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軍:永遠的紀念
——紀念文學大師曹雪芹逝世249周年
中國文學中最偉大的經典名著應當是《紅樓夢》,中國文學史最值得懷念的文學大師應當是曹雪芹。一部《紅樓夢》不僅可以和世界文學最燦爛的經典媲美,而且是中國長篇小說的巔峰之作。不僅內容豐富,形象鮮明,而且詩詞曲賦無所不佳。曹雪芹先生用一生的感情和心血譜寫出了人類命運的青春和感情的偉大史詩。初次品讀《紅樓夢》,你可能感覺是一部個人的愛情悲劇;細讀《紅樓夢》,你會覺得這是一部社會曆史悲劇;深思《紅樓夢》,你會更加理解政治、國家、人生與命運。而當你掩卷沉思,你會發覺《紅樓夢》裏不僅寫政治,而且寫國家;不僅寫家庭,而且寫社會;不僅寫人物,而且寫命運;不僅寫青春,而且寫感情;不僅寫愛情,而且寫追求——這是開天辟地第一部全麵反映五千年中華文化的百科全書,也是描寫人類思想與感情最深刻最傑出的裏程碑式的巨著。這部偉大作品,不僅使我們的精神受到熏陶、感情受到洗禮、品格深受淨化,心靈深受影響,而且對中國文學的走向和發展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巨大力量。因此,我要大聲疾呼關注《紅樓夢》、喜歡《紅樓夢》,熱愛中國文學的人們,讓我們用最虔誠的態度、最真摯的感情、最神聖的崇敬紀念偉大的文學大師曹雪芹先生。
仿佛大海裏最燦爛的珍珠,又如夜空中最耀眼的明星,曹雪芹先生用他畢生的精力完成了他的精心構思,用十年時間創作修改,才真正完成這部作品。用評論家脂硯齋的話說,就是“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用作者自己的話就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不論是曹雪芹先生的同時代人還是後來千千萬萬深受感動的讀者,都曾經不止一次地被書中的人物感染,被書中的情節感動,讓我們跟著人物的命運,為之歡喜為之愁,為之歎息,為之流淚。為什麼《紅樓夢》這麼經久不衰、曆久彌新,而且讓人百讀不厭,拍案稱奇,甚至許多人都以為是自傳是曆史,因為曹雪芹先生是用青春和生命在進行寫作,是用感情和熱血在進行創作,創作是大師的畢生追求,創作是大師的整個生命。每一個字跡裏都有晶瑩的淚水,每一行語句中都有鮮紅的熱血,每一回文字裏都充滿了深沉的感情,每一段落裏都閃耀著大師高尚的品格。可以這樣說,坎坷曲折的命運磨礪了大師堅忍不拔的性格,百折不撓的追求鑄造了大師卓越不凡的輝煌。
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作家,一生卻曆盡艱難困苦,飽受命運的顛沛流離和困頓。他生於豪門,少年時代享盡榮華富貴,但不久家庭受政治牽連,地位一落千丈,不僅政治上深受歧視,而且經濟上饑寒交迫,在文學被迫成為政治附庸的時代,在大興“文字獄”的社會,在自由和權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的清朝,即使是最開放的康熙、雍正、乾隆年代,文學也不能真正地表達人們的追求與夢想,於是曹雪芹隻能將“真實”隱去,而用“假語”“村言”敷演故事,創作小說。這就是至今多少文學大家讀了一輩子研究了一輩子仍然讀不透看不徹悟不明《紅樓夢》的原因。即使在最艱難的歲月,縱然在最悲催的日子裏,曹雪芹仍然沒有放棄《紅樓夢》的創作。根據現在的研究表明,這部《紅樓夢》是創作完成了的,因為政治迫害的原因,後三十回至今佚失無考,而現在《紅樓夢》的後四十回為高鶚續作。雖然如此,《紅樓夢》仍然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迷住了一輩又一輩的專家和學者。這部血淚之作,不僅成為中華民族文學寶庫裏的巔峰之作,而且也是世界文學之林的參天大樹,它不僅前無古人,而且後無來者,是文學藝術曆史中當之無愧的不可超越的珠穆朗瑪峰。
文學大師曹雪芹生於1715年的百花節,也就是1715年的6月5日(農曆四月二十五日,芒種),卒於1764年的2月1日(一說為1762年除夕,即壬午除夕)。這是一個令人心碎的日子,巨人離我們而去,大師在悲傷中越走越遠,給我們留下了最偉大的作品和最難以彌補的憂傷。今天,我們以無比沉痛的心情懷念他、紀念他,願他高尚的品格、真誠的心靈永遠照耀著我們,在我們懈怠的時候激勵我們,在我們無力的時候幫助我們,在我們命運的低穀中給我們向上的力量,使我們不放棄夢想,不停止追求,不斷地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