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四級聯防”排查地災隱患
24小時值守隱患點
楚雄市“四級聯防”排查地災隱患
2014年,楚雄市列入監測範圍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共115個(其中:重點監測點52個、一般監測點63個),分布在全市15個鄉(鎮)64個村委會115個村民小組,1660戶7568名群眾的生命和14195.6萬元的財產安全將不同程度受到威脅。
2014年,列入監測的115個地質災害隱患點落實了230名監測人員對險情進行監測、預警及預報。
截止目前,全市列入監測的115個地質災害隱患點沒有發生災情險情。
針對當前進入汛期雨水特別多,極易誘發地質災害的實際,市人民政府從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隱患點全麵排查入手,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按照鄉(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工作要求,進入3月初以來,聘請地質專家對全市15個鄉(鎮)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橫向到邊縱向到戶的拉網式排查,對地質災害特別危險點的危急程度及受威脅情況進行逐一核實,並對地質災害的隱患點和各類險情,實行層級負責監測,市人民政府還落實了地質災害值班製度、災情速報製度、險情巡查製度、應急調查製度、“兩卡”發放製度及相關措施,發現險情及時排除。
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製定防治方案及應急預案;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與15個鄉(鎮)簽訂地質災害防治責任書。全市15個鄉(鎮)分別成立相應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製定地質災害防治應急預案,組建應急搶險隊伍,把應急預案的編製延伸至自然村、隱患點。
全市15個鄉(鎮)推行鄉(鎮)班子成員掛點聯係地質災害隱患點製度,把地質災害監測、防治任務具體落實到鄉(鎮)領導、鄉(鎮)國土資源所所長、村“兩委”班子成員,村民小組,形成了市人民政府主要領導、鄉(鎮)領導)、村“兩委”班子成員,村民小組四級聯防排查地災隱患的工作製度,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
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全市15個鄉(鎮)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要求存在重要地質災害隱患的村民小組加強群測群防,組織村民成立巡邏隊,實行24小時巡查,發現險情時迅速通知村民撤離避讓。在地質災害隱患點,設立危險警示牌,提醒村民和過往人員注意。
全市15個鄉鎮還相繼落實了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確保災情發生後,營救隊伍拉得出去,搶險措施及時到位,以最大限度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楚雄市國土資源局: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