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隊那些事兒——記賽爾四礦綜采工區
區隊那些事兒——記賽爾四礦綜采工區
(通訊員 孫永鵬)
如果不是跟蹤采訪了近一個星期,近距離接觸了這些可愛的礦工兄弟們,聽聞他們述說工作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兒,我不會相信,在如此偏遠的地方會有這麼些感人的故事。在集團公司麵臨嚴峻形勢的當下,這些人讓我們看到了“破冰”的希望。
——題記
在偏遠的北疆小鎮和什托洛蓋的東南角,坐落著一座正在“崛起”的礦井——徐礦集團新疆賽爾能源公司四礦。說“崛起”是因為就在近3個月前,該礦的首個綜放工作麵B901工作麵還未正式生產,在賽爾三個礦井中隻是扮演“打醬油”角色,沒有做出多大貢獻。然而,僅僅不到3個月時間,截止筆者發稿前,該工作麵已經交出了總產量30.5萬噸,單月最高產量14萬噸,最高日產6055噸的好成績。這背後的英雄們,非該礦綜采工區的幹部職工莫屬。
“雜牌軍”幹出好成績
“賽爾四礦綜采工區現有的職工中來自‘五湖四海’,我們私下都稱現在的隊伍是‘雜牌軍’”綜采工區黨支部書記張壽明說,“年初根據公司研究,原張集項目部與四礦進行了人員整合,我們工區現有的55名職工中,原四礦職工5人,原銅川項目部人員11-12人,原張集礦采煤一區職工20多人,賽爾六礦借用人員10多人。職工來自不同的地方,都習慣了原先區隊的管理模式,組合到一起後,給我們管理帶來了很大難度。加之四礦首個綜放工作麵,也是賽爾曆史上首個綜放工作麵B901即將投產,領導把這一重任交給我們區隊,我們既感到榮耀也深知自己的責任與壓力。”就在這種不利條件下,該礦綜采工區幹部職工首先統一了思想——安全圓滿地完成首個綜放工作麵工作,為其他區隊做好榜樣。思想統一了,目標明確了,該區隊幹部職工放開手腳幹了。職工安全教育時時抓、班前隱患排查天天做、技術交流座談月月開,正是這樣“抓小、抓具體、抓落實”,這支別人眼裏的“雜牌軍”交出了上述好成績,目前該綜放工作麵即將收尾,區隊目標任務即將實現。
“鐵血”區長定基調 以身作則好榜樣
俗語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該綜采區隊之所以交出了這樣一份成績單,與原區長葛洪金“鐵血”作風是離不開的,正是在他身先士卒的帶領下,這支隊伍克服了人員緊張、地質條件不利等困難,正以葛區長定下的“鐵血”基調奮戰在生產一線。
現年52歲的葛洪金,因過度勞累病倒在工作崗位上,在筆者采訪時已經乘火車回徐州治療。經采訪該區隊黨支部書記張壽明、副區長胡波,葛區長病倒前的工作情況才呈現在筆者眼前。
6月2日葛區長探親假回來上第一個班,當天夜裏他三四點到礦上,簡單休整後,早7點左右就下井掌握近段時間區隊生產狀況,上井開完礦生產會後,因為井下溜子出現了問題,他又趕到了現場落實處理,直到夜裏11點多上來洗澡。到了澡堂,葛區長已經有點搖晃,衣服也脫不下來,其他工友以為他喝酒了,要扶他回去休息,可是他硬要等當班班長上井詢問情況,就這樣到了夜裏2點左右,當班班長上井,依稀聽到區長在問溜子情況,發現葛區嘴有點歪,左側身子不能動彈,有“中風”跡象。班長隨即通知了礦調度室,3點左右送到了鎮慈善醫院,隨後又送至克拉瑪依。
簡單的事情經過,卻真實反映出了區長“鐵血”的一麵。假後長途奔襲第一個班就超負荷工作,從事煤礦工作23年來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不論在哪裏,都給區隊幹部職工樹立了好榜樣,都能帶出品牌隊伍。
青年“頭領” 十年磨一劍
“鐵血”區長病倒,並沒有影響區隊幹部職工安全奮戰首個綜放工作麵的熱情。在采訪區隊書記、區長和其他職工時,他們告訴了我其中緣由,原來是區隊還有不少能吃苦、作風硬、技術全麵的青年人才,出生於1986年的胡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8歲的年紀已經是區隊副區長了,而這都是他踏實工作,十年如一日幹出來的。
在張書記的辦公室,筆者見到了這個領導口中“技術全麵,有責任心,既是指導員又是戰鬥員”、工友眼裏“憨厚老實”的“小屁孩”。言語不多,甚至有些靦腆的胡波,在筆者看來怎麼也不像“領導”,但是堅毅的眼神、壯實的臂膀和多年輾轉各地的創業經曆,又不得不讓你承認,這是實實在在,一步步幹出來的。
2004年,胡波畢業於徐煤技校(現江蘇省徐州機電工程高等職業學校),畢業後就到張集礦綜采工區實習,兩年後開始了“創業生涯”。2006年7月到張集礦合作項目部山西臨汾申南凹煤礦幹副班長,2007年10月又到銅川項目部西川煤礦幹班長,一幹就是四年多,2011年奔赴山西太嶽項目部幹班長,直至2012年7月根據組織安排來到賽爾公司,當時四礦還沒有正式投產,胡波等人先後經曆過賽爾六礦拆除、安裝,鐵煤能源借用,四礦掘進等。聽完他的這些創業曆程,筆者被這個眼前的山東小夥折服了。“十年時間,你跑了這麼多地方,感到過累嗎?”當筆者的這個問題一出口就後悔了,看著他的眼神猜想答案肯定是“不”,然而,小夥子再次讓人吃驚。“累!”他話鋒一轉,隨即說道“但是我還年輕,和徐礦這麼多外出創業的前輩們來比,我們小青年有什麼資格喊累呢。”
副區長胡波,同樣作為和他年齡相仿的筆者被他感動,在當前嚴峻的形勢下,正是這些青年人才讓我們看到振興的希望。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賽爾四礦綜采工區這支“梅花”,分外香!
突破傳統觀念 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該工區張書記看來,對青年人才的培養已經和安全生產一樣重要。區隊領導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該區隊敢於打破傳統觀念,把吃苦能幹的年輕人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目前除副區長胡波外,2名正班長也是標準的“80後”。工區黨支部平時注重培養年輕人,給他們壓擔子,在艱苦崗位鍛煉他們,並及時選拔任用,促使他們成長。
該工區創新班組管理理念,注重發揮青年“有幹勁更有闖勁”的特長,采用新老搭配的方法,為青年班長搭配有經驗的老同誌作為他們的助手和導師。為了解決區隊人才缺乏、人才接續的問題,在全區開展“傳幫帶教”活動,注重對年輕人的培養。立足崗位,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用什麼,學什麼”的原則,按照職工文化水平差異、不同專業的特點要求,幫助青年職工繼承傳統,鑽研業務,提高技術水平,加速成長成才,為區隊安全高效創建做貢獻。
發揮黨建優勢 提高創爭能力
要打造本安高效的綜采區隊,必須建設一支朝氣蓬勃、真抓實幹、廉潔奉公、精幹高效的黨員、幹部隊伍。該區黨支部緊緊圍繞工作麵安全生產、精細化管理這個中心工作,通過“一創、二健、三開、四加強”積極探索黨建工作的新思路,切實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為區隊高產高效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一創”:創新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出路決定前途。”該區黨支部書記張壽明在談到這點時特別強調,工區主力大都來自本部各單位,習慣了原先的一套體係,但是在新疆這個偏遠神秘的地方,僅僅沿用老一套已經不能適應現實需要了,工區班子在黨建工作座談時一致認為必須創新思路了。所以區隊製訂了“圍繞中心搞活動,穩定大局抓環境,創新思路保安全,團結一致構和諧”的工作思路,同時加大對幹部隊伍的整頓、整肅力度,通過嚴格的檢查、落實、考核等一係列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增強了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憂患意識和大局意識,使支部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顯著增強,在全區14名黨員和職工中形成了“爭創佳績”、“比學趕幫”的良好氛圍。
“二健”:健全黨內民主、健全基層民主。該區黨支部通過多種形式健全黨內民主。一是召開區隊民主生活會,定期組織召開班組民主生活會;二是擴大民主生活會的活動範圍;三是開展職工廣範參與的各項活動,增強黨建工作的群眾基礎。
“三開”:工資獎金分配公開、員工出勤多少公開、工程質量好壞公開。該區隊在加強現場管理上大力推行精細化管理,不斷健全完善各項考評製度,對區務公開、勞動紀律、工資獎金分配、員工出勤、現場交接班、質量標準、工作管理考核及獎懲辦法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認真搞好各項工作公開,特別是經濟公開,做到員工每月的工資獎金公開,每天的進度、獎罰公開,勞保、福利的簽字、發放公開,全方位實行精確管理並接受員工的監督,提高區隊管理的透明度和員工的滿意度,有效地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使員工自覺帶著責任上崗,上標準崗、幹標準活、幹放心活,提高了工程質量和工作標準。
“四加強”:加強思想建設、加強組織建設、加強製度建設、加強作風建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是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該區黨支部每周四黨員學習雷打不動,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加強對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同時積極發展新黨員,不斷完善區隊黨建組織網絡,嚴格各項製度落實,加強黨員幹部作風轉變,從幹部安全履職等方麵入手,不斷強化區隊黨員責任意識、壓力意識,樹立了一批先鋒模範做表率的黨員幹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