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讀《於丹論語心得》有感
讀《於丹論語心得》有感
晚來無事,我細細品讀了《於丹論語心得》一書,雖沒有什麼大徹大悟感覺,但也有觸動心靈的感受;孔子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於丹老師帶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兩千年前的聖人與今人對話;她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裏。她說:“孔子沒有溫度,隻有色彩”。
在《論語心得》開篇於丹便說:“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獲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都是最簡單的。”褪去加諸《論語》上的鉛華,一下子拉近了讀者與這部傳世之作的距離。細想一下,可不是嘛;經典最易被冠上太多光華和讚譽,使得後人解讀時無形中便處於或仰視或鑽牛角尖的心態,無法平和地去看待的話又怎麼能無偏頗地思考呢?
《論語》的真諦是什麼?在於丹看來,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說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她從宇宙觀、心靈之道、處世之道、人格修養、交友之道、理想和人生之道七個方麵,著眼於當下談了自己的心得。書中多次提到了現代人麵對的心靈困惑,這是人人都有體會的。當今社會人人皆知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精神文明發展卻並不同步,最顯著的外在表現便是藝術文化的整體下滑,現代人麵對而今這個聲色犬馬的繁華世界,正如書中所說“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也是孔子所謂的過猶不及。”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於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麵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裏麵,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隻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盡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論語》中對於好朋友的標準有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友直就是說要為人正直,要坦蕩要剛正不阿,可見朋友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友諒,也就是有寬容的朋友,這樣的朋友會給我們內心增加一種自省的力量,同時寬容的好朋友,是一種做人的情懷,是我們在失落時需要的關懷,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友多聞,就是見多識廣,學識淵博的朋友,當你在這個社會上感到猶豫彷徨有所躊躇的時候,到朋友那裏以他的廣見博識為你做一個參考,來幫助自己做出選擇。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我們應該把這三條作為擇友的標準,多交友直、友諒、友多聞的好友,定會使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更加有意義。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她的目的是讓我們用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去生活,這樣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山焦汾西靈北礦 高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