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修舊忙
盛夏季節,驕陽似火,熱浪襲人。七月中旬,在風水溝礦檢修區采訪時看到工人們已大汗涔涔,一個個的衣服都汗透了,卻在緊張有序地分揀剛剛從井下回收上來的各種設備和小備件。當天,氣溫高達36℃以上,這已是連續幾天持續高溫了。
在金工車間料場,工人師傅們戴著草帽在炎炎的陽光下緊張有序裝、卸著工字鋼,汗水從他們的臉頰上一滴一滴地滴到了地上,大家捆的捆,分類的分類,按照不同型號把工字鋼一捆一捆的碼放整齊。每天金工車間就有近百餘顆工字鋼往返,搶修任務十分緊迫。
“大家今天加把勁,我們一定要在今天內完成任務......”吊車每次隻能吊起2棵鋼梁,這個速度幹下去不行!幹脆人工抬!叮叮當當的掛鉤聲、吊車轟隆的啟動聲,宛如一曲鋼琴奏鳴曲。在這揮汗如雨的場麵裏,幾個身影互相鼓勁、互相加油。
返井上檢修的工字鋼也是長短不一,有彎曲的、有斷裂的,彎曲度較小的就用壓力機壓直,在對於不能修複的工字鋼他們也盡量利用,爭取挖出一點價值,炎炎烈日下,他們還要拿起電火焊,把報廢的工字鋼用火焊切割成一小段,利用這些鋼梁頭作為製作工件的原材料,在切割現場,幾名員工一邊幹活,一邊逗樂,冬天花錢洗桑拿,也沒有這幾天好,我們是不花錢洗桑拿。
車間副主任張永合說:“今天我們又修複了30多顆π鋼,還回收再利用了20顆工字鋼,今天收獲不小。隻見他的背上衣服已經汗濕了一大半,汗水象斷了線的珠子不停地落到地上,還時不時的用手拂去臉上的汗珠。
在料場的另一側檢修支架也是別有一番景象。工人們焊得焊,割得割,修的修大家在緊張的忙碌著。
“往左點、吊車起高點,好往下放,”車間主任柳向陽將支架平穩的放在地麵上。
在支架裝運過程中,吊車司機是保證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環。炎炎烈日的灸烤,把吊車烤得燙人,加上機器散發的熱量,吊車駕駛室內溫度高達40多度,猶如“蒸籠”一般,別說是工作,就是在裏麵坐上一會很快就會被汗水浸透。龍門吊車司機車力民是個年過半百的老司機,操作室距地麵9米高,一天上下吊車十幾次,麵不紅,氣不喘。憑借20多年的工作經驗,很好的保證了支架吊運工作。
在料場的中央,堆放著井下返上來的ZY3400支架,上麵都沾滿了厚厚的煤泥,筆者看見了汗水濕透衣背的榮小飛一邊用尖錐把支架上已凝固的煤泥一點一點的敲下來,一邊用毛巾擦拭臉上的汗水。
筆者湊上前去問榮小飛這架子都能修嗎?他說:“能修的我們就修,實在不能修的,我們就把配件拆下來,用在其它支架上,反正一片閥組、一根膠管我們都不能浪費。我們能自己修的不出去修,這樣就把維修費用省下來了,還縮短了設備維修時間,這樣可以減少新設備的投入。
在這個炎炎夏日,檢修人員冒高溫、戰酷暑,用滴滴汗水和滿腔熱情描繪著一幅幅檢修畫麵,正是他們的努力奮鬥,為全區完成全年任務指標奠定了基礎。
風水溝礦檢修區: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