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廣平:燒窯
現在的樓房鱗次櫛比的,那都是用一塊一塊的磚和瓦砌起來的呀。磚瓦是最普通的建築材料,製作它的原料就是我們腳下的泥土,當人們把一座大樓蓋起來的時候,誰不讚美這座大樓的富麗堂皇,但沒有人會說磚瓦的功勞。因為它太普通了、太渺小了,而且還被鋼筋水泥包裹住了。磚瓦完整的時候,可以砌牆堵漏遮陽擋雨,甚至用來把物體或者我們的腳墊高。它破碎的時候,就會成為人們的絆腳石,它最終的歸宿是垃圾堆。磚瓦是最不起眼的,隻有把它結合在一起才會成為一堵牆,一座高樓大廈。磚瓦是最普通的,就像我們腳下的泥土。我們的祖先發明了許多製造工藝,古時候的磚瓦埋藏在曆史的沉澱裏,如果能展示在我們麵前,它必是文物無疑。這裏要說的磚瓦的手工製做,在以前的農村以燒磚瓦為副業,它也算是鄉鎮企業的雛形吧。
磚和瓦都是用我們腳下的泥土製做的。這種土要求純淨,有粘性,不是任何土都可以製做了的。嚴格地說,就是土中含有一種叫二氧化矽的化學元素,通過燒結成磚。所以,磚瓦廠一般建在有製做磚瓦的土的地方,而且多的是依山而建,取土、砌窯就方便了。
製做磚瓦的工藝並不複雜,但那是很耗力氣的活兒。做磚比較簡單,可以在露天操作,做瓦是個細活兒,要在簡易工棚裏操作。無論做磚還是做瓦,先要平整場子。場子大概和兩個籃球場一樣,要求四麵開闊,能曬上太陽。平場子的時候,先要把土碾碎,反複澆水,等水滲到一定的程度,就拉上一個很重的石滾子來回輾軋。場子要求平坦光潔,要時常不停地修整。場子整平後,就撒上一些很細的沙麵子,用一個刮板來回刮,就像我們做飯的案板要撒一些潑麵一樣,不然做磚的泥就會把場子粘一個坑。做磚先和好泥,加水多少全憑經驗。和泥用專門的鏟子,把一堆泥倒來倒去的,然後用一個鐵棍打散,再用鐵鏟堆起來,反複多次。這樣做與我們做飯和麵是一個道理,就是增加土的黏性、可塑性。和泥很費力氣,幹這個活兒不能著急,要柔韌。做磚的時候,有一個模具,也叫“鬥子”。有三個格兒,也就是一鬥可以做三塊磚。做磚的兩個人,一個人在齊腰高的木凳子上,把泥團摔在三個格框中,再用一小塊兒木板回來刮。格框裏多餘的泥填在不滿的地方,刮平填瓷實以後,另一個人就端去倒在場子上,倒得多了,一行一行的,整整齊齊的,很是好看。做磚的關鍵在和泥,水多了,團不到一起,沒有粘度,水少了,泥團幹費勁不說,讓太陽一曬就裂開了。倒在場子裏的磚讓太陽得能拿得起來的時候,就碼在一起,用木板拍打左右和上麵,下麵不用拍打的,因為場子是平的。然後摞成半人高的牆,在太陽的照射下繼續風幹,遇到雨天,在磚牆上苫一些瓦就行了,直到裝窯。
前麵說過做瓦是細活兒。做瓦在簡易的工棚裏,因為瓦對泥土的要求很高。做瓦用的土要提前五六天用水泡,也就是漚土。和泥和做磚的步驟一樣,兩個做瓦的人赤腳在泥上踏來踏去,用鏟子碼起來,再揉倒踩踏,不知要反複多少次。泥的柔性要達到在泥上麵灑水淌下來,而不是滲進去。泥和好用鏟子碼成一定尺寸的牆,用的時候是一個有鋼絲的“等子”一層一層的剝離。做瓦的工棚就是在一堵牆上鑿一個小洞,安上做瓦的輪盤就行了。做瓦除輪盤以外,還有一個模具叫“紮子”,圓柱形的,很像農村人的瓦罐,所以把提“紮子”的叫提“罐罐”。一般都是師傅才能站在轉盤前操作,做瓦的時候,提“罐罐”的人把紮子套在輪盤的軸上。站在輪盤上的人用“等子”把切下來的一塊泥片貼在紮子上,然後雙手各持一個“瓦”形的有條紋的木板輕輕拍打,拍打的過程輪也在轉動,到拍打實後,用一根上麵有鋼針和瓦一樣長的棍子在轉盤上把多餘的泥劃出扔掉。提“罐罐”的人把紮子從轉盤上拔出,慢跑提到場子上放下,“罐罐”內側有一個襯布,慢慢褪下來,套在紮子上,再插在轉盤上繼續做另一個。放在場子上的“罐罐”曬得硬實了,就用分針劃三條直線,也就是說一個“罐罐”能做出四頁瓦來。瓦容易破碎,製做過程要細心,輕拿輕放,晾曬天數比磚要多得多。曬的時候把“罐罐”摞在一行行,但不宜過高,遇上下雨天要趕緊搬進室內,不然就成一攤泥了。“罐罐”曬幹以後,做瓦的人用手輕輕一敲,四頁瓦就自然分開,碼在一起就是了。做瓦的人要動作熟練,提“罐罐”的人要手腳麻利,相互配合,這樣才能出活兒。
做磚做瓦都是陽光下的工程,沒有太陽的功勞,泥土是不會變成磚瓦的。
燒磚的窯一般是依崖壁而建,這樣可以減少動土量。窯的形狀大體上和“罐”一樣的,有大有小,大的可以裝十多萬塊磚,小的裝幾萬塊。窯的正門是六七米深的隧道,最裏麵就是爐膛了,窯的中間還有一個或者兩個偏門,用於裝磚和出磚的通道,窯頂是圓形的,有一個直徑一米左右的圓孔叫“窯眼”,同樣是裝磚和出磚的通道;四周有幾個直通窯底的煙囪,也是通風道。正門和偏門頂都是半圓的,正門寬敞偏門窄小,正門可以進去一輛架子車,偏門能進出人都可以了。
燒窯有裝窯、燒窯、熗窯、飲窯、出窯五個步驟。裝窯就是把曬幹的磚坯子和瓦運到窯內,為了方便,不用運輸工具。而是把磚摞在一起用繩子背,每次背20頁,到窯內就由師傅按要求碼放了。裝窯的師傅是有技術的,不是隨便就能做的,開始裝的時候,在窯底要鋪一層細煤,然後用磚支“腿子”,“腿子”的縫隙很寬,便於吸風。“腿子”上就可以碼放磚了,碼放有圖案,一層一層的,一直裝到窯頂。要是燒瓦,碼放在磚上就行。窯裝滿了,就用泥將偏門和窯眼封閉,各留一個通氣的小孔。正門的爐膛點火的時候,先鋪上一層麥草、木塊等易燃物,然後在填進渣炭點火就開始燒窯了。燒窯由兩個人分白班夜班輪流做,要保持膛內的火勢不斷,溫度要保持在1000度左右,隔一定的時間填炭、掏灰。大概要燒10天左右,是否燒好了由師傅決定。窯燒好接著就是熗窯,也叫“捂窯”,把偏門和窯眼再用泥抹一遍,把通氣孔封死,不留一點兒縫隙。再用大塊炭把爐膛內填滿,然後爐口和出灰倉全部用泥封閉。這時候,窯頂的煙囪濃煙滾滾,說明這窯磚(瓦)基本燒成了。過兩三天就開始飲窯了,也就是對窯內的溫度慢慢冷卻,在窯頂做一個水池子,讓水慢慢地滲下去。開始的時候人工擔水,以後就用水泵抽水了。如果不飲窯,讓窯自然冷卻,出的磚就是紅磚了,但窯內裝瓦的時候必須飲窯,因為飲窯後出來的磚瓦瓦藍瓦藍的。出窯是最後一道工序,也是用人工背,不過瓦是端出來的。
做磚和燒窯是很辛苦的活兒,都要頭頂烈日滿身流汗進行。尤其是背磚,有點兒原始和殘酷。一百多斤重的磚塊馱在脊背上,來回要走多少趟,裝到窯頂的時候背磚還要爬坡。出窯的時候溫度很高,背磚滿臉是汗水煤灰,和下井的人沒有兩樣。磚燒熟了,棱角鋒利,要是不小心,碰手砸腳流血時常發生。隻是這些為生活而勞作的農民,對這些苦和累是不在活下的。
以前這種手工做磚瓦的作坊現在沒有了,代替的是機械製做,而且那種“罐”式的土窯也被淘汰了。新出現的隧道窯,吞磚量大,省煤,裝窯出窯都用運輸工具,解放了大量的勞動力。還有的大型磚瓦廠不受天氣的限製,有烘幹設施,形成大規模的生產線。
磚瓦來自泥土,卻造福人類。它構造簡單,沒有任何華麗的裝飾,隻要是我們需要,搬在那裏,隻要不是人為或其它外力的移動,它就實實在在的在那裏紮根,一絲不動恪守職責。磚瓦為我們的生活撐起了一片藍天,為我們遮風擋雨。假若路旁有一塊碎磚,請揀起來吧,放到該放的地方,積少成多,或許還能築成一堵牆。