普通的儀器發放工,來到離家不遠的工作單位,感受到穩定生活的她心裏是甜滋滋的;帶著感恩的心她想著自己能給礦山的安全發展盡著一份力而感到高興,慢慢的時間長了,他看奮戰在井下一線職工的苦和累,更加感覺到通風區的儀器儀表是專門測量井下瓦斯濃度的,在礦山的安全生產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任用,如果儀器稍有偏差就會造成嚴重後果,從某種意義上講,儀器儀表的可靠與否,決定著礦山的安全生產。因此對儀器儀表測量的準確性來不得半點含糊,決不能出現任何的差錯,於是她暗下決心:要讓長平通風隊的儀器儀表房成為我們礦山女工施展才能的舞台,礦山女工也能亮出風采。
在外打工的生活培養了她堅韌品格,也讓她喜歡上了有挑戰的工作,看著每天簡單的收發儀器,讓她很羨慕同事能對儀器儀表進行維修檢測,學習儀器儀表的檢測維修成了她的目標。做學徒的日子並不是那麼順暢,她的師傅張曉在她來之前就是隊裏的骨幹,參加過很多儀器儀表方麵的競賽,對儀器重要性的了解很深,對徒弟的要求更是嚴格,看著平時和藹可親的張曉可在她手下挨批的徒弟卻不少。自從她跟了師傅後,每天早上6點就來到儀器儀表房,了解各種設備的性能,對設備逐台進行檢查,再照著筆記和專業書對儀器儀表進行簡單的分解,有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就向師傅詢問如何拆解維修的設備,有時候師傅都讓她問住了。一次、兩次、三次…不斷的努力,崔銀葉對每台設備的性能、拆解維修的每個部件都爛熟於心,有了初步的認識,光瓦維修也就成了易如反掌的事,看著一台台經自己手維修的各類儀器已經可以被職工帶下井去,心中充滿了自豪感。
就這樣一年很快過去了,由於崔銀葉的踏實勤奮、好學上進,很快就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08年集團公司的技能比武她成了和師傅張曉一起參賽的人。從得知能去參加比賽的那天,崔銀葉就興奮的一天都沒合攏嘴,自己的努力終於有了回音,這和看到經自己的手檢修被帶下井的儀器的心情是一樣的,而和師傅一起參賽也給了她一種壓力,怕會表現不好不僅沒給單位爭光,還丟了師傅的臉。
那天後,不足5平米的維修室裏天沒亮能看到她的身影外,從上班開始到下班,沒別的,就是一門心思在儀器上,同事們下班了她還在專注的拿著儀器參照、拿著書本背各種術語,整個人就像一個不停旋轉的陀螺,一圈圈的給自己不斷的“上勁”。在不懈的努力下,崔銀葉獲得了當年的技術能手稱號,這給了她很大的鼓舞,在切磋中也增強了她對儀器的進一步認識,增進了她對自己不足的認識。
2009年,第九屆集團公司技術比武落下了帷幕,賽事過程中對安全儀器檢測工的考核內容做了科學合理的調整,這讓一直在“儀器校驗”方麵稍處劣勢的長平通風隊出現了技術空白,崔銀葉當即與張曉相約,利用每天下午的時間自發前去集團公司儀器校驗鑒定中心找專業老師學習技術。於是,每天下午,她們準時出現在了儀器校驗中心張秋霞老師的辦公桌前,利用張老師的工作間隙,請教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專業問題,借著張老師的專業書籍,盡量多抄一句、多背一句,盡可能的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每天在高平、晉城兩地跑,登門求教的日子,雖然苦了點、累了點,但在張老師的耐心指導和她們的努力下,她們很快便把儀器校驗的“真經”取回了長平通風隊。往後一年的技術能手她也如探囊取物般輕鬆摘得。
這次技術競賽以後,自己的師傅逐漸不再從事技術崗位,對於崔銀葉的認真和勤奮,師傅是最了解的人,對她的快速進步師傅也是最開心的人,經過隊內員工和師傅的推薦崔銀葉從此真正地邁上了技術崗位。
在自己的努力下,2011年崔銀葉取得了參加全煤職技賽資格,對於全國性的技能大賽她還是頭一次參加,從得到通知的那天她更是不敢懈怠,拿出了初學時的勁頭,一切都重新梳理,從頭開始鞏固、更新學過的知識,假期在家都成了她練習的場地。
去年參加全煤職技賽的時候,崔銀葉的孩子正處在初中上高中的關鍵時期,丈夫在公司一線當隊長,這年也正是公司十二五的開局之年,生產任務重,半個月都回不了家一趟,有時候剛回家就得再返回單位;崔銀葉如果每天不回家照顧孩子也不放心,就這樣白天她在單位檢修儀器,晚上回家當孩子在的時候崔銀葉就一個人把自己鎖在屋子裏不停的把各類儀器拆了再裝。在這段時間裏,為了能讓自己能了解到自己拆解的速度,同時給孩子減壓,每天晚飯後她都會讓孩子為自己拆裝儀器計時,有了這位“小老師”的監督,她做的越發認真了。就這樣,通過自己的努力,崔銀葉如願在全煤職技賽上獲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績。
往往在取得成績的背後,總會有人說三道四,而崔銀葉在取得成績之後,全隊上下都為她高興,每個人都認為這是她應該獲得的。當我問及她的同事時,她總是在說某某某,都比我做的好,你其實應該去采訪下他們。而同事們說起她時,總是認為這是她應該得到的榮譽,從每天她在儀器室呆的時間就能看出來。她的師傅張曉更是說:“其實她的技術可以做到更好的,我相信如果以後有比賽她完全有能力做的更好。”
采訪結束了,她還在說自己其實也沒有做什麼,隻是做著自己的份內事;而同事卻在說她的確沒做別的,把心都撲在了工作上,放在了維護礦山的安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