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煤礦緣何“不見煤”礦大成教社會實踐隊員走進邢東礦
一提到煤礦,很多人腦中就會即刻浮現出這樣一幅景象:高高聳立的井架天輪、遍地煤灰的露天煤場、冒煙自燃的煤矸石堆,陣陣轟鳴的生產車間……這些傳統煤礦的重要汙染源,讓人們對煤礦留下了髒、亂、黑的印象,采礦工人因此也被人們稱為“煤黑子”。
在河北邢台,卻有一個不一樣的煤礦。7月19日早上,中國礦業大學成教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邢台隊來到這座年產百萬噸的礦山——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邢東礦。剛來到這裏,隊員們甚至懷疑自己走錯了地方,如果不是看到礦區的兩個井架,隊員們真不相信自己是在煤礦。”
在辦公樓勞資科辦公室內經過簡單的介紹安排之後,由百忙之中的團委張書記全權負責參觀接待,由專門的工作人員對我們詳細講解了調度室、主井口、文化長廊等地方。張書記給我們講到:“邢東礦臨近邢台市區,附近是十幾個村子。減少土地占用、避免環境汙染,是企業必須認真麵對的難題。”更說,“因為緊鄰市區,矸石不能露天堆放。在這樣的壓力下,我們進行了井下矸石充填技術及裝備係統的研究,獨創了一種全新的井下矸石充填工藝,在井下專門開辟出巷道,用於填充矸石,既能解放呆滯資源,又能遏製地表沉陷。所以給大家呈現一幅‘煤礦不見煤’的景象”
參觀結束之後,每一個暑期社會實踐團成員都不虛此行,受益匪淺。通過深入冀中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邢台礦業集團邢東煤礦的這次實地參觀與學習,使得實踐隊員們對新世紀現代化煤礦生產有了一個真實深刻印象,還為其提供了一個理論實踐相結合的平台,為他們將來步入工作崗位提供了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